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读者朋友来说,发生在1859年6月的苏法利诺战役并不具有多少知名度,而作为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中的一部分,这场战役其实堪称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就国家进程而言,此战被认为是塑造了现代意大利的关键一役;就战役领导而言,此战是欧洲大陆最后一次上演三个国王同时亲临战场的壮观一幕;就军事科技而言,此战乃是欧洲军队首次大规模使用铁路、电报和来复枪;而就人道主义立场的更为深远的影响而言,此战直接催生了重要国际组织之一的国际红十字会。
奥地利老伯爵的“将道”
围绕着意大利北部小镇苏法利诺展开的这场战役,交战部队规模之大为1813年以来所罕见,交锋一方是法国和撒丁王国联军,另一方是占据着意北的奥地利帝国军队。说起来,这场交战固然有其必然性,却也有其偶然性。
前一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就是拿破仑三世,和志在恢复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撒丁王国国王维克托·埃曼纽尔二世订立密约,撒丁把尼斯和萨伏伊割让给法国,换来拿破仑三世出动20万法军把盘踞意北的奥地利人赶走的“回报”。
本来,法国人虽然垂涎于尼斯和萨伏伊,但对于真刀真枪和奥地利人打一仗却并无太大兴趣,因此订约之后的拿破仑三世虽然派出部队,但却并不急于求战。因此,如果此后几方通过外交沟通,彼此退让,那么战争或许并不会发生。不过到了1859年4月,奥地利政府却突然毫无征兆地采取强硬举措,派遣大军越过蒂西诺河进逼撒丁王国,于是本来并不想过早付诸武力的拿破仑三世别无选择,只好随后宣战。
对于维也纳的突然“变招”,后来有人评价道,“这就同他们在1914年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样鲁莽。”不过,战则战矣,既然开打就应该迅速占据上风,在第一批法军部队尚在兼程赶来意大利的中途之际,奥军的理想战略是必须先消灭掉撒丁王国的主力军,也就是皮埃蒙特军团。
奥地利人的战略视野有见及此,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却不如人意。总计多达15万人的奥地利大军,以5个军和488门大炮的堂堂军容,在经过几日的交战后都没能对只有6万人和区区90门大炮的皮埃蒙特军团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给了法军加入战事的机会。
奥地利是当时欧洲四强之一,奥地利军队也一直保持着沉稳善战的名声。至于陷入和撒丁军队的苦战,时人普遍把责任归于意北奥军统帅、那位怯懦迟疑的61岁老将弗朗茨·久洛伊伯爵、元帅。一个显著的例证是,在率领部队于4月29日渡过蒂西诺河之后,久洛伊并没有趁势直取撒丁王国的首都都灵,而是毫无必要的在附近绕着圈子,在和皮埃蒙特军团接战后,甚至还把自己的一些部队又送回了蒂西诺河东岸!
