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是聋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容体系,没有构建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聋校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生活中心”、“经验中心”、“支持式”等模式。
关键词:聋校 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对聋校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残疾人教育中要着重发展的部分。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条规定:“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并对相应的师资、教材、形式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和说明。
但由于我国残疾儿童(包括聋童)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残疾人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聋校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聋校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并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聋校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实,存在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现象,使得聋校职业教育没有真正纳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然关键的问题是聋校没有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内容体系,没有构建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
本课题通过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建立聋校职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聋校职业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以指导聋校职业教育工作,解决聋校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值得研究。
2 聋校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相关知识、技术与技能、职业道德与态度,同时也还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础知识等。根据职业知识分类理论和聋生的身心特点,聋校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生活教育、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2.1 生活教育的内容
广义的生活教育是指为人准备生活的教育。残疾人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其次才是作为一个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劳动,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又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经济来源。这里谈的生活教育主要指涉及日常生活自理、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实践性知识,它们在残疾人就业中具有辅助作用。
2.2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活动(或作业)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研究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时,要从劳动技术规则、劳动技术情境和劳动技术判断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确定在未来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要素,从课程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提炼这些要素,并通过劳动技术课程和相关课程加强对这些要素的训练,为以后的职业训练奠定基础。
2.3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分为职业陶冶和职业训练两个部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对这两部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为例。职业陶冶部分没有明显的定向性,主要是通过职业陶冶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识,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个性。职业训练则要通过确定工作机会,对聋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职业诊断,使职业要求与聋生的个性特征得到较好的匹配,同时确定出需要训练的内容或改变的条件,再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发展支持式职业训练课程的关键是确定一种课程生成模式,即包括环境分析、职业诊断、教学目标制订、课程编制等流程和技术,以便教师能够在确定工作机会以后,为学生编制出相应的个别化课程。
2.4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培养聋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提高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当然,职业道德教育也常常体现在生活教育中。这里更强调其科学性与系统性。首先,要帮助聋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如:科学的作息时间、充分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习惯、个人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保持心情愉快等;其次,是帮助聋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监督,互相帮助等;再次,是培养聋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来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是树立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聋生从小就要养成服务的意识与习惯。
3 聋校职业教育模式
世界职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法国、中国为代表的学校模式,又叫官僚模式,其特点就是职业培训在学校内进行,由国家说了算,类似于中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优点是理论丰富;第二种,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又叫自由模式,其特点是按照企业的需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职业培训,学生有点类似店里的学徒,优点就是实践机会多;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又称为国家控制的市场模式,其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制定计划、投资等,而国家制定基本的政策来控制,优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同时学习。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进行培训之前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培训时,在企业与在学校的时间基本相当,而放假则是按照企业而不是按照学校;第四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就是上面三种模式的综合。上述这四种模式是从宏观上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概括,也适用于聋人的职业教育。但是聋人除了具备一般人的共性之外,他们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到聋校职业教育模式来说,也应该有特殊性的一面。通过对聋校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聋校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明确提出聋校课程采取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生活指导课,劳动技术课以及职业技术课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渗透,帮助聋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根据我国聋校教育的实际,聋校职业教育的实施,可重点考虑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义务教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是针对聋校中聋生开展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的以生活指导、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或者在各学科中渗透的职业教育内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号是指在聋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下面主要谈“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低年级(1~3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模式。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例如在数学课程中,聋生学习计算利润和损失,学习毛利等经济词汇,记录销售过程与排列定货单等;在语文课程中,聋生学习工作的日常用语、问候的礼节,以及书写职业申请书和面试的技巧。生活指导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其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的生产生活情况来确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生活,逐步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中年级(4~6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模式。这里的基础教育课程同样要通过各学科向聋生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劳动技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1)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2)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3)遵守劳动纪律教育;(4)在劳动生产中与人交往的训练;(5)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教育,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基本劳动素质的准备。主要通过聋生自我服务、家务、公益劳动、手工制作和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化教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劳动技术指导。
第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高年级(7~9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模式。在这里,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也要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这里的“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有:(1)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2)生产常用的设备、工具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接受生产班组管理,会检验产品质量;(3)农村或乡镇聋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教育,如科学种田及养殖业、服务业、商业、木工、农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职业认知、职业准备、职业心理和职业定向教育;(5)计算机知识。
