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农村中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生物这门小科便倍受冷落,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生物教师更要知难而上,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专心授课,课后及时反思,努力上好每一节生物课。
【关键词】生物素质教育自主兴趣
现在的农村中学,在“考什么教什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像生物、地理等这些小学科,便倍受冷落。再加上专业教师缺乏,那更是“雪上加霜”。这种状况已成为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瓶颈,也使得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那么在各个领域深受生物科学影响的今天,作为生物教师,是知难而退,随波逐流,甘当素质教育的旁观者?还是知难而上,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中,披荆斩棘,在探索素质教育中展现独特的学科风采?当然要选择后者。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节生物课。那么,如何上好生物课?主旋律不外乎课前——课堂——课后。本人只对其中的小伴奏加以改造和创新:
一、课前指的是备课。
现在的许多学校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有利于分享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每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而集体备课针对的是一般的学生,并没有做到从具体班级,具体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对集体教案作一次“扬弃”真正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上好第一节生物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课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做为主要内容。第一节课任务繁重,难度极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不了解。由于生物学为非高考科目,社会、学校、家庭对生物学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动力,这是第一节课遇到的主要困难。要完成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需扫除以上教学中的障碍,应采取如下措施,教师在高一放暑假时发一份调查问卷,其具体内容包括: 1、初中生物学知识试题;2、你看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书籍? 3、初中生物学你都学过吗? 4、你上初中时做过生物实验吗? 5、你参加过生物学竞赛吗? 6、你是生物学兴趣小组成员吗? 7、你能认识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8、你喜欢养花和饲养小动物吗?开学时将问卷收回,认真统计研究分析,掌握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
除以上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外,在备课时,1.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生物学者简历,如:达尔文、李时珍、孟德尔、摩尔根和童第周等。重点介绍他们的成长史、主要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2.查阅资料,掌握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生物学研究展望和应用。如: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基因移植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研究,根瘤菌固氮基因研究,人类基因定位的大型工程。将以上内容整理成篇,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准备上课时使用。
二、 课堂指的是教学过程。
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差的,离多媒体教学的距离还差一截,依然是一块黑板,两支粉笔。特别对于我们本应多姿多彩的生物课来讲,更无用武之地。所以,生物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条件和素材,把我们的课堂改变为自主的课堂,就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这样,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当然活动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水平不断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上课时首先将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借机激发,指出: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只要孜孜不倦,都会取得重大成就。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它会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详实材料的感染,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课堂还应贴近生活,这样更能增加趣味性。因为自然界的生物本来就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把生活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搬到课堂上,最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生物课产生的兴趣去牵动对其它科目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从引入到过程再到结束还要讲究艺术性,这也要靠导演——教师来完成。
课堂还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首先,要让课堂从“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不设防,才能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其次,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参与到要体验、感悟的内容里。在本课教学中,影片的播放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海伦的内心世界,再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较好地把握文本。创设情景、读读议议、课堂剧编写、小品演出、演讲竞赛、小组合作探究、诗歌、音乐、多媒体等方式,既能根据文本灵活操作,又是学生感兴趣的,何愁学生不参与进来?再次,教师要精于提问,善于深入。最后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他们还幼稚的生活经验去碰撞,在探究的过程中“有话好讲”,独立思考,参与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读者”。
三、课后指的是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作为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老师却把它忽视了。即使有的老师写了,也是草草几笔,并没有认真的对课堂中出现的预想不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以后的生物课怎么能越上越好呢?只有在教学以后及时进行反思,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备课时是否考虑到了;难点突破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思路;双边活动的方式是否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多层次性,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是否注意学生個体差异,因人施教;指导学生是否及时到位,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等。不是单纯的纠缠教学细节本身的成败得失,而是要跳出一招一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探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
课改像春风催生了全新的教育观点,像春雨滋润了萌芽的创新实践。我们这些生物教师也应积极投入其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生物课上得更生动、更精彩、更成功!
