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潘丽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
活动设计背景
中秋之夜到来前夕,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一则则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月亮上到底有什么?月亮离我们有多远?月亮能摸到吗……这些都是孩子们对月亮的遐想。绘本《月亮的味道》提出了更有趣的话题: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
故事以夜色为背景,意境神秘极具魅力,總让人充满遐想。动物们在这夜色中会发生什么事呢?第一页画面就给出了各种暗示,原来它们想吃月亮!为了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小动物们根据各自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叠加,一起努力往上爬,最后终于吃到了美味的月亮。结局温馨而充满童趣,小鱼说的话也给孩子带来了无限遐想,尝到了辛劳的回报。这本图画书既好玩,又“好吃”,还能让孩子们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我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与分析,设计了本次阅读活动的内容,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尝尝”月亮的味道!
活动设计(第一次)
活动内容: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2.通过观察讨论、大胆猜测、动作模仿、体验对话、自主阅读等方式,沿着故事中提供的线索,感受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品尝”月亮的有趣过程。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音乐《小夜曲》、幼儿人手一本绘本《月亮的味道》、老鼠“吱吱”声和“咔嚓”声的录音。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教师: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它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不同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味道。
教师:有一样东西,你们肯定没尝过!你们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吗?你们猜一猜是甜的、咸的、苦的,还是辣的?
教师:有一群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也很好奇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名字就叫做《月亮的味道》。
2.出示绘本封面和封底,对比观察。
(1)出示绘本封面。
课研进行时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月亮像什么?长颈鹿会想些什么呢?
(2)出示绘本封底。
教师:月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小动物们是怎样尝到月亮的味道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猜想故事情节。
(1)集体阅读第1页。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下面藏了些什么?有几双眼睛?会是谁的眼睛?它们在想什么呢?
教师:“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口啊!”动物们望着月亮想。可是,不管是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还是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集体阅读第2页,画面切到第二张——小海龟出现。
教师: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教师:你们觉得小海龟能够得着月亮吗?为什么?
(3)集体阅读第3页,画面切到小海龟爬到山顶。
(4)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3~9页,初步感知小动物们摸月亮的有趣过程。
教师: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摸到月亮呢?你们帮小海龟想想办法!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的办法。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阅读绘本。看看小海龟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中间又有哪些有趣的事。
(5)阅读后提问,进一步感知故事发展的情节。
教师:小海龟想到了什么办法?它请谁来帮忙了?看!海龟叫来了大象(切换至大象出现画面)。小海龟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大象是用什么去够月亮的?大象够着月亮了吗?为什么?
教师:大象叫来了长颈鹿。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幼儿学说句型:“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
幼儿学习长颈鹿做伸脖子够月亮的动作。
教师:不行,还是够不着,把斑马叫过来帮忙吧!还是够不着,快叫狮子来试一试!不行,还差一点。狮子喊来了狐狸,狐狸请来了猴子。眼看猴子就要吃到月亮了,月亮轻轻往上一跳,哎呀,又没吃着!
教师带领幼儿依次看图,感受小动物们够月亮的有趣过程。
(6)集体阅读第9页。
教师:看,小动物一个叠一个搭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月亮这么调皮。你们觉得小动物们还会继续吗?
(7)播放录音(老鼠的“吱吱”声),引出小老鼠的出场。
教师: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小猴请来了小老鼠。你觉得小老鼠会摸到月亮吗?为什么?
教师:月亮心想,这么个小不点,肯定捉不到自己。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没有动。结果,你们听……(播放“咔嚓”声)
(8)切换到小老鼠咬了一片月亮的画面。
教师:小老鼠咬下一片月亮。月亮真美味呀!然后,老鼠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教师:小老鼠成功了吗?它为什么能成功?(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就能解决)为什么大家觉得是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只有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显得特别珍贵,和小伙伴们分享的东西最美味)你们吃到好东西时心情会怎么样?(开心、满足) (9)切换到动物们一起睡觉的画面。
教师:小动物们挤在一起香香地睡着了。数一数,共有几只动物在睡觉?可是,在刚开始时我们数到9双动物的眼睛(切换到9双眼睛的初始画面),还有一只会是谁?去哪里了呢?
(10)切换到最后一张,小鱼和水里的月亮的画面,激发幼儿对倒影的思考。
教师: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啊。奇怪,水里怎么会有月亮呢?
