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是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认识数学、探索数学的奥秘,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独特的认知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快乐是主旋律、引导学生探索并不断获取知识是教学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教学的窍门、创设一个快乐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有趣的数学学习中汲取大量的知识。
关键词:课程资源;认知冲突;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从创设情境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常采取以下做法,希望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程资源善挖掘,创设情境乐中学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本身就很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课程资源的合理、恰当的适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若教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记时法”关于通过时刻计算时间这一部分时,以事先拍摄好的同学们身边的新华书店、邮局、银行、超市等的营业时间照片以及班上的作息时间表作为研究对象,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投入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去。
再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我与大家共同观看奥运裁判发枪倒计时、看激动人心的游泳选手孙杨比赛,向同学们解释冠军的成绩计算。同时,诱导同学们回忆春晚倒计时,使同学们将学习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自然兴趣盎然、掌握知识的速度大增。
学习的动力源自兴趣。创设情境也要与小学生的兴趣相一致,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爱好兴趣出发,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一个丰富而又活力十足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新知。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中,我通过猴妈妈给4只小猴分一个大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复习了旧知,同时自然地引出下面分“神秘口袋”中桃的情境,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这样的情境创设找准了新知的生长点,营造了快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
二、认知冲突巧设置,解决问题学中乐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成长群体,好奇心强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致浓厚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特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认知冲突,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思索、自觉解决矛盾和冲突,获得认知的平衡。
比如,我在教授《解决问题的对策》时,出杯子容量的题目请同学们解答时,有意不提供“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一信息,使学生思考更为开阔和广泛,更为积极和主动。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时,当因为杯子的不同容量而陷入困境时,就主动思索解决这一困境和矛盾的出路。最终在强烈的求知欲支配下,学生思索发现要换成同一种杯子,对替换这一概念从脑海中独立完成了认知的过程。此时,我适时提出了杯子容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替换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认识到了替换的可能性和替换的实质。
认知冲突的设置,可以使波澜不惊的课堂教学泛起朵朵浪花,形成热烈的教学气氛,学生从情感到行动都参与到了探索、寻求答案、获得平衡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得到了最大发挥。通过对知识获得过程的全经历,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而且体会到了艰辛之后的成就感。
三、师生和谐常互动,数学课堂乐其中
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发挥,依赖是不仅仅是良好的教学能力,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在带领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要加强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经常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对于不同的想法、有争议的焦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加以点拨,给与表扬和鼓励,结束时共同进行激励性的活动评价。这样的和谐互动,学生有了说“不”的权利,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师生关系平等了,只要学生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也敢说出独立的想法了,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这一切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在友爱和谐的氛围中一天天进步的学习成长乐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之余、赢得一份快乐!
参考文献:
[1]陈海青,小学数学愉快教学之我见,青海教育,2009年第72期
[2]吴正薇,谈谈数学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的策略,2009年第15期
[3]周卫国,发现教学法与创新教育,小学各科教与学,2001年第5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认知冲突;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从创设情境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常采取以下做法,希望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程资源善挖掘,创设情境乐中学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本身就很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课程资源的合理、恰当的适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若教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记时法”关于通过时刻计算时间这一部分时,以事先拍摄好的同学们身边的新华书店、邮局、银行、超市等的营业时间照片以及班上的作息时间表作为研究对象,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投入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去。
再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我与大家共同观看奥运裁判发枪倒计时、看激动人心的游泳选手孙杨比赛,向同学们解释冠军的成绩计算。同时,诱导同学们回忆春晚倒计时,使同学们将学习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自然兴趣盎然、掌握知识的速度大增。
学习的动力源自兴趣。创设情境也要与小学生的兴趣相一致,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爱好兴趣出发,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一个丰富而又活力十足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新知。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中,我通过猴妈妈给4只小猴分一个大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复习了旧知,同时自然地引出下面分“神秘口袋”中桃的情境,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这样的情境创设找准了新知的生长点,营造了快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
二、认知冲突巧设置,解决问题学中乐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成长群体,好奇心强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致浓厚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特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认知冲突,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思索、自觉解决矛盾和冲突,获得认知的平衡。
比如,我在教授《解决问题的对策》时,出杯子容量的题目请同学们解答时,有意不提供“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一信息,使学生思考更为开阔和广泛,更为积极和主动。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时,当因为杯子的不同容量而陷入困境时,就主动思索解决这一困境和矛盾的出路。最终在强烈的求知欲支配下,学生思索发现要换成同一种杯子,对替换这一概念从脑海中独立完成了认知的过程。此时,我适时提出了杯子容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替换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认识到了替换的可能性和替换的实质。
认知冲突的设置,可以使波澜不惊的课堂教学泛起朵朵浪花,形成热烈的教学气氛,学生从情感到行动都参与到了探索、寻求答案、获得平衡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得到了最大发挥。通过对知识获得过程的全经历,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而且体会到了艰辛之后的成就感。
三、师生和谐常互动,数学课堂乐其中
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发挥,依赖是不仅仅是良好的教学能力,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在带领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要加强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经常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对于不同的想法、有争议的焦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加以点拨,给与表扬和鼓励,结束时共同进行激励性的活动评价。这样的和谐互动,学生有了说“不”的权利,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师生关系平等了,只要学生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也敢说出独立的想法了,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这一切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在友爱和谐的氛围中一天天进步的学习成长乐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之余、赢得一份快乐!
参考文献:
[1]陈海青,小学数学愉快教学之我见,青海教育,2009年第72期
[2]吴正薇,谈谈数学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的策略,2009年第15期
[3]周卫国,发现教学法与创新教育,小学各科教与学,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