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教学不但要重视数学理论,而且要努力揭示理论的发生、发展直至应用的全过程,从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出发,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由学生提出来,结论由学生探究,解题方法由学生摸索,结论由学生得出。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学”数学,而且还是“做”数学和“用”数学,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做”和“用”的过程中,激发兴趣,锻炼意志,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品质,真正掌握数学。为此,我们在走进新课标,优化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数学、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多姿多彩的图形时,我提前一天要求学生每人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的几何图片,并要求尝试拼出不同的图案。课前五分钟,我发现拼出的图案并不多。上课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感知、体验几何的“魔力”。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进行比赛,看那一组拼出的图案多。同组的同学可以讨论,但不准参与其他组的图案,然后选出一名代表把拼出的簡图画在黑板上,并说明拼出的形状,想表现什么。结果出乎意料,拼出的图形竟达到六十多种。
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猜想、发现
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打折销售”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的多少元?
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经常遇到的商品跳楼价、让利大酬宾等活动,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此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然后围绕例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1)本题有几个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
(2)题目给出了哪些条件?
(3)题目中有何相等关系?
(4)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5)怎样列出方程?
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思考、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问题(1)、(2),均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问题(3)有的学生认为“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价的差”,有的则认为“商品成本价是商品售价与每件商品的利润差”等等。根据不同的学生所得出不同答案,教师或是直接给予肯定或是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融于交流互动的氛围中。由于问题(3)是解决例题的关键,此问题攻克了,后面的两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时候,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挑选几位让他们写出问题(4)、(5)的答案,然后由其他学生来做“小老师“,对给出的答案做出“诊断”此时学生参与教学的情绪更为高涨。最后,教师再做归纳和小结,使学生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基础知识面自然也得到了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真正成数字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然后,教师严格按格式书写解题过程,目的是给学生以示范,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
四、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规律背熟,然后反反复复在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教学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在趣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例如,在學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按每两人一组将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选派一些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打折销售”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数学、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多姿多彩的图形时,我提前一天要求学生每人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的几何图片,并要求尝试拼出不同的图案。课前五分钟,我发现拼出的图案并不多。上课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感知、体验几何的“魔力”。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进行比赛,看那一组拼出的图案多。同组的同学可以讨论,但不准参与其他组的图案,然后选出一名代表把拼出的簡图画在黑板上,并说明拼出的形状,想表现什么。结果出乎意料,拼出的图形竟达到六十多种。
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猜想、发现
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打折销售”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的多少元?
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经常遇到的商品跳楼价、让利大酬宾等活动,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此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然后围绕例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1)本题有几个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
(2)题目给出了哪些条件?
(3)题目中有何相等关系?
(4)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5)怎样列出方程?
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思考、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问题(1)、(2),均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问题(3)有的学生认为“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价的差”,有的则认为“商品成本价是商品售价与每件商品的利润差”等等。根据不同的学生所得出不同答案,教师或是直接给予肯定或是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融于交流互动的氛围中。由于问题(3)是解决例题的关键,此问题攻克了,后面的两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时候,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挑选几位让他们写出问题(4)、(5)的答案,然后由其他学生来做“小老师“,对给出的答案做出“诊断”此时学生参与教学的情绪更为高涨。最后,教师再做归纳和小结,使学生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基础知识面自然也得到了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真正成数字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然后,教师严格按格式书写解题过程,目的是给学生以示范,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
四、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规律背熟,然后反反复复在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教学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在趣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例如,在學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按每两人一组将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选派一些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打折销售”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