4.师幼集体完整地阅读绘本。
5.结束环节:发挥想象,迁移经验。
教师: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最后终于尝到了月亮的味道,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它们还是觉得很幸福!如果小老鼠也分一口月亮给你尝尝,你最希望它是什么味道的呢?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活动反思:
活动以谈话导入,通过猜测月亮的味道,让幼儿带着悬念进入绘本。根据教师提问,幼儿初步感知小动物们够月亮的有趣过程,感受小动物吃月亮的温馨情节。最后,小鱼的出场给故事留下悬念,让幼儿意犹未尽。
即使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教师说的内容过多,幼儿表达的机会少,且整个活动重点不够突出,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活动平淡没有高潮,未能较好地达成活动目标。如何让幼儿真正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如何在突出重点的情况下,使整个课堂绘声绘色?如何把更多表达的机会还给幼儿?在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我对活动做了一些调整,设计了第二次活动。
活动设计(第二次)
活动内容: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2.通过观察讨论、大胆猜测、动作模仿、体验对话、自主阅读等方式,沿着故事中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品尝”月亮的有趣过程。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团结合作,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感受团结的力量,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音乐《小夜曲》、幼儿人手一本绘本《月亮的味道》,老鼠“吱吱”声和“咔嚓”声的录音。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教师: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它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不同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味道。
教师:有一样东西,你们肯定没尝过!你们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吗?你们猜一猜是甜的、成的、苦的,还是辣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调动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经验。抓住幼儿“喜欢吃”的天性,猜一猜月亮的味道,带着悬念进入绘本。
教师:有一群小动物也很好奇月亮的味道!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名字就叫做《月亮的味道》。
2.出示绘本封面和封底,对比观察。
教师(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月亮像什么?长颈鹿会想些什么呢?
教师(出示封底):月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动物们是怎样尝到月亮的呢’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月亮的形状和表情变化,猜测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细节的变化。
3.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故事情节。
(1)集体阅读第1页。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几双眼睛?会是谁的眼睛?
作为教师,我們一定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说一些,教师少说一些。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同时,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精准。确保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减少一些无效提问。
教师:“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口啊!”动物们望着月亮想。可是,不管是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还是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集体阅读第2页,画面切到第二张——小海龟出现。
教师: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爬到最高的山上摸一摸月亮。
(3)阅读第3页,画面切到小海龟爬到山顶那张。
(4)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3~9页,初步感知小动物们够月亮的有趣过程。
教师: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摸到月亮呢?你们帮小海龟想想办法!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的办法。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阅读绘本,看看小海龟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中间又有哪些趣事。
设计意图: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堤高阅读兴致。
(5)阅读后提问,进一步感知故事发展情节。
教师:小海龟用了什么办法?(播放小海龟说话的内容,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播放课件4页):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办呢?
教师点击小图,幼儿观察说出请来的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师幼表演。
教师(播放课件5页):大象请来了谁?它会怎么喊呢?(点击图片声音)
幼儿学习大象喊斑马,齐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引导幼儿讲故事):斑马努力伸长身子,可是还是够不着。斑马会请来谁?
教师(播放课件6页):小动物们还会请来谁?你们猜猜月亮是怎样做的呢?小动物们会放弃吗?
教师:这么多小动物一个叠一个形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设计意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幼儿一起将小动物齐心协力够月亮的有趣情节表现出来,同时,给予幼儿充分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6)播放录音(老鼠的吱吱声),引出小老鼠出场。
教师:听,什么声音?哦,是小老鼠!老鼠爬上猴子的背,有没有吃到月亮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播放咔嚓声):你们听……
教师切换到小老鼠咬了一片月亮画面,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为什么小小的老鼠也能吃到月亮呢?
动物们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所有的小动物都吃到月亮了吗?你有哪些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7)教师切换到动物们一起睡觉的画面。
教师: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啊,吃了好吃的东西会很满足。看,它们挤在一起香香地睡着了。
教师:数一数,共有几只动物在睡觉?可是,刚开始时我们数到了9双动物的眼睛(切换到9双眼睛的初始画面)。还有一只会是谁?去哪里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对比,发现还少了一个动物,带着疑惑引出小鱼的出场。
(8)切换到最后一张——小鱼和水里的月亮,引发幼儿对倒影的思考。
教师:奇怪,怎么水里为什么会有月亮?
