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们越来越相信,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尤为重要。无论是自尊还是人格的形成,都有多种理论证明“赞赏”比“指责”更有效果。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正面引导”的作用。
为什么要“正面引导”
中(1)班的孩子正在美工区用水粉给石头上色,王老师过来看了看,对宁宁说:“你怎么又把颜料弄到手上了?不是让你小心点吗?赶紧用布擦一擦!”宁宁放下水粉笔,去拿湿毛巾开始擦手。王老师又说:“你看看你是怎么擦手的?要顺着手指擦,就你这样,擦到明天也擦不干净。过来,我来帮你擦,你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做事!”
中(2)班的孩子也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秦老师在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小哲蘸颜料的时候把罐子碰翻了,他愣住了,秦老师说:“别担心,我们可以先把罐子放正。”小哲赶紧把罐子扶起来,秦老师又说:“你是否需要把手和桌子清理一下?”小哲找来抹布,开始擦桌子,秦老师在旁边摸摸他的头说:“以后要注意,蘸颜料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劲。”小哲点点头,继续涂抹颜料。
同样是两个出了“错”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教师给予的回应是不同的,同时,我们也能根据这样的情况推断:宁宁以后是否还愿意玩颜料?小哲以后还会把颜料罐打翻吗?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宁宁和小哲处理的方法一样吗?如果老师提出一些挑战,谁又会积极努力地去争取完成并想办法呢?
我们可能会认为,有的孩子被轻视和指责,从此可能畏手畏脚:有的孩子被关注和支持,也许能接受更大的挑战。不管怎样,我们知道,比起那些经常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得到更多鼓励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内心会更加温暖,更加愿意挑战困难,更能面对将来的生活。
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他的行为。”
孩子们的自尊如此重要,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就要尽可能地肯定孩子,经常性地鼓励他们,尊重他们的感受,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真实的自我形象。
不适宜的“正面引导”容易引发的问题
虽然“正面引导”如此重要,但有时候善意的“正面引导”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反面效应。
案例1: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玩角色扮演游戏,老师走过来说:“哎呀,你们玩得真好呀!”
案例2:户外活动中,一个孩子慢慢地沿着斜坡走了下来,老师看到了说:“今天你太棒了!”
案例3:晨间谈话前,大家都在椅子上坐好了,老师说:“嗯,你们真厉害!”
案例4:活动中,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了问题,老师说:“你真聪明!”
案例5:区域活动中,一个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过来给老师看,老师说:“这幅画太好看啦!”
如果我们是孩子,有可能从这样的“鼓励”中得到一些不太舒服的体验:老师为什么要过来说我们玩得真好?游戏中怎样才是真的好?我想再快一点跑下来,但是我不敢,可老师为什么还是说我真棒?在椅子上坐好难道就代表很厉害了?能回答问题就是聪明的孩子,我没回答问题,我就是笨的吗?画画要得到表扬才算得上是好看吗?……
可见,有时候“正面引导”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有可能让孩子们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有时候,孩子们会怀疑老师只是说说而已,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时候,老师的表扬会让其他孩子觉得有比较,暗示他们做得不好;有可能让孩子误解一些标准。
因此,我们要注意,所提供的正面引导究竟是表扬还是鼓励?从字义上理解,“表扬”含有赞扬和赞美的意思,是指对好人、好事的公开称赞,是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而“鼓励”是指激发、勉励,振作精神,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地夸奖和鼓励看作人类心灵的甘泉。从实践上看,“表扬”更多地强调功利性,带有“给予”孩子自尊的作用:“鼓励”则是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强调孩子们体验过程,不断反省,从而获得自尊。
正如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道:表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即使表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表扬的长期效果则是让孩子依赖他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慎用“表扬”,鼓励能带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引导。
如何正确鼓励孩子
第一,鼓励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带有描述性语言的。
小班的孩子午睡后起床,自己整理衣服,老师说:“我看见你自己把衣服穿了起来,标签在后面,还把裤子套好了,口袋在前面。你会自己穿衣服了,多棒啊!”
“孩子,你举手了!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声音让大家都能听见!我觉得你很像演讲家。”
“今天做操时,你的两个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连手指头都有力,这真的很不容易!”
教师采用的不仅是简单的表扬,而是用描述性的语言,陈述了事情的经过,不仅告诉孩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让其感受到老师是真正看到了他们的行为,给予其最真实的认可。
第二,鼓励的语气是真正的欣赏,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一听到你发言时不大不小的声音,我就觉得很舒服。”
“我最喜欢看你认真看书的样子,感觉你很专心。”
“哎呀,这个区域是谁收拾的呀,这么整齐,太舒服了!”
