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自己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力求通过探索高效的方法来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兴趣; 技能; 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 创新;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渠道,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在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有如下几点心得:
一、寓学于“玩”,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信息技术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电脑都有浓厚的兴趣,但学习的层次都集中于“玩”。如果撇开“玩”字,那么学生的兴趣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感到枯燥乏味、苦不堪言。为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不妨在“玩”字上下一番功夫,费点心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中学到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学生一般特别爱玩游戏,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可以根据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富有游戏色彩的作品,把知识点溶解在游戏中,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强烈渴望,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练习、去设计,让学生在设计、练习中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解Flash综合实例时,可以讲解掷骰子、五子棋、打飞鸟等游戏的没计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玩”,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掌握知识,训练操作技能。
二、操作实践,培养技能
动手操作是本学科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佶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反复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操作技能。比如,网页动画的设计,老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个操作实践,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学生的操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老师要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二是方法问题。学生的操作实践要有方法.没有方法就会像无头的苍蝇,没有头绪。因此,老师要加强操作实践的指导、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领悟,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掌握;三是上机训练。国家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不是把每一个学习者培养成理论专家,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在熟练的基础上使创新成为现实。比如,要制作一个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靠一个Authorware或其他的多媒体平台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往往需要使用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素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如Flash等这样的软件完成我们所需要的素材设计,当我们需要处理一些图片时又需要用Photoshop软件予以解决等等,只有把这些素材都收集整理完毕后,我们才能使用Authorware这样的软件平台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课件。可见,在解决大的问题时,单靠一种软件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多种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把要讲解的理论和实例讲解完毕后,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布置适量的上机作业,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训练技能,提高水平。
三、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人的知识是无限的,即使做为教师,也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比学生知道的多,所以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目前所处的阶段,思维比较活跃,学习知识很容易接受。如果几个人可以在一起学习,那学习效果很更好。如在讲解“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我就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给他们预先把任务布置好,让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共同学习,这样一来,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的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巩固知识,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有的同学不爱问老师问题,却喜欢问自己的同学,通过这种小组学习的方法,正好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对于有的内容,有的同学喜欢自己去研究,不希望老师讲太多的内容,所以根据课程内容,有的内容我先让学生们自己主动去研究。像在介绍“信息交流”这部分的内容时,用的是QQ软件和电子邮箱,BLOG等,而对于这些内容,相当一部分同学以前都接触过,所以这节内容我先让同学们自己来探讨,研究,把教学任务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学习,但他们知道的也不是很全面,所以还要对他们加以引导,让他们了解更过的知识。
四、“任务驱动”,循序渐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一副图片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图片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图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缺陷,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
五、鼓励创新,形成素养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在英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要教育学生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的游戏机。在教《规范使用计算机》时,教育学生要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应负责任地规范使用计算机;教育学生要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仰慕电脑“黑客”。在教《遨游英特网》时,学生面对浩瀚如烟、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教育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网吧,不沉溺于虚拟空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要教好这一门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以上是几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希望大家提出意见。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兴趣; 技能; 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 创新;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渠道,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在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有如下几点心得:
一、寓学于“玩”,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信息技术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电脑都有浓厚的兴趣,但学习的层次都集中于“玩”。如果撇开“玩”字,那么学生的兴趣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感到枯燥乏味、苦不堪言。为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不妨在“玩”字上下一番功夫,费点心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中学到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学生一般特别爱玩游戏,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可以根据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富有游戏色彩的作品,把知识点溶解在游戏中,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强烈渴望,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练习、去设计,让学生在设计、练习中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解Flash综合实例时,可以讲解掷骰子、五子棋、打飞鸟等游戏的没计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玩”,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掌握知识,训练操作技能。
二、操作实践,培养技能
动手操作是本学科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佶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反复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操作技能。比如,网页动画的设计,老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个操作实践,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学生的操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老师要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二是方法问题。学生的操作实践要有方法.没有方法就会像无头的苍蝇,没有头绪。因此,老师要加强操作实践的指导、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领悟,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掌握;三是上机训练。国家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不是把每一个学习者培养成理论专家,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在熟练的基础上使创新成为现实。比如,要制作一个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靠一个Authorware或其他的多媒体平台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往往需要使用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素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如Flash等这样的软件完成我们所需要的素材设计,当我们需要处理一些图片时又需要用Photoshop软件予以解决等等,只有把这些素材都收集整理完毕后,我们才能使用Authorware这样的软件平台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课件。可见,在解决大的问题时,单靠一种软件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多种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把要讲解的理论和实例讲解完毕后,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布置适量的上机作业,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训练技能,提高水平。
三、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人的知识是无限的,即使做为教师,也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比学生知道的多,所以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目前所处的阶段,思维比较活跃,学习知识很容易接受。如果几个人可以在一起学习,那学习效果很更好。如在讲解“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我就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给他们预先把任务布置好,让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共同学习,这样一来,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的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巩固知识,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有的同学不爱问老师问题,却喜欢问自己的同学,通过这种小组学习的方法,正好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对于有的内容,有的同学喜欢自己去研究,不希望老师讲太多的内容,所以根据课程内容,有的内容我先让学生们自己主动去研究。像在介绍“信息交流”这部分的内容时,用的是QQ软件和电子邮箱,BLOG等,而对于这些内容,相当一部分同学以前都接触过,所以这节内容我先让同学们自己来探讨,研究,把教学任务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学习,但他们知道的也不是很全面,所以还要对他们加以引导,让他们了解更过的知识。
四、“任务驱动”,循序渐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一副图片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图片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图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缺陷,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
五、鼓励创新,形成素养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在英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要教育学生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的游戏机。在教《规范使用计算机》时,教育学生要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应负责任地规范使用计算机;教育学生要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仰慕电脑“黑客”。在教《遨游英特网》时,学生面对浩瀚如烟、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教育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网吧,不沉溺于虚拟空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要教好这一门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以上是几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希望大家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