3.2 “生活中心”模式
生活中心模式是布若林(D.E.Brolin)和考卡斯克(C.J.Kokask)在1979年提出来的。这种模式强调生活调节与个人对社会的职业适应。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归纳为22种能力和102种亚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能力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日常生活能力,二是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三是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能力。具体课程就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来设计:(1)培养日常生活能力的课程有:管理家庭财务、修理增添家具和设备、计划安排个人的需要、抚养小孩、计划与购买衣物、参加市民活动、妥善安排业余生活、参加社区的活动;(2)培养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课程有:对成就的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的能力、成功的独立性、决策与解决问题、恰当的交往;(3)职业指导与职业准备的课程:就业可能性的探讨、职业选择与决定、必要的手工技巧、销售能力、满意工作的寻找与保持。
日常生活能力的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家庭生活的能力,这对聋生来讲尤为重要。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职业教育项目是帮助聋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在现代社会,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工具,如QQ、发传真、发电子信息、购买车票、查看报纸广告获得求职信息等。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课程包括培养聋生正确的职业意识,进行职业探索,获得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等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
3.3 经验中心模式
经验中心这种模式与职业教育实习相似,即通过学徒下到工厂、车间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生活。经验中心模式可适用于正常儿童、聋哑儿童、轻度障碍儿童等。这是一种个别化与普通教育结合得最紧密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安排儿童用2~3周,每天安排1~2个小时深入工厂、车间、银行、商店、医院、旅行社等单位从事某项实践性的劳动。劳动的内容是实施运用已学的知识。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体现了共同的职业基础知识;体现了不同职业个别特征;无报酬性的义务劳动;着重于探讨各种职业劳动的性质和普遍性的经验,而不是某种专门的技术;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聋校职业教育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到聋生的身心条件,帮助他们选择从事某项最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工作,例如,培养聋童学习绘画、舞蹈、缝纫等。
3.4 支持式模式
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是指根据市场需要,首先开拓就业机会,再根据工作条件和聋生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为他们提供密集型训练、现场辅导和跟踪支持。其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在竞争性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支持帮助聋生就业。由于支持式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方面,要求采取综合性开放课程。这种课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社会生态性。支持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所获得的工作机会必须相适应,因此,训练的内容除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就业要求,更要体现每项工作机会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态特征,如环境条件和社会特性等;其次,是个别化。课程内容需要反映聋生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特殊要求,即适合个体差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
4 结语
总之,由于我国残疾人基数很大,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聋校和聋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注意考虑聋生的身心特点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内容,应该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同时,各地出现的聋校职业教育模式也远远不止上述几种,不同聋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所以,对一所聋校来说,不可能有现成的职业教育模式照搬照抄,而是应当学习借鉴,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各自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职业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14.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
[3]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33.
[4]远远.世界各种职业教育模式[J].职业技术,2007(11):63.
[5]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29.
[6]刘春玲,江琴娣著.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8.
关键词:聋校 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对聋校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残疾人教育中要着重发展的部分。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条规定:“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并对相应的师资、教材、形式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和说明。
但由于我国残疾儿童(包括聋童)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残疾人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聋校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聋校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并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聋校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实,存在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现象,使得聋校职业教育没有真正纳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然关键的问题是聋校没有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内容体系,没有构建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
本课题通过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建立聋校职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聋校职业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以指导聋校职业教育工作,解决聋校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值得研究。
2 聋校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相关知识、技术与技能、职业道德与态度,同时也还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础知识等。根据职业知识分类理论和聋生的身心特点,聋校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生活教育、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2.1 生活教育的内容
广义的生活教育是指为人准备生活的教育。残疾人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其次才是作为一个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劳动,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又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经济来源。这里谈的生活教育主要指涉及日常生活自理、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实践性知识,它们在残疾人就业中具有辅助作用。
2.2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活动(或作业)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研究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时,要从劳动技术规则、劳动技术情境和劳动技术判断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确定在未来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要素,从课程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提炼这些要素,并通过劳动技术课程和相关课程加强对这些要素的训练,为以后的职业训练奠定基础。
2.3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分为职业陶冶和职业训练两个部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对这两部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为例。职业陶冶部分没有明显的定向性,主要是通过职业陶冶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识,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个性。职业训练则要通过确定工作机会,对聋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职业诊断,使职业要求与聋生的个性特征得到较好的匹配,同时确定出需要训练的内容或改变的条件,再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发展支持式职业训练课程的关键是确定一种课程生成模式,即包括环境分析、职业诊断、教学目标制订、课程编制等流程和技术,以便教师能够在确定工作机会以后,为学生编制出相应的个别化课程。
2.4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培养聋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提高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当然,职业道德教育也常常体现在生活教育中。这里更强调其科学性与系统性。首先,要帮助聋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如:科学的作息时间、充分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习惯、个人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保持心情愉快等;其次,是帮助聋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监督,互相帮助等;再次,是培养聋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来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是树立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聋生从小就要养成服务的意识与习惯。