“你帮他搬了椅子,我太欣赏你了!”
教师在鼓励孩子时,要反问自己:给出的鼓励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是否为了孩子们一点点的变化而激动?是否真的觉得孩子们天天都制造了惊喜?只有这样,我们的鼓励才会让孩子们感到真实,而不是虚伪的敷衍。
第三,我们可以提供有关方法的建议,用一个词语或短轻快地概括。
“你先搬椅子,再把玩具拿过来,这就是做事有条理。”
“你听了别人的发言,然后补充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倾听他我人说话的结果。”
“你看见这些小花有些干了,就给它们浇了水,这就是关心植物的表现。”
“你已经在这里装螺丝很久了,这就叫有耐心。”
“我看到你帮乐乐扣纽扣了,你在关心小伙伴哦。”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们回顾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评价,并让其他同伴模仿和学习。同时,又能对同类别的行为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孩子们有了相应的行为目标。
第四,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鼓励的方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
对小班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简短的鼓励性语言,例如:“你用两只小手搬椅子的!”“你能把所有玩具都放回筐里啦!”“你的手指能把纸撕成一条一条的。”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抱一抱、搂一搂、摸摸头等身体接触表达情感。对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用长一些、复杂一些、内容更多一些的鼓励性语言,也可以使用概括性词语。
第五,鼓励时注意不要对比他人,避免触及弱点或失误。
“你今天居然没离开座位到处乱跑,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终于举手发言了!”
“这个动作你终于做对了!”
对比的方式会让孩子难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我们应该尽可能纯粹地用赞美的方式鼓励孩子:
“你在椅子上坐了快15分钟了,这就是坚持。”
“你发言了,让大家知道了你的想法,这个感觉太好了。”
“你这个动作做得很到位,很有力度,跟上了节拍,你一定是在家练习的吧?”
这样的鼓励强调孩子现在的行为和付出的努力,我们应当更多地引导孩子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通过对比让孩子更加沮丧,甚至怀疑自己。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而鼓勵正是激发孩子内省上进的最好方式。因为,鼓励可以让孩子接受我们,可以让孩子与我们站在一起。只有运用正确鼓励的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
为什么要“正面引导”
中(1)班的孩子正在美工区用水粉给石头上色,王老师过来看了看,对宁宁说:“你怎么又把颜料弄到手上了?不是让你小心点吗?赶紧用布擦一擦!”宁宁放下水粉笔,去拿湿毛巾开始擦手。王老师又说:“你看看你是怎么擦手的?要顺着手指擦,就你这样,擦到明天也擦不干净。过来,我来帮你擦,你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做事!”
中(2)班的孩子也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秦老师在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小哲蘸颜料的时候把罐子碰翻了,他愣住了,秦老师说:“别担心,我们可以先把罐子放正。”小哲赶紧把罐子扶起来,秦老师又说:“你是否需要把手和桌子清理一下?”小哲找来抹布,开始擦桌子,秦老师在旁边摸摸他的头说:“以后要注意,蘸颜料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劲。”小哲点点头,继续涂抹颜料。
同样是两个出了“错”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教师给予的回应是不同的,同时,我们也能根据这样的情况推断:宁宁以后是否还愿意玩颜料?小哲以后还会把颜料罐打翻吗?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宁宁和小哲处理的方法一样吗?如果老师提出一些挑战,谁又会积极努力地去争取完成并想办法呢?
我们可能会认为,有的孩子被轻视和指责,从此可能畏手畏脚:有的孩子被关注和支持,也许能接受更大的挑战。不管怎样,我们知道,比起那些经常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得到更多鼓励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内心会更加温暖,更加愿意挑战困难,更能面对将来的生活。
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他的行为。”
孩子们的自尊如此重要,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就要尽可能地肯定孩子,经常性地鼓励他们,尊重他们的感受,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真实的自我形象。
不适宜的“正面引导”容易引发的问题
虽然“正面引导”如此重要,但有时候善意的“正面引导”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反面效应。
案例1: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玩角色扮演游戏,老师走过来说:“哎呀,你们玩得真好呀!”
案例2:户外活动中,一个孩子慢慢地沿着斜坡走了下来,老师看到了说:“今天你太棒了!”
案例3:晨间谈话前,大家都在椅子上坐好了,老师说:“嗯,你们真厉害!”