马根塔的胜利者
久洛伊元帅的拖延,使得从法国里昂兼程赶来的法军第3军赶在5月1日便开抵撒丁首都都灵,军长康罗贝尔元帅受到又惊又喜的埃曼纽尔国王的热烈欢迎。受此鼓舞,埃曼纽尔国王更下令皮埃蒙特军团与第3军取齐,合力进占重镇阿里桑德里亚,在那里迎接法军主力部队的到来。
其时,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带领下的第1、4、5军,第2(非洲)军,以及著名的法国近卫军已分别从马赛、土伦和北非各港乘坐轮船,于5月上旬在热那亚上岸,之后合兵一处开往波河河谷。及至5月18日,拿破仑三世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法军与撒丁军队的联军指挥权,和他的那个慢慢吞吞的对手不同,拿破仑三世希望速战速决,遂下令全军开往米兰—奥地利帝国伦巴第行省的首府。
进军米兰,就得在同奥军阵地平行的公路和铁路上行进,为了保护自己的侧翼,拿破仑三世下令皮埃蒙特军团和由麦克马洪将军指挥的第2(非洲)军发动一场掩护进攻,然后再和主力会合。
另一方面,在联军的意图显明之后,久洛伊元帅也开始缓慢地着手应对。于是,当法军4.8万人在6月4日到达蒂西诺以东,一个名叫马根塔的铁路公路交汇点后,赫然发现自己正面对着6.1万奥军,其中的奥地利第1军是刚刚从布拉格经过14天铁路抢运赶来的。
马根塔之战很快演化成一场激烈的巷战,小城里的每幢房屋都成了双方拉据的焦点,法军以近卫军的5000名掷弹兵为攻击核心,他们依旧穿着拿破仑一世征服欧洲时期的军服,并以这种旧时代的传统为荣。
麦克马洪麾下的阿尔及利亚轻步兵和非洲轻骑兵同样打得很勇猛,战至当天19时,麦克马洪更是发出流传一时的胜利讯息:“军团屹立于此!”但实际上,法军直到5日凌晨3时才完全肃清此城,马根塔之战持续了17小时,法军伤亡4500余人,奥军则损失了1万多人,其中的3000人成了法军的阶下囚。
其实久洛伊元帅仍有机会翻盘,马根塔之战只卷入他的半数兵力,他完全可以对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发动大有希望的反击。可是他却下令全军退往米兰西南的平原上休整。由于奥军过快地放弃伦巴第地区,法国和撒丁联军遂在阳光灿烂的6月7日开入了米兰城,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心情大好的拿破仑三世宣布把麦克马洪晋升为元帅和马根塔公爵,不过据说法国皇帝也对他的盟友心存不满,因为没有任何一支撒丁部队参与马根塔之战。
冲击苏法利诺
意大利北部战局的剧变震荡着维也纳朝廷,自5月26日起就驻跸维罗纳的29岁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虽素无军事经验,这时却决定自掌大军。在他做出这一决定的6月18日,奥军正退至基耶塞河以东整顿,那里是一片适合抵御敌人新进攻的地方,可是皇帝却下令奥军继续退往东面25公里远的明乔河。约瑟夫一世的意图是诱使敌军渡过明乔河,以便在佩斯基耶拉、维罗纳、莱尼亚戈、曼图亚这四座要塞的合抱之地聚歼敌人。
但在随后的军事会议上,皇帝却觉得“奥军急需一场胜利以提振士气”的建议有道理,遂改令全军重新进占基耶塞河以东阵地,于是奥军在四天内第二次渡过了明乔河,时为6月23日。应该说这次改变并无不当,因为奥军经常在基耶塞河以东实施演习,他们远比法军熟悉当地地形。 奥军到23日入夜时部署到位,阵地的中心地带是小镇苏法利诺,皇帝的司令部则设在苏法利诺东南面的小村卡夫里亚纳的一幢民房里。之前的21日,法国-撒丁联军已经渡过基耶塞河,由于双方都没有实施有效的侦察,结果23日一整天在仅有3公里的距离上因都不知道对方的到场而相安无事。
