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智力因素,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格,讲话艺术和处世本领。”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灵之花绽放呢?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千锤万凿出深山”——教师素质多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关心每一位学生;以一颗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一个智慧的头脑来引领每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二、“千树万树梨花开”——教育契机多渠道
1.寓“教育契机”于“阅读教学”。
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例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教师可以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来落实感情朗读, 让学生在读读悟悟中,受到文中人物品质的熏陶、激情的感染、情感的触动、美感的陶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比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时,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法布尔做事认真,热爱昆虫的品格熏陶。我和学生分角色朗读,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很快就能抓住关键词体会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程度之深,而且理由充分,以至于最后学生在写给法布尔的话时,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精彩。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们在读中已经将法布尔的个性品质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2.寓“情感体验”于“实践活动”
在课堂外,同样可以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比如主题为“特产”的开放单元,我让学生搜集全国各地的特产,培养孩子的世界观,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博大、物产的丰富,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们还可以教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去搜集肥城的各个镇的特产,把这种对祖国的热爱迁移到眼前,对家乡的热爱。这个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知识,也从侧面激发了学生探寻周边生活的好奇心。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及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小组成功,必须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要维护集体荣誉感等道理。
3.寓“心理辅导”于“习作教学”
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原则是“助人自助”,让人 想深处进行自我分析,自我了解,反思之后定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从而达到“自助”的效果。而写作过程恰恰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了解的过程,也可以作为情绪宣泄的一个过程。
同时,让学生通过写信、写作文将自己的心声呈现出来,便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原委,从而做到能与学生更好的沟通,起到更好的心理调解作用。不仅加深了师生感情,而且促使学生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所以习作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不容小视的一块“战地”。成功的教育者总是善于通过日记或是作文同学生进行心于心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润物细无声”——教师语言多赞美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粮。”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赞美。适时、恰当地赞美,会让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的自尊、自爱、自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赞美全体学生。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引领全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信的达到一个个教学目标。教师应具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言一行,乃至奇思妙想,还要毫不吝啬地向学生表达你由衷的欣赏,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活动多拓展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说。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方法, 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学生通过读,心灵得到不断地修缮。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的书多了,很多道理自然的就明白了。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向学生拓展更多与主题思想有关的文章或是书籍,以便学生在课外也能不由自主的进行心理教育。如教学《赤壁之战》,我们就向其推荐《三国演义》,学习《猴王出世》,我们就推荐《西游记》,学了《智慧》单元,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大人物小故事》、《100个聪明故事》、《名人故事》等。
语文学科中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材料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以善良的心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智去观察、分析、理解、帮助学生,解开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语文学科教育全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的心灵之花绽放。
一、“千锤万凿出深山”——教师素质多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关心每一位学生;以一颗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一个智慧的头脑来引领每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二、“千树万树梨花开”——教育契机多渠道
1.寓“教育契机”于“阅读教学”。
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例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教师可以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来落实感情朗读, 让学生在读读悟悟中,受到文中人物品质的熏陶、激情的感染、情感的触动、美感的陶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比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时,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法布尔做事认真,热爱昆虫的品格熏陶。我和学生分角色朗读,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很快就能抓住关键词体会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程度之深,而且理由充分,以至于最后学生在写给法布尔的话时,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精彩。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们在读中已经将法布尔的个性品质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2.寓“情感体验”于“实践活动”
在课堂外,同样可以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比如主题为“特产”的开放单元,我让学生搜集全国各地的特产,培养孩子的世界观,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博大、物产的丰富,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们还可以教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去搜集肥城的各个镇的特产,把这种对祖国的热爱迁移到眼前,对家乡的热爱。这个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知识,也从侧面激发了学生探寻周边生活的好奇心。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及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小组成功,必须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要维护集体荣誉感等道理。
3.寓“心理辅导”于“习作教学”
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原则是“助人自助”,让人 想深处进行自我分析,自我了解,反思之后定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从而达到“自助”的效果。而写作过程恰恰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了解的过程,也可以作为情绪宣泄的一个过程。
同时,让学生通过写信、写作文将自己的心声呈现出来,便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原委,从而做到能与学生更好的沟通,起到更好的心理调解作用。不仅加深了师生感情,而且促使学生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所以习作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不容小视的一块“战地”。成功的教育者总是善于通过日记或是作文同学生进行心于心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润物细无声”——教师语言多赞美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粮。”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赞美。适时、恰当地赞美,会让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的自尊、自爱、自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赞美全体学生。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引领全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信的达到一个个教学目标。教师应具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言一行,乃至奇思妙想,还要毫不吝啬地向学生表达你由衷的欣赏,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活动多拓展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说。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方法, 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学生通过读,心灵得到不断地修缮。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的书多了,很多道理自然的就明白了。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向学生拓展更多与主题思想有关的文章或是书籍,以便学生在课外也能不由自主的进行心理教育。如教学《赤壁之战》,我们就向其推荐《三国演义》,学习《猴王出世》,我们就推荐《西游记》,学了《智慧》单元,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大人物小故事》、《100个聪明故事》、《名人故事》等。
语文学科中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材料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以善良的心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智去观察、分析、理解、帮助学生,解开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语文学科教育全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的心灵之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