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鲁迅先生逝世72周年的日子刚刚过去,我无意于学界对“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的争论,我只是想不断地靠近这个伟大的心灵,如同一个寒冷的人不断地靠近火炉。
记得林贤治曾说过,三十岁以下,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恐怕是很难真正读懂鲁迅的。诚然十年之前,我读鲁迅的文章,和现在许多学生一样,深感文字晦涩难懂,只觉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是个例外,兴许文中所写便是自己儿时所经历之事的缘故吧。之后因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需要,也读鲁迅的文字,但只是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在心灵上与他有什么响应。开始热切地爱上鲁迅,是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此时以一个讲授者的身份来面对先生和这么多求知若渴的学生,我发现自己再不能遥遥相望雾里看花了。出乎意料的是十年后又见鲁迅,我的心便一下子被震撼。
除了向真的猛士致哀,向鲁迅先生致敬,我不免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感到担忧。我在提到“沉默的国民”,鲁迅先生对其持什么态度时,学生表情之木然,反应之平静令我惊诧。从中反映出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熟悉程度是相当不够的,对鲁迅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揭露更是知之甚少。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除此之外,社会上还传出另外一种声音,所谓“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想必取之于古语“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大抵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不吐不快。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愤的对象。他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言而总之,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 。少年人如果读太多的鲁迅,因经验阅历不够,会失之于偏激,甚至于刻薄,而导致对人对事不够宽容。更有甚者抛出所谓“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鲁迅”“鲁迅已经过时”的论调。
难道情况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读鲁迅长脾气”,鲁迅已经过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以往的印象中鲁迅被塑造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双眉紧蹙严峻凝重,思想是革命化战斗化的,没有个性和生活。这当然不是真实的鲁迅。如果作为一个符号性的人物而存在,鲁迅精神当然不会有生命力,不会活在新世纪里,不会走进新时代的人们心里。
但那些口口声声认为鲁迅已经过时的人,何曾对鲁迅有过真正的了解!
真实的鲁迅是鲜活生动的,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鲁迅是最爱护青年人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是这个世界的大爱者、至爱者。
于仲达心中的鲁迅是这样的:“我所观察到的鲁迅,是一个敢面对自己失败命运敢于肩扛自己命运闸门的人,是一个有着民间情怀对于苦难民众深深同情的却又无法融入官场和学院里的痛痛快快的人生的失败者,他终生直面着自己的失败而坚持着对于这种失败的持续反思,并且依靠着对于失败的自觉从而成就了现代中国思想历史上无法饶过的独异精神个体。”
同鲁迅生活的时代相比,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只要打开鲁迅著作,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很多作品好像就是写于今天,我们不能不惊叹他对我们的民族性乃至整个的人性的高度的洞察力。这深深地启示我们,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人的思想的变革仍需要鲁迅思想的推动。事实上“他已经是一种经过一个世纪大浪淘沙所产生的中华民族现代的文化精神和脊梁的象征”(周令飞)。
更何况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本身就是通过对鲁迅思想的深入开掘,给学生、给社会提供一种思想资源,一种精神营养。所以作为学生岂可对鲁迅敬而远之,而更应多读精读,不断地靠近这个伟大的心灵;作为语文教师,如何精心点拨、指导学生阅读、品味、领悟,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鲁迅作品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显得尤为关键。
记得林贤治曾说过,三十岁以下,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恐怕是很难真正读懂鲁迅的。诚然十年之前,我读鲁迅的文章,和现在许多学生一样,深感文字晦涩难懂,只觉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是个例外,兴许文中所写便是自己儿时所经历之事的缘故吧。之后因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需要,也读鲁迅的文字,但只是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在心灵上与他有什么响应。开始热切地爱上鲁迅,是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此时以一个讲授者的身份来面对先生和这么多求知若渴的学生,我发现自己再不能遥遥相望雾里看花了。出乎意料的是十年后又见鲁迅,我的心便一下子被震撼。
除了向真的猛士致哀,向鲁迅先生致敬,我不免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感到担忧。我在提到“沉默的国民”,鲁迅先生对其持什么态度时,学生表情之木然,反应之平静令我惊诧。从中反映出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熟悉程度是相当不够的,对鲁迅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揭露更是知之甚少。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除此之外,社会上还传出另外一种声音,所谓“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想必取之于古语“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大抵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不吐不快。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愤的对象。他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言而总之,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 。少年人如果读太多的鲁迅,因经验阅历不够,会失之于偏激,甚至于刻薄,而导致对人对事不够宽容。更有甚者抛出所谓“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鲁迅”“鲁迅已经过时”的论调。
难道情况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读鲁迅长脾气”,鲁迅已经过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以往的印象中鲁迅被塑造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双眉紧蹙严峻凝重,思想是革命化战斗化的,没有个性和生活。这当然不是真实的鲁迅。如果作为一个符号性的人物而存在,鲁迅精神当然不会有生命力,不会活在新世纪里,不会走进新时代的人们心里。
但那些口口声声认为鲁迅已经过时的人,何曾对鲁迅有过真正的了解!
真实的鲁迅是鲜活生动的,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鲁迅是最爱护青年人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是这个世界的大爱者、至爱者。
于仲达心中的鲁迅是这样的:“我所观察到的鲁迅,是一个敢面对自己失败命运敢于肩扛自己命运闸门的人,是一个有着民间情怀对于苦难民众深深同情的却又无法融入官场和学院里的痛痛快快的人生的失败者,他终生直面着自己的失败而坚持着对于这种失败的持续反思,并且依靠着对于失败的自觉从而成就了现代中国思想历史上无法饶过的独异精神个体。”
同鲁迅生活的时代相比,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只要打开鲁迅著作,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很多作品好像就是写于今天,我们不能不惊叹他对我们的民族性乃至整个的人性的高度的洞察力。这深深地启示我们,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人的思想的变革仍需要鲁迅思想的推动。事实上“他已经是一种经过一个世纪大浪淘沙所产生的中华民族现代的文化精神和脊梁的象征”(周令飞)。
更何况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本身就是通过对鲁迅思想的深入开掘,给学生、给社会提供一种思想资源,一种精神营养。所以作为学生岂可对鲁迅敬而远之,而更应多读精读,不断地靠近这个伟大的心灵;作为语文教师,如何精心点拨、指导学生阅读、品味、领悟,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鲁迅作品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显得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