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oos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是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体现。本文旨在针对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展开论述,结合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实例,提出了提升提问有效性的原则,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具体方法,为达到提问有效性创造条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提问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70-02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提问有效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及法律知识的拓展。本文探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原则和策略,为提问有效性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一、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原则
  1.问题设计的难度要适中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道德体系,对于课程的理解也并不深入。这就要求教师为了保证提问有效性,提问的难度一定要适中,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教育。如果问题设置得太简单,学生不动脑就能回答出来,那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反之,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回答不上来,也不利于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样不符合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提问问题难度的把握。
  2.问题提问的密度要得体
  提问问题的密度也应该是教师考虑的重点之一。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时间太短,学生的思考程度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反之如果时间太长,学生会产生思路的遗忘,不利于后期问题的回答。因此,教师控制好课堂提问的节奏,问题要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才能达到让学生主动思考的目的。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置多个问题来提问,来达到让学生关注重点的目的。同时,得体的课堂提问密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改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3.问题设置的广度要切合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容易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学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控制好问题设置的广度,如果问题的广度太大,学生很容易跑偏而回答不到重点;如果问题的广度太小,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从各个方面思考,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能使学生有效掌握课本内容,能让学生养成以多种思维来解决、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的解题习惯,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1.创建提问问题的互动情境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景当中,与所创设的情境产生共鸣。由于课程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创设实际的情景,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作为课堂的导入内容,从两难问题开始着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广泛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十课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的内容时,投影展示《重庆南坪街头老人倒地后,旁观者怕惹麻烦无人去扶》和《合肥七旬老人摔倒,小伙将其背起:哪有那么多讹人的事情》两则社会实例,两个正反实例突显出冲突和矛盾,随后请学生讨论“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因为面对情感冲突,分成两派观点开展了激烈讨论,教师进行了适时的正面引导,让学生感悟自己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2.增强提问问题的学习趣味
  在初中课堂上,造成学生上课不积极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学,而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导致学生上课没有太高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调节课堂气氛,提问时要注意增强提问问题的趣味性,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材料来提问,促使学生进行关注和思考,形成一种轻松和谐、充满生气的互动性课堂,这样才是形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例如在执教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课第二课时《享受学习》的内容时,播放视频《战狼2—战乱爆发》进行导入,提出系列问题进行引导:战狼2里非洲国家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那里的孩子能享受像你一样的学习环境吗?你看了他们的遭遇后,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能够学习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痛苦,为什么?课堂的实践反映出学生能主动踊跃回答,热情很高。究其原因,教师用热门电影《战狼2》作为提问的主题材料,学生对电影关注程度高,有强烈的兴趣,始终将注意力放在課堂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够有话说、说得透,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开阔视野的形成。
  3.把握提问问题的有效时机
  在初中课堂上,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把握住提问问题的有效时机,不仅能够减少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还能够时刻保持课堂的活跃氛围。所谓提问问题的有效时机,并不是说在课堂上越多越好,而是根据合适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不要采用一问到底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转换的过程,采用循序渐进,调动并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九课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的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挫折是把双刃剑”这个知识点难以理解,预设了两个故事和三个设问。故事一:《半袋水》——有一对好朋友在沙漠中旅行,他们带了一个装满水的皮囊。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皮囊漏水。等到发现时只剩下半袋水了。一个说:“真倒霉,只有半袋水了,我们怎么办!”另一个却说:“太好了,幸亏发现及时,我们还有半袋水。”设问一: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什么?故事二:《两只青蛙》——两只青蛙不小心掉进牛奶罐里,罐里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我有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劲,一次一次跳起,最终成功脱险。设问二:在人生的奋斗中,我们有时会陷入困境, 能够脱险的秘诀是什么?设问三: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启示?有趣的情境和系列设问,让学生体会到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可见,对于教学中的难点,把握提问问题的合理性和恰当时机,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范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7,(14):41.
  [2]张海峡.浅谈激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方法与途径[J].学周刊,2017,34(34):82-83.
  [3]罗清.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0):1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也孕育而生,对于以往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通过在教学中发展逻辑思维,极大的提高了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文逻辑思维教学方法的渗透,让高中语文课堂生成的科学理论知识与资源教材的高度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古诗文诵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教育渗透是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途径创新的重要尝试,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内涵深化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本文对通过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开展下德育价值渗透体现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究,以供相关人士交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文诵读 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追捧。高中历史知识与生活相离甚远,导致学生们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历史所传达的思想。高中历史知识难度大,学习时间少,是典型的时间少任务重,这就使得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到了影响。微课的出现可以说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带来了机会,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微课教学 策略
期刊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孩子无法跟随父母生活,由此产生了一个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出现一系列道德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对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道德问题 对策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67-02  1.探索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1.1打破传统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突出强调课堂上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探究学习以及教师在有限课堂上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解疑。所以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可实施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1.2革新传统教学流程  翻转课堂中学生
期刊
【摘要】声情并茂的朗讀能够让文章的主旨水落石出,能够让文章的细节脉络清晰,能够让文章的情感自然流露。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浅显论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朗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60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的精髓和内涵是依赖我国传统文化而存在的。为了防止中华几千年智慧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消磨,就必须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在各类语文教学中,借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高效的方式。因此,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阅读的现存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有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旨在提升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弘扬中华民族的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是构建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把人的完整生命融入到道德教育模式中,构建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是应该注重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幸福。生命教育背景下,构建道德教育模式应重视生命教育。在以往的中小学道德教育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知识内容重视道德规范、原则,忽视了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较低。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生命教育的特征,并提出生命教育背景下中小学道德
期刊
【摘要】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传统的教育方法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而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益于学生美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本文讨论了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的应用,从教学方法出发,结合案例,阐述了如何应用此方法到教学实践,期望对初中政治教学者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 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88-01  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作文教学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仅仅如此,还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笔者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