4.师幼集体完整地阅读绘本。
5.结束环节:发挥想象,迁移经验。
教师:如果小老鼠也分一口月亮给你尝尝,你希望它是什么味道?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活动感悟:
针对第一次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说得过多、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提问过多不精准等问题,我设计了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注重把更多的表达机会还给幼儿,同时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真正体会到绘本的趣味性。调整后的活动效果较好,幼儿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许多幼儿回到家里,还特意让家长购买此绘本,多次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多说一些,教师少说一些,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同时,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精准,确保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减少一些无效提问。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孩子紧紧跟随教师,沿着故事线索感受故事的趣味。此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必不可少,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幼儿多感官的学习特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潘丽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
活动设计背景
中秋之夜到来前夕,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一则则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月亮上到底有什么?月亮离我们有多远?月亮能摸到吗……这些都是孩子们对月亮的遐想。绘本《月亮的味道》提出了更有趣的话题: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
故事以夜色为背景,意境神秘极具魅力,總让人充满遐想。动物们在这夜色中会发生什么事呢?第一页画面就给出了各种暗示,原来它们想吃月亮!为了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小动物们根据各自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叠加,一起努力往上爬,最后终于吃到了美味的月亮。结局温馨而充满童趣,小鱼说的话也给孩子带来了无限遐想,尝到了辛劳的回报。这本图画书既好玩,又“好吃”,还能让孩子们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我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与分析,设计了本次阅读活动的内容,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尝尝”月亮的味道!
活动设计(第一次)
活动内容: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2.通过观察讨论、大胆猜测、动作模仿、体验对话、自主阅读等方式,沿着故事中提供的线索,感受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品尝”月亮的有趣过程。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音乐《小夜曲》、幼儿人手一本绘本《月亮的味道》、老鼠“吱吱”声和“咔嚓”声的录音。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教师: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它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不同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味道。
教师:有一样东西,你们肯定没尝过!你们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吗?你们猜一猜是甜的、咸的、苦的,还是辣的?
教师:有一群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也很好奇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名字就叫做《月亮的味道》。
2.出示绘本封面和封底,对比观察。
(1)出示绘本封面。
课研进行时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月亮像什么?长颈鹿会想些什么呢?
(2)出示绘本封底。
教师:月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小动物们是怎样尝到月亮的味道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猜想故事情节。
(1)集体阅读第1页。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下面藏了些什么?有几双眼睛?会是谁的眼睛?它们在想什么呢?
教师:“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口啊!”动物们望着月亮想。可是,不管是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还是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集体阅读第2页,画面切到第二张——小海龟出现。
教师: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教师:你们觉得小海龟能够得着月亮吗?为什么?
(3)集体阅读第3页,画面切到小海龟爬到山顶。
(4)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3~9页,初步感知小动物们摸月亮的有趣过程。
教师: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摸到月亮呢?你们帮小海龟想想办法!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的办法。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阅读绘本。看看小海龟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中间又有哪些有趣的事。
(5)阅读后提问,进一步感知故事发展的情节。
教师:小海龟想到了什么办法?它请谁来帮忙了?看!海龟叫来了大象(切换至大象出现画面)。小海龟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大象是用什么去够月亮的?大象够着月亮了吗?为什么?
教师:大象叫来了长颈鹿。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幼儿学说句型:“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
幼儿学习长颈鹿做伸脖子够月亮的动作。
教师:不行,还是够不着,把斑马叫过来帮忙吧!还是够不着,快叫狮子来试一试!不行,还差一点。狮子喊来了狐狸,狐狸请来了猴子。眼看猴子就要吃到月亮了,月亮轻轻往上一跳,哎呀,又没吃着!
教师带领幼儿依次看图,感受小动物们够月亮的有趣过程。
(6)集体阅读第9页。
教师:看,小动物一个叠一个搭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月亮这么调皮。你们觉得小动物们还会继续吗?
(7)播放录音(老鼠的“吱吱”声),引出小老鼠的出场。
教师: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小猴请来了小老鼠。你觉得小老鼠会摸到月亮吗?为什么?
教师:月亮心想,这么个小不点,肯定捉不到自己。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没有动。结果,你们听……(播放“咔嚓”声)
(8)切换到小老鼠咬了一片月亮的画面。
教师:小老鼠咬下一片月亮。月亮真美味呀!然后,老鼠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教师:小老鼠成功了吗?它为什么能成功?(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就能解决)为什么大家觉得是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只有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显得特别珍贵,和小伙伴们分享的东西最美味)你们吃到好东西时心情会怎么样?(开心、满足) (9)切换到动物们一起睡觉的画面。
教师:小动物们挤在一起香香地睡着了。数一数,共有几只动物在睡觉?可是,在刚开始时我们数到9双动物的眼睛(切换到9双眼睛的初始画面),还有一只会是谁?去哪里了呢?
(10)切换到最后一张,小鱼和水里的月亮的画面,激发幼儿对倒影的思考。
教师: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啊。奇怪,水里怎么会有月亮呢?
