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行钦闹市斩首
元行钦本来是李嗣源的手下败将,投降后,李嗣源还给了他优厚待遇,但他此时却选择忠于李存勖。他从邺镇返回,驻守在卫州,命人向朝廷报告:李嗣源已经造反,与邺镇赵在礼的贼众已经合兵一处。
李嗣源此时一边准备回到朝廷自辩,一边连续不断地给李存勖上书,说明自己不想造反,也没有造反。
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在朝廷为金枪指挥使,即金枪部队总指挥,李存勖对他说:“我深知你老爸为人很忠厚,你可以代替我前往宣示我的意思,不要使他有疑虑。”
但李从审走到半路到达卫州时,被元行钦拘留,准备杀掉他。李从审大呼道:“公等既不愿意给我老爸伸冤,又不要我去找我老爸,这样,还是放我回朝廷,宿卫皇上去吧!”
元行钦放回了他。
李存勖很可怜这个年轻的近卫军官的处境,给他改名为李继璟,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
此后李嗣源再有投向李存勖的奏疏,都被卫州的元行钦半路截住,无法与李存勖联系。显然,元行钦此举是带有某种野心,要逼反李嗣源。李嗣源有了深深的疑惧。
本来,安重诲等人要李嗣源回朝“明辩”,事实上已经带有怂恿造反的含义,但事到如今,李嗣源的女婿,当时正任“左射军”统领的石敬瑭一番话,更给他吃了定心丸。
石敬瑭说:“哪有主将在外领兵,军队兵变,主将却安然无事的道理?犹豫不决实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先取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
李嗣源麾下的突骑指挥使康义诚说:“当今主上没有德政,军民们怨恨愤怒。主公您要是顺从大家的意愿就会活下来,如果要坚守节操就会死去!”
李嗣源对石敬瑭一向信任,康义诚一番话,虽然很糙,违背李嗣源多年信奉的价值观,但却是非常“务实”的一个经验判断。李嗣源不是“殉道”之人,最后痛下决心:反!
于是就任命石敬瑭为前军先行,命安重诲发檄文,召集部队。
李嗣源大军夺下汴梁向京师开进之际,元行钦率兵回到京师,与李存勖南下荥阳,在途中杀死了李从审。御敌李嗣源失败,二人再次返回洛阳,“兴教门之变”后,李存勖被艺人郭从谦攻击,死于乱箭之下,元行钦出逃,在一个叫平陆县的地方,被村民捉住,押送到虢州(今属河南灵宝)。虢州刺史为了讨好李嗣源,砸断了元行钦的两只脚,然后将其装入槛车押送到京师。
李嗣源见到他后,想起无辜被杀的儿子李从审,大骂道:“就算我有错,我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元行钦想想总归一死,于是怒目而视道:“先皇帝又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李嗣源下令将元行钦在洛阳闹市斩首。
据说市民对元行钦的忠义很钦佩,也很感动,行刑时,很多人为他流了泪。
安重诲恃权暴虐
魏州兵变后,安重诲有功,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并任左领卫大将军,从此进入中央枢机部门,掌握了军政大权。
安重诲居功自傲,管理朝中之事,无论大小,都要由他说了算。这方面他很不像石敬瑭,懂得韬晦之术。石敬瑭也有佐命之功,但他不动声色,继续以厚重之相示人。安重诲开始走向前台。
安重诲恃权暴虐,杀人不眨眼。此前曾不经李嗣源同意,杀害了李存勖的几位皇子,李嗣源念他有辅佐之功,没有给他治罪。安重诲就以为有这把大伞罩着,杀起人来更为轻率,习以为常。李嗣源对他也不禁有几分害怕。
一次,一位殿前的官员马延,冲撞了安重诲的仪仗,安重诲没有犹豫,就将马延斩于马前。看着一地的血迹,他像没事人似的。有个御史大夫李琪看见了此事,出于御史负责弹劾臣僚的职业精神,在朝堂提出了弹劾。但他还是尽量做了曲笔,尽量不去直言安重诲的不是。安重诲则不以为意,对李嗣源说,应该下诏,马延这种人,侵犯、侮辱、冲撞身居要职的大臣,应该告诫全国,不要再出这种事。
