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化的语文阅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契机去接触更广泛的阅读材料,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最终让学生变得爱阅读、会阅读。那么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开设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丰富阅读主体、活动形式、空间等,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鼓励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遨游,增长他们的见识,提升他们的内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活动方式;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丰富阅读活动的主体,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开展个体阅读活动
尊重个体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是有效开展阅读活动的基本准则。小学生不喜欢被束缚、被安排,但以往的个体阅读活动中,学生只读不悟,氛围懒散,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设计语文个体阅读活动时,在以尊重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领和点拨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从而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进行。部编版三年级《燕子》一课的阅读指导中,先以轻松的话题导入课堂:说说燕子都有哪些特征、看到燕子时会联想到什么,安排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燕子等问题,划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总结阅读后的感受。通过以问引读的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能够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收获了良好的阅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组织集体阅读活动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阅读时难以维持住良好的心态,长时间地独自阅读会让他们失去方向、故步自封。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群体的效应,开展集体式的阅读活动,提供给学生交流和探讨的空间。例如《纸的发明》这一课中,自主阅读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以及整体的文章主题,指名部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了文章内容,而利用学生自读的时间,在黑板上以表格形式总结了纸的发展历程:帛、麻纸、纸的出现时间、用料、优点和缺点,依照着课文填充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思索: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造纸术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他们采取合作阅读的方式,每个人负责不一样的任务,筛选和整理各个成员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讨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最终成果,每个小组选定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做修改和补充,营造良好的探讨交流氛围。
(三)实施亲子共读活动
不论是个体阅读还是集体阅读,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行为,还需要从家庭的角度着手,实施亲子共读的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从校内拓展到家庭中,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针对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在设计亲子共读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和实施计划。首先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完成研读任务,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阅读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利用班会的时间向家长讲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提出几种阅读方法,增强家长的陪读意识。班内每一位学生都为自己制定了亲子阅读计划。查找资料,填写读书反馈表,记录共读时间等。作为教师则不定期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比赛,交流共读方法,怎样高效阅读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家长为学生营造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氛围,使家长了解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共同进步和成长,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让学生在阅读中变得更加自信。
二、变换阅读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机会
(一)开展主题式的阅读比赛活动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主题。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以更加清晰的思路去进行探索活动,可以快速激活他们的内在情感,促使学生将课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将同主题的文章安排在一个单元中,为开展主题式阅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之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了其他主题的阅读比赛活动,比一比看哪位学生能够将某一个主题描述地更加全面且有内涵,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积累与概括能力,促进他们研读文本能力的提高。
(二)组织经典式的阅读分享活动
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优秀的文化、思想,对当前的小学生依然有教育的意义和引领的作用。开展经典类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既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完善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入经典,选取易于学生读懂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他们了解那些经典作品的魅力,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比如在文学方面,选取四大名著,每天组织学生抽出一部分时间阅读某部作品中的一个故事,相互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描绘故事情节,这样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部作品的内容了解。另外在每节课的初始阶段,都会为学生阅读优秀作品中的片段,如《小英雄雨来》《丁丁历险记》《父与子》等,涉及到了不同领域、不同主题。让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消除了以往他们阅读的盲目性。
(三)组织辩论式的阅读理解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研读材料,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阅读内容选择恰当的辩题,安排学生进行有序地辩论,依据学生的辩论内容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指导,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比如在课堂上的阅读活动中,引入发现式的辩论法,请学生提出一个有歧义的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后进行分析和辩论,参与者用不同的依据来阐述,形式比较自由,任何有新想法的学生都可以随时加入。或者根据某一个单元的主题确定辩论内容,不限定学生辩论时所使用的案例,实现各个学科知识的交叉相融。
三、更新阅读活动的场地,延伸学生的阅读空间
(一)灵活应用课堂导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是指导学生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这一场所对学生进行启发,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这才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比如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情景对话法、问题导读法、关键词句分析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活动,真正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扩大学生联想空间的效果。
(二)进行课内外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内外结合的阅读形式,是满足学生好奇心、增长学生见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文章的作者、创作背景等信息进行搜集和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的活动。比如《纸的发明》中,学生搜集了蔡伦相关的信息,了解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的成就,掌握了其他三大发明的信息,搜集了那些悠久且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师则以一个合格协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究,帮助他们梳理问题,在恰当的时机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阅读活动。这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促进了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体来看,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积极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有助于改变他们学习的方式,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则必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领跑者,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讓学生处在具有浓郁的书香氛围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完成各项阅读活动任务,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诸多好处,改变他们的阅读态度,促进他们良好阅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彬彬.小学语文“多元阅读”的实施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活动方式;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丰富阅读活动的主体,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开展个体阅读活动