4.师幼集体完整地阅读绘本。
5.结束环节:发挥想象,迁移经验。
教师: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最后终于尝到了月亮的味道,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它们还是觉得很幸福!如果小老鼠也分一口月亮给你尝尝,你最希望它是什么味道的呢?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活动反思:
活动以谈话导入,通过猜测月亮的味道,让幼儿带着悬念进入绘本。根据教师提问,幼儿初步感知小动物们够月亮的有趣过程,感受小动物吃月亮的温馨情节。最后,小鱼的出场给故事留下悬念,让幼儿意犹未尽。
即使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教师说的内容过多,幼儿表达的机会少,且整个活动重点不够突出,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活动平淡没有高潮,未能较好地达成活动目标。如何让幼儿真正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如何在突出重点的情况下,使整个课堂绘声绘色?如何把更多表达的机会还给幼儿?在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我对活动做了一些调整,设计了第二次活动。
活动设计(第二次)
活动内容: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2.通过观察讨论、大胆猜测、动作模仿、体验对话、自主阅读等方式,沿着故事中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品尝”月亮的有趣过程。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团结合作,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感受团结的力量,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音乐《小夜曲》、幼儿人手一本绘本《月亮的味道》,老鼠“吱吱”声和“咔嚓”声的录音。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教师: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它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不同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味道。
教师:有一样东西,你们肯定没尝过!你们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吗?你们猜一猜是甜的、成的、苦的,还是辣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调动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经验。抓住幼儿“喜欢吃”的天性,猜一猜月亮的味道,带着悬念进入绘本。
教师:有一群小动物也很好奇月亮的味道!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名字就叫做《月亮的味道》。
2.出示绘本封面和封底,对比观察。
教师(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月亮像什么?长颈鹿会想些什么呢?
教师(出示封底):月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动物们是怎样尝到月亮的呢’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月亮的形状和表情变化,猜测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细节的变化。
3.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故事情节。
(1)集体阅读第1页。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几双眼睛?会是谁的眼睛?
作为教师,我們一定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说一些,教师少说一些。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同时,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精准。确保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减少一些无效提问。
教师:“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口啊!”动物们望着月亮想。可是,不管是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还是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集体阅读第2页,画面切到第二张——小海龟出现。
教师: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爬到最高的山上摸一摸月亮。
(3)阅读第3页,画面切到小海龟爬到山顶那张。
(4)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3~9页,初步感知小动物们够月亮的有趣过程。
教师: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摸到月亮呢?你们帮小海龟想想办法!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的办法。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阅读绘本,看看小海龟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中间又有哪些趣事。
设计意图: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堤高阅读兴致。
(5)阅读后提问,进一步感知故事发展情节。
教师:小海龟用了什么办法?(播放小海龟说话的内容,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播放课件4页):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办呢?
教师点击小图,幼儿观察说出请来的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师幼表演。
教师(播放课件5页):大象请来了谁?它会怎么喊呢?(点击图片声音)
幼儿学习大象喊斑马,齐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引导幼儿讲故事):斑马努力伸长身子,可是还是够不着。斑马会请来谁?
教师(播放课件6页):小动物们还会请来谁?你们猜猜月亮是怎样做的呢?小动物们会放弃吗?
教师:这么多小动物一个叠一个形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设计意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幼儿一起将小动物齐心协力够月亮的有趣情节表现出来,同时,给予幼儿充分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6)播放录音(老鼠的吱吱声),引出小老鼠出场。
教师:听,什么声音?哦,是小老鼠!老鼠爬上猴子的背,有没有吃到月亮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播放咔嚓声):你们听……
教师切换到小老鼠咬了一片月亮画面,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为什么小小的老鼠也能吃到月亮呢?
动物们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所有的小动物都吃到月亮了吗?你有哪些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7)教师切换到动物们一起睡觉的画面。
教师: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啊,吃了好吃的东西会很满足。看,它们挤在一起香香地睡着了。
教师:数一数,共有几只动物在睡觉?可是,刚开始时我们数到了9双动物的眼睛(切换到9双眼睛的初始画面)。还有一只会是谁?去哪里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对比,发现还少了一个动物,带着疑惑引出小鱼的出场。
(8)切换到最后一张——小鱼和水里的月亮,引发幼儿对倒影的思考。
教师:奇怪,怎么水里为什么会有月亮?
4.师幼集体完整地阅读绘本。
5.结束环节:发挥想象,迁移经验。
教师:如果小老鼠也分一口月亮给你尝尝,你希望它是什么味道?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活动感悟:
针对第一次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说得过多、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提问过多不精准等问题,我设计了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注重把更多的表达机会还给幼儿,同时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真正体会到绘本的趣味性。调整后的活动效果较好,幼儿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许多幼儿回到家里,还特意让家长购买此绘本,多次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多说一些,教师少说一些,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同时,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精准,确保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减少一些无效提问。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孩子紧紧跟随教师,沿着故事线索感受故事的趣味。此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必不可少,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幼儿多感官的学习特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