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严刑峻法等于是对守法者的不公。”向文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在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选择上,应该由国资委组织非常权威、中立的中介机构进行,而不能由企业自己决定或者聘请与之有利益往来的机构进行评估。
2006年10月25日是凯雷与徐工收购协议的最后期限。舆论普遍认为政府会在这个日期之前对引起巨大风波的“凯雷——徐工收购案”做出最后裁决。而9月7日,徐工科技突然逆势强劲上扬,并且创造了7月14日以来的最高股市行情,这一异动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无论结局如何,发生在2006年夏天的这场并购风波都已足够精彩,也足够载入史册。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向文波,以及他使用的武器——博客,无一例外的成为这一年关注度最高的词汇。
向文波博客让华尔街惊呼
向文波在自己创立不久的博客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没有人落实事情真相,没有人能静下心来听当事者的解释。这个时候才知道个人面对群体是如此无助和无奈!”
正是这种“无助和无奈”让向文波选择了用脚投票,他开始寻找新的信息交流平台。2006年6月8日,向文波发表博客文章:《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真正开启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
华尔街日报以《向文波借博客搅局徐工并购案》为标题,惊呼:“凭借博客和一些爱国主义论调,一位中国企业家正奋力搅黄一桩美国投资者购买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交易。”
之后,向文波的活动从网上延伸到现实领域。三一重工公开表示,他们正在准备一份同徐工机械进行合作的方案,并即将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尽管舆论普遍并不看好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收购,但“爱国主义”、“产业安全”这些主题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在此问题上一系列的举措,也让处于风口浪尖的向文波成了时代英雄。
外资并购:行业斩首行动?
让向文波得到如此高支持率的绝不是同情弱者的怜悯,外资近年来通过“斩首行动”全面入侵中国的各行各业并由此产生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才是“时世造英雄”的本质起源。
“如果不能打败它,就收购它吧。”这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面临本土公司激烈竞争时所津津乐道的经典策略。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缺少发展所必需的资金,由此而产生的外资“超国民待遇”最终导致了一些人的思维惯势,希望嫁入豪门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曾有国外媒体戏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外资收购持高度欢迎态度的国家。
然而那些被收购的企业在交付了沉重的学费之后,往往是有苦难言。由于缺乏足够的谈判技巧和心理准备,合资后发生的一切令他们始料不及:“合资的时候,外方就提出要求,5年之内合资企业不赢利。5年耗下来,一旦中方实力不济,他们就提出增资扩股,逐渐获得了控股权。”江苏一家机械设备企业的负责人这样抱怨外资企业的“图谋不轨”,而这种增资扩股其实是外资取得与中国合资企业控股权的常用方法。
从“活力28”的消失开始,我们已经见识了外资的厉害,但哪个时候人们还远未对此形成足够的认识。从2005年开始,中国并购市场迸发巨大的热情,各行各业都弥漫着并购的气息,2006年初,并购交易更是达到了新的高潮。热闹的表象之下,是国家管理层和部分企业代表对此的深深忧虑。
凯雷集团是美国著名的私募基金,向来有“总统俱乐部”之称。集团亚洲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就是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连拉登家族也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徐工则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和销售企业,他们之间的联姻当地政府和徐工内部都很满意。然而他们之间的结合却让人联想起太多被外资收购后消失的中国品牌。
更糟糕的是对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来讲,这一收购对如三一之类的实力略弱于徐工的二、三线企业来讲,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表示,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的基本要求往往是: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
据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外资并购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到5%,2004年则达到66%以上,不到三年间翻了12倍。2005年外资并购金额增长34%,达460亿美元,而2006年至今与2005年同期比较,整体外资并购金额增长超过100%,高达620亿美元!
倍受关注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于9月8日起正式实施,新规则能否遏制外资并购“斩首行动”?