安重诲派自己的亲信韩玫以及副供奉官乌昭遇出访吴越国。韩玫是个十足的小人,依仗安重诲的权势,在吴越国内,多次当众凌辱乌昭遇,甚至有一次酒后用马鞭抽打他。这种毫无修养的使臣行径,让衣冠之邦的吴越国君臣都看不下去。以至于吴越国王钱镠打算将韩玫的表现写信告知后唐朝廷和安重诲。但乌昭遇表现出了士君子风度,他觉得二人代表后唐出使,现在让异国君主来为本国人论是非,此事有辱“国格”,于是执意不让钱镠插手这个事。但小人往往无自省之心。韩玫返回后唐之后,反而诬陷乌昭遇,说他见了吴越国君,太卑躬屈膝,还主动称臣,并将朝廷机密泄露给异邦,等等。安重诲根本不调查,轻信“自己人”的谗言,当即逮捕乌昭遇,最后令他屈死狱中。
任圜的死敌
后唐名相任圜,兄弟五人,史称“雍穆有裕,风采俱异”,雍容大度,神采异于常人。任圜尤其“美姿容”,有辩才,谈吐不凡。此人也有自负的一面,认为有安天下之策,看不上一般官僚。他“忧国如家”是真的,“切于功名”也是真的。这两句话连起来看就是:这是一个愿意在为国家服务之中实现个人抱负的豪杰人物。所以他推荐、选拔优秀人才时,不遗余力;待到被选拔的人才到他府上来答谢,他一概不见,有“公事公办”之风。
优秀人才被小人妒忌,是历史常态。任圜也不例外。
深深地羡慕、嫉妒并恨着任圜的人就是安重诲。
这时恰好赶上朝廷需要选拔宰辅人才,各派就有了争斗。
当时任圜已经在宰辅位置上,安重诲不想让他独自为相,就鼓动朝议,再拜一人为相,以此来削弱任圜的权力。孔循推荐太常卿崔协做宰辅。任圜则想起用御史大夫李琪做宰辅。
孔循知道李琪曾经弹劾过安重诲,就来对安重诲说:“李琪不是无文才,只是不够廉洁。宰相应该起用端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可以成为百官典范。崔协可以为相。”
有一天御前会议讨论这事。安重诲就推荐了崔协。
任圜为人刚直,当即反驳说:“安重诲你不熟习朝中人员,这是被人收买啦!崔协虽然是名家,但徒有虚名,识字很少。我已经因为没有学问忝列相位,很惭愧啦,怎么可以再加一个不识字的崔协而被天下所笑呢?” 明宗李嗣源说:“宰相职位很重要。你们再商议下。我在河东时曾见书记冯道,这人多才博学,而且与世无争,可以任宰相。”
安重诲对任圜有忌惮,但对李琪是说啥也不想让他当宰辅,想了想,就低一次头,去找任圜开碰头会。他说:“现在朝廷正缺人,崔协暂且做备选人,您看可以吗?”
任圜说:“您抛弃李琪而让崔协为相,这就像抛弃了苏合香丸,却去选屎壳郎推的粪球。”
苏合香,是一种非洲植物分泌的树脂。这个东西最初见于《后汉书》,称出自于“大秦国”,即罗马和中东一带。也即自汉代起,就是中国皇室贵族常用之舶来奢侈品。任圜以此来比喻李琪,以屎壳郎推的粪球比喻崔协,让安重诲很没有面子,不免嫉恨在心,尽管当场装作一笑了之。
事后,想到任圜的影响力,安重诲觉得还是争取能与任圜成为一拨的,就找理由到任圜府上去串门。赶巧任圜府上有一歌妓,能歌善舞,长得那也叫俊俏柔美。安重诲不缺女人,纯粹是出于讨好,提出要纳这个歌妓为妾。这在社会交往中,也是一种沟通策略:自己做些付出,从此感恩对方;而对方也知晓这个逻辑,顺水推舟,做成一党。不料任圜根本就没瞧得上安重诲,一口回绝。他不想跟这个没品的人结为同伙。
安重诲彻底死心,于是跟孔循结成一气,处理政事时,每天都说李琪的坏话,说崔协的好话。
李嗣源做了个决定,还是将天平向安重诲这边倾斜了点,最后是任命端明殿学士冯道和崔协一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无道邦国的悲剧
任圜可能是满朝文武唯一不怕安重诲的人物。
有一次,御前会议讨论差旅费报销的权限问题。按照过去规定,使臣外出,费用应该由户部发给,但安重诲主张由枢密院发给。任圜不同意他的意见。安重诲想起任圜对他的种种不敬,当场跟他顶撞起来。不料任圜比他更气愤,说话时声色俱厉,坚持报销制度应该由负责财务的户部掌管,而掌管兵部的枢密使不能插手此事。
退朝后,宫里人问皇上:“刚才是谁跟安重诲这么争论事情啊?”李嗣源说:“还有谁,宰相任圜!”宫人吐舌头道:“乖乖!妾在宫中,还从来没见过宰相、枢密使奏请事情这个样子呢!他们瞧不起皇上吧?”李嗣源听后更加不高兴,最后接受了安重诲的意见。
任圜性刚,见自己的意见多次不获支持,因此请求辞去宰辅之职。
李嗣源同意。安排了别人暂时代理宰辅工作。
任圜还是气鼓鼓,干脆辞职,退居老家磁州(今属河北邯郸)颐养天年。
后来朱守殷案发,安重诲借机派出亲兵,到任圜家里假传圣旨,污蔑任圜与朱守殷合谋,逼他自尽。
据说任圜死时相当镇定,将全族人聚集起来,吃酒,酣饮,然后赴死,史称“神情不挠”,神情一点都没有服气的样子。
如此剪除政敌,天下人知道的,没有不为任圜喊冤的。端明殿学士赵凤就哭着对安重诲说:“任圜是义士,怎么可能做叛逆的事!公滥用刑罚到这等地步,如何辅佐国家啊!”安重诲也觉得这事可能做得过了,有点懊悔。