3 聋校职业教育模式
世界职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法国、中国为代表的学校模式,又叫官僚模式,其特点就是职业培训在学校内进行,由国家说了算,类似于中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优点是理论丰富;第二种,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又叫自由模式,其特点是按照企业的需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职业培训,学生有点类似店里的学徒,优点就是实践机会多;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又称为国家控制的市场模式,其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制定计划、投资等,而国家制定基本的政策来控制,优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同时学习。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进行培训之前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培训时,在企业与在学校的时间基本相当,而放假则是按照企业而不是按照学校;第四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就是上面三种模式的综合。上述这四种模式是从宏观上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概括,也适用于聋人的职业教育。但是聋人除了具备一般人的共性之外,他们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到聋校职业教育模式来说,也应该有特殊性的一面。通过对聋校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聋校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明确提出聋校课程采取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生活指导课,劳动技术课以及职业技术课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渗透,帮助聋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根据我国聋校教育的实际,聋校职业教育的实施,可重点考虑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义务教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是针对聋校中聋生开展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的以生活指导、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或者在各学科中渗透的职业教育内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号是指在聋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下面主要谈“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低年级(1~3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模式。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例如在数学课程中,聋生学习计算利润和损失,学习毛利等经济词汇,记录销售过程与排列定货单等;在语文课程中,聋生学习工作的日常用语、问候的礼节,以及书写职业申请书和面试的技巧。生活指导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其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的生产生活情况来确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生活,逐步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中年级(4~6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模式。这里的基础教育课程同样要通过各学科向聋生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劳动技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1)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2)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3)遵守劳动纪律教育;(4)在劳动生产中与人交往的训练;(5)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教育,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基本劳动素质的准备。主要通过聋生自我服务、家务、公益劳动、手工制作和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化教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劳动技术指导。
第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高年级(7~9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模式。在这里,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也要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这里的“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有:(1)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2)生产常用的设备、工具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接受生产班组管理,会检验产品质量;(3)农村或乡镇聋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教育,如科学种田及养殖业、服务业、商业、木工、农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职业认知、职业准备、职业心理和职业定向教育;(5)计算机知识。
3.2 “生活中心”模式
生活中心模式是布若林(D.E.Brolin)和考卡斯克(C.J.Kokask)在1979年提出来的。这种模式强调生活调节与个人对社会的职业适应。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归纳为22种能力和102种亚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能力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日常生活能力,二是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三是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能力。具体课程就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来设计:(1)培养日常生活能力的课程有:管理家庭财务、修理增添家具和设备、计划安排个人的需要、抚养小孩、计划与购买衣物、参加市民活动、妥善安排业余生活、参加社区的活动;(2)培养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课程有:对成就的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的能力、成功的独立性、决策与解决问题、恰当的交往;(3)职业指导与职业准备的课程:就业可能性的探讨、职业选择与决定、必要的手工技巧、销售能力、满意工作的寻找与保持。
日常生活能力的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家庭生活的能力,这对聋生来讲尤为重要。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职业教育项目是帮助聋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在现代社会,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工具,如QQ、发传真、发电子信息、购买车票、查看报纸广告获得求职信息等。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课程包括培养聋生正确的职业意识,进行职业探索,获得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等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
3.3 经验中心模式
经验中心这种模式与职业教育实习相似,即通过学徒下到工厂、车间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生活。经验中心模式可适用于正常儿童、聋哑儿童、轻度障碍儿童等。这是一种个别化与普通教育结合得最紧密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安排儿童用2~3周,每天安排1~2个小时深入工厂、车间、银行、商店、医院、旅行社等单位从事某项实践性的劳动。劳动的内容是实施运用已学的知识。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体现了共同的职业基础知识;体现了不同职业个别特征;无报酬性的义务劳动;着重于探讨各种职业劳动的性质和普遍性的经验,而不是某种专门的技术;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聋校职业教育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到聋生的身心条件,帮助他们选择从事某项最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工作,例如,培养聋童学习绘画、舞蹈、缝纫等。
3.4 支持式模式
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是指根据市场需要,首先开拓就业机会,再根据工作条件和聋生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为他们提供密集型训练、现场辅导和跟踪支持。其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在竞争性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支持帮助聋生就业。由于支持式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方面,要求采取综合性开放课程。这种课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社会生态性。支持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所获得的工作机会必须相适应,因此,训练的内容除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就业要求,更要体现每项工作机会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态特征,如环境条件和社会特性等;其次,是个别化。课程内容需要反映聋生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特殊要求,即适合个体差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
4 结语
总之,由于我国残疾人基数很大,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聋校和聋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注意考虑聋生的身心特点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内容,应该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同时,各地出现的聋校职业教育模式也远远不止上述几种,不同聋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所以,对一所聋校来说,不可能有现成的职业教育模式照搬照抄,而是应当学习借鉴,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各自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职业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14.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
[3]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33.
[4]远远.世界各种职业教育模式[J].职业技术,2007(11):63.
[5]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29.
[6]刘春玲,江琴娣著.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