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就像一面镜子,它能从一个方面清楚地反映出一名教师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来给予确定与论证。那么,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运行教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是真正值得我们提倡与推广的?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所不倡导的?在新课标理念下,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就是反映教师创新思想的一面镜子。因此,评价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首先要看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教师是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不断设疑,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随时能提出问题,整个课堂充满问题。二是看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教师问题提出后,是否具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强烈反映。三是看教师是否能抓住重点,提出的问题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通过对问题的质疑和研讨,能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真正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环节设计追求科学性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新的生成很多是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的。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情境性。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可从以下视角观察:
一是看层次是否清晰。教师能否有效地控制课堂,科学地引导学生再次发现知识,重新组合知识,环环紧扣,恰到好处地设疑,启迪学生思维。二是看是否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步骤,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看教学节奏是否适度,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活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
三、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有效
学生学习态度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程度。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学生学习态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的关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二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照要求正确地操作实验,能够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且与他们合作,分享学习的乐趣。三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裕。
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合理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体现合理,它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教师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否有提前为本节课准备的课件、教具等。二是看是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传输、表达、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三是看教师能否做到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教师设计的课件能否在拓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方面带来较大的改变。四是看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走出为使用而使用、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一切的误区。
五、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能力强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教师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应用技能。教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应用、课程标准、教学趋势有透彻的认识,做到基本概念明确,运算技能熟练,题意理解深刻。二是看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是看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充足,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猜想、推理、验证、讨论等数学活动。四是看学习指导的范围针对性强,教学过程调控灵活恰当。
总之,评价一节数学课堂教学的优与差,应主要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数学新课程要求。在当前全面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课堂教学中求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不仅让学生获得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更要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不懈追求,也是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初衷所在。
(责任编辑:张华伟)
一、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就是反映教师创新思想的一面镜子。因此,评价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首先要看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教师是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不断设疑,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随时能提出问题,整个课堂充满问题。二是看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教师问题提出后,是否具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强烈反映。三是看教师是否能抓住重点,提出的问题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通过对问题的质疑和研讨,能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真正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环节设计追求科学性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新的生成很多是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的。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情境性。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可从以下视角观察:
一是看层次是否清晰。教师能否有效地控制课堂,科学地引导学生再次发现知识,重新组合知识,环环紧扣,恰到好处地设疑,启迪学生思维。二是看是否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步骤,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看教学节奏是否适度,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活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
三、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有效
学生学习态度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程度。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学生学习态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的关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二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照要求正确地操作实验,能够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且与他们合作,分享学习的乐趣。三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裕。
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合理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体现合理,它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教师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否有提前为本节课准备的课件、教具等。二是看是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传输、表达、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三是看教师能否做到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教师设计的课件能否在拓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方面带来较大的改变。四是看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走出为使用而使用、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一切的误区。
五、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能力强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观察的视角为:
一是看教师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应用技能。教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应用、课程标准、教学趋势有透彻的认识,做到基本概念明确,运算技能熟练,题意理解深刻。二是看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是看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充足,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猜想、推理、验证、讨论等数学活动。四是看学习指导的范围针对性强,教学过程调控灵活恰当。
总之,评价一节数学课堂教学的优与差,应主要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数学新课程要求。在当前全面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课堂教学中求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不仅让学生获得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更要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不懈追求,也是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初衷所在。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