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当前,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成效初显,但是学生在区域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尚有诸多不足,不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种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现状,并从三个方面讨论培养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核心素养;方法
一、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
首先,学生总区域认知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我以所在学校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在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方面,有超过一半人数的学生都不够理想,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部分学生只善于比较常见的区域地理要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已经学过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知识的区位因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当遇到实际问题需要比较区域差异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只能比较区域中的常见要素,如地理位置、交通、人口和劳动力等,而对于区域之间的市场、政策、国内外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则很少会考虑到。这表明高中生头脑中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最后,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不足。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地图并不敏感,他们不能准确地从地图上识别出所需要的信息。众所周知,地图中承载着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够将地理事物复杂的时空变化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如果学生不会读图识图,必然会制约其区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到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借助案例教学法增强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从而促使他们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方法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上非常合适,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对人地协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其认识区域特征、解决区域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学选修6《环境保护》中第二章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时候,在前面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了解目前我们周围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我结合当前我国北方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这一真实的环境问题,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旨在唤醒学生内心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从自己做起,在生活中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我在课前以如下导入语引出雾霾天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生产生活活动,使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给当地乃至全国的大气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各种污染物质在大气中聚集,造成大气污染,而雾霾天气就是目前常见大气污染问题之一。随后我为学生进一步解释了雾霾天气的概念,及其与雾和霾之间区别。随后,我通过多媒體给学生呈现一张甘肃省的大气颗粒物分布图和甘肃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特征,让学生分析雾霾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两张图片使学生的视觉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使他们产生区域地理环境问题分析的意识,从而成功达成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
(二)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学生区域认知的过程是对区域特征分析的过程,高中地理教材中区域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逻辑思维、综合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个人的思考和学习有时难以完成任务,再加上部分学生思维懒隋,遇到难题不是先自主思考,而是等待教师的统一讲解。这样一来,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基于这种现状,我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他们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究问题。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还能高效地解决地理问题。
(三)开展辩论活动激活思路提升空间认知和区域分析能力
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确,只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时候,才能说明他们是真的在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咀嚼碎了的东西。但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自然是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且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高中地理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致,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充分激活其讨论的思维。例如,教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地理现象中发自主发现地理问题,自觉关注人地关系,我在多媒体上呈现了“中国大陆核电站分布图”和“日本的核电站分布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对比分析,说一说从两图中得到的重要信息。然后又出示了“中国大陆核电站的拟建项目”图,并指出,在2019年的两会上,内陆核电站是否重启的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基于此背景,我设计了一场辩论赛,辩题为“当前是否可以建立内陆核电站”,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从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等多个地理要素进行探讨。
三、结语
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学生能够理解地域性这一特点,认识到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性。针对目前高中生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不完整,区域地理问题分析不足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区域认知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无形中训练其区域认知能力。
(责编:张欣)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核心素养;方法
一、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
首先,学生总区域认知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我以所在学校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在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方面,有超过一半人数的学生都不够理想,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部分学生只善于比较常见的区域地理要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已经学过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知识的区位因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当遇到实际问题需要比较区域差异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只能比较区域中的常见要素,如地理位置、交通、人口和劳动力等,而对于区域之间的市场、政策、国内外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则很少会考虑到。这表明高中生头脑中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最后,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不足。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地图并不敏感,他们不能准确地从地图上识别出所需要的信息。众所周知,地图中承载着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够将地理事物复杂的时空变化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如果学生不会读图识图,必然会制约其区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到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借助案例教学法增强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从而促使他们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方法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上非常合适,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对人地协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其认识区域特征、解决区域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学选修6《环境保护》中第二章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时候,在前面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了解目前我们周围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我结合当前我国北方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这一真实的环境问题,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旨在唤醒学生内心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从自己做起,在生活中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我在课前以如下导入语引出雾霾天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生产生活活动,使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给当地乃至全国的大气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各种污染物质在大气中聚集,造成大气污染,而雾霾天气就是目前常见大气污染问题之一。随后我为学生进一步解释了雾霾天气的概念,及其与雾和霾之间区别。随后,我通过多媒體给学生呈现一张甘肃省的大气颗粒物分布图和甘肃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特征,让学生分析雾霾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两张图片使学生的视觉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使他们产生区域地理环境问题分析的意识,从而成功达成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
(二)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学生区域认知的过程是对区域特征分析的过程,高中地理教材中区域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逻辑思维、综合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个人的思考和学习有时难以完成任务,再加上部分学生思维懒隋,遇到难题不是先自主思考,而是等待教师的统一讲解。这样一来,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基于这种现状,我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他们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究问题。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还能高效地解决地理问题。
(三)开展辩论活动激活思路提升空间认知和区域分析能力
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确,只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时候,才能说明他们是真的在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咀嚼碎了的东西。但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自然是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且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高中地理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致,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充分激活其讨论的思维。例如,教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地理现象中发自主发现地理问题,自觉关注人地关系,我在多媒体上呈现了“中国大陆核电站分布图”和“日本的核电站分布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对比分析,说一说从两图中得到的重要信息。然后又出示了“中国大陆核电站的拟建项目”图,并指出,在2019年的两会上,内陆核电站是否重启的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基于此背景,我设计了一场辩论赛,辩题为“当前是否可以建立内陆核电站”,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从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等多个地理要素进行探讨。
三、结语
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学生能够理解地域性这一特点,认识到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性。针对目前高中生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不完整,区域地理问题分析不足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区域认知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无形中训练其区域认知能力。
(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