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营造一个崇美向善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是建立科学、人文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前提。在大力弘扬和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自觉地担负起“鉴史明荣辱、察今励精神”的时代重任。
一、“八荣八耻”荣辱观,历史与时代的道德经典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的、持续不断的内在教育需求,学习型社会便成了这个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学生而言,更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
现实中,由于没能把握好荣辱观教育而引发的系列道德问题正日益引人注目、令人深思,具体事例不胜枚举。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社会主义荣辱观论述了“做什么人”“怎么做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对人们在新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民素质的方向和路标。
二、美丑相对,界限不混
古语说得好:“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也是对全体国民开展素质教育的道德基石。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其善恶、美丑的界限就会混淆,坚持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会混沌不清。纵览史册、通观古人,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当代感动中国的洪战辉……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岳飞,“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一段段掷地有声的铿锵之词、警世之言,一个个闪光而伟大的名字,都代表着感人至深的历史精神,无不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为万世所景仰。
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我们优秀的传统道德和高尚的价值观念。年轻一代的道德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模糊,一小部分人表现出美丑莫辨、善恶不分、是非混淆的倾向,国民整体道德素养持续滑坡,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上升,“问题学生”屡屡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中没有形成荣辱观念或荣辱观念淡薄,在道德观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迷失现象。
事实上,道德标准、荣辱尺度不能有丝毫的模糊,道德相对论和荣辱相对论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绝对的、清晰的道德标准和荣辱尺度,才能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才能树立正义与弘扬正气。
三、传统道德文化瑰宝,今朝史学教育的主导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新时期推进荣辱观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荣,是积极进取的目标;辱,是防微杜渐的警钟。美与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最根本的动力就在于它承载了太多的美与善。即使在古代中国的内部,不同民族政权之间征伐此起彼伏、烽火不断,但依然存在荣辱是非的标准,存在正义与否的界限,存在善恶美丑的区别。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决不应当割断历史”,而应该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进行如实阐述、正确分析。著名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指出:“发生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陈迹,其是非功过,全应由古人去承担。我们今天对待这些问题,应该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应该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不要陷入大汉族主义的泥坑,也不要陷入地方民族主义的泥坑。”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知理明耻、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的社会中,荣辱观应当客观,更应当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不宜因利益而改变和动摇。譬如,甲午海战临阵脱逃被处死的方伯谦,罪证确凿,本无争议,孰料方伯谦后人撰写《我为伯公方伯谦鸣冤》,公开为其先人翻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方伯谦家乡一些地方出现了为其翻案的热潮,甚至在方氏后裔的赞助下,出版了一部《甲午海将方伯谦》,公开声称要“弘扬民族魂”,确立他的“英雄地位和不朽荣誉”。有人说:“历史是可以随便打扮的小女孩”。此言差矣!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本身,如果基于各种利益关系,随意“打扮”、肆意歪曲历史,就会走入“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误区,失去其应有的“鉴今、资政、育人”的基本价值与功能。身为历史的传承者和教育者,我们应自觉地担负起向学生澄清真相的使命。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授业解惑,身为人师,行为世志。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除做好“师道”,还要利用“史与实,真与是”来教育、引导、培养民族精神火种传承者、时代精神秉承者、未来华夏文明的开拓者。[G]
一、“八荣八耻”荣辱观,历史与时代的道德经典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的、持续不断的内在教育需求,学习型社会便成了这个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学生而言,更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
现实中,由于没能把握好荣辱观教育而引发的系列道德问题正日益引人注目、令人深思,具体事例不胜枚举。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社会主义荣辱观论述了“做什么人”“怎么做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对人们在新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民素质的方向和路标。
二、美丑相对,界限不混
古语说得好:“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也是对全体国民开展素质教育的道德基石。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其善恶、美丑的界限就会混淆,坚持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会混沌不清。纵览史册、通观古人,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当代感动中国的洪战辉……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岳飞,“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一段段掷地有声的铿锵之词、警世之言,一个个闪光而伟大的名字,都代表着感人至深的历史精神,无不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为万世所景仰。
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我们优秀的传统道德和高尚的价值观念。年轻一代的道德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模糊,一小部分人表现出美丑莫辨、善恶不分、是非混淆的倾向,国民整体道德素养持续滑坡,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上升,“问题学生”屡屡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中没有形成荣辱观念或荣辱观念淡薄,在道德观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迷失现象。
事实上,道德标准、荣辱尺度不能有丝毫的模糊,道德相对论和荣辱相对论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绝对的、清晰的道德标准和荣辱尺度,才能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才能树立正义与弘扬正气。
三、传统道德文化瑰宝,今朝史学教育的主导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新时期推进荣辱观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荣,是积极进取的目标;辱,是防微杜渐的警钟。美与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最根本的动力就在于它承载了太多的美与善。即使在古代中国的内部,不同民族政权之间征伐此起彼伏、烽火不断,但依然存在荣辱是非的标准,存在正义与否的界限,存在善恶美丑的区别。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决不应当割断历史”,而应该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进行如实阐述、正确分析。著名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指出:“发生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陈迹,其是非功过,全应由古人去承担。我们今天对待这些问题,应该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应该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不要陷入大汉族主义的泥坑,也不要陷入地方民族主义的泥坑。”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知理明耻、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的社会中,荣辱观应当客观,更应当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不宜因利益而改变和动摇。譬如,甲午海战临阵脱逃被处死的方伯谦,罪证确凿,本无争议,孰料方伯谦后人撰写《我为伯公方伯谦鸣冤》,公开为其先人翻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方伯谦家乡一些地方出现了为其翻案的热潮,甚至在方氏后裔的赞助下,出版了一部《甲午海将方伯谦》,公开声称要“弘扬民族魂”,确立他的“英雄地位和不朽荣誉”。有人说:“历史是可以随便打扮的小女孩”。此言差矣!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本身,如果基于各种利益关系,随意“打扮”、肆意歪曲历史,就会走入“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误区,失去其应有的“鉴今、资政、育人”的基本价值与功能。身为历史的传承者和教育者,我们应自觉地担负起向学生澄清真相的使命。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授业解惑,身为人师,行为世志。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除做好“师道”,还要利用“史与实,真与是”来教育、引导、培养民族精神火种传承者、时代精神秉承者、未来华夏文明的开拓者。[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