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教师应从各方面去培养儿童,让他们成为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儿童。儿童道德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在日常的音乐艺术教育中,把道德培养渗透到音乐教学课堂上,能更好地陶冶儿童的情操。基于此,本文章对音乐艺术教育在儿童道德培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儿童道德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怎样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才,乃是德育教育的中心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儿童获得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无私正义感、追求理想的智慧感和圣洁的美感。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儿童道德培养中的作用
音乐是具有丰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钱学森曾经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儿童们在美感上提升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丰富内心情感,对于儿童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德育教育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小事上,也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长期的影响下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所以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德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養儿童的道德观念,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够通过音乐的背景解读以及思想情感解读,来帮助儿童们深入理解曲目背后的含义,从而对优秀的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道德的理解。
二、音乐艺术教育中儿童道德培养的培养策略
(一)在音乐课堂中身临其境,以情感人深刻体会
总是口头上教育,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有些小朋友可能无法真正体会一些情感,有时需要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或许体会能深刻一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或许无法激起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甚至笔者听到一些同学唱国歌的时候声音无力而没有气势。笔者不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做得不够好呢?每一次的升旗仪式都应该是庄严的,老师应该时刻把德育贯穿于课堂中,让同学们产生共鸣,能有深刻的体会,从而感动他们,而不是一笔带过,因而德育应该作为音乐课堂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例如,让儿童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视频,他们能够看到,每一次奥运健儿获得金牌时,国歌响起,当时国人感动和骄傲的场景;或者让儿童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看看身残志坚的人们,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奋斗的样子;国庆期间,让同学们共同在家里观看大阅兵感受祖国的强大,等等。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笔者想让同学们怀着一颗挚诚之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高唱国歌,让爱国主义情怀和扣人心弦的旋律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中。
(二)树立正确的家国思想,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
有国才有家,面对西方思想的冲击,我们要严守信念,只有国家富强,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每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国家荣誉,维护领土完整。教师可以教儿童学习《亲亲红领巾》《共产儿童团歌》《草原小姐妹》《草原赞歌》《童声里的中国》等等,鼓励孩子们用领唱、齐唱、大合唱、表演唱等方式,体验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自己的思想升华,产生浓烈的爱国热情,从而升起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为帮助儿童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三)弱化娱乐功能,强化主流文化价值引领
音乐本身是具有娱乐功能的,能让人抒发兴奋、喜悦的情绪,缓解郁闷、负面的情绪。很多儿童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倾心于流行音乐,而这些音乐绝大多数不具有德育价值。一方面,教师要对儿童进行兴趣引导,使儿童对具有积极意义的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选择适合教育的音乐,增强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不断地欣赏和学习各种不同的音乐,儿童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享受,理解并认同各种音乐的思想内涵,对经典而高雅的艺术产生兴趣。要重视培养儿童掌握乐理知识、演唱技巧、音乐表现技能,引导儿童接触那些旨在传递积极思想、能够长久流传下来的主流经典音乐。
(四)产生积极地生活理念,引导儿童积极向善
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活泼的旋律,正能量的内容,总是能引导儿童积极向善。在音乐中,有歌颂大自然的《春天的小河》,让孩子们领略春天的美景,升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幽默风趣的《我家小院嘴巴多》用绕口令的形式结合强烈的节奏感,让孩子们边唱歌边了解家禽与家畜方面的知识,提高儿童认知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儿童的音乐感知力。又比如《夏天的雷雨》中,教师一方面鼓励儿童积极用歌表演的形式创造性的表现雷雨时天空的景象,另一方面发挥儿童想象力,用绘画、讲故事等形式,满足幼儿对自然界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丰富儿童对大自然秘密的向往,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情绪。
结束语
儿童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儿童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承载的就是教育儿童的使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名阳光、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儿童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着每一名儿童的成长,不断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做一个有素质有理想的新时代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李亮.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浅析[J].学周刊,2021(01):151-152.
