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谢静(特级教师)
评析:宋楚琨(特级教师)
片段一:回顾全文,畅抒情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世纪宝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你一定非常激动,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生:世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是一件稀世工艺品。
生:世纪宝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为它感到骄傲!
生:联合国珍藏着世界各国赠送的礼品,各有意义,中国的这个宝鼎寓意更深,所以课文中说这是“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可见,世纪宝鼎在联合国生日礼物中是非常独特的。
生:从世纪宝鼎在联合国众多生日礼物中的独特地位,我感受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伟大的祖国蓬勃昌盛,如旭日东升。
生:设计和制造世纪宝鼎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才能真了不起。我敬佩他们,感谢他们。
师:同学们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很多人和你们感情相通。你们看,教科书的编者把世纪宝鼎图作为语文第十二册的封面,充分肯定了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与深刻寓意,也充分表达了我们为之产生的自豪之情。
评析:本节课在浓浓的人文抒怀中拉开了帷幕。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提供平台,让学生畅抒心声,使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汇的乐园。从盛赞世纪宝鼎是宏伟杰作、艺术珍品,联想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世纪宝鼎在联合国生日礼物中的独特性,联想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联想到中国应该而且能够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升华了情感,而且学习了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
片段二:学习写法,推敲词句。
师:刚才,大家赞扬了世纪宝鼎这件稀世工艺品,请大家再认真阅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我认为先要弄清楚它的写作顺序,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
生: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要分析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写作顺序、遣词造句、说明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学生自主研究,准备汇报。)
生:课文先介绍联合国得到了中国人民赠送的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生日礼物,接着写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纹饰配制,再写世纪宝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最后点明世纪宝鼎的深刻寓意。
生:课文先写世纪宝鼎的外形和象征意义,再写世纪宝鼎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最后写世纪宝鼎的寓意。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课文的整体结构,课文的条理多么清楚啊!
生:课文不仅大的部分层次分明,而且每一小部分也很有条理。如第2自然段:先讲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然后写宝鼎的艺术造型,再介绍鼎上铭文的具体内容,最后写鼎的艺术特点。
师:课文层次清晰,让读者对所介绍之物有清楚的认识。(板书:清晰)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生:我对课文的遣词造句很感兴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中“志”的意思是记录,“兆”的意思是预示,这两个词记录、预示着新世纪人类的幸运和吉利。
生:课文中“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这两个词都带有“鼎”字。“钟鸣鼎食”的意思是敲着钟,列鼎而食;“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座鼎,说明说话的分量特别重。我喜欢这两个词。
师:你们还能说出带有“鼎”字的词吗?
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
生:鼎力相助。
生:鼎足、鼎盛、鼎盛时期。
生:问鼎天下。
师:从这些带有“鼎”字的词语,可以看出我国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生:第3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世纪宝鼎的工艺成就和艺术价值,我觉得“集……大成,熔……于一炉”写得特别精练。
师:课文用准确精当的词句向大家介绍了世纪宝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板书:准确精当)这篇说明文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也有值得学习之处,谁来向我们介绍。
生:课文运用数字点明象征意义。如:“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
师:精确的数据,点明了象征意义,介绍了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板书:数字、象征)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怎么写的。除了发现好处外,我们还可以想想课文有没有不够称心之处?
生:我觉得应在文章中写入宝鼎的设计者、铸造者的名字,因为这个稀世珍宝是他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师:你这个建议提得合情合理。
生:我想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否可以换一换,先写第3自然段鼎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再写第1、2、4自然段,这样从古写到今,符合时间顺序。
生:我不同意,作者之所以先写联合国得到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宝鼎,是为了强调鼎的由来、重要意义和独特地位,然后依次介绍鼎的结构造型,内涵价值,寓意。按这样的顺序写,有利于作者感情的表达。没必要调换写作顺序。
师:对,课文的写作顺序既要为读者考虑,又要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评析: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顺学而导,及时提出了“课文为什么写得这么好”的问题,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世纪宝鼎的创意、设计、铸制和艺术价值、独特意义了解得更深,接着从课文的遣词造句、说明方法逐层深入思考,较全面地把握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在写作顺序的争议中,明白了写作材料的选择和写作顺序的安排,既要为读者考虑,更要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体现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提出了应在文章中写入宝鼎的设计者、铸制者的名字,反映了关注知识产权的意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感悟了语言规律,还锻炼了理性思维的能力。
片段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师:《世纪宝鼎》的作者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表达了对世纪宝鼎的情有独钟。同学们能不能模仿这些表达方法介绍自己情有独钟的器物或建筑?先说说自己准备介绍什么?
