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通过了解高校学生思想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与难点,从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管理工作者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趋势;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07-02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实现高校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做好教育、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学校保持稳定,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必要任务。
二、高校学生思想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信息传递的多样化使学生思想受到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科技手段的运用与普及,使得高校信息交流以及思想上都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了。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课堂上、讲座上接受思想教育,更多的还习惯从网上接受各种思想获取各类信息,从而对出现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听、不信、不服的逆反心理。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日显突出,不少学生表现出思想认识矛盾。有的学生受港台、日本、韩国等地区的风潮影响,在思想行为、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上竭力模仿;有的学生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存有疑虑和担忧;有的学生人生价值总体趋向是积极进取,但价值目标不高,价值判断不够正确;有的学生比较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顾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有刻苦学习精神,但对勤工俭学挑三拣四,不肯吃苦,宁愿让家长贷款助学,自己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在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斗争中不能辨别真伪,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甚至被愚昧迷信的东西所迷惑、所侵蚀。
(二)培养方式的革新引起学生价值观的改变
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局面。学生既要读书,又要考虑毕业去向和物质利益,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有的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思想顾虑重重,甚至出现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茫然。与此同时,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变化,使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求实、求乐的要求日益迫切;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自主意识、前途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更表现出他们对高校的基础设施、物质条件、教学环境、生活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精神文化提出多层次的需求。在价值观方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看重收入待遇,看重施展才能的机会。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其自我意识过剩,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法制观念,缺乏诚信。
(三)生源背景的差异性影响到学生间的协作
高校学生生源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以及下岗职工家庭的增多,由于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引发的对社会的认同差异和不同心理期待,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表现得越益显著,出现了高校里“王子与贫儿”同在,“校园贵族和寒门学子”并存的情况。如何作好贫困生工作也成为高校面对的一大难题。出现的这些新的矛盾,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彻底解决此类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便成了当务之急。
三、新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
(一)坚持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既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校大学生都是达到法定年龄的自然人,是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行为判断能力的特殊群体,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被他人认可,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同学的理解。学校教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推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教育的网站或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另外,入学教育是新生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课,是管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入学教育,做好学生遵纪守规的思想基础教育。入学教育搞得扎实有效,就能使每个新生起好步。从新生入学开始,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利用开学典礼向学生介绍我校的简况、发展远景、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的信念;举行优秀生报告会,组织在校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体会,使入学思想教育系统化。在入学教育中,将军训作为入学教育的必须课,对新生进行作风纪律和基本军事素质的强化训练。通过学习解放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优良传统,培养服从管理、严守纪律的良好习惯。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式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同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诸如植树、参观烈士陵园,开展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比赛,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宿舍概念逐渐强化,学生宿舍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全新空间。宿舍育人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必须把学生宿舍管理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力争把舍区建设成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把学生舍区建设纳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之中,增强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在处理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确定奖学金和对学生进行处分等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做到公开、公正,而不能徇私情、图私利,侵害学生的权益,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和谐。
高校需要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需要创设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导向。所谓育人靠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文化活动中发展教育。结合传统节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院新生学前教育,文化博览节以及美育学校等。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以院报,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为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活动,激发学生的爱院情怀。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管理,趋利弊害,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融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深入开展大学生社实践活动,让思想教育活动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三)创造性的扩充工作
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使得学生工作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单一的管理思维模式必定应付不了日益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管理的关系,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育为主,以管理为辅,注重德育首位与智育本位的统一。辅导员可以说是咨询员,服务员,管理员和指导员,同时具有管理作用,教育作用,也可以说是维系学校和学生间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集多种身份于一体。因此,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敏感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敏感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上的敏感:即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有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第二,理论政策上的高水平:能准确、生动、及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和疑虑。第三,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于本职工作,并时时注意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为此,思政工作者要善于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以此为逻辑推理和判断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使认识合乎思想发展的规律,增强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是进行思想预测的基本保障。在高校建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就成了进行思想预测的迫切要求。在高校中,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院系应充分发挥其贴近受教育者的优势,积极扩大信息收集的渠道,以收集大量真实、客观、有效的信息;职能部门应从其岗位职责出发,重视预警机制的建立,如建立信息中心以及各种形式的调查与测验等机构,并对信息优化分析,保证思想预测的科学性。同时,要善于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现代调查技术和系统科学应用其中,分析、预测思想行为的性质强弱、发展深度和广度、影响的大小、扩展趋势等数量关系,更精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规定性,并遵循时机效益规律,及时到位地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进行科学的思想预测,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规律。思想预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重视实践、立足实践的好作风。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深入到一线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项具体活动中,才能丰富占有思想预测的材料依据,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思想动态。
四、结束语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观念很容易受外界现象的影响,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专职队伍的主力军,在整个教书育人的大环境里,在完成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合格的有用人才的总目标下,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作为辅导员更应在教育实际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塑造高尚的人格,以此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总是沿用以前的做法去做很多事情都会面临不合适的问题。因此,要深入实际,分析热点,工作做到适度超前。热点是社会中某一时期某些引起人们关注的事情和问题,热点经常反映某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同时也是大学生对社会的疑虑点。大学生的情绪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往往能及时反映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把社会热点作为观察和透视大学生情绪的镜子,并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和分析展开思政预测,从而做到预测工作的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穆红梅.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构想[J].教育评论,2006,(4):05-106.
[2]王秀彦.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8-80.
[3]王洁.对拓展思想教育内容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6,(4):65-67.
[4]安姝.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06,(2):193—194.
[5]孟德祥.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05,(3):70.
