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uz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辽宁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的“脱教材”现象愈来愈明显,几乎在全部试卷中看不到任何教科书的影子。现在的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要想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教师与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有些文科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不及格;历史发展的各阶段特征不明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看不懂材料;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弱;没有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较弱;语言组织表达不清晰,答题不规范等。
  (二)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主要问题
  (1)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偏离了“历史”的轨道,失去了“历史”的味道,材料理解的重要性似乎远远掩盖了历史本身,历史考卷更像是语文材料阅读。
  (2)由于高考越来越高于教材,讲与考的天平似乎已经严重失衡,就这种情况而言,复习课还要讲教材吗?如果降低讲解教材的比重,增加试题的数量,就能让失衡的天平回归常态吗?
  (3)12道客观选择题、48分成为了学生决胜高考的关键。主观的材料解析虽然在分值上占据优势(52分),但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它还能在我们师生的心目中同样占据优势地位吗?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主观试题的重要性吗?同时,客观选择题随意性很大,运气似乎比知识重要,老师们有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
  困惑和疑问始终都会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它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如果我们永远生活在困惑和疑问中,而不努力尝试着寻求解决困惑和疑问的办法,那么,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所宣讲的人生哲理是不是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了呢?因为我们没有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地告诉我们的学生:“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我们指责试题的偏、难、怪,强调高一、高二应该如何如何,或比较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异……都显得无济于事。我们只能思考在现有的学情下,在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怎样能够短时高效地助力学生的高考。
  (三)高考备考的一些误区
  高考备考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高强度,高负荷的题海战术上,许多老师盲目地让学生买各种练习册,认为做题越多越好,甚至很多老师问笔者觉得哪本练习册最好,想为学生挑选,笔者认为站在教师的角度,最适合你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只有你为自己学生编制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你才最了解你的学生,知道你的学生们最需要什么,所以建议每所学校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选择甚至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练习册。如果没有精力去自编练习册,教师也要事先为学生精选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切忌指定某些练习册,从头做到尾,这样会徒劳无功,白白浪费宝贵时间。
  高考备考的另一个误区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如今虽仍要“以纲为纲”,即按照考纲要求复习,但决不能“以本为本”,因为课改后实现了教科书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岳麓书社版、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四套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国各省实验。辽宁省现有岳麓书社版和人教版两套教科书在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教师不辞辛苦,把其中两版教材里的共同内容找出来,作为学生复习重点,自认为这将是未来高考命题的重点,但这样做也是徒劳的,因为高考命题专家早已明确表示高考命题时将不会按照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出题,也不会从任何一个版本教材中选取阅读材料,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那么高考中的“脱教材”说明是不是教材就没用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教材虽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但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落实考纲中对基本历史知识,即主干知识的载体,我们必须利用好现行教科书进行备考,也可称为“回归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针对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以学定教
  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轮复习结束之后,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经验性的评定。埋头苦干者,教材和笔记“背”得胸有成竹、滚瓜烂熟,可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心理落差极大,失落感强,消极悲观的情绪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自我否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与复习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与试题的整合与迁移训练不够。对于这类同学,我们一味的说教与指导有时并不能直达病灶,而能够首先重建他们的信心才是第一要务,指导他们注意知识与知识的联系性,利用历史学科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时间”要素将教材与试题整合,会有一定的效果。一轮复习之后知识落实不到位的、知识理解欠灵活的、知识网络未形成的,或者知识迁移薄弱的问题会成为二轮复习时重务。
  (二)依据考纲,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考试大纲》(简称考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复习的依据。尽管近年来全国高考新课标辽宁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脱教材”现象日趋严重,但仔细想想,仍然在考学科主干知识,所以建议老师们按照考纲要求,依托教材,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逐一过关,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制度和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在高考中常常出现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定要让学生牢牢掌握。
  (三)加强训练,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古汉语材料越来越多,考生读不懂材料,所以有的历史老师说“这不是历史学科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问题,是古文没学好。”我们经常说“文史一家”“文史不分家”,事实的确如此。面对问题,我们不应互相推卸责任,而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计划从高一起每节历史课后给学生留一篇古汉语小短文,下一节课前五分钟解读小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推广。这对改进目前我国高中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在全世界各国中处于倒数几名的现状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中老师们要不断地开阔视野,了解现代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使整个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注意不要满堂灌,一讲到底,关键“不是你告诉了学生多少,而是你启发学生多少”,要多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自己得出结论,用材料印证结论,从内容中推导出作用、影响、意义,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出的结论。