当双方的前部在24日天亮后开始行进时,苏法利诺战役才在意外遭遇中开场。两支大军终于迎面相对,联军左翼是埃曼纽尔国王督阵的皮埃蒙特军团的5.5万人,右翼是法军第3军和第4军的4.4万人,中央则是拿破仑三世坐镇的第1军和第2军的5.2万人,另有1.4万人的近卫军担任预备队。联军总计16.5万士兵,522门火炮。
奥军摆开两个各拥众4个军的军团,右翼是第1军团,下辖第1、5、7、8军,居左是第2军团,下辖第2、3、9、11军。奥军在步兵人数上处于劣势,为14.6万人,不过却得到骑兵数量优势的弥补,而且全军拥有688门大炮。
若论两军士气,则是联军为盛,因为皮埃蒙特军团是为意大利独立而战,而法军则处于自克里米亚战争获胜以来的又一个民族自豪感膨胀期,他们深信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
24日7时,拿破仑三世正在他位于基耶塞河岸边的司令部吃早餐,这时麦克马洪的一名传令官通报称战斗已经开始。8时过后,法国皇帝登上联军战线后方的一座钟楼,在那里用望远镜观察全局。长达15千米的战线正处处交火,而拿破仑三世看出2200米外的苏法利诺乃是战争关键,一旦夺取这里,奥军的两个军团便会被切开而无法相顾。
在近卫军骑兵的簇拥下,拿破仑三世策马奔往前线,和他的部将们会商后,法军一面出动部分预备队支撑第1和第2军的行动,一面组建突击部队集中力量攻击苏法利诺。这时战场全线已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战场,双方互有攻守,因此直到10时,才有2个法国师集中起来向苏法利诺推进,但很快就被奥军的炮火压制。
想起自己的叔父拿破仑·波拿巴曾在意大利北部取得的辉煌成就,拿破仑三世下令向这个方向上投入近卫军。在近卫军士兵的呼喊声中,双方在苏法利诺发生了白刃战,受近卫军鼓舞,第1和第2军的部队亦打起精神全力冲锋,终于在中午过后成功控制了苏法利诺。
战事结束及之后
到了这个炎热夏日的下午14时,法军开始冲击地处苏法利诺附近的卡夫里亚纳,也就是奥军大本营的所在地。在那里的约瑟夫皇帝倒是出奇的冷静,下令第1军团立即组织一场反击。随后,在密集炮火的支援下,奥军确以极大的坚定性发动了反攻,但是法军很快集中42门大炮加以拦阻,并以轻骑兵发动了反冲锋。
反复的拉锯十分激烈,喊杀声震动四方,指挥着奥军第2军团的温普芬伯爵吓破了胆,竟然在15时30分擅自下令本部脱离战斗,退往明乔河上的桥梁去了。温普芬的劣行,让整个奥军阵线变得岌岌可危,正准备加力发动反击的第1军团,在16时过后接到了约瑟夫皇帝的撤退指示,要求他们立即退往明乔河东岸。
17时,惊雷滚滚,苏法利诺战场上突然大雨如注,令全线交战基本中断,更是让已经获胜的拿破仑三世没有办法实施一场追击,否则他的战果会更大。奥军在此战中折损了2.2万人,其中6000人成了俘虏,不过突变的天气让剩余的奥军部队能够相对从容地撤离战场,后卫部队则一直打到晚上21时。至于胜利者法军和撒丁军队则分别付出了1.1万人和5500人的伤亡代价。
此战之后的法国和奥地利未曾再战,败者固然不可能恋战,胜者却也急于寻求政治上的解决途径。出于对强邻普鲁士的担心,拿破仑三世希望构建一个巴黎-维也纳轴心来抑制普鲁士的膨胀野心。7月7日,法国使节在维罗纳晋见奥地利皇帝,两国于4天后便缔结和约,奥地利放弃了伦巴第,但得以保留威尼斯。
这份两大强国间的“君子协定”激怒了志在意大利独立的埃曼纽尔国王,他觉得这是对意大利的羞辱。到了1870年,当法国被普鲁士打败时,拿破仑三世向意大利发出了求援请求,那时已是统一独立的意大利国王的埃曼纽尔,选择了充耳不闻。
当苏法利诺战役枪炮声歇之际,由于缺乏医护用品,双方的大量伤员在简易的战地救治所里痛苦挣扎,唯一能用的绷带只是浸透着鲜血和汗水的衬衫。31岁的瑞士人亨利·杜南是这种战场惨状的一个目击者,他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力主发展国际公约从而以专业救护人员为在战场上受伤的人提供保护。