任圜的个人悲剧原因之一是对“礼”的忽略。
君臣交往、臣臣交往,也需要规则,“礼”之义理甚重,按照规范交往,主体间互相保留一种应有的程序性敬意,是豁免危机的习惯法保障。违背“礼”之交往规范,对邦国、对共同体、对个人,都是不祥之兆。儒学论“礼”,很大程度是在提醒士君子,在沟通与交流中,互相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则。因此,儒学论“礼”,究其实,是内在地含有“理性之爱”的。任圜负气任情,没有按照传统之“礼”约束自己,在“节制”与“当位”的“礼”之方向上,掉以轻心。这样就让他人有所忌惮,小人安重诲一旦动了杀机,就会酿成悲剧。违背“礼”而酿成的悲剧,不仅是帝制时代的,也几乎是所有时代的产物。
任圜与安重诲的御前激辩,其实就是“廷争”。这种“廷争”,在大宋时代得到“习惯法”保护。大宋时代的御前会议,臣臣之争,有时会更激烈,以至于有人会当面要求帝王“斩杀”对方。很多时刻,这是一种“廷争”中表达愤怒的言辞。但大宋时代,圣贤辈出,士大夫都在孔孟之道的教化下,以圣贤气象砥砺前行,故不论多么激烈的“廷争”,很少有事后的打击报复,更少有“廷争”之后,像安重诲这样直接诉诸杀戮。这是“赵匡胤时代”以来,由太祖太宗和文武大臣们共同推演的一种“习惯法”。没有人愿意身负道义败坏的丑名。荣誉感激励着大宋时代的文化贵族。任圜如果活在大宋王朝,不会有这样的个人悲剧。
据此,又可以看出:“礼”,是有道邦国的规则。在无道邦国,是“礼崩乐坏”的。但也正因为无道邦国,“礼”的缺席,人人诉诸丛林原则,于是,有邦国悲剧,更有个人悲剧。
任圜善言谈,待人真诚,为时人所重。他算是儒生,但带兵打仗时也有凌厉的一面。早年他曾跟随李存勖与后梁军大战,获得胜利,李存勖还表扬他:“仁者之勇,何其壮也!”
任圜在李存勖麾下时,还曾带兵讨伐河北真定的成德军。成德军的守卫张处球,从他父亲那时起,就在扼守大藩,多年来抵抗王师,双方都有损失。任圜不忍看到兵锋所过血雨腥风,就多次以人生祸福之道晓谕成德守卫。张处球也知道兵败被围,早晚是死路一条。于是登上城楼呼喊任圜道:“我城中兵食俱尽,但因为长久抵抗王师,万一投降你们,恐怕没法解释。那时还得是个死。公哀怜我,给我指示一条生路吧!”
任圜很真诚地回答他:“按照你的先人反叛事考察,固然是难以宽恕,但惩罚不会到子嗣身上,按理,你,可以从轻处罚。但现在不同了,你先人之后,你也拒守多年,并且伤害我军的大将。现在你已经穷途末路,这才来跟我们谈投诚。按照你这个罪过,真话说,你很难幸免于死。但是坐而待毙,跟伏法待命比较,哪个更轻一点呢?你可以自己去想。”
张处球听到这番话,知道结局已经不可避免,就流着泪说:“公言是也!”
于是派遣他的儿子送上了投降书。时人都称赞任圜没有欺骗张处球,所言都是君子义理。成德军城破之后,张处球虽然被处死,但全镇人民得以保全,史称这是任圜的功劳。 由安重诲一手制造的任圜悲剧,让人痛惜。
解决藩镇问题的“前驱”
但安重诲也有凡人不到的高明之处。
李嗣源不通文墨,奏章之类都要安重诲来读给他听,后来又要安重诲给他读儒学经典和历史典籍,安重诲自己也没有多大文化,于是上奏说:“臣只知道以忠诚之心侍奉陛下,现在得以掌管朝内机密事务,有些事还粗粗知道点;至于说到过去的事,那不是我能达到的。希望陛下效仿前朝的侍讲、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一些有墨水的大臣来处理这些事,以备应对。”他主张引进文职大臣,还特别开设端明殿,招纳了不少读书人。由此可见,他也有期待天下由藩镇跋扈走向文治的愿望。
李嗣源践祚不久,就任命安重诲“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湖北襄阳)。所谓“兼领”,就是人在朝中做官,但可以挂一个节度使的军职。安重诲则认为襄阳地方重要,为水陆要冲,应该有正式的统帅,不当兼领。所以他坚决推辞不做,将这个职务让给他人。李嗣源很欣赏他的这个意见,同意了他的请求。安重诲不谋求藩帅这个军中实权,这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
安重诲杀人不眨眼,但他一旦看明白事实,也有救人一命的当下理性。
明宗李嗣源虽然待人宽厚,也温和,但也时常会动杀机。有一个马牧军使,相当于负责管理战马的后勤部长,他养的马总是很瘦弱,而且常有死亡。明宗论他的罪,认为应该处斩。安重海就劝谏他说:“陛下这样做,会让天下人认为朝廷因为马的缘故而杀人,这是‘贵畜而贱人’啊!”