[2]张雪.发挥音乐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助力作用[J].黄河之声,2020(19):132-133.
[3]曹媛媛.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156-157.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儿童道德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怎样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才,乃是德育教育的中心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儿童获得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无私正义感、追求理想的智慧感和圣洁的美感。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儿童道德培养中的作用
音乐是具有丰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钱学森曾经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儿童们在美感上提升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丰富内心情感,对于儿童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德育教育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小事上,也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长期的影响下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所以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德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養儿童的道德观念,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够通过音乐的背景解读以及思想情感解读,来帮助儿童们深入理解曲目背后的含义,从而对优秀的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道德的理解。
二、音乐艺术教育中儿童道德培养的培养策略
(一)在音乐课堂中身临其境,以情感人深刻体会
总是口头上教育,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有些小朋友可能无法真正体会一些情感,有时需要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或许体会能深刻一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或许无法激起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甚至笔者听到一些同学唱国歌的时候声音无力而没有气势。笔者不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做得不够好呢?每一次的升旗仪式都应该是庄严的,老师应该时刻把德育贯穿于课堂中,让同学们产生共鸣,能有深刻的体会,从而感动他们,而不是一笔带过,因而德育应该作为音乐课堂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例如,让儿童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视频,他们能够看到,每一次奥运健儿获得金牌时,国歌响起,当时国人感动和骄傲的场景;或者让儿童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看看身残志坚的人们,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奋斗的样子;国庆期间,让同学们共同在家里观看大阅兵感受祖国的强大,等等。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笔者想让同学们怀着一颗挚诚之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高唱国歌,让爱国主义情怀和扣人心弦的旋律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中。
(二)树立正确的家国思想,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
有国才有家,面对西方思想的冲击,我们要严守信念,只有国家富强,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每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国家荣誉,维护领土完整。教师可以教儿童学习《亲亲红领巾》《共产儿童团歌》《草原小姐妹》《草原赞歌》《童声里的中国》等等,鼓励孩子们用领唱、齐唱、大合唱、表演唱等方式,体验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自己的思想升华,产生浓烈的爱国热情,从而升起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为帮助儿童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三)弱化娱乐功能,强化主流文化价值引领
音乐本身是具有娱乐功能的,能让人抒发兴奋、喜悦的情绪,缓解郁闷、负面的情绪。很多儿童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倾心于流行音乐,而这些音乐绝大多数不具有德育价值。一方面,教师要对儿童进行兴趣引导,使儿童对具有积极意义的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选择适合教育的音乐,增强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不断地欣赏和学习各种不同的音乐,儿童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享受,理解并认同各种音乐的思想内涵,对经典而高雅的艺术产生兴趣。要重视培养儿童掌握乐理知识、演唱技巧、音乐表现技能,引导儿童接触那些旨在传递积极思想、能够长久流传下来的主流经典音乐。
(四)产生积极地生活理念,引导儿童积极向善
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活泼的旋律,正能量的内容,总是能引导儿童积极向善。在音乐中,有歌颂大自然的《春天的小河》,让孩子们领略春天的美景,升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幽默风趣的《我家小院嘴巴多》用绕口令的形式结合强烈的节奏感,让孩子们边唱歌边了解家禽与家畜方面的知识,提高儿童认知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儿童的音乐感知力。又比如《夏天的雷雨》中,教师一方面鼓励儿童积极用歌表演的形式创造性的表现雷雨时天空的景象,另一方面发挥儿童想象力,用绘画、讲故事等形式,满足幼儿对自然界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丰富儿童对大自然秘密的向往,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情绪。
结束语
儿童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儿童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承载的就是教育儿童的使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名阳光、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儿童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着每一名儿童的成长,不断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做一个有素质有理想的新时代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李亮.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浅析[J].学周刊,2021(01):151-152.
[2]张雪.发挥音乐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助力作用[J].黄河之声,2020(19):132-133.
[3]曹媛媛.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