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网络的飞速发展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德育教师要面对现实,积极应变,一方面强化自身修养素质,另一方面可通过三种网络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德育教育,这种网络德育教育具有实效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网络德育 实效性
德育教育是高校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活动。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高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虚拟性及其特殊的承载方式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网络特性,当这种特性游离于人类思想领域时,使德育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自身发展有了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
在上网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网络作为技术与社会张力的存在,使高校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上资源源源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着大学生的知识与思想,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一是互联网环境的匿名运作模式,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二是互联网环境中有害文化诱导了人们行为的非规范性,带来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的挑战。三是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学生自律动力机制中的他律脱节。德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德育教师作为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应努力适应历史发展的变化,积极“探索德育创新实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加强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
笔者作为高校普通德育教师,对我校部分科系的学生德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1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从问卷的调查情况来分析,当今大学生思想上存在许多问题:
1.1 在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荣誉感上,大学生中部分人存在对社会冷漠、木然,不关心国家荣誉的问题。
在“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的回答中,90.1%的学生选择了“是”,8.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的学生回答“不知道”。在“是否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发展”一项的回答中,有97.5%的学生选择了“是”,有2.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在“当自己的国家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自己作出的选择”中有81.5%的学生选择了“是”,有14.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有1%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结果说明80后、90后的青年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不强,许多学生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上存在“关心与冷漠相容”的矛盾心态。
1.2 在个人道德素质与能力培养上,少数人不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注重享受、不愿奉献的思想倾向较强,说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对“道德学习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否重要”回答上,96.3%的学生选“是”,有2.5%的学生选择“一般”,1人弃权。极少数人对“当今竞争激烈情况下,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这个问题的回答,90.1%的学生选择“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有8.6%的学生选择“一般人有的道德素质”,有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高低”,说明学生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有希望与困惑并存的矛盾。只有对“能力培养是否重要”的选择比较趋于一致。98.8%的学生选择了“重要”,只有1%的学生选择了“不重要”。对“奉献和享受的看法”问题的回答,选择“奉献比享受重要”、“享受比奉献重要”和“两者都重要”的比例分别是:22.2%、3.7%和74.1%。对“如何克服自身道德素质上的弱点”一题,选择“用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要求就可”、“用儒家礼说要求就可”和“无所谓”的,分别是79%、20%和1%。对“认为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道德修养谁更有效”,选择“思想道德修养”、“行为道德修养”和“两者差不多”的分别是27.2%、25.9%和45.7%。这说明大学生对道德、能力及奉献的看法有一致性,虽然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但对道德修养的培养有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对自身的修养要求也较全面。
1.3 对学生上网时间、用途和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的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的虚拟性有一定的依赖性,渴望与人交流,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对“你上网主要的用途”的调查,选“聊天”、“学习”、“看电影”、“听歌”的比例分别为54.3%、38.3%、6.2%和1%。“每天上网时长”“5小时以上”、“3~5小时”、“1~3小时”和“少于1小时”的比例分别是7.4%、34.6%、50.6%和6.2%。对网恋的看法,觉得“很正常”,占45.7%,“假的”,占19.8%,不可能成功,占23.5%,无所谓,占9.9%。回答“和教师交流用哪种方式最好”,选QQ聊天,占38.3%,选直接面谈,占32.1%,手写信件,占5%,选E-mail占1%,选以上几种都好,占25.9%。回答“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有效吗?”,回答“是”占45.7%,回答否占5%,回答一般为42%。对网络能交到真诚的朋友吗?回答“是”占24.7%,回答“否”占5%,回答“不一定”占66.7%,回答“无所谓”占1%。“认为老师用何种方式对你进行网络思想教育最有效”,认为在QQ上发布相关文章占17.3%,认为在QQ上与你亲自聊天占48.1%,到你的空间里去解读你的日记占17.3%,都不行占22.2%。这些选择说明学生的内心封闭性较强,业余时间都选择上网娱乐,对教师的信任度不高,但渴望交流和被人理解的愿望较强烈,对网络空间的现实与虚拟性的认知度较高,有客观公正的判断和选择,理性思维在网络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不易受迷惑和欺骗,这是学生成人化、成熟化的突出表现。
1.4 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点是就业问题,这反映了新入学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对现实的期盼。
学生对“‘两会’应该关注大学生哪些方面的问题”(可多选),回答就业70.4%,心理健康48.1%,家庭困难19.8%,创业1%,身体健康1%,思想和技能1%。回答“愿意参与哪些社会活动”,捐款捐物26%,参加义务活动43.2%,东奔西走扩大影响力47%,都参与1%。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刚入学的学生就有较强的忧虑感,甚至产生心理隐患,渴望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这是心理成熟的体现。同时他们乐于奉献社会的愿望较强,有回报社会的心态。这种状况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常常处于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心理健康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予以帮助。
1.5 学生对教师也有要求与希望
从调查表可看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有的品德和素质是:形象与内涵并重,品德与学识共行,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同修。从学生具体回答中也可看出我校个别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好良的心理影响,如“心胸宽广,不为难学生”、“不把个人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不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不随便批评学生、骂学生或打学生”、“学位不要高,但修养一定要好”、“不歧视穷学生,不偏爱富学生”、“对学生公平公正,爱岗敬业,多为学生咨询心理”等。这说明学生的心理需要有人来探望和开启,他们渴望学习和交流,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是非的能力,德育教师自身就是一面旗帜,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以免使学生陷入困惑。这也是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2 高校网络德育创新的方法与实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在现今大学生人人都会上网的形势下,对高校学生实施网络德育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网络德育目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切实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可更全面地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增强道德教育效果。