生:我要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徽。
生:我要介绍昆明的金殿。
生:我要介绍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我想与同桌同学设计一个北京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并写一篇介绍这个吉祥物的文章。
生:这是我爸爸收藏的“马踏飞燕”小模型,我来介绍它。
师:同学们思路开阔,非常好。下面请你想想准备怎么介绍。可以简单地拟一个提纲,运用你领悟到的表达方法,先写其中一个片段,待会儿给大家朗读,进行交流。(学生写,4~5分钟)
师:谁先来介绍自己写的片段,并请大家评一评。
生:“盛世莲花”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第一天正式揭幕。“盛世莲花”共十六个造型,采用青铜铸造,表面贴金,重6.5吨,总高6米,花体部分最大直径为3.6米。主体部分由花茎、花瓣和花蕊组成。外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造型逼真而具气势。莲花盛开寓意澳门永远繁荣昌盛。三层红色花岗岩相叠的基座,形似莲叶,象征澳门三岛。
生:这个片段条理清晰,还运用了数据说明,点出了盛世莲花的象征意义,写得很好。
生:我喜欢这个片段中准确精当的词语,我从中学会了巧妙利用资料。
师:同学们在写和评时都能运用今天所学的表达方法,请大家继续写,写完后念给邻座同学听一听,互相评一评。(同学们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互评。)
评析:学生将发现的语言规律和领悟的写作方法加以实际运用,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物或建筑,灵活运用自己领悟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自主创作(状物习作),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总评:以上教学环节,前为基础,后续发展,相互促进,层层深入。课改以来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和课堂生成,与此同时,我们同样应重视学生理解思维的发展,促进其对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有益探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节课的特点在于:学生不仅能潜心研读文本,顺着作者的思路理解文本内容,获得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同时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取得成效的关键。谢老师密切关注“求真”与“求趣”的相生、相融与相促,努力使课上得生动有效。“求真”就是力求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和内容有真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因而真情涌动,这样,学生才有“反思”的素材和需求;“求真”就是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循“阶梯”而上,逐层深入,真切地做到“悟理”有所知,“习法”有所获,“运用”有所成,确实有一点心明眼亮和顿悟聪慧的感觉,这样,学生才有理性思维的目标和追求。
作者单位
云南师大附小
◇责任编辑:罗申◇
评析:宋楚琨(特级教师)
片段一:回顾全文,畅抒情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世纪宝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你一定非常激动,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生:世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是一件稀世工艺品。
生:世纪宝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为它感到骄傲!
生:联合国珍藏着世界各国赠送的礼品,各有意义,中国的这个宝鼎寓意更深,所以课文中说这是“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可见,世纪宝鼎在联合国生日礼物中是非常独特的。
生:从世纪宝鼎在联合国众多生日礼物中的独特地位,我感受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伟大的祖国蓬勃昌盛,如旭日东升。
生:设计和制造世纪宝鼎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才能真了不起。我敬佩他们,感谢他们。
师:同学们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很多人和你们感情相通。你们看,教科书的编者把世纪宝鼎图作为语文第十二册的封面,充分肯定了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与深刻寓意,也充分表达了我们为之产生的自豪之情。
评析:本节课在浓浓的人文抒怀中拉开了帷幕。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提供平台,让学生畅抒心声,使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汇的乐园。从盛赞世纪宝鼎是宏伟杰作、艺术珍品,联想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世纪宝鼎在联合国生日礼物中的独特性,联想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联想到中国应该而且能够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升华了情感,而且学习了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
片段二:学习写法,推敲词句。
师:刚才,大家赞扬了世纪宝鼎这件稀世工艺品,请大家再认真阅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我认为先要弄清楚它的写作顺序,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
生: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要分析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写作顺序、遣词造句、说明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学生自主研究,准备汇报。)
生:课文先介绍联合国得到了中国人民赠送的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生日礼物,接着写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纹饰配制,再写世纪宝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最后点明世纪宝鼎的深刻寓意。
生:课文先写世纪宝鼎的外形和象征意义,再写世纪宝鼎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最后写世纪宝鼎的寓意。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课文的整体结构,课文的条理多么清楚啊!
生:课文不仅大的部分层次分明,而且每一小部分也很有条理。如第2自然段:先讲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然后写宝鼎的艺术造型,再介绍鼎上铭文的具体内容,最后写鼎的艺术特点。
师:课文层次清晰,让读者对所介绍之物有清楚的认识。(板书:清晰)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生:我对课文的遣词造句很感兴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中“志”的意思是记录,“兆”的意思是预示,这两个词记录、预示着新世纪人类的幸运和吉利。
生:课文中“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这两个词都带有“鼎”字。“钟鸣鼎食”的意思是敲着钟,列鼎而食;“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座鼎,说明说话的分量特别重。我喜欢这两个词。
师:你们还能说出带有“鼎”字的词吗?