1863年,杜南牵头在日内瓦创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这便是日后国际红十字会的前身(1876年改名)。由于杜南是瑞士人,为了表彰其为国际人道做出的杰出贡献,遂用和其祖国瑞士国旗图案相同而颜色相反的旗帜作为这个新国际组织的会旗,这就是著名的红十字旗。可以说,苏法利诺战场上的杀戮,有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副产品。
责任编辑:张传良
奥地利老伯爵的“将道”
围绕着意大利北部小镇苏法利诺展开的这场战役,交战部队规模之大为1813年以来所罕见,交锋一方是法国和撒丁王国联军,另一方是占据着意北的奥地利帝国军队。说起来,这场交战固然有其必然性,却也有其偶然性。
前一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就是拿破仑三世,和志在恢复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撒丁王国国王维克托·埃曼纽尔二世订立密约,撒丁把尼斯和萨伏伊割让给法国,换来拿破仑三世出动20万法军把盘踞意北的奥地利人赶走的“回报”。
本来,法国人虽然垂涎于尼斯和萨伏伊,但对于真刀真枪和奥地利人打一仗却并无太大兴趣,因此订约之后的拿破仑三世虽然派出部队,但却并不急于求战。因此,如果此后几方通过外交沟通,彼此退让,那么战争或许并不会发生。不过到了1859年4月,奥地利政府却突然毫无征兆地采取强硬举措,派遣大军越过蒂西诺河进逼撒丁王国,于是本来并不想过早付诸武力的拿破仑三世别无选择,只好随后宣战。
对于维也纳的突然“变招”,后来有人评价道,“这就同他们在1914年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样鲁莽。”不过,战则战矣,既然开打就应该迅速占据上风,在第一批法军部队尚在兼程赶来意大利的中途之际,奥军的理想战略是必须先消灭掉撒丁王国的主力军,也就是皮埃蒙特军团。
奥地利人的战略视野有见及此,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却不如人意。总计多达15万人的奥地利大军,以5个军和488门大炮的堂堂军容,在经过几日的交战后都没能对只有6万人和区区90门大炮的皮埃蒙特军团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给了法军加入战事的机会。
奥地利是当时欧洲四强之一,奥地利军队也一直保持着沉稳善战的名声。至于陷入和撒丁军队的苦战,时人普遍把责任归于意北奥军统帅、那位怯懦迟疑的61岁老将弗朗茨·久洛伊伯爵、元帅。一个显著的例证是,在率领部队于4月29日渡过蒂西诺河之后,久洛伊并没有趁势直取撒丁王国的首都都灵,而是毫无必要的在附近绕着圈子,在和皮埃蒙特军团接战后,甚至还把自己的一些部队又送回了蒂西诺河东岸!
马根塔的胜利者
久洛伊元帅的拖延,使得从法国里昂兼程赶来的法军第3军赶在5月1日便开抵撒丁首都都灵,军长康罗贝尔元帅受到又惊又喜的埃曼纽尔国王的热烈欢迎。受此鼓舞,埃曼纽尔国王更下令皮埃蒙特军团与第3军取齐,合力进占重镇阿里桑德里亚,在那里迎接法军主力部队的到来。
其时,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带领下的第1、4、5军,第2(非洲)军,以及著名的法国近卫军已分别从马赛、土伦和北非各港乘坐轮船,于5月上旬在热那亚上岸,之后合兵一处开往波河河谷。及至5月18日,拿破仑三世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法军与撒丁军队的联军指挥权,和他的那个慢慢吞吞的对手不同,拿破仑三世希望速战速决,遂下令全军开往米兰—奥地利帝国伦巴第行省的首府。
