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年龄的焦虑,是现代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从“1988的中年女子”到赵雷称自己母亲“34岁老来得子”,再到“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中文社交网络上每一次关于“中年”的讨论,除了调侃、傲娇、自嘲之外,都混合着真实的焦虑和不甘。“中年危机”这个曾经还很遥远的词,忽然就杀到了80后、90后的面前。
与年龄无关
如果仅从影视作品分析,轻易就能看出中年危机最青睐的群体——40岁左右,至少是个中产,上有老下有小,知道自己人生的界限在哪里。近些年来,诸如《港囧》《情圣》等讲述中国男性中年危机的片子,都离不开这类人物原型。
这种人物原型有多少理论为支撑?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荣格,就把人类35岁至40岁之后的阶段定义为“中年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人通常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但会感受到巨大的虚无,这是人生具体目标达成之后的心灵真空,也就是“中年危机”。要想填补这种真空,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观,即由对外部世界物质刺激的追求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体验。此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年人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经济学家所称的“主观幸福感”下降,一般发生在40岁到42岁之间。
“中年危机”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上的概念,年龄的划分从来不是机械、固定的。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你所拥有的一切,家庭、工作、财富,看似美好坚固,但你已有些力不从心;你怀疑人生前半场的意义,却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虚无。”
网络与现实的夹缝
为什么有的80后、90后会“提前进入中年危机”?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人们大致能从年龄和阶级判断出一个人滑向中年危机的风险有多大。比如在美国,位列中產阶级的中年男人,他们的中年危机问题被反复搬上银幕。在一个转型社会中,中年危机完全有可能提前降临在某个群体身上。如果单从年龄看,“1988的中年女子”今年才32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1992年的中年人”今年才28岁,离开校园也就几年的光景,甚至刚刚硕士毕业不久。年龄本不该成为他们的痛点,但“中年”二字每次都能在网络上引起讨论,甚至让一些人炸毛,多少说明中年未至,中年危机已经提前杀到。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更偏爱年轻人有关。尽管80后才是社会中坚,但网络遵从“年轻即正义”。曾经80后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后来90后接过了“年轻人”的旗帜,再后来95后、00后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引领了中文互联网的流行趋势——表情包、鬼畜、2333等。起码在社交网络上,80后“大叔大妈”和90后“空巢老人”已不再是最受追捧的,这让在线下逐渐成为消费、创富主力的80后、90后们一时难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来自职场和家庭的焦虑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到处是洞,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只能将处境的喜忧归结为能力或者运气。抬头职场天花板清晰可见,知识更新换代太快,竞争力下降;精力和体力更胜一筹的年轻人不断拥来,而自己身体却在走下坡路,或囿于家庭对工作无法全情投入。
更大的压力来自无处不在的规训。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年龄与人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一一对应的。中年在主流价值观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成家立业的整个流程已经完成大半了。但在这个时代,30岁还在读书的大有人在;出于经济压力和个人发展的考虑,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丁克也越来越流行;大城市飙升的房价,已经绝了不少年轻人置业的念头。但主流价值观巍然不动,依然执着于定义“什么才是正常人生该有的样子”,以及“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
相比集体主义文化,更重视个体自由和价值的80后、90后,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开始反省自己当下所过的生活,是否是由社会标准以及他人指示与评价构成的二手生活?是否过度聚焦于自认为的幸福理由,而不是实际的体验?
对许多人来说,类似的思考注定没有答案。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的氛围是必须拥有某种东西,你才是幸福的、成功的,那么除非你能对自我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否则就很难分辨,当“我不需要它”的念头冒出来后,到底是自欺欺人?还是真的不需要?
危机即迷惘
如何应对这种提前到来的焦虑?