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
生:鼎力相助。
生:鼎足、鼎盛、鼎盛时期。
生:问鼎天下。
师:从这些带有“鼎”字的词语,可以看出我国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生:第3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世纪宝鼎的工艺成就和艺术价值,我觉得“集……大成,熔……于一炉”写得特别精练。
师:课文用准确精当的词句向大家介绍了世纪宝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板书:准确精当)这篇说明文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也有值得学习之处,谁来向我们介绍。
生:课文运用数字点明象征意义。如:“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
师:精确的数据,点明了象征意义,介绍了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板书:数字、象征)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怎么写的。除了发现好处外,我们还可以想想课文有没有不够称心之处?
生:我觉得应在文章中写入宝鼎的设计者、铸造者的名字,因为这个稀世珍宝是他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师:你这个建议提得合情合理。
生:我想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否可以换一换,先写第3自然段鼎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再写第1、2、4自然段,这样从古写到今,符合时间顺序。
生:我不同意,作者之所以先写联合国得到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宝鼎,是为了强调鼎的由来、重要意义和独特地位,然后依次介绍鼎的结构造型,内涵价值,寓意。按这样的顺序写,有利于作者感情的表达。没必要调换写作顺序。
师:对,课文的写作顺序既要为读者考虑,又要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评析: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顺学而导,及时提出了“课文为什么写得这么好”的问题,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世纪宝鼎的创意、设计、铸制和艺术价值、独特意义了解得更深,接着从课文的遣词造句、说明方法逐层深入思考,较全面地把握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在写作顺序的争议中,明白了写作材料的选择和写作顺序的安排,既要为读者考虑,更要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体现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提出了应在文章中写入宝鼎的设计者、铸制者的名字,反映了关注知识产权的意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感悟了语言规律,还锻炼了理性思维的能力。
片段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师:《世纪宝鼎》的作者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表达了对世纪宝鼎的情有独钟。同学们能不能模仿这些表达方法介绍自己情有独钟的器物或建筑?先说说自己准备介绍什么?
生:我要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徽。
生:我要介绍昆明的金殿。
生:我要介绍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我想与同桌同学设计一个北京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并写一篇介绍这个吉祥物的文章。
生:这是我爸爸收藏的“马踏飞燕”小模型,我来介绍它。
师:同学们思路开阔,非常好。下面请你想想准备怎么介绍。可以简单地拟一个提纲,运用你领悟到的表达方法,先写其中一个片段,待会儿给大家朗读,进行交流。(学生写,4~5分钟)
师:谁先来介绍自己写的片段,并请大家评一评。
生:“盛世莲花”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第一天正式揭幕。“盛世莲花”共十六个造型,采用青铜铸造,表面贴金,重6.5吨,总高6米,花体部分最大直径为3.6米。主体部分由花茎、花瓣和花蕊组成。外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造型逼真而具气势。莲花盛开寓意澳门永远繁荣昌盛。三层红色花岗岩相叠的基座,形似莲叶,象征澳门三岛。
生:这个片段条理清晰,还运用了数据说明,点出了盛世莲花的象征意义,写得很好。
生:我喜欢这个片段中准确精当的词语,我从中学会了巧妙利用资料。
师:同学们在写和评时都能运用今天所学的表达方法,请大家继续写,写完后念给邻座同学听一听,互相评一评。(同学们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互评。)
评析:学生将发现的语言规律和领悟的写作方法加以实际运用,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物或建筑,灵活运用自己领悟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自主创作(状物习作),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总评:以上教学环节,前为基础,后续发展,相互促进,层层深入。课改以来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和课堂生成,与此同时,我们同样应重视学生理解思维的发展,促进其对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有益探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节课的特点在于:学生不仅能潜心研读文本,顺着作者的思路理解文本内容,获得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同时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取得成效的关键。谢老师密切关注“求真”与“求趣”的相生、相融与相促,努力使课上得生动有效。“求真”就是力求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和内容有真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因而真情涌动,这样,学生才有“反思”的素材和需求;“求真”就是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循“阶梯”而上,逐层深入,真切地做到“悟理”有所知,“习法”有所获,“运用”有所成,确实有一点心明眼亮和顿悟聪慧的感觉,这样,学生才有理性思维的目标和追求。
作者单位
云南师大附小
◇责任编辑:罗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