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中与科学知识有关的课文进行分类,并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知识。
一、教材中与科学知识有关的课文分类
1、介绍动物的成长或独特习性的课文。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详尽的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婚恋、发音、繁衍等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课文。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涉及到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看云识天气》介绍各种云的形成以及如何通过看云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山市》展现了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奇特的自然现象。
3、证明某种科学理论。譬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了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原理;《斜塔上的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
4、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苏州园林》告诉人们在设计建造园林时要追求自然之趣,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幽径悲剧》则从一株古藤萝被砍告诉人们要善待一草一木。《明天不封阳台》也从一只受伤的鸽子得到救治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的道理。
5、介绍宇宙天文知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在介绍“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两小儿辩日》中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以及“大气折射”“直射”“斜射”等科学常识。
这些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知识
面对教材中如此众多的科学常识,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用好多媒体技术。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使他们对上课内容充满好奇感,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对教学有关动物成长或习性的课文有着出人意料甚至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松鼠》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中央台“动物世界”栏目里有关松鼠的视频。真实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加上主持人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许多生活习性,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继而也提高课堂效率。
2、与科学老师协调,同步教学。教材中有些科学常识比较复杂抽象,在我们语文课堂中没有必要去细细揣摩,这样既耗费时间,又弃长就短,得不偿失。不如与科学课堂结合起来,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解释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我们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学生也只是半懂不懂的。其实可以让物理老师提前上“光的折射”这一环节,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而且两门学科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3、布置作业,提前观察。对于教学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常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独立解决问题。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学生对那些可以看见却很难言表的天气变化有些束手无策。我就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作业,让学生每天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然后再与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互相印证,找出其中的规律。
事实证明,这样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4、结合生活,立足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比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里面的物候现象深奥,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带上温度计爬上附近的山,观察山上、山下的植物生长变化,并且实地测量山上、山下的温差,亲身感受地势的高下对物候的影响。
一、教材中与科学知识有关的课文分类
1、介绍动物的成长或独特习性的课文。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详尽的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婚恋、发音、繁衍等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课文。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涉及到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看云识天气》介绍各种云的形成以及如何通过看云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山市》展现了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奇特的自然现象。
3、证明某种科学理论。譬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了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原理;《斜塔上的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
4、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苏州园林》告诉人们在设计建造园林时要追求自然之趣,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幽径悲剧》则从一株古藤萝被砍告诉人们要善待一草一木。《明天不封阳台》也从一只受伤的鸽子得到救治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的道理。
5、介绍宇宙天文知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在介绍“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两小儿辩日》中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以及“大气折射”“直射”“斜射”等科学常识。
这些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知识
面对教材中如此众多的科学常识,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用好多媒体技术。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使他们对上课内容充满好奇感,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对教学有关动物成长或习性的课文有着出人意料甚至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松鼠》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中央台“动物世界”栏目里有关松鼠的视频。真实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加上主持人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许多生活习性,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继而也提高课堂效率。
2、与科学老师协调,同步教学。教材中有些科学常识比较复杂抽象,在我们语文课堂中没有必要去细细揣摩,这样既耗费时间,又弃长就短,得不偿失。不如与科学课堂结合起来,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解释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我们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学生也只是半懂不懂的。其实可以让物理老师提前上“光的折射”这一环节,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而且两门学科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3、布置作业,提前观察。对于教学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常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独立解决问题。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学生对那些可以看见却很难言表的天气变化有些束手无策。我就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作业,让学生每天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然后再与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互相印证,找出其中的规律。
事实证明,这样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4、结合生活,立足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比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里面的物候现象深奥,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带上温度计爬上附近的山,观察山上、山下的植物生长变化,并且实地测量山上、山下的温差,亲身感受地势的高下对物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