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1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粒,2次/d,连用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PPI+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明显提髙Hp根除率,降低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作用机制可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通过产生抗菌物质、营养作用、与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产生抗体等,抑制或拮抗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纠正菌群失调有关。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风险因素。消化性溃疡,Hp首次根除治疗尤为关键。目前,Hp首次根除方案主要的是标准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 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提高胃内PH值,增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但近年来(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的疗效,特别容易引起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的发生率上升,Hp高耐药率,Hp根除率降低[1]。本研究观察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埃索美拉唑肠溶片+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发病率较高⑴。近些年研究,提出了“无Hp,无溃疡。”的论点,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是Hp感染的结果。根除Hp给消化性溃疡患者带来的获益也已经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三联用药,即PPI+两种抗生素组成的联合应用,但是常规三联疗法在清除HP的同时,还带来如下不良作用,比如胃内出现高PH环境,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胃肠道内菌群失调,诱发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等。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应用新改良三联疗法(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并与常规三联用药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1例。入选患者均经同一医师操作电子胃镜检查确诊C14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入组前4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生素、PPI制剂、铋剂、H2受体拮抗剂、或益生菌。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5例,其中男19 例,女16例;年龄19~76岁,平均(39. 6士1. 1)岁; 其中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 3例, 弯曲菌肠炎3例和假模性肠炎4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 21~76岁,平均(38. 8士1.2)岁;其中胃溃疡15例, 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4例,弯曲菌肠炎3例和假模性肠炎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文化程度和溃疡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1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2次/d,连用4周。实验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上海医药集团信谊制药)4粒,2次/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1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2次/d连用4周。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和Hp 清除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弯曲菌肠炎和假膜性肠炎的发生率。
1.3 监测指标
1.3.1治疗结果评定标准:临床症状缓解是指上腹部疼痛、胸骨后烧灼感和恶心、嗳气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溃疡愈合是指由同一医师行电子胃镜检査,提示溃疡消失或瘢痕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行C14尿素呼气试验计算Hp清除率。
1. 3. 2临床疗效将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 级,分别记为0~3分;治疗前、后均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HP根除标准应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 均为阴性者。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f 检验或L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变化,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一: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HP清除率,弯曲菌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发生率%
组别调查例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 Hp清除 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
2.2.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的综合结果。与HP感染、胃酸分泌增多及胃蛋白酶对胃壁的自身消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Hp首次根除方案主要是标准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 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可能通过构成生物屏障,刺激和促进黏蛋白表达与分泌,增强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防止肠道有害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减少治疗期间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3]。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显示,同一菌种不同菌株的作用差别很大,甚至可能出现相反作用,应予以重视。治疗剂量只能依靠临床研究结果个体化确定。本研究实验组中出现肠炎的病例可能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益生菌菌株有可能移位产生菌群失调。 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补充对人体有益的共生菌,维持或形成相对稳定状态,是对人体健康、抗衰老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方式。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粘膜功能重建,通过减弱供给因子和增强防御因子双方面调节达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通过产生抗菌物质、营养作用、与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产生抗体等,抑制或拮抗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纠正菌群失调有关。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主要是人体肠道的主要益生菌,多菌株益生菌制剂中的各菌株可引发协同效应,这使得菌株生存能力增强,发挥更稳定有效的作用,对改善肠道功能、免疫功能等有良好的效果。由于HP利用鞭毛穿过胃内黏液层移向胃粘膜产生黏附素贴紧上皮细胞,长期定居与胃窦粘膜小凹处繁衍,不易剔除,标准三联用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可有效清除HP,减少细菌毒素的产生,促进黏膜修复,有利于溃疡黏膜愈合,减少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好选择。在未来,随着我们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及疾病的认识与发现,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治疗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手段。
参考文献:
C1J黄国栋,黄媛华,黄道富,等.三联用药对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PAF、PS2的表达及对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4) :468 - 471.
C2J邹晓荣,教琴春.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3-4.
C3J沈芳,李爽.益生牌在根除幽门螺杆阐治疗中的价值[J].中闽医药指南,2010,8(28) :99-100.