明宗认为他说得有理,赦免了这位后勤部长。
明宗还曾令一个回纥人完成使命后回国。这个回纥人到达甘肃醴泉县时,因为地方很偏僻,很少有人来,平常也没有备多余的马匹,正好仅有的马匹被县令骑出去打猎了。以至于回纥人等着马回来,耽误了行程。明宗知道这个事后,大怒,要将这位县令绑到京师来问斩。安重诲认为法不当诛,极力劝谏,这个县令最终免予一死。
这些都算是安重诲的德政。
安重诲还有一个政治举动,可以见出他的格局不简单。
他想“削藩”。
时任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东川节度使的董璋,二人蓄谋已久,不服从中央调度。安重诲应该是最早看出这二位心存“异志”的人物。他趁两位川将更换戍守将士的机会,开始安插朝廷的派出干部,并逐渐缩小二人的管辖地盘。但他做得不够策略。他给孟知祥派出的监军,被孟知祥杀掉。孟知祥的理由是:天下藩镇从无监军。安重诲将东川的阆中分出来,设立军事要塞,史称保宁军,又任命亲信去充任保宁军节度使,但也被董璋杀掉。
站在历史的后面来看,安重诲的意图十分清晰,就是要解决后来赵匡胤要解决的藩镇问题。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此类历史故实,应该对赵匡胤有警觉作用。老赵最后解决藩镇问题,全然不用这个套路。老赵不去硬拼,不去死磕,他用源于个人智慧的“杯酒释兵权”策略,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安重诲是大宋解决藩镇问题的“前驱”,虽不中,当也不远。
更有意味的是,安重诲在藩镇问题上有着不凡的预知能力,或者说政治洞察力。这事跟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有关。
弹劾李从珂
李从珂这时在做着河中节度使(治所在山西永济县)。安重诲看出李从珂不是李嗣源亲生,犹如李嗣源不是李克用亲生一样,作为“养子”,手握重兵,是有危险的。为了削除国家隐患,安重诲准备不惜冒险一试。
为了解决李从珂,安重诲多次在明宗前说李从珂的坏话,但不奏效。李嗣源还是很喜欢这个养子的。
于是,安重诲走出了一招险棋。
他假造明宗圣旨,“谕令”河中衙内指挥使杨彦温驱逐藩帅李从珂。杨彦温实在是一个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物。他接到来自枢密院的这份“诏书”,也有怀疑,但他不懂得如何更智慧地处理这桩大事。就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李从珂到附近一个叫黄龙庄的地方去阅马,他号令城里诸军占据了各个城楼城门。李从珂回来已经无法入城。
李从珂很纳闷,想想他一直待此人不错。杨彦温在后梁时期不过是一个小校,后唐庄宗时,也不过做个裨将,明宗时,不过做河中副指挥使,李从珂做河中节度使,奏请朝廷,让他做了衙内都指挥使,相当于省军区办公室主任。好好干,还可以跟着继续提升,这是怎么啦?于是,他命人叩门,并质问杨彦温说:“我一直待你很优厚,你怎么能这样做?”
杨彦温回答:“我彦温不敢对您负恩,实在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
李从珂当即明白这里有鬼。于是暂时驻扎在附近,赶紧派出精明使者把情况向朝廷汇报。安重诲没有截住使者,明宗知道了情况,问安重诲:“杨彦温怎么能说让李从珂入朝呢?我没有让他入朝啊?”
安重诲见势不妙,回答说:“这是恶人杨彦温胡说!应快派兵征讨他。”
明宗有了怀疑。于是想把杨彦温诱来讯问真情,便下诏,调杨彦温为绛州(今属山西)刺史。但安重诲不同意明宗这个意见,坚持要派兵攻打杨彦温。明宗这时虽然对安重诲已经有了疑心,但还是愿意以一种优待方式稳住他。于是接受他的意见,派大将索自通、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讨伐。
行前,明宗指令药彦稠:“我要活着的杨彦温!我有话要问他!”
