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课堂的梯度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第一梯度:“我”能读——规范阅读 感知文本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阅读的各阶段,都应注重“读”这个重要环节,而“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准确读通顺和读流利。
  (一)读准确
  读准确,是学生阅读文本的首要条件,力求通过查阅资料,向他人学习请教等方式正确拼读汉字音节,做到阅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重复回读等。该梯度的要求主要通过学生的自学完成,教师在教授学生三种常用查字典的方法后,便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识字,并在易混难读处相机进行提示指导。如课文《大自然的启示》,课前让学生预习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读准生字新词,通过查询和同学间相互请教,学生能很快读准这些生字新词,对于文中易混淆的音节如前后韵母“川”“窗”“饭”“放”。难读准的二声三声“梅”“美”以及边音鼻音,齐齿撮口等地方教师应重点指导,标准示范,及时正音。
  (二)读通顺
  读通顺,即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语速恰当,停顿分明,节奏张弛有度。该阶段应以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来实现目标。如课文《司马光》中“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教学时可抓住文本特点,伺机进行加点字的轻声朗读指导,教师示范引导,当学生能准确读好轻声时,朗读时的拖音唱读毛病便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读流利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教学时,在要求学生将文本读准读通的前提下还应把精彩语句、重点段落熟读成诵,以“读”促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鸟的天堂》中让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榕树和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受榕树的勃勃生机和“鸟儿飞翔”“鸟声悠扬”的动人场面,通过反复朗读体验美的画面,美的生命,美的情感。通过熟读,感悟文中语之妙用,言之精髓,理之情趣。
  二、第二梯度:“我”会读——入情入境 以“读”促悟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新课程的阅读与文本的对话势必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通过入情入境的品读方能把握文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到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从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享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身临其境,陶醉其中。
  (一)入情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课文佳作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在阅读教学时,应积极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潜移默化地实施情感教育。通过入情诵读,以“读”促情,让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尚的情绪中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文章深邃的内涵及美好情操,受到真正的情感教育。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抓住文章重点段落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让学生带着对五壮士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入情诵读,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紧张动人的情节感染,受到五壮士悲壮豪迈气概的激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入境读
  情由境生,诵读时,只有引领学生融入文本情景,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并在入情朗读中学会体验领悟,才能实现与作者及文本的的深度对话,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使用感情朗读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去体会《月光曲》的内容和意境:以《月光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一幅幅海上月亮图,图文对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情朗读,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与不可遏止的沸腾,让学生的朗读与音乐交融,与创造性的想象汇合,展现出贝多芬《月光曲》的意境,似乎看到贝多芬把穷苦人民带到了光明美好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三、第三梯度:“我”乐读——个性阅读 激趣拓展
  弗莱说;“作者带来文字,读者带来意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活动,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阅读中,读出语文的特点,读出语文的神韵,读出自己的见解,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乐趣所在。如《云雀的心愿》云雀妈妈告诉小云雀,“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图文对照并在阅读想象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用朗读来表达对云雀妈妈的话的个性理解。一名同学在朗读时语气低沉,词与词之间不时停顿,语调哀戚,当问他为何这样朗读,学生回答道:“原来的这里也是山青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而如今一片荒芜沉寂,看到此情此景,云雀妈妈怎能不伤心难过呢!”另一名同学朗读时语调前高后低,语速渐慢,神情开始激动后慢慢转为落寞,当问他为何这样朗读,学生回答道:“美丽的森林被毁于一旦,弱小的鸟儿们曾高声抗议也没能阻止住悲剧的发生,心中怎能不激愤又无奈呢!”另一名学生在朗读时语调逐渐上扬,眼神满是期待,当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朗读时,他回答:“悲剧已然发生,但云雀妈妈并没有绝望,她坚信人类在饱尝肆意毁坏大自然的恶果后定能幡然悔悟,从此植树造林,重建美好家园。”学生在通过不同的朗读,叙述了他们的独特体验与解读,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读出了语文的神韵,实现了个性化阅读,在共性中求得个性,成就了一个和谐的课堂,一个发展的课堂。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三个梯度层层递进,真正实现了阅读教学的本位回归,还课堂以琅琅书声,“以读促悟”“以读代教”通过梯度阅读训练,让学生主动吸收更多知識,陶冶情操,增强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然而,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无书可读”。当务之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寻找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改进课内阅读教学
期刊
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其方法体系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的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其思维的独立性,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科学结论获得的途径与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化学教学和学习,是指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化学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背景分析
期刊
为了克服初一新生对这一转化而引发的学习障碍,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面临的严重脱节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教材内容本身有脱节的现象。其次,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呢?第一个衔接点是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衔接;第二个衔接点是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衔接;第三个衔接点是教学方法上的衔接;第四个衔接点是学生学法的衔接。  一、心存博爱,永不言弃 
期刊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打下创新的基石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
期刊
明朝的李贽在他的 《童心说 》中写道 :“童心者,真心也。”【1】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观点均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走进儿童,理解儿童文化,以“童心”为主体,顺应儿童的天性,倾听儿童的聲音,教育出具有幸福感的“真”儿童。  “童心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依归童心,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情境,以自己的“话”、“
期刊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保持语文课堂上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快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在语文课堂上恰当使用微课教学,让微课点亮语文课堂。  从根本上讲,微课就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基础,在5---10分钟内,进行某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的视频课程。它是帮助学生
期刊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在教学导入中体现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学习效果。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善于导入环节的设计,似乎总是通过师生互致问候或询问日期、天气、学生出勤情问题开始新课;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机。  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如图片导入、实物导入、师生自由交谈导入(free talk)、对话表演导入
期刊
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像一个反冲活塞一样堵塞了德育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等等,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
期刊
一、21世纪信息技术的挑战  新世纪的一场最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多媒体技术成熟发展以后,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和多媒体计算机一起构成了信息时代的新细胞。这就是信息社会的新的细胞,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就不会真正进入21世纪。网络把新的细胞联网了,它不是计算机的联网,不是技术的联网,而是人类智慧的联网。网上跑的是什么?是信息,是人类的智慧。而且传输之快、信息量之大,你想象
期刊
一、当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力的现状与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师信息化观念落伍,心无信息化愿景  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关键,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这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其他教师,更会影响到学生,同时也会让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