进军米兰,就得在同奥军阵地平行的公路和铁路上行进,为了保护自己的侧翼,拿破仑三世下令皮埃蒙特军团和由麦克马洪将军指挥的第2(非洲)军发动一场掩护进攻,然后再和主力会合。
另一方面,在联军的意图显明之后,久洛伊元帅也开始缓慢地着手应对。于是,当法军4.8万人在6月4日到达蒂西诺以东,一个名叫马根塔的铁路公路交汇点后,赫然发现自己正面对着6.1万奥军,其中的奥地利第1军是刚刚从布拉格经过14天铁路抢运赶来的。
马根塔之战很快演化成一场激烈的巷战,小城里的每幢房屋都成了双方拉据的焦点,法军以近卫军的5000名掷弹兵为攻击核心,他们依旧穿着拿破仑一世征服欧洲时期的军服,并以这种旧时代的传统为荣。
麦克马洪麾下的阿尔及利亚轻步兵和非洲轻骑兵同样打得很勇猛,战至当天19时,麦克马洪更是发出流传一时的胜利讯息:“军团屹立于此!”但实际上,法军直到5日凌晨3时才完全肃清此城,马根塔之战持续了17小时,法军伤亡4500余人,奥军则损失了1万多人,其中的3000人成了法军的阶下囚。
其实久洛伊元帅仍有机会翻盘,马根塔之战只卷入他的半数兵力,他完全可以对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发动大有希望的反击。可是他却下令全军退往米兰西南的平原上休整。由于奥军过快地放弃伦巴第地区,法国和撒丁联军遂在阳光灿烂的6月7日开入了米兰城,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心情大好的拿破仑三世宣布把麦克马洪晋升为元帅和马根塔公爵,不过据说法国皇帝也对他的盟友心存不满,因为没有任何一支撒丁部队参与马根塔之战。
冲击苏法利诺
意大利北部战局的剧变震荡着维也纳朝廷,自5月26日起就驻跸维罗纳的29岁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虽素无军事经验,这时却决定自掌大军。在他做出这一决定的6月18日,奥军正退至基耶塞河以东整顿,那里是一片适合抵御敌人新进攻的地方,可是皇帝却下令奥军继续退往东面25公里远的明乔河。约瑟夫一世的意图是诱使敌军渡过明乔河,以便在佩斯基耶拉、维罗纳、莱尼亚戈、曼图亚这四座要塞的合抱之地聚歼敌人。
但在随后的军事会议上,皇帝却觉得“奥军急需一场胜利以提振士气”的建议有道理,遂改令全军重新进占基耶塞河以东阵地,于是奥军在四天内第二次渡过了明乔河,时为6月23日。应该说这次改变并无不当,因为奥军经常在基耶塞河以东实施演习,他们远比法军熟悉当地地形。 奥军到23日入夜时部署到位,阵地的中心地带是小镇苏法利诺,皇帝的司令部则设在苏法利诺东南面的小村卡夫里亚纳的一幢民房里。之前的21日,法国-撒丁联军已经渡过基耶塞河,由于双方都没有实施有效的侦察,结果23日一整天在仅有3公里的距离上因都不知道对方的到场而相安无事。
当双方的前部在24日天亮后开始行进时,苏法利诺战役才在意外遭遇中开场。两支大军终于迎面相对,联军左翼是埃曼纽尔国王督阵的皮埃蒙特军团的5.5万人,右翼是法军第3军和第4军的4.4万人,中央则是拿破仑三世坐镇的第1军和第2军的5.2万人,另有1.4万人的近卫军担任预备队。联军总计16.5万士兵,522门火炮。
奥军摆开两个各拥众4个军的军团,右翼是第1军团,下辖第1、5、7、8军,居左是第2军团,下辖第2、3、9、11军。奥军在步兵人数上处于劣势,为14.6万人,不过却得到骑兵数量优势的弥补,而且全军拥有688门大炮。
若论两军士气,则是联军为盛,因为皮埃蒙特军团是为意大利独立而战,而法军则处于自克里米亚战争获胜以来的又一个民族自豪感膨胀期,他们深信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
