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课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把枯燥无味的物理理论课变得有趣味、更加形象生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一些试验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学生只能亦步亦趋的完成,真正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总结的结论过少,试验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淡出师生的视野,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消极影响,实验因独具形象性、生动性、多样性、活跃性等特征,需要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试验了解物理学习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思维空间、完善人格和为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1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由于中考和高考物理占据的分数较少,再加上学校和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使物理处于从属地位.进而导致许多学校物理学习时间很少,远远低于其他学科,再加上一些物理实验设备的笨重,不利于移动,一些物理教师仓促填写一下实验报告只是为了敷衍一下学校或者上级部门的检查,再加上班级学生数量过多,一般好几个人共同操作一台仪器,真正动脑和动手的学生少之又少.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借助于实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实验教学应被格外重视,学校应积极培养一些实验性的物理教师,提高试验教学检查的强度,进入课堂,实地听取教师的一些实验报告、观察他们的一些实验步骤是否及时和有效,倾听学生对试验教学的一些看法,积极动员一些优秀的实验教师参加一些高标准的学术研讨会,组织一些物理教师观摩优秀实验教师的实验演示,不断提高物理教师对试验教学的深入理解.
  2 在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严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只有具备了科学精神,才能在崎岖不平的科学道路上锐意进取.科学精神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思、务实精神和越挫越勇的勇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务实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的科学精神等等方面作用凸显.
  2.1 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对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有效的让学生置身其中去体验.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已被前人所总结,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实验教学时.作者经常采用分组的形式来积极的探究,让学生自我发现,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发现科学真理的喜悦之情,进而产生旺盛的探索欲,物理教师可首先演示一次实验,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通过互相弥补来回答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学习知识和培养探究能力,养成务实的科学意识和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
  2.2 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性的看待问题,物理教师应采用多种询问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随着问题程度的加深,再让学生学会反向思维,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后,物理教师还应适时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基础提出问题,即使有些问题有一定的偏差,褒奖学生观点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增强学习动力,当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比较全面时,应逐步诱导,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
  2.3 拓展实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亲临实验过程,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互相探讨.实验室应无条件对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和随地的通过操作实验,来验证学习的知识和疑虑,以便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勇于探索和勇于质疑;在课余时间,利用小组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验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还应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进行科学探索,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体验物理的伟大魅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3 实验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3.1 应用物理学习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目的,保证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更加充分高效地汲取和掌握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真正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对学生自身的有效培育.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把物理实验落实到课堂参与当中,让学生在参与物理学习的同时真正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丰富有趣性和社会实践性,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育.
  教师在讲到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物理实验的动手实践,真正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和实验当中.比如,让学生参与“测密度”实验,实验前,让学生自己搜集小石子等物体,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不同石子放入仪器内做密度测试并做好相应记录,再在课堂上让学生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学生自己记录实验内容以便对实验过程有深刻印象.再例如,做分子有引力的演示实验时,按教材要求:把两块纯净的铅块压紧,两块铅就连成一块,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若将“一个重物”分解成50克和100克的钩码各三、四个.演示时,先将两块纯净的铅压在一起吊在铁架台的铁夹上.再一个一个地加挂50克的钩码,50克的钩码挂完后再加挂100克的钩码.并在每次加挂钩码时都说:“再试加一个”以增强悬念.这样学生的注意随着钩码个数的增加而集中,兴趣也随钩码拉力的增加而高涨,从而对分子有引力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这样的实验参与让学生在真正学习内容的同时,学习思考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3.2 通过多媒体视屏引入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烧开水,雨和雾的形成,学生用吸管吸饮料,会跳舞的小人等视屏资料让学生明确该课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还可以通过播放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录像,把学生带进探究问题的意境.让学生从多个感官接受多种信息后动手操作,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播放“大气压”,“液体压强”等教学片段,利用生动的影像、逼真的音效,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3.3 保证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在课上活跃起来
  中学物理作为现代学校内部教育实践实验动手应用的课程,要想真正有效地保证学生在物理实践课堂中掌握学习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技巧,利用物理课程的实验特殊性,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通过实验参与和动手参与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育.例如,在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后,为了避免学生得出:只要断电时,灯都会瞬间变亮的结论,可在“断电自感演示器”上拓宽演示:线圈电阻比灯的电阻大时的断电自感现象;线圈电阻跟灯的电阻相等时的断电自感现象;线圈电阻比灯的电阻小时的断电自感现象.从而得出,只有线圈电阻比灯的电阻小得多时,才有明显的灯瞬间变亮的断电自感现象.当老师对其加以说明后,学生才“眼服心服”并进而知道不用通电自感装置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原因.又如在学“超重和失重”时,指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失重实验装置并观察失重现象,有些学生找了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口,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喷射而出;如果放开手,让易拉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甚至有些同学还搜集了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生活的资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生活中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其中.比如,讲到“力”一节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一部分,让学生用力捏橡皮泥,松开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让学生用力拉或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变化,让学生真正感知教学内容、实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真正实现现代中学物理对学生的高效培育.