  (四)关注与社会生活、新史观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每年高考学科素养题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新史观包括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特别是文明史观高考作用尤为突出。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指导性是非常明确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著名高考命题专家刘宗绪先生就反复提出,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历史,并将其确定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近年来,这一观点得到不断强化。如今文明史观已成为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指导思想,在新课标高考中屡屡发挥作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构建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近些年的高考以文明史观总揽全局,中外关联,古今贯通。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应参考文明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和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五)加强学法指导,训练答题技巧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复习中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这不仅对学生参加高考有利,对其未来的继续学习也有利。所以要精讲、精选、精练,做到举一反三。教师适当的学法指导必不可少。比如对材料题要让学生先看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语,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标题、出处、所给的时间等信息,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及试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问什么答什么,用词一定要准确规范,使用历史专业用语,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力争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六)精选精练,特别要关注近几年的全国卷真题
  避免陷入疲劳的题海战术,做到精选精练,要特别关注2007年以来的全国课改新课标卷,海南卷及大纲全国一卷、全国二卷,认真做每道试题,了解高考试题的难易度并掌握其命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很多考生不知所措,有恐惧心理,教师也直呼超纲,其实认真想想,即使是没有学过的知识,在给出的新材料中已经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只要我们冷静下来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还是有桥可搭的,但前提是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具有灵活运用和迁移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
  总之,希望广大师生学好考纲,用足教材,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三历史复习,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短时高效,在2014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四步阶进法”(预学→分享→拓展→测评),一个很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传统教学理念的精华,更是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只要用心,就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四步阶进法”的课堂模式,教师凭着教学的智慧予以演绎,就是诗意曼舞的“四步”,就是才情翩飞的“阶进”,呈现的则是一个精彩的课堂,一方亮丽的天空。  一、激起真切的感触——预学  语文教学中,“四步阶进法”把学生汲取知识的
摘 要:现今,中等职业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内容日益增多,中等职业院校发展要想有新的突破和进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深刻认识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通过对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工作及现状的分析,对中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 国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写。  [关键词]    写作;激发兴趣;生活体验 
小学生写作水平令人头痛由来久矣!翻翻学生的作文,许多人纷纷指责什么“高耗低效”;什么“词不达意,胡言乱语”;什么“空洞无物,了无创意”……作文教学已成众矢之的。社会上已是怨声载道,教师们也是举步维艰,学生们更是苦不堪言。作为—名语文教师,笔者时时追问自己:小学生作文现状如何?弊端何在?对策何在?  细细省思与剖析,笔者认为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如下缺失:作文教学极其薄弱。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的本质认识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情能动人,唯情能感人,情在文学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在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感情真挚。唯有真情,才是作文最重的砝码,才能拨动那难以触动的心灵之弦。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语)真情缘于生活,只有积累真实的、典型的生活素材,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文章的感情才会真挚,才会获得青睐,才会与读者的情感产生
[按]本节课是一节早自习和一节预习课后的展示课,学生需要展示的问题基本进行了预设和点拨。  一、导入  师: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唐朝,回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公元759年,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杜甫来到了四川成都,他求亲访友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小茅屋,总算有了栖身之地。可是没有想到两年后的一场风雨不期而至,茅屋被破,大雨倾盆,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诗歌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
摘 要:“学教模式”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和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白板展示学习结果、生生互讲、反馈交流等方式构建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模式。“学教模式”旨在通过加强与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引领“动”“静”结合,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优化“学教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来实现“学教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教模式”;有效性;课堂教学  一、何谓“学教模式”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摘 要]    科学学习是“动手—动脑”的过程《研究电磁铁》一课的教学源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探索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电量、线圈匝数、铁芯粗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有效的控制变量对比实验,通过系列有层次的“做”来建构与积累科学活动经验,不断促进学生的动作技能向心智技能转化。  [关键词]    动手;动脑;课例;设计;评析   一、教学分析   《研究电磁铁》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待汉字与对待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充满了好奇心。于是,笔者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
自2000年起,高考科技文阅读中出现了推断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推断题基本都出现在科技文阅读的最后一题。2008年高考全国卷I、全国卷Ⅱ、天津、重庆、安徽、湖北、湖南、辽宁、四川、浙江科技文阅读最后一题都是推断题。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选出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文中已知的信息进行推测,从而对文中未有的信息进行断定。推断是按照命题的逻辑意义进行的,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