显然,明宗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这应该就是怀疑安重诲的开始。
然后,又召唤李从珂入朝。这也是一个胜负手,如果李从珂不入朝,那八成是有了反意;如果能入朝,事情当有蹊跷。李从珂已经判断出是被安重诲陷害,于是赶紧入朝进行表白。
元行钦本来是李嗣源的手下败将,投降后,李嗣源还给了他优厚待遇,但他此时却选择忠于李存勖。他从邺镇返回,驻守在卫州,命人向朝廷报告:李嗣源已经造反,与邺镇赵在礼的贼众已经合兵一处。
李嗣源此时一边准备回到朝廷自辩,一边连续不断地给李存勖上书,说明自己不想造反,也没有造反。
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在朝廷为金枪指挥使,即金枪部队总指挥,李存勖对他说:“我深知你老爸为人很忠厚,你可以代替我前往宣示我的意思,不要使他有疑虑。”
但李从审走到半路到达卫州时,被元行钦拘留,准备杀掉他。李从审大呼道:“公等既不愿意给我老爸伸冤,又不要我去找我老爸,这样,还是放我回朝廷,宿卫皇上去吧!”
元行钦放回了他。
李存勖很可怜这个年轻的近卫军官的处境,给他改名为李继璟,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
此后李嗣源再有投向李存勖的奏疏,都被卫州的元行钦半路截住,无法与李存勖联系。显然,元行钦此举是带有某种野心,要逼反李嗣源。李嗣源有了深深的疑惧。
本来,安重诲等人要李嗣源回朝“明辩”,事实上已经带有怂恿造反的含义,但事到如今,李嗣源的女婿,当时正任“左射军”统领的石敬瑭一番话,更给他吃了定心丸。
石敬瑭说:“哪有主将在外领兵,军队兵变,主将却安然无事的道理?犹豫不决实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先取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
李嗣源麾下的突骑指挥使康义诚说:“当今主上没有德政,军民们怨恨愤怒。主公您要是顺从大家的意愿就会活下来,如果要坚守节操就会死去!”
李嗣源对石敬瑭一向信任,康义诚一番话,虽然很糙,违背李嗣源多年信奉的价值观,但却是非常“务实”的一个经验判断。李嗣源不是“殉道”之人,最后痛下决心:反!
于是就任命石敬瑭为前军先行,命安重诲发檄文,召集部队。
李嗣源大军夺下汴梁向京师开进之际,元行钦率兵回到京师,与李存勖南下荥阳,在途中杀死了李从审。御敌李嗣源失败,二人再次返回洛阳,“兴教门之变”后,李存勖被艺人郭从谦攻击,死于乱箭之下,元行钦出逃,在一个叫平陆县的地方,被村民捉住,押送到虢州(今属河南灵宝)。虢州刺史为了讨好李嗣源,砸断了元行钦的两只脚,然后将其装入槛车押送到京师。
李嗣源见到他后,想起无辜被杀的儿子李从审,大骂道:“就算我有错,我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元行钦想想总归一死,于是怒目而视道:“先皇帝又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李嗣源下令将元行钦在洛阳闹市斩首。
据说市民对元行钦的忠义很钦佩,也很感动,行刑时,很多人为他流了泪。
安重诲恃权暴虐
魏州兵变后,安重诲有功,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并任左领卫大将军,从此进入中央枢机部门,掌握了军政大权。
安重诲居功自傲,管理朝中之事,无论大小,都要由他说了算。这方面他很不像石敬瑭,懂得韬晦之术。石敬瑭也有佐命之功,但他不动声色,继续以厚重之相示人。安重诲开始走向前台。
安重诲恃权暴虐,杀人不眨眼。此前曾不经李嗣源同意,杀害了李存勖的几位皇子,李嗣源念他有辅佐之功,没有给他治罪。安重诲就以为有这把大伞罩着,杀起人来更为轻率,习以为常。李嗣源对他也不禁有几分害怕。
一次,一位殿前的官员马延,冲撞了安重诲的仪仗,安重诲没有犹豫,就将马延斩于马前。看着一地的血迹,他像没事人似的。有个御史大夫李琪看见了此事,出于御史负责弹劾臣僚的职业精神,在朝堂提出了弹劾。但他还是尽量做了曲笔,尽量不去直言安重诲的不是。安重诲则不以为意,对李嗣源说,应该下诏,马延这种人,侵犯、侮辱、冲撞身居要职的大臣,应该告诫全国,不要再出这种事。
