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我们有必要学好它。在我国,英语教学很长时间徘徊在这种状态:教师只教会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对语言文化涉及得还很少,包括英语国家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等文化,教师没有专门的讲解,有讲解的教师也只是在课堂上简单的提一下。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差异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认识,在英语学习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并且急需解决。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是与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密不可分的。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交流时表现出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而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受着语言的影响。在这样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且通过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时常互相恭维赞赏。中国人因为注重谦虚,讲求"卑己尊人", 在与人交际时,会把谦虚看作一种美德,因此接受恭维之后,就会说:"没有,或者是说你过奖了。"而美国人在受到赞赏时,他会说谢谢,而不是委婉的表达谦虚。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就会让中国人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美国人听到中国人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赞扬或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时,就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这就是因为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所导致的,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达了该民族文化的内容。各民族文化语言都是在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及人文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及宗教信仰千差万别,所以,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来教授,把英美文化作为一个重点来教,使之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来体会和应用英语,把英美文化真正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二、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在课堂上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教师首先要对英美文化对学生学习好英语交际的重要性有充分的理解,在课堂上,除了教会学生句式、语法,词汇等等外,还应该抓住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对教材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如在教材上看见这样的句子时,如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meal?,What are you doing?等等这些问句,教师可以把他们单独提出来,让学生翻译,如译成你上哪儿?吃了吗?你在干什么?然后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这些句子在中国的语境中起的作用是常以询问别人的私事来表示关心别人。而在英美文化中这种用方式来关心,他们是不喜欢的,他们所用这些句子是用来真正问问题的时候用的。又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湯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教师在教授这些英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穿插西方餐具的使用方法,生活化的课堂不仅缩短了课堂与教学的距离,而且在讲解中,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外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英语习语的讲授。英语习语是英文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意识,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很多习语,其实暗含着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a luck dog,在英语中dog 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翻译成"幸运狗",而应译为"幸运儿"。因此,学好英语习语,也是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好方法。
(二) 增加对课外英美文化知识的阅读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有指导性地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英美文化知识。一是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英语文学作品,如《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美国风情录》、英美经典小说如《哈姆雷特》、《简·爱》、《傲慢与偏见》……等让学生课后阅读,也可以建议订阅英文版《21世纪报》等报纸书刊,来增加对英美文化知识的了解。二是可借助各种媒体来增加英美文化知识,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欣赏国外的英语影片,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的地理文化,历史古迹等等,而这些形象生动的英美电影,是最容易让学生融于其中的,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来听发生在英美当地的新闻趣事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三是学校一定要有学习英语文化的气氛,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阵地,阵地上都没有培养育苗的土壤,这苗怎样才培育得好呢。所以学校应该在各个角落对英美文化有所宣传和张贴。如在学生课间时间播放英文歌曲或是英美地区的乐闻趣事。又如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讲座,介绍英美文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在教学楼、实验楼、课室、走廊等地方贴上英语指示牌,英语格言、谚语等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
三、要求学生写英语读后感
在学生欣赏了英语影片,电视节目之后,让学生写英语读后感,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更深入地吸取英美文化的又一途径,因为很多学生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或者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耐心虚心的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因此在写读后感或者是观后感上,对学生要求就比较高。读别人的英语作品时一定要读的是一部完整作品,才能从中有所见解。如果读别人的英语文章读的是片段,就会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让人不好理解或是不能更深入的感受真情和深刻内涵。如让学生读一本英语版的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并让他们从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方面去欣赏作品,并以此写一篇读后感,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地阅读和学习,就无法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管是英美文化还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没有认真的学习,是无法了解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文化特点的,写出的感谢只会是空洞的。因为文学作品可以为作者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而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外语教学中语言技巧和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也不能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学习语言,不但要学习这种语言的句式,词汇等,还要学习语言的文化知识,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有意识地、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使学生能在对该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 同时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打好英美文化基础知识,克服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困难,最后才能在与说英语国家的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表现自如,才能不被误解,闹出笑话。