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占了一定的比例, 学习掌握好文言文,对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传承民族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文言文比较生涩难懂,所写内容离现在久远,因此真正喜欢文言文的中职生并不多。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以深厚的古文素养感染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具有深厚的古文素养,上课旁征博引,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文言词汇出口成章,讲解循循善诱,无疑会让学生产生崇拜之情,产生模仿之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该多读名家古文,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知识,通过不断学习逐步系统化,遇到问题勤查工具书,对于所讲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道所以然。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源头有活水,才能深入浅出地分析课文,得心应手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语文课上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二、重视诵读课文
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读熟课文可以扫清课堂学习时的一些障碍。所以在课堂上,不应以一字一句的翻译为主,而应以朗读为主。在上一篇文言文之前,老师要考究每个字的读法,每一句朗读时的停顿、语气、语调等等。上课时教师要声情并茂地范读或播放优秀的朗读录音,学生听了,就知道了这篇文章应该怎样读。然后老师领读,学生最喜欢这种领读方式。短的文章最好是领读两遍,长的课文可以领读一遍。这样领读之后剩下的时间学生就可以自由地朗读。要让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教师不要急于翻译,而是每讲一个句子先让学生读三四遍,最好能背下来,然后结合注解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大家共同解决。这样学生不仅对难理解的词语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自己能顺利地翻译出句子,此时,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如果老师再适当地加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比较长的篇目则要抓住重点段落来讲,其他段落会翻译就行。这样一个段落下来,学生即使背不会,也读得很熟了,字、句、段都理解得十分清楚,学生感到容易学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三、用生动的故事贯穿课堂始终
大多数文言文都是由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词语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例如讲《鸿门宴》时,可先从刘邦的一些轶事讲起,然后再讲一讲项羽征战沙场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要选取跟课文有联系的、能跟课文中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紧密相关的)。让课文中的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印象,让学生对人物感兴趣进而渴望知道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具体故事。故事可不能一口气讲完,要懂得吊学生的胃口,故事讲到课文的故事开始之前就停下来,在学生都提起了兴趣的时候,顺势引导学生一起来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刻板地逐字逐句解释和翻译,把课文中的句子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念出来,再试着用生动的、形神兼具的语言来讲述。要使学生觉得这话这么有意思啊,原来古文挺有意思的。等到学生都入迷的时候及时地给学生灌输文言文简洁明了、表意深刻的特点。把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讲述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还可以把课文以后的故事再展开讲一下。例如补充讲述最后刘邦得到天下而项羽垓下自刎了,以这样的结局来印证课文中亚父范增的话“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运用能力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古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才能最终受益。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去推断新的语言现象,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会了新知识。如在《鸿门宴》一文中,有个句子出现了三个“为”:“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个“为”的意义、词性各不同,前者是“替”的意思,属介词,读“wèi”;后者是“出”的意思,属动词,读“wéi”。“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为”则表被动;“何辞为”中的“为”是句末语气词;再联系复习旧知识,《荆轲刺秦王》中“乃为装遣荆轲行”的“为”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整理”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提高,能力自会增强。
学生要获得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其中,增强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积累,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有机统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而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出“死胡同”。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以深厚的古文素养感染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具有深厚的古文素养,上课旁征博引,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文言词汇出口成章,讲解循循善诱,无疑会让学生产生崇拜之情,产生模仿之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该多读名家古文,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知识,通过不断学习逐步系统化,遇到问题勤查工具书,对于所讲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道所以然。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源头有活水,才能深入浅出地分析课文,得心应手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语文课上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二、重视诵读课文
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读熟课文可以扫清课堂学习时的一些障碍。所以在课堂上,不应以一字一句的翻译为主,而应以朗读为主。在上一篇文言文之前,老师要考究每个字的读法,每一句朗读时的停顿、语气、语调等等。上课时教师要声情并茂地范读或播放优秀的朗读录音,学生听了,就知道了这篇文章应该怎样读。然后老师领读,学生最喜欢这种领读方式。短的文章最好是领读两遍,长的课文可以领读一遍。这样领读之后剩下的时间学生就可以自由地朗读。要让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教师不要急于翻译,而是每讲一个句子先让学生读三四遍,最好能背下来,然后结合注解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大家共同解决。这样学生不仅对难理解的词语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自己能顺利地翻译出句子,此时,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如果老师再适当地加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比较长的篇目则要抓住重点段落来讲,其他段落会翻译就行。这样一个段落下来,学生即使背不会,也读得很熟了,字、句、段都理解得十分清楚,学生感到容易学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三、用生动的故事贯穿课堂始终
大多数文言文都是由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词语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例如讲《鸿门宴》时,可先从刘邦的一些轶事讲起,然后再讲一讲项羽征战沙场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要选取跟课文有联系的、能跟课文中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紧密相关的)。让课文中的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印象,让学生对人物感兴趣进而渴望知道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具体故事。故事可不能一口气讲完,要懂得吊学生的胃口,故事讲到课文的故事开始之前就停下来,在学生都提起了兴趣的时候,顺势引导学生一起来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刻板地逐字逐句解释和翻译,把课文中的句子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念出来,再试着用生动的、形神兼具的语言来讲述。要使学生觉得这话这么有意思啊,原来古文挺有意思的。等到学生都入迷的时候及时地给学生灌输文言文简洁明了、表意深刻的特点。把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讲述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还可以把课文以后的故事再展开讲一下。例如补充讲述最后刘邦得到天下而项羽垓下自刎了,以这样的结局来印证课文中亚父范增的话“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运用能力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古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才能最终受益。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去推断新的语言现象,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会了新知识。如在《鸿门宴》一文中,有个句子出现了三个“为”:“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个“为”的意义、词性各不同,前者是“替”的意思,属介词,读“wèi”;后者是“出”的意思,属动词,读“wéi”。“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为”则表被动;“何辞为”中的“为”是句末语气词;再联系复习旧知识,《荆轲刺秦王》中“乃为装遣荆轲行”的“为”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整理”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提高,能力自会增强。
学生要获得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其中,增强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积累,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有机统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而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出“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