各界评说
“斩首行动”是否真的存在,各方观点并不统一。
尽管9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被媒体赋予“遏止外资斩首行动”的重任,但国家领导人也在同一天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基本国策”的演讲。并且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采访中,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常幸也对本刊记者表示:“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变化,一直以来我们的政策都是有鼓励、有限制、有禁止的,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关心的是如何按照国家的政策办事。” 常幸表示,华北制药目前也在跟外资恰谈合作事宜,至于外资究竟占多大比例,以及合作的具体细节,他则因正在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表示不便在此时透露。
徐工收购案的最终结局是否会影响外资对华北制药的收购呢?常幸表示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所有的外资收购行为都应在国家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徐工只是一个个案,媒体不应对此过分热炒。他认为徐工案的结局最终取决于该企业在操作中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通过博客或者媒体传达出来的信息都未必可靠,所以做为局外人,他认为结局是无法预期的,只能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判定。
与国企掌门人的态度不同,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总,王亮则表示坚决支持向文波,他认为商人的贪得无厌古今中外都是一样,既然外资占据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他们企图吞并我国的龙头企业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有效的限制外资大规模扩张已经刻不容缓。王亮说,他最担心的是国产品牌的消失,中国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产品牌在外资收购浪潮中一个个消失,中国的产品又怎么能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在产业安全问题受到空前关注的时候,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却告戒媒体不要过度滥用这个概念。日前,一份历时八年的研究报告,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报告称:2015年中国产业基本安全,但跨国并购使国内多年积累的技术进步的基础受到严重削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份《开放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报告预测,到2015年时,国家防务子系统是惟一处于“安全”状态的子系统,但其指数接近“安全”状态的分数下限,已经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边缘。产业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而生态环境子系统将处于“不安全”状态。
这份报告出自被认为是国家智囊团的中国社科院。被视为目前理论界最权威的报告。该报告对如何缓解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也提出了建议,认为国家应成立跨部门的跨国投资、购并审查委员会,全面审查购并带来的影响。
引资制度缺失
一位在中国呆了10年的欧洲银行家表示:“在去年美国政府阻止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之后,没有一个美国人有资格向中国说教什么是自由贸易。”
“中海油收购美国企业开听证会,外资收购徐工也应该开。”向文波的这一论调得到网上网下大面积支持。
事实上,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改组中都被广泛运用,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都已经取得了成功,而阿根廷等一些拉美国家则留下了沉痛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外资并购规范已如箭在弦,不得不发。而规范外资收购,更应该关注的是制度建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日前表示,《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放宽了一些领域,整体环境的改善,会促进收购兼并市场的发展。
证监会关于《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也对外资收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在《并购法》和《反垄断法》缺失的情况下,针对外资并购错综复杂的局面,仍没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现在的情况是:即便定价不合理,明显被低估当事人也不会被追究责任,这就暴露出监管的不足。
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仍然在以土地、政策、税收等优惠方式吸引外资,把吸引外资的数量作为一种政绩,这种政府导向形成了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那么在制定外资并购法律规范和相关政策的同时,谁来推动政绩体系的转变?地方政府的热切在各地都体现得较为普遍,外资作为收购方,他们的工作重点往往侧重于与政府的沟通和公关,而被收购的企业则只负责向政府递交材料。
尽管有消息表明《反垄断法》将在年底出台,但是地方政府的身影是否能够消失,我们的商业行为如何能淡化行政色彩,这或许将是我们下一个关注的重点。
2006年10月25日是凯雷与徐工收购协议的最后期限。舆论普遍认为政府会在这个日期之前对引起巨大风波的“凯雷——徐工收购案”做出最后裁决。而9月7日,徐工科技突然逆势强劲上扬,并且创造了7月14日以来的最高股市行情,这一异动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无论结局如何,发生在2006年夏天的这场并购风波都已足够精彩,也足够载入史册。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向文波,以及他使用的武器——博客,无一例外的成为这一年关注度最高的词汇。
向文波博客让华尔街惊呼
向文波在自己创立不久的博客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没有人落实事情真相,没有人能静下心来听当事者的解释。这个时候才知道个人面对群体是如此无助和无奈!”
正是这种“无助和无奈”让向文波选择了用脚投票,他开始寻找新的信息交流平台。2006年6月8日,向文波发表博客文章:《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真正开启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
华尔街日报以《向文波借博客搅局徐工并购案》为标题,惊呼:“凭借博客和一些爱国主义论调,一位中国企业家正奋力搅黄一桩美国投资者购买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交易。”
之后,向文波的活动从网上延伸到现实领域。三一重工公开表示,他们正在准备一份同徐工机械进行合作的方案,并即将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尽管舆论普遍并不看好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收购,但“爱国主义”、“产业安全”这些主题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在此问题上一系列的举措,也让处于风口浪尖的向文波成了时代英雄。
外资并购:行业斩首行动?
