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归生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带着数学体验迈入生活常态,使其真正体会生活现象的数学内涵,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积极探求的重要问题。但是,在这个“生活衬托数学、数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辩证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始终恪守目标导向,牢固坚守学科核心,而不能“轻重失衡”“本末倒置”。
【案例1】《认识乘法》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课件播放动画形式的“动物园的一角”。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1:我发现这儿很好玩!有小动物、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流动。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
生4:我发现小兔子在开心地跳跃。
生5:我发现桥上有两只小白兔,他们是要到桥这边来还是要过桥去?
……
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而教师,则在予以肯定后继续追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很多学生又有了新的发现。
显然,这个片断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极端”案例。应该说,这位教师已经具有一种“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识。但是,其具体的教学行为却产生了严重偏差。为帮助学生初步接触“乘法原型”,教师创设了极其花哨、相当生动的情境。参与其中,学生确实兴趣高涨,但受过多“诱惑”因素的影响,其注意力被“定格”于材料本身。于是,10多分钟后,数学学习还未步入正题,“生活化”在此掩盖了“数学味”。
【案例2】《退位减法》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算式:42-27=?(提示学生借助“回形针”来展开思考、寻求答案)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42-27”表示什么?怎么找到答案?
生1:我有42个回形针,用了27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操作:①摆4链回形针(每链10个)和2个回形针在桌上,然后把其中1链拆开,形成3链与12个; ②取走2链与7个; ③数一数还剩多少个,并决定将剩下的回形针排成“1链加5个”或“15个”。
生2:我有42个回形针,佳奇有27个回形针,我比佳奇多几个?
学生操作:①摆4链和2个回形针在桌上,再摆2链与7个回形针在桌上;②拆散42个的其中1链,成为3链与12个;③从两人的回形针中各取走2链和7个;④数一数,我比佳奇多了“1链加5个”或“15个”回形针。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解退位减法法则”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既加强了算理教学的感性空间、降低了算理建构的理性难度,还从“剩下多少”到“相差多少”的角度,突出了减法运算的本质意义与应用价值。这里,教师没有刻意创设生活情境,而是适时引入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3】《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老师拿的这个火柴盒,从数学的角度看,你能想到什么?
生1:火柴盒是个长方体,可以计算表面积。
师:真好!如果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表面积怎么算?
生1:4×2×2 2×3×2 4×3×2
师:这是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那如果我们把火柴盒放到地面上,把它看作“房子”,怎样求这所“房子”所需的材料呢?(短暂冷场)
生2:把贴近地面的那个面的面积减掉。
师:好。如果“房子”以较窄的这个面为底呢?
生3:不同的面占地面积不同,所以有三种算法……
师:现在,老师将火柴盒里的“抽屉”取了出来。这时,大家看,原来火柴盒的表面积是不是又发生变化了呢?
……
在这里,教师由取自生活的火柴盒切入,通过变换位置、灵动训练,来帮助学生不断巩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及变式形态。极其普通的生活材料,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透视上面三个案例,我们不难感受到,新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是手段,是工具;“数学化”才是目标,是核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引领学生基于“生活化”、实现“数学化”。
一、立足“生活现象”,夯实“数学素养”
生活现象,有时就是绝佳的数学素材。有效开发并合理运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萌发生活激情,凭借生活经验,亲近数学、理解数学、感悟数学,数学课便不再抽象机械,而变得鲜活灵动。当然,引入生活现象,其作用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数学应用。案例1过分注重课堂表层的热闹气氛,为“生活化”而“生活化”,不利于学生的情感激发,更无益于学生的数学发展。案例3成功借助生活物品“火柴盒”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多维变式中聚焦“表面积运算模型”,充分体现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内涵。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终极目标,是助推学生数学素养的稳步夯实。
二、凭借“生活材料”,感悟“数学本质”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内在主体思维机制的变化。教师作为外部辅助与协调者,只能为其提供情境平台,而无法将已有知识直接导入学生脑海。所以,发掘学生内在潜力、引导学生主体探究是有效教学顺利发生的核心密码。就像案例2中,出示“42-27”后,教师引导学生借用“回形针”这种生活材料来思考方法、体验算理,从中逐步建构了“退位减法”的数学本质。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巧用生活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深度体验,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本质,这就有利于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信息求线索”的解决问题基本能力。
三、依靠“生活拐棍”,提升“数学意义”
任何一种学习,都不能“为了掌握知识而掌握知识”、“为了训练技能而训练技能”,其深层职责在于,通过学习收获的不断叠加、学习感悟的不断累积、学习意义的不断丰厚,来促进生命活动的质量提升。于是,“学习的效用,就取决于它是否使人因求知而善于解决生活问题,取决于它是否使人因求知而变得更加智慧,取决于它是否使人因求知而变得更有人格魅力”。就如案例3,“火柴盒”是日常生活中再所熟悉不过的一个物品,用它串起“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研究主线,既富现实意义,也有拓展空间。在“基本态”到“变式态”,学生逐渐举一反三、推而广之,涉足“房子”、“蓄水池”等各种生活场景。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研习了知识、锤炼了技能、发散了思考,更是以数学的眼光对生活常态予以了高度关注与重点聚焦,由此,数学学习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数学本身,而扩展至生命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娄华英.我们的课堂——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正娟.关于“数学与生活”问题的思辨[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0(5).