不管怎样,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皎,孔永红.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2]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交流时表现出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而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受着语言的影响。在这样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且通过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时常互相恭维赞赏。中国人因为注重谦虚,讲求"卑己尊人", 在与人交际时,会把谦虚看作一种美德,因此接受恭维之后,就会说:"没有,或者是说你过奖了。"而美国人在受到赞赏时,他会说谢谢,而不是委婉的表达谦虚。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就会让中国人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美国人听到中国人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赞扬或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时,就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这就是因为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所导致的,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达了该民族文化的内容。各民族文化语言都是在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及人文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及宗教信仰千差万别,所以,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来教授,把英美文化作为一个重点来教,使之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来体会和应用英语,把英美文化真正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二、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在课堂上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教师首先要对英美文化对学生学习好英语交际的重要性有充分的理解,在课堂上,除了教会学生句式、语法,词汇等等外,还应该抓住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对教材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如在教材上看见这样的句子时,如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meal?,What are you doing?等等这些问句,教师可以把他们单独提出来,让学生翻译,如译成你上哪儿?吃了吗?你在干什么?然后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这些句子在中国的语境中起的作用是常以询问别人的私事来表示关心别人。而在英美文化中这种用方式来关心,他们是不喜欢的,他们所用这些句子是用来真正问问题的时候用的。又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湯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教师在教授这些英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穿插西方餐具的使用方法,生活化的课堂不仅缩短了课堂与教学的距离,而且在讲解中,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外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英语习语的讲授。英语习语是英文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意识,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很多习语,其实暗含着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a luck dog,在英语中dog 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翻译成"幸运狗",而应译为"幸运儿"。因此,学好英语习语,也是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好方法。
(二) 增加对课外英美文化知识的阅读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有指导性地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英美文化知识。一是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英语文学作品,如《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美国风情录》、英美经典小说如《哈姆雷特》、《简·爱》、《傲慢与偏见》……等让学生课后阅读,也可以建议订阅英文版《21世纪报》等报纸书刊,来增加对英美文化知识的了解。二是可借助各种媒体来增加英美文化知识,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欣赏国外的英语影片,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的地理文化,历史古迹等等,而这些形象生动的英美电影,是最容易让学生融于其中的,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来听发生在英美当地的新闻趣事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三是学校一定要有学习英语文化的气氛,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阵地,阵地上都没有培养育苗的土壤,这苗怎样才培育得好呢。所以学校应该在各个角落对英美文化有所宣传和张贴。如在学生课间时间播放英文歌曲或是英美地区的乐闻趣事。又如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讲座,介绍英美文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在教学楼、实验楼、课室、走廊等地方贴上英语指示牌,英语格言、谚语等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
三、要求学生写英语读后感
在学生欣赏了英语影片,电视节目之后,让学生写英语读后感,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更深入地吸取英美文化的又一途径,因为很多学生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或者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耐心虚心的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因此在写读后感或者是观后感上,对学生要求就比较高。读别人的英语作品时一定要读的是一部完整作品,才能从中有所见解。如果读别人的英语文章读的是片段,就会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让人不好理解或是不能更深入的感受真情和深刻内涵。如让学生读一本英语版的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并让他们从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方面去欣赏作品,并以此写一篇读后感,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地阅读和学习,就无法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管是英美文化还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没有认真的学习,是无法了解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文化特点的,写出的感谢只会是空洞的。因为文学作品可以为作者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而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外语教学中语言技巧和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也不能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学习语言,不但要学习这种语言的句式,词汇等,还要学习语言的文化知识,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有意识地、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使学生能在对该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 同时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打好英美文化基础知识,克服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困难,最后才能在与说英语国家的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表现自如,才能不被误解,闹出笑话。不管怎样,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皎,孔永红.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2]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