尊重个体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是有效开展阅读活动的基本准则。小学生不喜欢被束缚、被安排,但以往的个体阅读活动中,学生只读不悟,氛围懒散,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设计语文个体阅读活动时,在以尊重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领和点拨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从而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进行。部编版三年级《燕子》一课的阅读指导中,先以轻松的话题导入课堂:说说燕子都有哪些特征、看到燕子时会联想到什么,安排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燕子等问题,划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总结阅读后的感受。通过以问引读的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能够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收获了良好的阅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组织集体阅读活动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阅读时难以维持住良好的心态,长时间地独自阅读会让他们失去方向、故步自封。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群体的效应,开展集体式的阅读活动,提供给学生交流和探讨的空间。例如《纸的发明》这一课中,自主阅读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以及整体的文章主题,指名部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了文章内容,而利用学生自读的时间,在黑板上以表格形式总结了纸的发展历程:帛、麻纸、纸的出现时间、用料、优点和缺点,依照着课文填充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思索: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造纸术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他们采取合作阅读的方式,每个人负责不一样的任务,筛选和整理各个成员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讨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最终成果,每个小组选定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做修改和补充,营造良好的探讨交流氛围。
(三)实施亲子共读活动
不论是个体阅读还是集体阅读,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行为,还需要从家庭的角度着手,实施亲子共读的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从校内拓展到家庭中,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针对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在设计亲子共读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和实施计划。首先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完成研读任务,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阅读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利用班会的时间向家长讲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提出几种阅读方法,增强家长的陪读意识。班内每一位学生都为自己制定了亲子阅读计划。查找资料,填写读书反馈表,记录共读时间等。作为教师则不定期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比赛,交流共读方法,怎样高效阅读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家长为学生营造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氛围,使家长了解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共同进步和成长,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让学生在阅读中变得更加自信。
二、变换阅读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机会
(一)开展主题式的阅读比赛活动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主题。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以更加清晰的思路去进行探索活动,可以快速激活他们的内在情感,促使学生将课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将同主题的文章安排在一个单元中,为开展主题式阅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之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了其他主题的阅读比赛活动,比一比看哪位学生能够将某一个主题描述地更加全面且有内涵,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积累与概括能力,促进他们研读文本能力的提高。
(二)组织经典式的阅读分享活动
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优秀的文化、思想,对当前的小学生依然有教育的意义和引领的作用。开展经典类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既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完善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入经典,选取易于学生读懂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他们了解那些经典作品的魅力,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比如在文学方面,选取四大名著,每天组织学生抽出一部分时间阅读某部作品中的一个故事,相互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描绘故事情节,这样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部作品的内容了解。另外在每节课的初始阶段,都会为学生阅读优秀作品中的片段,如《小英雄雨来》《丁丁历险记》《父与子》等,涉及到了不同领域、不同主题。让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消除了以往他们阅读的盲目性。
(三)组织辩论式的阅读理解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研读材料,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阅读内容选择恰当的辩题,安排学生进行有序地辩论,依据学生的辩论内容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指导,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比如在课堂上的阅读活动中,引入发现式的辩论法,请学生提出一个有歧义的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后进行分析和辩论,参与者用不同的依据来阐述,形式比较自由,任何有新想法的学生都可以随时加入。或者根据某一个单元的主题确定辩论内容,不限定学生辩论时所使用的案例,实现各个学科知识的交叉相融。
三、更新阅读活动的场地,延伸学生的阅读空间
(一)灵活应用课堂导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是指导学生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这一场所对学生进行启发,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这才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比如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情景对话法、问题导读法、关键词句分析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活动,真正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扩大学生联想空间的效果。
(二)进行课内外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内外结合的阅读形式,是满足学生好奇心、增长学生见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文章的作者、创作背景等信息进行搜集和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的活动。比如《纸的发明》中,学生搜集了蔡伦相关的信息,了解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的成就,掌握了其他三大发明的信息,搜集了那些悠久且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师则以一个合格协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究,帮助他们梳理问题,在恰当的时机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阅读活动。这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促进了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体来看,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积极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有助于改变他们学习的方式,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则必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领跑者,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讓学生处在具有浓郁的书香氛围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完成各项阅读活动任务,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诸多好处,改变他们的阅读态度,促进他们良好阅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彬彬.小学语文“多元阅读”的实施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