安重诲派自己的亲信韩玫以及副供奉官乌昭遇出访吴越国。韩玫是个十足的小人,依仗安重诲的权势,在吴越国内,多次当众凌辱乌昭遇,甚至有一次酒后用马鞭抽打他。这种毫无修养的使臣行径,让衣冠之邦的吴越国君臣都看不下去。以至于吴越国王钱镠打算将韩玫的表现写信告知后唐朝廷和安重诲。但乌昭遇表现出了士君子风度,他觉得二人代表后唐出使,现在让异国君主来为本国人论是非,此事有辱“国格”,于是执意不让钱镠插手这个事。但小人往往无自省之心。韩玫返回后唐之后,反而诬陷乌昭遇,说他见了吴越国君,太卑躬屈膝,还主动称臣,并将朝廷机密泄露给异邦,等等。安重诲根本不调查,轻信“自己人”的谗言,当即逮捕乌昭遇,最后令他屈死狱中。
任圜的死敌
后唐名相任圜,兄弟五人,史称“雍穆有裕,风采俱异”,雍容大度,神采异于常人。任圜尤其“美姿容”,有辩才,谈吐不凡。此人也有自负的一面,认为有安天下之策,看不上一般官僚。他“忧国如家”是真的,“切于功名”也是真的。这两句话连起来看就是:这是一个愿意在为国家服务之中实现个人抱负的豪杰人物。所以他推荐、选拔优秀人才时,不遗余力;待到被选拔的人才到他府上来答谢,他一概不见,有“公事公办”之风。
优秀人才被小人妒忌,是历史常态。任圜也不例外。
深深地羡慕、嫉妒并恨着任圜的人就是安重诲。
这时恰好赶上朝廷需要选拔宰辅人才,各派就有了争斗。
当时任圜已经在宰辅位置上,安重诲不想让他独自为相,就鼓动朝议,再拜一人为相,以此来削弱任圜的权力。孔循推荐太常卿崔协做宰辅。任圜则想起用御史大夫李琪做宰辅。
孔循知道李琪曾经弹劾过安重诲,就来对安重诲说:“李琪不是无文才,只是不够廉洁。宰相应该起用端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可以成为百官典范。崔协可以为相。”
有一天御前会议讨论这事。安重诲就推荐了崔协。
任圜为人刚直,当即反驳说:“安重诲你不熟习朝中人员,这是被人收买啦!崔协虽然是名家,但徒有虚名,识字很少。我已经因为没有学问忝列相位,很惭愧啦,怎么可以再加一个不识字的崔协而被天下所笑呢?” 明宗李嗣源说:“宰相职位很重要。你们再商议下。我在河东时曾见书记冯道,这人多才博学,而且与世无争,可以任宰相。”
安重诲对任圜有忌惮,但对李琪是说啥也不想让他当宰辅,想了想,就低一次头,去找任圜开碰头会。他说:“现在朝廷正缺人,崔协暂且做备选人,您看可以吗?”
任圜说:“您抛弃李琪而让崔协为相,这就像抛弃了苏合香丸,却去选屎壳郎推的粪球。”
苏合香,是一种非洲植物分泌的树脂。这个东西最初见于《后汉书》,称出自于“大秦国”,即罗马和中东一带。也即自汉代起,就是中国皇室贵族常用之舶来奢侈品。任圜以此来比喻李琪,以屎壳郎推的粪球比喻崔协,让安重诲很没有面子,不免嫉恨在心,尽管当场装作一笑了之。
事后,想到任圜的影响力,安重诲觉得还是争取能与任圜成为一拨的,就找理由到任圜府上去串门。赶巧任圜府上有一歌妓,能歌善舞,长得那也叫俊俏柔美。安重诲不缺女人,纯粹是出于讨好,提出要纳这个歌妓为妾。这在社会交往中,也是一种沟通策略:自己做些付出,从此感恩对方;而对方也知晓这个逻辑,顺水推舟,做成一党。不料任圜根本就没瞧得上安重诲,一口回绝。他不想跟这个没品的人结为同伙。
安重诲彻底死心,于是跟孔循结成一气,处理政事时,每天都说李琪的坏话,说崔协的好话。
李嗣源做了个决定,还是将天平向安重诲这边倾斜了点,最后是任命端明殿学士冯道和崔协一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无道邦国的悲剧
任圜可能是满朝文武唯一不怕安重诲的人物。
有一次,御前会议讨论差旅费报销的权限问题。按照过去规定,使臣外出,费用应该由户部发给,但安重诲主张由枢密院发给。任圜不同意他的意见。安重诲想起任圜对他的种种不敬,当场跟他顶撞起来。不料任圜比他更气愤,说话时声色俱厉,坚持报销制度应该由负责财务的户部掌管,而掌管兵部的枢密使不能插手此事。
退朝后,宫里人问皇上:“刚才是谁跟安重诲这么争论事情啊?”李嗣源说:“还有谁,宰相任圜!”宫人吐舌头道:“乖乖!妾在宫中,还从来没见过宰相、枢密使奏请事情这个样子呢!他们瞧不起皇上吧?”李嗣源听后更加不高兴,最后接受了安重诲的意见。
任圜性刚,见自己的意见多次不获支持,因此请求辞去宰辅之职。
李嗣源同意。安排了别人暂时代理宰辅工作。
任圜还是气鼓鼓,干脆辞职,退居老家磁州(今属河北邯郸)颐养天年。
后来朱守殷案发,安重诲借机派出亲兵,到任圜家里假传圣旨,污蔑任圜与朱守殷合谋,逼他自尽。
据说任圜死时相当镇定,将全族人聚集起来,吃酒,酣饮,然后赴死,史称“神情不挠”,神情一点都没有服气的样子。
如此剪除政敌,天下人知道的,没有不为任圜喊冤的。端明殿学士赵凤就哭着对安重诲说:“任圜是义士,怎么可能做叛逆的事!公滥用刑罚到这等地步,如何辅佐国家啊!”安重诲也觉得这事可能做得过了,有点懊悔。