其他文献
物理大厦由概念建成,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是物理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如果物理概念没有建立好,根本无法掌握好物理规律,物理成绩自然无从说起,那么,如何组织物理概念教学呢?笔者认为“生活化”是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上好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个环节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一节好的概念教学课应该包含如下几个环节:
1斯涅尔定律的基本特性  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光的折射定律):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其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TP12CW74.TIF,Y#]并且与界面法线的夹角满足如下关系:  [JZ]n1sinθ1=n2sinθ2,  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光(或折射光)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和折射角。  2
教育教学处于不断的深化改革中,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虽然现在已经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但物理学科中的一些抽象理论知识无法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和资源来形象的体现,如果再借以形象化手段辅助教学,能让学生从中感觉物理现象、理解物理知识,达到能将物理课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可视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探究.  1 借助类比的方法
习题课在整个物理学科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物理习题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优化习题课教学呢?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谈一谈习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愤”为求通而未得,“悱”为想说而不会说.在习题课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愤”“悱”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学、在发现中学、在探索中学.在习题课中笔者将平时常用的“出示目标、复习旧知、准备性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运用“差异教学”理论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是从传统的“物理教学”向新型的“物理教育”转变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发掘学生潜能.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浅述通过习题设计有效的进行“差异教学”的做法及体会.  1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习题教学及解题训练是物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涉及的概念、规律、公式繁多,物理量与公式的应用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解题思路不清容易出错,这是困惑许多物理教师的一个教学难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就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在电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电学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画图练习去描绘物理图景,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再应用相关公式或原理
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以肯定地讲,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无定法,笔者也难确定哪一种教学模式更好,但教学需要先进的教学方式引领是必须的.基于“问题·参与·体验”的智慧课堂是笔者所在学校的省级研究课题,笔者进行了多年实践研究,下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一节的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参与·体验”的智慧课堂,探讨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过,自己家的灯一天内似乎不是一样亮的.每天的早晚感觉它们比较暗,而夜间又觉得它们比较亮.是的,这不是你的错觉,这是实实在在的现象.我们家的灯泡在早晚用电高峰时段会变得暗一些,而在夜间等用电低谷时段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实验器材:两节新干电池、开关若干、小灯泡若干、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将上述器材按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要求的深入,高中物理学科面临着教学方面的创新,高中物理是一门富有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学科,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此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获得高中物理教学上的进步.本文主要阐述了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并探究了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方法及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但许多高
在一些物理习题中,如果通过公式计算来研究问题,往往很复杂,学生也不易接受.这时我们需用一些特殊方法和技巧,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从而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增强解题能力,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极端法”就是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所谓“极端法”就是依据题目所给出的具体条件,假设某种极端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存在,并作出科学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的解题方法。  例1有完全相同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