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语文”到“大语文”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ing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的立足点说,就任何学科而言,教育者都得把重心倾向到整个的教育目的上去。但同时,除整个教育目的而外,各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为达到整个的教育目的,亦各有其特殊的目标,这些具有学科特殊性的目标,教者亦须注意设法完成它。而且依个人的意见,各科的目标,较之整个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尤当重视。
  原因有二:
  其一,各个学科的特殊目标是教育整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旦具有学科特殊性的教学目的得以完成,那么整个教育目标则应自然实现。
  其二,各门学科的特殊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随各科的具体特征而定,各有各的特质,且负有一种为他科所不能负的责任。如果放弃或疏略本科应有的责任,而强拉他人的工作,或包办一切为本科所不能胜任的事,结果,不但本科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侵入他科的范围,妨碍他科的统一,破坏或影响学校各科平均发展的趋势。
  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其承担的一半教学目标是语言文字的通识教育,其学科特性的特殊目标则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文学的基础教育,更应该以此为基点,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文化教育,实现“小语文”教学到“大语文”教育的转变。
  从中小学生生存和发展来看,从世界母语教育来看,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母语)教育都是综合型的。这是因为中小学生要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要读、写文章,要接触、鉴赏文学作品,社会也因此要求中小学生逐渐具有语言交际能力,文章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并且从语文学习中学习民族文化、民族品质,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这是客观现实和学生主观需要所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问题在于是否认识并实行,如何在不同学段配置课程和重点,怎样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中学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的,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而然也就应当包含有语言文字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双重性。那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去将这种双重性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通过经典国学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樂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国学经典。从这些古文经典的解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是“大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要途径。
  毋庸讳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本。随着时代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这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语文教学目的研究,我们常常深感责任之重大与紧迫,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语文教育中的国学教育是严肃的学术工作,不可满足于泛泛的议论,也不可追求热闹,而应沉潜下来,认真钻研,将切实的成果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过程传达给后来者。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应当采取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中外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关系,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对待古今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关系,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建立具有当代形态和前瞻意义的新国学教育。研究国学不是复古,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研究国学不是抱残守缺,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抱残守缺和全盘西化都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把国学放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放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将国学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通过美学教育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长期以来,在不断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较量中,语文教育的美学光辉已逐渐被科技、理性、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迷雾所掩盖,语文教育越来越变成了标准语言的技术加工,它离“说明书”越来越近,却离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它离自然科学越来越近,却离艺术美学越来越远;它离纯粹符号表音的英语语言教学越来越近,甚至语文课也要用双语教学,却离神形兼备表意的汉语教学越来越远。
  美学与文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文学艺术。因此,它们研究的问题常常会有某些交错,譬如,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一般规律等等,既是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又是文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但美学相对与文学而言,更带有一般性,它探讨文学艺术的本源,为后者提供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而文学则更多的关注具体的文学艺术经验和现象,它可以为美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高中语文教育,既要执行文艺美学的教育职能,又要执行生活美学的熏陶职能。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它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它途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黑格尔也曾主张审美会使人达到“自由观照”的最高境界,它导致的是精神的增益、心灵的升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当代哲学更突现出人性的审美纬度,美国一位教育哲学家有这样一段话:“正如我已经表明的那样,美学经验使我们成为追求意义的存在”,她继续道:“如果艺术和美学的独特性能被重新确认,如果我们能考虑到将来,陈旧的非此即彼或许会消失,我们可以使观点的多元论、现实的多样化成为可能,我们可以使我们教的那些人反叛。”现象学家更是要求按照“美的命令”建立人与世界最深刻、最丰满、最亲密的关系存在方式。“美的语文”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美的语文”与“美的教育”一脉相承,没有“美的教育”奢谈“美的语文”。
  就学科属性来说,语文是工具,也是人的立身之本。高中生大多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努力使学生会学习,善思考,能表达,懂创造。让学生学会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广阔的天地,引导他们的创新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在平时的语文课程教学中,用美学教育的教学思维去指导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去不断发现美,欣赏美,认知美,并进而具备创造美的优秀才能。
  美的教育贯穿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长期以来就能形成和谐优美的课堂氛围,使得受教育者逐渐具备优秀的审美和创造美的才能,与其他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得益彰,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文解字,造句作文,更要发挥语文学科的课程教育目的的特殊性,成为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将经典国学和美学的教育相融合,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中,既能更好的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能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起到浅移默化的积极效果。
  (作者通联:444300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中)
其他文献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可以助人成功,而坏习惯则可能毁掉人生,正因为如此,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习惯决定人生的成败。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力求收到较好
期刊
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
期刊
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
期刊
在我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转化差生一定要做到严中有爱。爱是转化差生的情感基础,是打开差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作他们的保护神,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班集体的温暖,并且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生有了成绩,要立即加以肯定,哪怕一点点都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
期刊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直觉的概念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没有具体的直观形象和可操作的逻辑顺序作思考的背景。人们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它无时无
期刊
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然而,中学生正处于从童声过渡到成年人声音的变声期阶段。这个时期,学生身上用于学习音乐的“天然乐器”发生了变化,声音由原来的明亮、甜美变得粗闷、沙哑;音域变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音量变弱,嗓子容易疲劳,容易跑调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音乐学习活动。学生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引发其心理上的变
期刊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将来创造的种子。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汽车笛笛,它会跑出来看看;见到冰块,他会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有些家长遇到自己不懂的问
期刊
磁场它虽无影无形,可处于其中的物质却深受其影响。班风如同磁场,它无形中影响着绝大多数同学的情感和态度,左右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好的班风既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保证,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呢?依据本人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良好班风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大
期刊
【摘 要】作文,就是人思维的反映,作文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作文,从人出发,就抓住了作文的主要矛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蓄养丰富的情感,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视角,厚实的思想和文化积淀,使文章具有启迪人生,塑造心灵的厚重感。  【关键词】张扬思想 透视理性 品味心灵厚实底蕴  作家丰子恺打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圆满人格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个足。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