任圜的个人悲剧原因之一是对“礼”的忽略。
君臣交往、臣臣交往,也需要规则,“礼”之义理甚重,按照规范交往,主体间互相保留一种应有的程序性敬意,是豁免危机的习惯法保障。违背“礼”之交往规范,对邦国、对共同体、对个人,都是不祥之兆。儒学论“礼”,很大程度是在提醒士君子,在沟通与交流中,互相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则。因此,儒学论“礼”,究其实,是内在地含有“理性之爱”的。任圜负气任情,没有按照传统之“礼”约束自己,在“节制”与“当位”的“礼”之方向上,掉以轻心。这样就让他人有所忌惮,小人安重诲一旦动了杀机,就会酿成悲剧。违背“礼”而酿成的悲剧,不仅是帝制时代的,也几乎是所有时代的产物。
任圜与安重诲的御前激辩,其实就是“廷争”。这种“廷争”,在大宋时代得到“习惯法”保护。大宋时代的御前会议,臣臣之争,有时会更激烈,以至于有人会当面要求帝王“斩杀”对方。很多时刻,这是一种“廷争”中表达愤怒的言辞。但大宋时代,圣贤辈出,士大夫都在孔孟之道的教化下,以圣贤气象砥砺前行,故不论多么激烈的“廷争”,很少有事后的打击报复,更少有“廷争”之后,像安重诲这样直接诉诸杀戮。这是“赵匡胤时代”以来,由太祖太宗和文武大臣们共同推演的一种“习惯法”。没有人愿意身负道义败坏的丑名。荣誉感激励着大宋时代的文化贵族。任圜如果活在大宋王朝,不会有这样的个人悲剧。
据此,又可以看出:“礼”,是有道邦国的规则。在无道邦国,是“礼崩乐坏”的。但也正因为无道邦国,“礼”的缺席,人人诉诸丛林原则,于是,有邦国悲剧,更有个人悲剧。
任圜善言谈,待人真诚,为时人所重。他算是儒生,但带兵打仗时也有凌厉的一面。早年他曾跟随李存勖与后梁军大战,获得胜利,李存勖还表扬他:“仁者之勇,何其壮也!”
任圜在李存勖麾下时,还曾带兵讨伐河北真定的成德军。成德军的守卫张处球,从他父亲那时起,就在扼守大藩,多年来抵抗王师,双方都有损失。任圜不忍看到兵锋所过血雨腥风,就多次以人生祸福之道晓谕成德守卫。张处球也知道兵败被围,早晚是死路一条。于是登上城楼呼喊任圜道:“我城中兵食俱尽,但因为长久抵抗王师,万一投降你们,恐怕没法解释。那时还得是个死。公哀怜我,给我指示一条生路吧!”
任圜很真诚地回答他:“按照你的先人反叛事考察,固然是难以宽恕,但惩罚不会到子嗣身上,按理,你,可以从轻处罚。但现在不同了,你先人之后,你也拒守多年,并且伤害我军的大将。现在你已经穷途末路,这才来跟我们谈投诚。按照你这个罪过,真话说,你很难幸免于死。但是坐而待毙,跟伏法待命比较,哪个更轻一点呢?你可以自己去想。”
张处球听到这番话,知道结局已经不可避免,就流着泪说:“公言是也!”
于是派遣他的儿子送上了投降书。时人都称赞任圜没有欺骗张处球,所言都是君子义理。成德军城破之后,张处球虽然被处死,但全镇人民得以保全,史称这是任圜的功劳。 由安重诲一手制造的任圜悲剧,让人痛惜。
解决藩镇问题的“前驱”
但安重诲也有凡人不到的高明之处。
李嗣源不通文墨,奏章之类都要安重诲来读给他听,后来又要安重诲给他读儒学经典和历史典籍,安重诲自己也没有多大文化,于是上奏说:“臣只知道以忠诚之心侍奉陛下,现在得以掌管朝内机密事务,有些事还粗粗知道点;至于说到过去的事,那不是我能达到的。希望陛下效仿前朝的侍讲、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一些有墨水的大臣来处理这些事,以备应对。”他主张引进文职大臣,还特别开设端明殿,招纳了不少读书人。由此可见,他也有期待天下由藩镇跋扈走向文治的愿望。
李嗣源践祚不久,就任命安重诲“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湖北襄阳)。所谓“兼领”,就是人在朝中做官,但可以挂一个节度使的军职。安重诲则认为襄阳地方重要,为水陆要冲,应该有正式的统帅,不当兼领。所以他坚决推辞不做,将这个职务让给他人。李嗣源很欣赏他的这个意见,同意了他的请求。安重诲不谋求藩帅这个军中实权,这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
安重诲杀人不眨眼,但他一旦看明白事实,也有救人一命的当下理性。
明宗李嗣源虽然待人宽厚,也温和,但也时常会动杀机。有一个马牧军使,相当于负责管理战马的后勤部长,他养的马总是很瘦弱,而且常有死亡。明宗论他的罪,认为应该处斩。安重海就劝谏他说:“陛下这样做,会让天下人认为朝廷因为马的缘故而杀人,这是‘贵畜而贱人’啊!”
