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动力。缺乏趣味性的课堂,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成功。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展开。
【关键词】导入激趣 联系生活 利用信息化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动力。缺乏趣味性的课堂,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成功。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展开。那么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一、趣味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国著名教师于渏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是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有力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因课而导,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课堂常见的激趣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情景导入、悬念导入、谜语导入、新闻热点导入等。
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最集中。初中生也只有十二、三岁,同样爱听故事,若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选择一些有趣又能启发思维的故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喜爱和学习的欲望。如本人在执教《土地改革》一课时,先给学生简单讲述了有关《白毛女》的故事,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造成白毛女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经教师提示、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是旧社会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造成了千千万万个“白毛女”的悲惨命运。而这恰是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这一故事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考。
悬念设置导入新课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对《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先回顾讲述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的史实。再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当时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们还是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原因就是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赋税、徭役、兵役十分沉重,刑法严酷,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短命而亡。)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使他们有兴趣学习和理解以下的内容。
当然,历史课堂激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没有固定格式,我们要注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另外还需注意导入应具有明确的目的,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趣味,热衷于猎奇而喧宾夺主,从而违背了既定的历史教学目标。
二、联系生活、结合热点增趣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即是死的教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所教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既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例如讲到科技革命的影响时,联系近年我国多地出现的严重雾霾现象来讲,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重视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助趣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如果我们还单靠陈旧的教学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就显得有些落伍和不合时宜。时代在前进,历史教学的手段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步入课堂使历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都大为改观,许多以前无法模拟的历史事实随着科技的进步而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通过漫画、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具体,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状态,有效的激发学生学習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艺术,也是技术,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并适时进加以激励,让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学会,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有效课堂亟待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于漪教育文丛[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名师激励学生的智慧[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苏霍姆林斯基 著.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台子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导入激趣 联系生活 利用信息化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动力。缺乏趣味性的课堂,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成功。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展开。那么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一、趣味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国著名教师于渏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是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有力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因课而导,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课堂常见的激趣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情景导入、悬念导入、谜语导入、新闻热点导入等。
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最集中。初中生也只有十二、三岁,同样爱听故事,若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选择一些有趣又能启发思维的故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喜爱和学习的欲望。如本人在执教《土地改革》一课时,先给学生简单讲述了有关《白毛女》的故事,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造成白毛女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经教师提示、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是旧社会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造成了千千万万个“白毛女”的悲惨命运。而这恰是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这一故事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考。
悬念设置导入新课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对《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先回顾讲述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的史实。再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当时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们还是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原因就是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赋税、徭役、兵役十分沉重,刑法严酷,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短命而亡。)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使他们有兴趣学习和理解以下的内容。
当然,历史课堂激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没有固定格式,我们要注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另外还需注意导入应具有明确的目的,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趣味,热衷于猎奇而喧宾夺主,从而违背了既定的历史教学目标。
二、联系生活、结合热点增趣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即是死的教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所教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既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例如讲到科技革命的影响时,联系近年我国多地出现的严重雾霾现象来讲,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重视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助趣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如果我们还单靠陈旧的教学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就显得有些落伍和不合时宜。时代在前进,历史教学的手段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步入课堂使历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都大为改观,许多以前无法模拟的历史事实随着科技的进步而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通过漫画、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具体,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状态,有效的激发学生学習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艺术,也是技术,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并适时进加以激励,让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学会,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有效课堂亟待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于漪教育文丛[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名师激励学生的智慧[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苏霍姆林斯基 著.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台子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