C4J陈晓燕,梁晟楠.PPI三联疗法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幽门缧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1,42 (7): 445-446
C5J杨旭,赵晓丽,郑志东等.幽门螺杆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13(2):16-18.耿学川,赵晓红,韩立荣.脑梗死患者幽门螈杆菌感染状况及其与血肼代谢的关系[J].神经损伤与功能柬建,2010.5(1):24-26.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风险因素。消化性溃疡,Hp首次根除治疗尤为关键。目前,Hp首次根除方案主要的是标准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 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提高胃内PH值,增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但近年来(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的疗效,特别容易引起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的发生率上升,Hp高耐药率,Hp根除率降低[1]。本研究观察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埃索美拉唑肠溶片+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发病率较高⑴。近些年研究,提出了“无Hp,无溃疡。”的论点,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是Hp感染的结果。根除Hp给消化性溃疡患者带来的获益也已经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三联用药,即PPI+两种抗生素组成的联合应用,但是常规三联疗法在清除HP的同时,还带来如下不良作用,比如胃内出现高PH环境,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胃肠道内菌群失调,诱发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等。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应用新改良三联疗法(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并与常规三联用药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1例。入选患者均经同一医师操作电子胃镜检查确诊C14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入组前4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生素、PPI制剂、铋剂、H2受体拮抗剂、或益生菌。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5例,其中男19 例,女16例;年龄19~76岁,平均(39. 6士1. 1)岁; 其中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 3例, 弯曲菌肠炎3例和假模性肠炎4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 21~76岁,平均(38. 8士1.2)岁;其中胃溃疡15例, 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4例,弯曲菌肠炎3例和假模性肠炎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文化程度和溃疡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1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2次/d,连用4周。实验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上海医药集团信谊制药)4粒,2次/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1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2次/d连用4周。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和Hp 清除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弯曲菌肠炎和假膜性肠炎的发生率。
1.3 监测指标
1.3.1治疗结果评定标准:临床症状缓解是指上腹部疼痛、胸骨后烧灼感和恶心、嗳气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溃疡愈合是指由同一医师行电子胃镜检査,提示溃疡消失或瘢痕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行C14尿素呼气试验计算Hp清除率。
1. 3. 2临床疗效将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 级,分别记为0~3分;治疗前、后均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HP根除标准应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 均为阴性者。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f 检验或L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变化,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一: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HP清除率,弯曲菌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发生率%
组别调查例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 Hp清除 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
2.2.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的综合结果。与HP感染、胃酸分泌增多及胃蛋白酶对胃壁的自身消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Hp首次根除方案主要是标准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 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可能通过构成生物屏障,刺激和促进黏蛋白表达与分泌,增强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防止肠道有害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减少治疗期间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3]。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显示,同一菌种不同菌株的作用差别很大,甚至可能出现相反作用,应予以重视。治疗剂量只能依靠临床研究结果个体化确定。本研究实验组中出现肠炎的病例可能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益生菌菌株有可能移位产生菌群失调。 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补充对人体有益的共生菌,维持或形成相对稳定状态,是对人体健康、抗衰老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方式。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粘膜功能重建,通过减弱供给因子和增强防御因子双方面调节达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通过产生抗菌物质、营养作用、与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产生抗体等,抑制或拮抗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纠正菌群失调有关。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主要是人体肠道的主要益生菌,多菌株益生菌制剂中的各菌株可引发协同效应,这使得菌株生存能力增强,发挥更稳定有效的作用,对改善肠道功能、免疫功能等有良好的效果。由于HP利用鞭毛穿过胃内黏液层移向胃粘膜产生黏附素贴紧上皮细胞,长期定居与胃窦粘膜小凹处繁衍,不易剔除,标准三联用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可有效清除HP,减少细菌毒素的产生,促进黏膜修复,有利于溃疡黏膜愈合,减少弯曲菌肠炎和假模性肠炎发生率,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好选择。在未来,随着我们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及疾病的认识与发现,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治疗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手段。
参考文献:
C1J黄国栋,黄媛华,黄道富,等.三联用药对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PAF、PS2的表达及对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4) :468 - 471.
C2J邹晓荣,教琴春.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3-4.
C3J沈芳,李爽.益生牌在根除幽门螺杆阐治疗中的价值[J].中闽医药指南,2010,8(28) :99-100.
C4J陈晓燕,梁晟楠.PPI三联疗法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幽门缧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1,42 (7): 445-446
C5J杨旭,赵晓丽,郑志东等.幽门螺杆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13(2):16-18.耿学川,赵晓红,韩立荣.脑梗死患者幽门螈杆菌感染状况及其与血肼代谢的关系[J].神经损伤与功能柬建,2010.5(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