明宗认为他说得有理,赦免了这位后勤部长。
明宗还曾令一个回纥人完成使命后回国。这个回纥人到达甘肃醴泉县时,因为地方很偏僻,很少有人来,平常也没有备多余的马匹,正好仅有的马匹被县令骑出去打猎了。以至于回纥人等着马回来,耽误了行程。明宗知道这个事后,大怒,要将这位县令绑到京师来问斩。安重诲认为法不当诛,极力劝谏,这个县令最终免予一死。
这些都算是安重诲的德政。
安重诲还有一个政治举动,可以见出他的格局不简单。
他想“削藩”。
时任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东川节度使的董璋,二人蓄谋已久,不服从中央调度。安重诲应该是最早看出这二位心存“异志”的人物。他趁两位川将更换戍守将士的机会,开始安插朝廷的派出干部,并逐渐缩小二人的管辖地盘。但他做得不够策略。他给孟知祥派出的监军,被孟知祥杀掉。孟知祥的理由是:天下藩镇从无监军。安重诲将东川的阆中分出来,设立军事要塞,史称保宁军,又任命亲信去充任保宁军节度使,但也被董璋杀掉。
站在历史的后面来看,安重诲的意图十分清晰,就是要解决后来赵匡胤要解决的藩镇问题。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此类历史故实,应该对赵匡胤有警觉作用。老赵最后解决藩镇问题,全然不用这个套路。老赵不去硬拼,不去死磕,他用源于个人智慧的“杯酒释兵权”策略,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安重诲是大宋解决藩镇问题的“前驱”,虽不中,当也不远。
更有意味的是,安重诲在藩镇问题上有着不凡的预知能力,或者说政治洞察力。这事跟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有关。
弹劾李从珂
李从珂这时在做着河中节度使(治所在山西永济县)。安重诲看出李从珂不是李嗣源亲生,犹如李嗣源不是李克用亲生一样,作为“养子”,手握重兵,是有危险的。为了削除国家隐患,安重诲准备不惜冒险一试。
为了解决李从珂,安重诲多次在明宗前说李从珂的坏话,但不奏效。李嗣源还是很喜欢这个养子的。
于是,安重诲走出了一招险棋。
他假造明宗圣旨,“谕令”河中衙内指挥使杨彦温驱逐藩帅李从珂。杨彦温实在是一个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物。他接到来自枢密院的这份“诏书”,也有怀疑,但他不懂得如何更智慧地处理这桩大事。就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李从珂到附近一个叫黄龙庄的地方去阅马,他号令城里诸军占据了各个城楼城门。李从珂回来已经无法入城。
李从珂很纳闷,想想他一直待此人不错。杨彦温在后梁时期不过是一个小校,后唐庄宗时,也不过做个裨将,明宗时,不过做河中副指挥使,李从珂做河中节度使,奏请朝廷,让他做了衙内都指挥使,相当于省军区办公室主任。好好干,还可以跟着继续提升,这是怎么啦?于是,他命人叩门,并质问杨彦温说:“我一直待你很优厚,你怎么能这样做?”
杨彦温回答:“我彦温不敢对您负恩,实在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
李从珂当即明白这里有鬼。于是暂时驻扎在附近,赶紧派出精明使者把情况向朝廷汇报。安重诲没有截住使者,明宗知道了情况,问安重诲:“杨彦温怎么能说让李从珂入朝呢?我没有让他入朝啊?”
安重诲见势不妙,回答说:“这是恶人杨彦温胡说!应快派兵征讨他。”
明宗有了怀疑。于是想把杨彦温诱来讯问真情,便下诏,调杨彦温为绛州(今属山西)刺史。但安重诲不同意明宗这个意见,坚持要派兵攻打杨彦温。明宗这时虽然对安重诲已经有了疑心,但还是愿意以一种优待方式稳住他。于是接受他的意见,派大将索自通、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讨伐。
行前,明宗指令药彦稠:“我要活着的杨彦温!我有话要问他!”
显然,明宗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这应该就是怀疑安重诲的开始。
然后,又召唤李从珂入朝。这也是一个胜负手,如果李从珂不入朝,那八成是有了反意;如果能入朝,事情当有蹊跷。李从珂已经判断出是被安重诲陷害,于是赶紧入朝进行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