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明确了行政文化和机关文化各自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文化 机关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行政文化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日益被各级党政领导所重视,在学术界也出现了行政文化和机关文化两种说法。但是不少研究者和政府领导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关系认识不到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行政文化的内涵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对行政文化概念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广义的定义认为“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整体。”1这是行政文化研究早期的观点,随着行政文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也有研究者从意识、观念角度去把握行政文化,认为行政文化就是指行政精神文化。这种观点局限在精神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制度层面的因素,没有全面把握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
还有一部分研究者持中间态度,认为,行政文化应是中观层次的,包含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这种定义没有仅仅停留在行政精神文化层次上,而谈到行政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从文化与行政的关系角度来分析问题,把行政制度视为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对行政文化认识的深入。
二、机关文化的内涵
狭义的机关文化主要从精神层面来定义,注重意识、态度、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如韩忠玉认为,“机关文化,主要指行政机关及其成员在组织和管理相关事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群体意识、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等。”4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是机关文化的核心所在,然而这样的定义,使得机关文化建设缺乏可操作性。
另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层面来定义机关文化。这种观点,除了强调精神层面是机关文化的核心所在之外,还强调机关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强调在“机关文化建设要重视制度文化‘硬约束’与精神文化‘软约束’的有效结合。”5
更为广义的机关文化定义把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也考虑进来,认为“机关文化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组织经济建设和管理社会事务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并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以及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等的统称。”6我国的行政机关历来注重建设服务福利设施、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教育宣传活动、树立先进模范人物活动等,这些是我国行政机关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机关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文化是我国机关文化不可分隔的两个部分,对核心的精神层面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行政文化与机关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形成的背景不同。
行政文化是宏观层面的文化,机关文化是微观层面的文化。行政文化是在社会、历史、政治、行政组织体系中形成的文化,其发展和变革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相比之下,机关文化更侧重于在机关内部,这样的微观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它是行政人员在机关内部的具体事务中,如文书处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环境管理、物资供应、办公设施、生活后勤等事务中形成的工作作风、思维方式、物质支持、制度规范。
(二)文化的内涵不同。
行政文化有很大的共性,机关文化却有着自身的个性。行政文化是在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反映了广大行政人员共同遵守的行政思想、行政制度、行政心理等,具有很大的共性。而且,“行政文化不属于组织内的文化,它不仅对所有行政主体具有影响和约束、指导意义,而且其承载者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因此,行政文化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对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等组织文化的建设具有引导、示范作用。”7与之不同的是,机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是以机关使命为根本出发点,它来源于部门的职能,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职责说明、人们的交往方式、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方面得以集中体现。机关文化更多地反映机关的具体职能和性质,具有特色性。机关文化所具有的凝聚、约束、激励、教育功能,其作用对象仅限于机关内部成员,影响范围较窄。因此,对于机关文化的研究更多的要注重个性的研究,机关文化建设在机关间是可以参考的但是不可以复制的。
(三)文化的构成要素不同。
行政文化由精神和制度两个要素构成,而机关文化由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要素构成。行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方面,由影响甚至决定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意识、行政理念、行政心理、行政习惯、行政规则、行政制度等精神和制度要素构成,不包括物质层面的物质文化。然而,机关文化,不仅包括精神和制度两个要素,还包括物质和行为两个要素。行政机关的物质文化,体现在机关工作环境、办公设施、服务设施、文化网络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等。行政机关行为文化,体现在行政工作、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良好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对建设好的机关文化起着重大的作用。
(四)文化的建设主体不同。
“行政文化的建设主体主要是政府或党委等机关的首脑,往往是层级比较高的党委或政府综合机构。”8除此之外,行政文化建设主体还包括社会各阶层人士,比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等。机关文化建设是以机关性质和职能为根本出发点,其建设的主体是某一机关的领导层和机关全体成员。不包括广大的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门泉东.行政文化改造的意义[J].理论界,1989(6).
[2]吕元礼.行政文化概念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3]蒋云根.略论中国行政文化创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1).
[4]韩忠玉.行政机关文化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J].理论学习,2007(1).
[5]岳庆平.重视“硬软约束”结合,加强机关文化建设[J].民主,2006(12).
[6]邓曼丽、刘彦武.机关文化建设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4).
[7]刘文俭、黄芳.机关文化与行政文化关系辨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6).