(责任编辑:李雪虹)
【案例1】《认识乘法》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课件播放动画形式的“动物园的一角”。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1:我发现这儿很好玩!有小动物、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流动。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
生4:我发现小兔子在开心地跳跃。
生5:我发现桥上有两只小白兔,他们是要到桥这边来还是要过桥去?
……
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而教师,则在予以肯定后继续追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很多学生又有了新的发现。
显然,这个片断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极端”案例。应该说,这位教师已经具有一种“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识。但是,其具体的教学行为却产生了严重偏差。为帮助学生初步接触“乘法原型”,教师创设了极其花哨、相当生动的情境。参与其中,学生确实兴趣高涨,但受过多“诱惑”因素的影响,其注意力被“定格”于材料本身。于是,10多分钟后,数学学习还未步入正题,“生活化”在此掩盖了“数学味”。
【案例2】《退位减法》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算式:42-27=?(提示学生借助“回形针”来展开思考、寻求答案)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42-27”表示什么?怎么找到答案?
生1:我有42个回形针,用了27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操作:①摆4链回形针(每链10个)和2个回形针在桌上,然后把其中1链拆开,形成3链与12个; ②取走2链与7个; ③数一数还剩多少个,并决定将剩下的回形针排成“1链加5个”或“15个”。
生2:我有42个回形针,佳奇有27个回形针,我比佳奇多几个?
学生操作:①摆4链和2个回形针在桌上,再摆2链与7个回形针在桌上;②拆散42个的其中1链,成为3链与12个;③从两人的回形针中各取走2链和7个;④数一数,我比佳奇多了“1链加5个”或“15个”回形针。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解退位减法法则”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既加强了算理教学的感性空间、降低了算理建构的理性难度,还从“剩下多少”到“相差多少”的角度,突出了减法运算的本质意义与应用价值。这里,教师没有刻意创设生活情境,而是适时引入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3】《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老师拿的这个火柴盒,从数学的角度看,你能想到什么?
生1:火柴盒是个长方体,可以计算表面积。
师:真好!如果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表面积怎么算?
生1:4×2×2 2×3×2 4×3×2
师:这是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那如果我们把火柴盒放到地面上,把它看作“房子”,怎样求这所“房子”所需的材料呢?(短暂冷场)
生2:把贴近地面的那个面的面积减掉。
师:好。如果“房子”以较窄的这个面为底呢?
生3:不同的面占地面积不同,所以有三种算法……
师:现在,老师将火柴盒里的“抽屉”取了出来。这时,大家看,原来火柴盒的表面积是不是又发生变化了呢?
……
在这里,教师由取自生活的火柴盒切入,通过变换位置、灵动训练,来帮助学生不断巩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及变式形态。极其普通的生活材料,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透视上面三个案例,我们不难感受到,新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是手段,是工具;“数学化”才是目标,是核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引领学生基于“生活化”、实现“数学化”。
一、立足“生活现象”,夯实“数学素养”
生活现象,有时就是绝佳的数学素材。有效开发并合理运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萌发生活激情,凭借生活经验,亲近数学、理解数学、感悟数学,数学课便不再抽象机械,而变得鲜活灵动。当然,引入生活现象,其作用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数学应用。案例1过分注重课堂表层的热闹气氛,为“生活化”而“生活化”,不利于学生的情感激发,更无益于学生的数学发展。案例3成功借助生活物品“火柴盒”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多维变式中聚焦“表面积运算模型”,充分体现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内涵。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终极目标,是助推学生数学素养的稳步夯实。
二、凭借“生活材料”,感悟“数学本质”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内在主体思维机制的变化。教师作为外部辅助与协调者,只能为其提供情境平台,而无法将已有知识直接导入学生脑海。所以,发掘学生内在潜力、引导学生主体探究是有效教学顺利发生的核心密码。就像案例2中,出示“42-27”后,教师引导学生借用“回形针”这种生活材料来思考方法、体验算理,从中逐步建构了“退位减法”的数学本质。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巧用生活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深度体验,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本质,这就有利于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信息求线索”的解决问题基本能力。
三、依靠“生活拐棍”,提升“数学意义”
任何一种学习,都不能“为了掌握知识而掌握知识”、“为了训练技能而训练技能”,其深层职责在于,通过学习收获的不断叠加、学习感悟的不断累积、学习意义的不断丰厚,来促进生命活动的质量提升。于是,“学习的效用,就取决于它是否使人因求知而善于解决生活问题,取决于它是否使人因求知而变得更加智慧,取决于它是否使人因求知而变得更有人格魅力”。就如案例3,“火柴盒”是日常生活中再所熟悉不过的一个物品,用它串起“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研究主线,既富现实意义,也有拓展空间。在“基本态”到“变式态”,学生逐渐举一反三、推而广之,涉足“房子”、“蓄水池”等各种生活场景。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研习了知识、锤炼了技能、发散了思考,更是以数学的眼光对生活常态予以了高度关注与重点聚焦,由此,数学学习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数学本身,而扩展至生命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娄华英.我们的课堂——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正娟.关于“数学与生活”问题的思辨[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0(5).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