案例4:活动中,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了问题,老师说:“你真聪明!”
案例5:区域活动中,一个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过来给老师看,老师说:“这幅画太好看啦!”
如果我们是孩子,有可能从这样的“鼓励”中得到一些不太舒服的体验:老师为什么要过来说我们玩得真好?游戏中怎样才是真的好?我想再快一点跑下来,但是我不敢,可老师为什么还是说我真棒?在椅子上坐好难道就代表很厉害了?能回答问题就是聪明的孩子,我没回答问题,我就是笨的吗?画画要得到表扬才算得上是好看吗?……
可见,有时候“正面引导”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有可能让孩子们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有时候,孩子们会怀疑老师只是说说而已,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时候,老师的表扬会让其他孩子觉得有比较,暗示他们做得不好;有可能让孩子误解一些标准。
因此,我们要注意,所提供的正面引导究竟是表扬还是鼓励?从字义上理解,“表扬”含有赞扬和赞美的意思,是指对好人、好事的公开称赞,是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而“鼓励”是指激发、勉励,振作精神,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地夸奖和鼓励看作人类心灵的甘泉。从实践上看,“表扬”更多地强调功利性,带有“给予”孩子自尊的作用:“鼓励”则是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强调孩子们体验过程,不断反省,从而获得自尊。
正如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道:表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即使表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表扬的长期效果则是让孩子依赖他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慎用“表扬”,鼓励能带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引导。
如何正确鼓励孩子
第一,鼓励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带有描述性语言的。
小班的孩子午睡后起床,自己整理衣服,老师说:“我看见你自己把衣服穿了起来,标签在后面,还把裤子套好了,口袋在前面。你会自己穿衣服了,多棒啊!”
“孩子,你举手了!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声音让大家都能听见!我觉得你很像演讲家。”
“今天做操时,你的两个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连手指头都有力,这真的很不容易!”
教师采用的不仅是简单的表扬,而是用描述性的语言,陈述了事情的经过,不仅告诉孩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让其感受到老师是真正看到了他们的行为,给予其最真实的认可。
第二,鼓励的语气是真正的欣赏,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一听到你发言时不大不小的声音,我就觉得很舒服。”
“我最喜欢看你认真看书的样子,感觉你很专心。”
“哎呀,这个区域是谁收拾的呀,这么整齐,太舒服了!”
“你帮他搬了椅子,我太欣赏你了!”
教师在鼓励孩子时,要反问自己:给出的鼓励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是否为了孩子们一点点的变化而激动?是否真的觉得孩子们天天都制造了惊喜?只有这样,我们的鼓励才会让孩子们感到真实,而不是虚伪的敷衍。
第三,我们可以提供有关方法的建议,用一个词语或短轻快地概括。
“你先搬椅子,再把玩具拿过来,这就是做事有条理。”
“你听了别人的发言,然后补充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倾听他我人说话的结果。”
“你看见这些小花有些干了,就给它们浇了水,这就是关心植物的表现。”
“你已经在这里装螺丝很久了,这就叫有耐心。”
“我看到你帮乐乐扣纽扣了,你在关心小伙伴哦。”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们回顾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评价,并让其他同伴模仿和学习。同时,又能对同类别的行为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孩子们有了相应的行为目标。
第四,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鼓励的方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
对小班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简短的鼓励性语言,例如:“你用两只小手搬椅子的!”“你能把所有玩具都放回筐里啦!”“你的手指能把纸撕成一条一条的。”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抱一抱、搂一搂、摸摸头等身体接触表达情感。对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用长一些、复杂一些、内容更多一些的鼓励性语言,也可以使用概括性词语。
第五,鼓励时注意不要对比他人,避免触及弱点或失误。
“你今天居然没离开座位到处乱跑,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终于举手发言了!”
“这个动作你终于做对了!”
对比的方式会让孩子难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我们应该尽可能纯粹地用赞美的方式鼓励孩子:
“你在椅子上坐了快15分钟了,这就是坚持。”
“你发言了,让大家知道了你的想法,这个感觉太好了。”
“你这个动作做得很到位,很有力度,跟上了节拍,你一定是在家练习的吧?”
这样的鼓励强调孩子现在的行为和付出的努力,我们应当更多地引导孩子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通过对比让孩子更加沮丧,甚至怀疑自己。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而鼓勵正是激发孩子内省上进的最好方式。因为,鼓励可以让孩子接受我们,可以让孩子与我们站在一起。只有运用正确鼓励的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