24日7时,拿破仑三世正在他位于基耶塞河岸边的司令部吃早餐,这时麦克马洪的一名传令官通报称战斗已经开始。8时过后,法国皇帝登上联军战线后方的一座钟楼,在那里用望远镜观察全局。长达15千米的战线正处处交火,而拿破仑三世看出2200米外的苏法利诺乃是战争关键,一旦夺取这里,奥军的两个军团便会被切开而无法相顾。
在近卫军骑兵的簇拥下,拿破仑三世策马奔往前线,和他的部将们会商后,法军一面出动部分预备队支撑第1和第2军的行动,一面组建突击部队集中力量攻击苏法利诺。这时战场全线已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战场,双方互有攻守,因此直到10时,才有2个法国师集中起来向苏法利诺推进,但很快就被奥军的炮火压制。
想起自己的叔父拿破仑·波拿巴曾在意大利北部取得的辉煌成就,拿破仑三世下令向这个方向上投入近卫军。在近卫军士兵的呼喊声中,双方在苏法利诺发生了白刃战,受近卫军鼓舞,第1和第2军的部队亦打起精神全力冲锋,终于在中午过后成功控制了苏法利诺。
战事结束及之后
到了这个炎热夏日的下午14时,法军开始冲击地处苏法利诺附近的卡夫里亚纳,也就是奥军大本营的所在地。在那里的约瑟夫皇帝倒是出奇的冷静,下令第1军团立即组织一场反击。随后,在密集炮火的支援下,奥军确以极大的坚定性发动了反攻,但是法军很快集中42门大炮加以拦阻,并以轻骑兵发动了反冲锋。
反复的拉锯十分激烈,喊杀声震动四方,指挥着奥军第2军团的温普芬伯爵吓破了胆,竟然在15时30分擅自下令本部脱离战斗,退往明乔河上的桥梁去了。温普芬的劣行,让整个奥军阵线变得岌岌可危,正准备加力发动反击的第1军团,在16时过后接到了约瑟夫皇帝的撤退指示,要求他们立即退往明乔河东岸。
17时,惊雷滚滚,苏法利诺战场上突然大雨如注,令全线交战基本中断,更是让已经获胜的拿破仑三世没有办法实施一场追击,否则他的战果会更大。奥军在此战中折损了2.2万人,其中6000人成了俘虏,不过突变的天气让剩余的奥军部队能够相对从容地撤离战场,后卫部队则一直打到晚上21时。至于胜利者法军和撒丁军队则分别付出了1.1万人和5500人的伤亡代价。
此战之后的法国和奥地利未曾再战,败者固然不可能恋战,胜者却也急于寻求政治上的解决途径。出于对强邻普鲁士的担心,拿破仑三世希望构建一个巴黎-维也纳轴心来抑制普鲁士的膨胀野心。7月7日,法国使节在维罗纳晋见奥地利皇帝,两国于4天后便缔结和约,奥地利放弃了伦巴第,但得以保留威尼斯。
这份两大强国间的“君子协定”激怒了志在意大利独立的埃曼纽尔国王,他觉得这是对意大利的羞辱。到了1870年,当法国被普鲁士打败时,拿破仑三世向意大利发出了求援请求,那时已是统一独立的意大利国王的埃曼纽尔,选择了充耳不闻。
当苏法利诺战役枪炮声歇之际,由于缺乏医护用品,双方的大量伤员在简易的战地救治所里痛苦挣扎,唯一能用的绷带只是浸透着鲜血和汗水的衬衫。31岁的瑞士人亨利·杜南是这种战场惨状的一个目击者,他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力主发展国际公约从而以专业救护人员为在战场上受伤的人提供保护。
1863年,杜南牵头在日内瓦创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这便是日后国际红十字会的前身(1876年改名)。由于杜南是瑞士人,为了表彰其为国际人道做出的杰出贡献,遂用和其祖国瑞士国旗图案相同而颜色相反的旗帜作为这个新国际组织的会旗,这就是著名的红十字旗。可以说,苏法利诺战场上的杀戮,有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副产品。
责任编辑:张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