参考文献
[1] 乔正军,《农村初中小学科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成才导报,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第22期。
[2]孙汉洲,《持之一恒“备大课”》,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成才导报,第22期。
[3]孙德成,《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中国教育报,第8版。
【关键词】生物素质教育自主兴趣
现在的农村中学,在“考什么教什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像生物、地理等这些小学科,便倍受冷落。再加上专业教师缺乏,那更是“雪上加霜”。这种状况已成为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瓶颈,也使得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那么在各个领域深受生物科学影响的今天,作为生物教师,是知难而退,随波逐流,甘当素质教育的旁观者?还是知难而上,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中,披荆斩棘,在探索素质教育中展现独特的学科风采?当然要选择后者。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节生物课。那么,如何上好生物课?主旋律不外乎课前——课堂——课后。本人只对其中的小伴奏加以改造和创新:
一、课前指的是备课。
现在的许多学校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有利于分享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每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而集体备课针对的是一般的学生,并没有做到从具体班级,具体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对集体教案作一次“扬弃”真正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上好第一节生物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课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做为主要内容。第一节课任务繁重,难度极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不了解。由于生物学为非高考科目,社会、学校、家庭对生物学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动力,这是第一节课遇到的主要困难。要完成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需扫除以上教学中的障碍,应采取如下措施,教师在高一放暑假时发一份调查问卷,其具体内容包括: 1、初中生物学知识试题;2、你看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书籍? 3、初中生物学你都学过吗? 4、你上初中时做过生物实验吗? 5、你参加过生物学竞赛吗? 6、你是生物学兴趣小组成员吗? 7、你能认识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8、你喜欢养花和饲养小动物吗?开学时将问卷收回,认真统计研究分析,掌握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
除以上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外,在备课时,1.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生物学者简历,如:达尔文、李时珍、孟德尔、摩尔根和童第周等。重点介绍他们的成长史、主要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2.查阅资料,掌握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生物学研究展望和应用。如: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基因移植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研究,根瘤菌固氮基因研究,人类基因定位的大型工程。将以上内容整理成篇,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准备上课时使用。
二、 课堂指的是教学过程。
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差的,离多媒体教学的距离还差一截,依然是一块黑板,两支粉笔。特别对于我们本应多姿多彩的生物课来讲,更无用武之地。所以,生物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条件和素材,把我们的课堂改变为自主的课堂,就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这样,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当然活动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水平不断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上课时首先将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借机激发,指出: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只要孜孜不倦,都会取得重大成就。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它会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详实材料的感染,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课堂还应贴近生活,这样更能增加趣味性。因为自然界的生物本来就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把生活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搬到课堂上,最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生物课产生的兴趣去牵动对其它科目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从引入到过程再到结束还要讲究艺术性,这也要靠导演——教师来完成。
课堂还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首先,要让课堂从“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不设防,才能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其次,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参与到要体验、感悟的内容里。在本课教学中,影片的播放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海伦的内心世界,再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较好地把握文本。创设情景、读读议议、课堂剧编写、小品演出、演讲竞赛、小组合作探究、诗歌、音乐、多媒体等方式,既能根据文本灵活操作,又是学生感兴趣的,何愁学生不参与进来?再次,教师要精于提问,善于深入。最后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他们还幼稚的生活经验去碰撞,在探究的过程中“有话好讲”,独立思考,参与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读者”。
三、课后指的是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作为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老师却把它忽视了。即使有的老师写了,也是草草几笔,并没有认真的对课堂中出现的预想不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以后的生物课怎么能越上越好呢?只有在教学以后及时进行反思,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备课时是否考虑到了;难点突破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思路;双边活动的方式是否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多层次性,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是否注意学生個体差异,因人施教;指导学生是否及时到位,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等。不是单纯的纠缠教学细节本身的成败得失,而是要跳出一招一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探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
课改像春风催生了全新的教育观点,像春雨滋润了萌芽的创新实践。我们这些生物教师也应积极投入其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生物课上得更生动、更精彩、更成功!
参考文献
[1] 乔正军,《农村初中小学科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成才导报,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第22期。
[2]孙汉洲,《持之一恒“备大课”》,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成才导报,第22期。
[3]孙德成,《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中国教育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