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结合实践归纳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并谈了自己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的心得。
【关键词】任务驱动;必要性;实施过程;任务;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满堂灌,简单的提问回答形式,教学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则把学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以任务实例为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任务驱动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符合其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非常符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一节课老师把知识点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做,这并不是真正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模拟题的练习起到巩固和考查知识点的作用,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能把其等同于任务。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殊含义,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探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决不是通过频繁的练习来束缚学生开放的思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我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上了节公开课,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呈现任务
以“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为题的word图文混排一课为例,我首先提出本节课所需完成的“总任务”,然后将任务具体分解成小的模块:1、页面设置:2、分栏3、图片、艺术字;4、字符效果、段落设置、首字下沉、边框/底纹。 这样把任务细化,明确具体的小任务,从而保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使学生不至于一头雾水,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
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将任务具体化。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底子参差不齐,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方法也是多样的,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些学生难以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方法。此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
第三阶段:完成任务
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分为几组,小组可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完成某些任务,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我抓住时机,为学生提供帮助,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给予适时的指导,使学生得以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地补充学生各自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第四阶段:任务评价
学生做完后,利用最后的时间,组内推荐出优秀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可由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评价、也可教师评价。由于剩余时间有限,我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及时给予点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点评以表扬为主,对不足的提出改进建议。优秀作品课后打印展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心得
1.“任务” 的选择。
“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大小适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和兴趣入手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任务。设计任务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
2.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但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要控制课堂秩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可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3.适时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有时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这时要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4、注意事项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节课都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如基本概念、硬件的组成、文字输入、文件的管理等基本操作就不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因为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尚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要完成给定的任务会比较困难。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当然,任务驱动法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超出其适用范围都将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那么,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金晓倩.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模式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2]王晓玲,单贵,贾建国.谈“任务驱动法”及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陈万仙,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3
【关键词】任务驱动;必要性;实施过程;任务;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满堂灌,简单的提问回答形式,教学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则把学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以任务实例为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任务驱动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符合其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非常符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一节课老师把知识点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做,这并不是真正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模拟题的练习起到巩固和考查知识点的作用,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能把其等同于任务。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殊含义,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探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决不是通过频繁的练习来束缚学生开放的思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我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上了节公开课,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呈现任务
以“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为题的word图文混排一课为例,我首先提出本节课所需完成的“总任务”,然后将任务具体分解成小的模块:1、页面设置:2、分栏3、图片、艺术字;4、字符效果、段落设置、首字下沉、边框/底纹。 这样把任务细化,明确具体的小任务,从而保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使学生不至于一头雾水,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
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将任务具体化。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底子参差不齐,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方法也是多样的,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些学生难以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方法。此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
第三阶段:完成任务
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分为几组,小组可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完成某些任务,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我抓住时机,为学生提供帮助,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给予适时的指导,使学生得以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地补充学生各自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第四阶段:任务评价
学生做完后,利用最后的时间,组内推荐出优秀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可由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评价、也可教师评价。由于剩余时间有限,我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及时给予点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点评以表扬为主,对不足的提出改进建议。优秀作品课后打印展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心得
1.“任务” 的选择。
“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大小适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和兴趣入手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任务。设计任务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
2.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但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要控制课堂秩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可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3.适时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有时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这时要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4、注意事项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节课都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如基本概念、硬件的组成、文字输入、文件的管理等基本操作就不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因为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尚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要完成给定的任务会比较困难。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当然,任务驱动法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超出其适用范围都将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那么,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金晓倩.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模式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2]王晓玲,单贵,贾建国.谈“任务驱动法”及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陈万仙,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