学校要树立网络战略意识和网络意识形态观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大学生的成长现实,研究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人性化校园网站,传播正确、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达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趋利避害,规范网络道德,为社会和校园的和谐创造更有利的网络环境。事实证明:网络德育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由灌输型向渗透型、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投身其中,更全面地实现网络文化育人的整体合力和育人功能。
德育教师作为站在网络德育教育阵地前沿的主力军,更要积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积极应对当前网络德育教育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认为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主要可采用以下方法:
2.1 开通博客和QQ空间。博客是当今网络上最流行的个人空间集纳地,教师开通博客和空间,可广泛搜集各种形式和内容简单易记易行,有利于增长学生社会见识、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抗击力的资料,比如“佛经上的26条做人的道理”、“打扫心灵”、“71条基本礼仪”、“人生就像公交车”、“人生应该记住的16句话”等以及表现个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文章。学生在自主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会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教育直接而有效。
2.2 建立QQ群。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群,在群内可以自由抒发心情,发表言论,发布信息,学生也可匿名表达任何感情。教师在其中身份明朗,不做裁判员,只做学生的咨询者和倾听者,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更利于自由表达。教师也能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情感变化,并及时排解,使学生获得生命安全教育。
2.3 开通E-mail。留地址给学生,学生可留名或匿名把自己内心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回复,给学生一个抒发情感的秘密场所,以利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更利于学生心理压力的释放。教师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隐私权,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予以开导、疏通和劝解,有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总之,高校德育教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体,德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型,使德育工作进入网络,运用新方法,抢占网络德育前沿阵地,构建高校网络德育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发掘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有较强社会适应力、思维创新力和心理调适力的人才。
1、张卫伟,商树松.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评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6期。
2、张卫伟、商树松:《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评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6期。
3、仪垂杰:《关于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9日。
4、胡成广:《网络德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网络德育 实效性
德育教育是高校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活动。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高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虚拟性及其特殊的承载方式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网络特性,当这种特性游离于人类思想领域时,使德育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自身发展有了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
在上网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网络作为技术与社会张力的存在,使高校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上资源源源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着大学生的知识与思想,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一是互联网环境的匿名运作模式,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二是互联网环境中有害文化诱导了人们行为的非规范性,带来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的挑战。三是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学生自律动力机制中的他律脱节。德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德育教师作为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应努力适应历史发展的变化,积极“探索德育创新实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加强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
笔者作为高校普通德育教师,对我校部分科系的学生德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1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从问卷的调查情况来分析,当今大学生思想上存在许多问题:
1.1 在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荣誉感上,大学生中部分人存在对社会冷漠、木然,不关心国家荣誉的问题。
在“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的回答中,90.1%的学生选择了“是”,8.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的学生回答“不知道”。在“是否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发展”一项的回答中,有97.5%的学生选择了“是”,有2.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在“当自己的国家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自己作出的选择”中有81.5%的学生选择了“是”,有14.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有1%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结果说明80后、90后的青年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不强,许多学生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上存在“关心与冷漠相容”的矛盾心态。
1.2 在个人道德素质与能力培养上,少数人不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注重享受、不愿奉献的思想倾向较强,说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对“道德学习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否重要”回答上,96.3%的学生选“是”,有2.5%的学生选择“一般”,1人弃权。极少数人对“当今竞争激烈情况下,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这个问题的回答,90.1%的学生选择“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有8.6%的学生选择“一般人有的道德素质”,有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高低”,说明学生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有希望与困惑并存的矛盾。只有对“能力培养是否重要”的选择比较趋于一致。98.8%的学生选择了“重要”,只有1%的学生选择了“不重要”。对“奉献和享受的看法”问题的回答,选择“奉献比享受重要”、“享受比奉献重要”和“两者都重要”的比例分别是:22.2%、3.7%和74.1%。对“如何克服自身道德素质上的弱点”一题,选择“用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要求就可”、“用儒家礼说要求就可”和“无所谓”的,分别是79%、20%和1%。对“认为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道德修养谁更有效”,选择“思想道德修养”、“行为道德修养”和“两者差不多”的分别是27.2%、25.9%和45.7%。这说明大学生对道德、能力及奉献的看法有一致性,虽然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但对道德修养的培养有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对自身的修养要求也较全面。