让向文波得到如此高支持率的绝不是同情弱者的怜悯,外资近年来通过“斩首行动”全面入侵中国的各行各业并由此产生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才是“时世造英雄”的本质起源。
“如果不能打败它,就收购它吧。”这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面临本土公司激烈竞争时所津津乐道的经典策略。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缺少发展所必需的资金,由此而产生的外资“超国民待遇”最终导致了一些人的思维惯势,希望嫁入豪门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曾有国外媒体戏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外资收购持高度欢迎态度的国家。
然而那些被收购的企业在交付了沉重的学费之后,往往是有苦难言。由于缺乏足够的谈判技巧和心理准备,合资后发生的一切令他们始料不及:“合资的时候,外方就提出要求,5年之内合资企业不赢利。5年耗下来,一旦中方实力不济,他们就提出增资扩股,逐渐获得了控股权。”江苏一家机械设备企业的负责人这样抱怨外资企业的“图谋不轨”,而这种增资扩股其实是外资取得与中国合资企业控股权的常用方法。
从“活力28”的消失开始,我们已经见识了外资的厉害,但哪个时候人们还远未对此形成足够的认识。从2005年开始,中国并购市场迸发巨大的热情,各行各业都弥漫着并购的气息,2006年初,并购交易更是达到了新的高潮。热闹的表象之下,是国家管理层和部分企业代表对此的深深忧虑。
凯雷集团是美国著名的私募基金,向来有“总统俱乐部”之称。集团亚洲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就是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连拉登家族也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徐工则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和销售企业,他们之间的联姻当地政府和徐工内部都很满意。然而他们之间的结合却让人联想起太多被外资收购后消失的中国品牌。
更糟糕的是对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来讲,这一收购对如三一之类的实力略弱于徐工的二、三线企业来讲,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表示,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的基本要求往往是: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
据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外资并购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到5%,2004年则达到66%以上,不到三年间翻了12倍。2005年外资并购金额增长34%,达460亿美元,而2006年至今与2005年同期比较,整体外资并购金额增长超过100%,高达620亿美元!
倍受关注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于9月8日起正式实施,新规则能否遏制外资并购“斩首行动”?
各界评说
“斩首行动”是否真的存在,各方观点并不统一。
尽管9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被媒体赋予“遏止外资斩首行动”的重任,但国家领导人也在同一天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基本国策”的演讲。并且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采访中,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常幸也对本刊记者表示:“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变化,一直以来我们的政策都是有鼓励、有限制、有禁止的,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关心的是如何按照国家的政策办事。” 常幸表示,华北制药目前也在跟外资恰谈合作事宜,至于外资究竟占多大比例,以及合作的具体细节,他则因正在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表示不便在此时透露。
徐工收购案的最终结局是否会影响外资对华北制药的收购呢?常幸表示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所有的外资收购行为都应在国家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徐工只是一个个案,媒体不应对此过分热炒。他认为徐工案的结局最终取决于该企业在操作中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通过博客或者媒体传达出来的信息都未必可靠,所以做为局外人,他认为结局是无法预期的,只能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判定。
与国企掌门人的态度不同,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总,王亮则表示坚决支持向文波,他认为商人的贪得无厌古今中外都是一样,既然外资占据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他们企图吞并我国的龙头企业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有效的限制外资大规模扩张已经刻不容缓。王亮说,他最担心的是国产品牌的消失,中国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产品牌在外资收购浪潮中一个个消失,中国的产品又怎么能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在产业安全问题受到空前关注的时候,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却告戒媒体不要过度滥用这个概念。日前,一份历时八年的研究报告,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报告称:2015年中国产业基本安全,但跨国并购使国内多年积累的技术进步的基础受到严重削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份《开放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报告预测,到2015年时,国家防务子系统是惟一处于“安全”状态的子系统,但其指数接近“安全”状态的分数下限,已经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边缘。产业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而生态环境子系统将处于“不安全”状态。
这份报告出自被认为是国家智囊团的中国社科院。被视为目前理论界最权威的报告。该报告对如何缓解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也提出了建议,认为国家应成立跨部门的跨国投资、购并审查委员会,全面审查购并带来的影响。
引资制度缺失
一位在中国呆了10年的欧洲银行家表示:“在去年美国政府阻止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之后,没有一个美国人有资格向中国说教什么是自由贸易。”
“中海油收购美国企业开听证会,外资收购徐工也应该开。”向文波的这一论调得到网上网下大面积支持。
事实上,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改组中都被广泛运用,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都已经取得了成功,而阿根廷等一些拉美国家则留下了沉痛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外资并购规范已如箭在弦,不得不发。而规范外资收购,更应该关注的是制度建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日前表示,《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放宽了一些领域,整体环境的改善,会促进收购兼并市场的发展。
证监会关于《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也对外资收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在《并购法》和《反垄断法》缺失的情况下,针对外资并购错综复杂的局面,仍没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现在的情况是:即便定价不合理,明显被低估当事人也不会被追究责任,这就暴露出监管的不足。
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仍然在以土地、政策、税收等优惠方式吸引外资,把吸引外资的数量作为一种政绩,这种政府导向形成了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那么在制定外资并购法律规范和相关政策的同时,谁来推动政绩体系的转变?地方政府的热切在各地都体现得较为普遍,外资作为收购方,他们的工作重点往往侧重于与政府的沟通和公关,而被收购的企业则只负责向政府递交材料。
尽管有消息表明《反垄断法》将在年底出台,但是地方政府的身影是否能够消失,我们的商业行为如何能淡化行政色彩,这或许将是我们下一个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