关键词:行政文化 机关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行政文化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日益被各级党政领导所重视,在学术界也出现了行政文化和机关文化两种说法。但是不少研究者和政府领导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关系认识不到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行政文化的内涵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对行政文化概念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广义的定义认为“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整体。”1这是行政文化研究早期的观点,随着行政文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也有研究者从意识、观念角度去把握行政文化,认为行政文化就是指行政精神文化。这种观点局限在精神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制度层面的因素,没有全面把握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
还有一部分研究者持中间态度,认为,行政文化应是中观层次的,包含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这种定义没有仅仅停留在行政精神文化层次上,而谈到行政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从文化与行政的关系角度来分析问题,把行政制度视为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对行政文化认识的深入。
二、机关文化的内涵
狭义的机关文化主要从精神层面来定义,注重意识、态度、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如韩忠玉认为,“机关文化,主要指行政机关及其成员在组织和管理相关事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群体意识、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等。”4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是机关文化的核心所在,然而这样的定义,使得机关文化建设缺乏可操作性。
另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层面来定义机关文化。这种观点,除了强调精神层面是机关文化的核心所在之外,还强调机关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强调在“机关文化建设要重视制度文化‘硬约束’与精神文化‘软约束’的有效结合。”5
更为广义的机关文化定义把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也考虑进来,认为“机关文化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组织经济建设和管理社会事务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并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以及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等的统称。”6我国的行政机关历来注重建设服务福利设施、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教育宣传活动、树立先进模范人物活动等,这些是我国行政机关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机关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文化是我国机关文化不可分隔的两个部分,对核心的精神层面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行政文化与机关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形成的背景不同。
行政文化是宏观层面的文化,机关文化是微观层面的文化。行政文化是在社会、历史、政治、行政组织体系中形成的文化,其发展和变革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相比之下,机关文化更侧重于在机关内部,这样的微观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它是行政人员在机关内部的具体事务中,如文书处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环境管理、物资供应、办公设施、生活后勤等事务中形成的工作作风、思维方式、物质支持、制度规范。
(二)文化的内涵不同。
行政文化有很大的共性,机关文化却有着自身的个性。行政文化是在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反映了广大行政人员共同遵守的行政思想、行政制度、行政心理等,具有很大的共性。而且,“行政文化不属于组织内的文化,它不仅对所有行政主体具有影响和约束、指导意义,而且其承载者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因此,行政文化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对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等组织文化的建设具有引导、示范作用。”7与之不同的是,机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是以机关使命为根本出发点,它来源于部门的职能,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职责说明、人们的交往方式、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方面得以集中体现。机关文化更多地反映机关的具体职能和性质,具有特色性。机关文化所具有的凝聚、约束、激励、教育功能,其作用对象仅限于机关内部成员,影响范围较窄。因此,对于机关文化的研究更多的要注重个性的研究,机关文化建设在机关间是可以参考的但是不可以复制的。
(三)文化的构成要素不同。
行政文化由精神和制度两个要素构成,而机关文化由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要素构成。行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方面,由影响甚至决定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意识、行政理念、行政心理、行政习惯、行政规则、行政制度等精神和制度要素构成,不包括物质层面的物质文化。然而,机关文化,不仅包括精神和制度两个要素,还包括物质和行为两个要素。行政机关的物质文化,体现在机关工作环境、办公设施、服务设施、文化网络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等。行政机关行为文化,体现在行政工作、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良好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对建设好的机关文化起着重大的作用。
(四)文化的建设主体不同。
“行政文化的建设主体主要是政府或党委等机关的首脑,往往是层级比较高的党委或政府综合机构。”8除此之外,行政文化建设主体还包括社会各阶层人士,比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等。机关文化建设是以机关性质和职能为根本出发点,其建设的主体是某一机关的领导层和机关全体成员。不包括广大的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门泉东.行政文化改造的意义[J].理论界,1989(6).
[2]吕元礼.行政文化概念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3]蒋云根.略论中国行政文化创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1).
[4]韩忠玉.行政机关文化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J].理论学习,2007(1).
[5]岳庆平.重视“硬软约束”结合,加强机关文化建设[J].民主,2006(12).
[6]邓曼丽、刘彦武.机关文化建设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4).
[7]刘文俭、黄芳.机关文化与行政文化关系辨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