1.3 对学生上网时间、用途和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的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的虚拟性有一定的依赖性,渴望与人交流,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对“你上网主要的用途”的调查,选“聊天”、“学习”、“看电影”、“听歌”的比例分别为54.3%、38.3%、6.2%和1%。“每天上网时长”“5小时以上”、“3~5小时”、“1~3小时”和“少于1小时”的比例分别是7.4%、34.6%、50.6%和6.2%。对网恋的看法,觉得“很正常”,占45.7%,“假的”,占19.8%,不可能成功,占23.5%,无所谓,占9.9%。回答“和教师交流用哪种方式最好”,选QQ聊天,占38.3%,选直接面谈,占32.1%,手写信件,占5%,选E-mail占1%,选以上几种都好,占25.9%。回答“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有效吗?”,回答“是”占45.7%,回答否占5%,回答一般为42%。对网络能交到真诚的朋友吗?回答“是”占24.7%,回答“否”占5%,回答“不一定”占66.7%,回答“无所谓”占1%。“认为老师用何种方式对你进行网络思想教育最有效”,认为在QQ上发布相关文章占17.3%,认为在QQ上与你亲自聊天占48.1%,到你的空间里去解读你的日记占17.3%,都不行占22.2%。这些选择说明学生的内心封闭性较强,业余时间都选择上网娱乐,对教师的信任度不高,但渴望交流和被人理解的愿望较强烈,对网络空间的现实与虚拟性的认知度较高,有客观公正的判断和选择,理性思维在网络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不易受迷惑和欺骗,这是学生成人化、成熟化的突出表现。
1.4 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点是就业问题,这反映了新入学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对现实的期盼。
学生对“‘两会’应该关注大学生哪些方面的问题”(可多选),回答就业70.4%,心理健康48.1%,家庭困难19.8%,创业1%,身体健康1%,思想和技能1%。回答“愿意参与哪些社会活动”,捐款捐物26%,参加义务活动43.2%,东奔西走扩大影响力47%,都参与1%。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刚入学的学生就有较强的忧虑感,甚至产生心理隐患,渴望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这是心理成熟的体现。同时他们乐于奉献社会的愿望较强,有回报社会的心态。这种状况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常常处于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心理健康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予以帮助。
1.5 学生对教师也有要求与希望
从调查表可看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有的品德和素质是:形象与内涵并重,品德与学识共行,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同修。从学生具体回答中也可看出我校个别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好良的心理影响,如“心胸宽广,不为难学生”、“不把个人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不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不随便批评学生、骂学生或打学生”、“学位不要高,但修养一定要好”、“不歧视穷学生,不偏爱富学生”、“对学生公平公正,爱岗敬业,多为学生咨询心理”等。这说明学生的心理需要有人来探望和开启,他们渴望学习和交流,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是非的能力,德育教师自身就是一面旗帜,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以免使学生陷入困惑。这也是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2 高校网络德育创新的方法与实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在现今大学生人人都会上网的形势下,对高校学生实施网络德育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网络德育目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切实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可更全面地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增强道德教育效果。
学校要树立网络战略意识和网络意识形态观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大学生的成长现实,研究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人性化校园网站,传播正确、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达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趋利避害,规范网络道德,为社会和校园的和谐创造更有利的网络环境。事实证明:网络德育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由灌输型向渗透型、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投身其中,更全面地实现网络文化育人的整体合力和育人功能。
德育教师作为站在网络德育教育阵地前沿的主力军,更要积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积极应对当前网络德育教育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认为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主要可采用以下方法:
2.1 开通博客和QQ空间。博客是当今网络上最流行的个人空间集纳地,教师开通博客和空间,可广泛搜集各种形式和内容简单易记易行,有利于增长学生社会见识、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抗击力的资料,比如“佛经上的26条做人的道理”、“打扫心灵”、“71条基本礼仪”、“人生就像公交车”、“人生应该记住的16句话”等以及表现个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文章。学生在自主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会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教育直接而有效。
2.2 建立QQ群。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群,在群内可以自由抒发心情,发表言论,发布信息,学生也可匿名表达任何感情。教师在其中身份明朗,不做裁判员,只做学生的咨询者和倾听者,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更利于自由表达。教师也能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情感变化,并及时排解,使学生获得生命安全教育。
2.3 开通E-mail。留地址给学生,学生可留名或匿名把自己内心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回复,给学生一个抒发情感的秘密场所,以利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更利于学生心理压力的释放。教师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隐私权,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予以开导、疏通和劝解,有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总之,高校德育教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体,德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型,使德育工作进入网络,运用新方法,抢占网络德育前沿阵地,构建高校网络德育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发掘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有较强社会适应力、思维创新力和心理调适力的人才。
1、张卫伟,商树松.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评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6期。
2、张卫伟、商树松:《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评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6期。
3、仪垂杰:《关于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9日。
4、胡成广:《网络德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