过去人怎么解决中年危机?方法有植发、买车、出轨以及找初恋。犹记得《老友记》中,瑞秋的父亲就用奖励自己一辆保时捷的方法来刺激欲望,以对抗中年危机带来的虚无。
那么“中年未至,中年危机却已杀到”的80后、90后该怎么办?所有试图找出一条明摆着的路的努力,都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堕落成一碗给人幻觉的鸡汤,要么膨胀成一管让人癫狂的鸡血。
生活不是考试,不是所有题目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不是所有的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都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一条出路。年龄不是真问题,年龄讨论只是焦虑的出口,注定他们去[趼] [堂]的路,谁也不能替代。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难题,而你并不特殊。
与年龄无关
如果仅从影视作品分析,轻易就能看出中年危机最青睐的群体——40岁左右,至少是个中产,上有老下有小,知道自己人生的界限在哪里。近些年来,诸如《港囧》《情圣》等讲述中国男性中年危机的片子,都离不开这类人物原型。
这种人物原型有多少理论为支撑?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荣格,就把人类35岁至40岁之后的阶段定义为“中年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人通常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但会感受到巨大的虚无,这是人生具体目标达成之后的心灵真空,也就是“中年危机”。要想填补这种真空,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观,即由对外部世界物质刺激的追求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体验。此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年人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经济学家所称的“主观幸福感”下降,一般发生在40岁到42岁之间。
“中年危机”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上的概念,年龄的划分从来不是机械、固定的。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你所拥有的一切,家庭、工作、财富,看似美好坚固,但你已有些力不从心;你怀疑人生前半场的意义,却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虚无。”
网络与现实的夹缝
为什么有的80后、90后会“提前进入中年危机”?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人们大致能从年龄和阶级判断出一个人滑向中年危机的风险有多大。比如在美国,位列中產阶级的中年男人,他们的中年危机问题被反复搬上银幕。在一个转型社会中,中年危机完全有可能提前降临在某个群体身上。如果单从年龄看,“1988的中年女子”今年才32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1992年的中年人”今年才28岁,离开校园也就几年的光景,甚至刚刚硕士毕业不久。年龄本不该成为他们的痛点,但“中年”二字每次都能在网络上引起讨论,甚至让一些人炸毛,多少说明中年未至,中年危机已经提前杀到。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更偏爱年轻人有关。尽管80后才是社会中坚,但网络遵从“年轻即正义”。曾经80后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后来90后接过了“年轻人”的旗帜,再后来95后、00后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引领了中文互联网的流行趋势——表情包、鬼畜、2333等。起码在社交网络上,80后“大叔大妈”和90后“空巢老人”已不再是最受追捧的,这让在线下逐渐成为消费、创富主力的80后、90后们一时难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来自职场和家庭的焦虑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到处是洞,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只能将处境的喜忧归结为能力或者运气。抬头职场天花板清晰可见,知识更新换代太快,竞争力下降;精力和体力更胜一筹的年轻人不断拥来,而自己身体却在走下坡路,或囿于家庭对工作无法全情投入。
更大的压力来自无处不在的规训。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年龄与人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一一对应的。中年在主流价值观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成家立业的整个流程已经完成大半了。但在这个时代,30岁还在读书的大有人在;出于经济压力和个人发展的考虑,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丁克也越来越流行;大城市飙升的房价,已经绝了不少年轻人置业的念头。但主流价值观巍然不动,依然执着于定义“什么才是正常人生该有的样子”,以及“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
相比集体主义文化,更重视个体自由和价值的80后、90后,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开始反省自己当下所过的生活,是否是由社会标准以及他人指示与评价构成的二手生活?是否过度聚焦于自认为的幸福理由,而不是实际的体验?
对许多人来说,类似的思考注定没有答案。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的氛围是必须拥有某种东西,你才是幸福的、成功的,那么除非你能对自我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否则就很难分辨,当“我不需要它”的念头冒出来后,到底是自欺欺人?还是真的不需要?
危机即迷惘
如何应对这种提前到来的焦虑?
过去人怎么解决中年危机?方法有植发、买车、出轨以及找初恋。犹记得《老友记》中,瑞秋的父亲就用奖励自己一辆保时捷的方法来刺激欲望,以对抗中年危机带来的虚无。
那么“中年未至,中年危机却已杀到”的80后、90后该怎么办?所有试图找出一条明摆着的路的努力,都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堕落成一碗给人幻觉的鸡汤,要么膨胀成一管让人癫狂的鸡血。
生活不是考试,不是所有题目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不是所有的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都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一条出路。年龄不是真问题,年龄讨论只是焦虑的出口,注定他们去[趼] [堂]的路,谁也不能替代。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难题,而你并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