[6]付文杰等.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趋势;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07-02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实现高校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做好教育、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学校保持稳定,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必要任务。
二、高校学生思想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信息传递的多样化使学生思想受到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科技手段的运用与普及,使得高校信息交流以及思想上都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了。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课堂上、讲座上接受思想教育,更多的还习惯从网上接受各种思想获取各类信息,从而对出现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听、不信、不服的逆反心理。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日显突出,不少学生表现出思想认识矛盾。有的学生受港台、日本、韩国等地区的风潮影响,在思想行为、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上竭力模仿;有的学生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存有疑虑和担忧;有的学生人生价值总体趋向是积极进取,但价值目标不高,价值判断不够正确;有的学生比较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顾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有刻苦学习精神,但对勤工俭学挑三拣四,不肯吃苦,宁愿让家长贷款助学,自己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在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斗争中不能辨别真伪,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甚至被愚昧迷信的东西所迷惑、所侵蚀。
(二)培养方式的革新引起学生价值观的改变
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局面。学生既要读书,又要考虑毕业去向和物质利益,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有的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思想顾虑重重,甚至出现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茫然。与此同时,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变化,使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求实、求乐的要求日益迫切;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自主意识、前途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更表现出他们对高校的基础设施、物质条件、教学环境、生活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精神文化提出多层次的需求。在价值观方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看重收入待遇,看重施展才能的机会。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其自我意识过剩,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法制观念,缺乏诚信。
(三)生源背景的差异性影响到学生间的协作
高校学生生源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以及下岗职工家庭的增多,由于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引发的对社会的认同差异和不同心理期待,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表现得越益显著,出现了高校里“王子与贫儿”同在,“校园贵族和寒门学子”并存的情况。如何作好贫困生工作也成为高校面对的一大难题。出现的这些新的矛盾,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彻底解决此类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便成了当务之急。
三、新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
(一)坚持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既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校大学生都是达到法定年龄的自然人,是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行为判断能力的特殊群体,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被他人认可,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同学的理解。学校教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推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教育的网站或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另外,入学教育是新生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课,是管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入学教育,做好学生遵纪守规的思想基础教育。入学教育搞得扎实有效,就能使每个新生起好步。从新生入学开始,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利用开学典礼向学生介绍我校的简况、发展远景、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的信念;举行优秀生报告会,组织在校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体会,使入学思想教育系统化。在入学教育中,将军训作为入学教育的必须课,对新生进行作风纪律和基本军事素质的强化训练。通过学习解放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优良传统,培养服从管理、严守纪律的良好习惯。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式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同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诸如植树、参观烈士陵园,开展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比赛,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宿舍概念逐渐强化,学生宿舍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全新空间。宿舍育人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必须把学生宿舍管理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力争把舍区建设成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把学生舍区建设纳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之中,增强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在处理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确定奖学金和对学生进行处分等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做到公开、公正,而不能徇私情、图私利,侵害学生的权益,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和谐。
高校需要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需要创设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导向。所谓育人靠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文化活动中发展教育。结合传统节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院新生学前教育,文化博览节以及美育学校等。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以院报,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为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活动,激发学生的爱院情怀。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管理,趋利弊害,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融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深入开展大学生社实践活动,让思想教育活动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三)创造性的扩充工作
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使得学生工作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单一的管理思维模式必定应付不了日益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管理的关系,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育为主,以管理为辅,注重德育首位与智育本位的统一。辅导员可以说是咨询员,服务员,管理员和指导员,同时具有管理作用,教育作用,也可以说是维系学校和学生间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集多种身份于一体。因此,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敏感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敏感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上的敏感:即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有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第二,理论政策上的高水平:能准确、生动、及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和疑虑。第三,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于本职工作,并时时注意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为此,思政工作者要善于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以此为逻辑推理和判断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使认识合乎思想发展的规律,增强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是进行思想预测的基本保障。在高校建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就成了进行思想预测的迫切要求。在高校中,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院系应充分发挥其贴近受教育者的优势,积极扩大信息收集的渠道,以收集大量真实、客观、有效的信息;职能部门应从其岗位职责出发,重视预警机制的建立,如建立信息中心以及各种形式的调查与测验等机构,并对信息优化分析,保证思想预测的科学性。同时,要善于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现代调查技术和系统科学应用其中,分析、预测思想行为的性质强弱、发展深度和广度、影响的大小、扩展趋势等数量关系,更精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规定性,并遵循时机效益规律,及时到位地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进行科学的思想预测,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规律。思想预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重视实践、立足实践的好作风。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深入到一线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项具体活动中,才能丰富占有思想预测的材料依据,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思想动态。
四、结束语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观念很容易受外界现象的影响,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专职队伍的主力军,在整个教书育人的大环境里,在完成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合格的有用人才的总目标下,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作为辅导员更应在教育实际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塑造高尚的人格,以此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总是沿用以前的做法去做很多事情都会面临不合适的问题。因此,要深入实际,分析热点,工作做到适度超前。热点是社会中某一时期某些引起人们关注的事情和问题,热点经常反映某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同时也是大学生对社会的疑虑点。大学生的情绪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往往能及时反映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把社会热点作为观察和透视大学生情绪的镜子,并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和分析展开思政预测,从而做到预测工作的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穆红梅.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构想[J].教育评论,2006,(4):05-106.
[2]王秀彦.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8-80.
[3]王洁.对拓展思想教育内容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6,(4):65-67.
[4]安姝.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06,(2):193—194.
[5]孟德祥.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05,(3):70.
[6]付文杰等.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