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那么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学习对教学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谈谈教师终生学习的必要性,也提供一些教师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 学习 发展
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关于劝学、勤学、治学的训言数不胜数,修业一生的观念根植于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中。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更应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含义。笔者从教二十几年对教师的学习和自身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师终身学习是职业的需要和必要。面对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劳永逸”、“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思想已无立锥之地。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曾经预算人类的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是每十年增加一倍,而近十年则是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三到四倍;2050年目前的知识将只占届时知识的1%。面对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社会,谁不学习,谁不及时充电,最终的结果无疑是要被社会淘汰。曾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扔进一口冒着热气的开水锅里,青蛙奋力跳了出来,得以逃生保住了生命;把一只青蛙放进一口盛着凉水的锅里,并在锅下点着火,青蛙一开始很自在地在里面游来游去,渐渐地水温逐渐升高,等到青蛙发现情况不妙时已为时已晚,它再无力跳出热锅了。由这个实验我们应该想到教师同样也要居安思危,因为你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是与时代同步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状态与知识动态更新的关系,才能理解终身学习不仅是职业的“需要”,而且是职业的“必要”。不然你如何给学生“一杯水”?所以对教师来讲,要发展就要学习,要育人先育己,要时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学科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学科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也只是沧海一粟。
2.学习方法及途径。现代意义的“文盲”不是单纯的指没上过学,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不能继续学习、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会学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也将会沦落为现代的“文盲”。有的老师讲自己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学习;有的讲学习的时代过去了,记忆力不好了等等一系列原因,我认为这只是借口而已,它们不能成为教师不学习的理由。事实上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2.1 教师可以边教边学。古人云:教學相长。从现代意义上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仅就教师备课而言,教师讲课之前的备课过程即“三备”:备教材、备学情和备教法。在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的过程中,你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备教材时,围绕教材这个信息场开拓新知识;在备学情时,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在备教法时,教师为了讲课吸引学生要不断探索新的教法,要博采众家之长,要亲自去听同行、专家的授课,要学习有关教法、教育理论书籍,最后得出结论:为什么去教,怎样教效果更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同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在课外辅导学生时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契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精神食粮正如主人给客人一个盛情的款待一样,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知识。
2.2 教师可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习。教师所研究的课题绝大多数是来自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了问题要及时解决它。作为课题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研究,要留心观察。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效率问题、教师的教法问题、教师的教育心理问题、教师的教育公平问题,这都是可以研究的课题,把一个课题研究透彻了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发展的过程。笔者从事高职教学工作,接触的学生是高中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很难摆脱高中时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于是我申请了一个名为《高中英语与高职英语的衔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被河北省教育厅高教处批准后,我做了大量的研究,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阅读了教学法等书籍,从研究中摄取了许多自己从未涉猎的知识,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探索的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2.3 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论文来学习。近来很多专家倡导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意指教师不能只知道站在三尺讲台前传授知识,还要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体会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有价值的论文。那么在确立论题之后的一系列活动堪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期间的搜集资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
2.4 教师通过社会实践来学习。实践出真知。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型人才,不需要书呆子。作为教师首先实践能力要强,才能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才能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黑板上种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得到技能方面的发展。
总之,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靠学习。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自己,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连榕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2008.1
2 [美]理查德.D.帕森斯.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关键词】教师 学习 发展
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关于劝学、勤学、治学的训言数不胜数,修业一生的观念根植于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中。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更应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含义。笔者从教二十几年对教师的学习和自身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师终身学习是职业的需要和必要。面对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劳永逸”、“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思想已无立锥之地。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曾经预算人类的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是每十年增加一倍,而近十年则是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三到四倍;2050年目前的知识将只占届时知识的1%。面对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社会,谁不学习,谁不及时充电,最终的结果无疑是要被社会淘汰。曾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扔进一口冒着热气的开水锅里,青蛙奋力跳了出来,得以逃生保住了生命;把一只青蛙放进一口盛着凉水的锅里,并在锅下点着火,青蛙一开始很自在地在里面游来游去,渐渐地水温逐渐升高,等到青蛙发现情况不妙时已为时已晚,它再无力跳出热锅了。由这个实验我们应该想到教师同样也要居安思危,因为你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是与时代同步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状态与知识动态更新的关系,才能理解终身学习不仅是职业的“需要”,而且是职业的“必要”。不然你如何给学生“一杯水”?所以对教师来讲,要发展就要学习,要育人先育己,要时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学科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学科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也只是沧海一粟。
2.学习方法及途径。现代意义的“文盲”不是单纯的指没上过学,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不能继续学习、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会学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也将会沦落为现代的“文盲”。有的老师讲自己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学习;有的讲学习的时代过去了,记忆力不好了等等一系列原因,我认为这只是借口而已,它们不能成为教师不学习的理由。事实上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2.1 教师可以边教边学。古人云:教學相长。从现代意义上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仅就教师备课而言,教师讲课之前的备课过程即“三备”:备教材、备学情和备教法。在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的过程中,你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备教材时,围绕教材这个信息场开拓新知识;在备学情时,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在备教法时,教师为了讲课吸引学生要不断探索新的教法,要博采众家之长,要亲自去听同行、专家的授课,要学习有关教法、教育理论书籍,最后得出结论:为什么去教,怎样教效果更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同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在课外辅导学生时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契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精神食粮正如主人给客人一个盛情的款待一样,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知识。
2.2 教师可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习。教师所研究的课题绝大多数是来自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了问题要及时解决它。作为课题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研究,要留心观察。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效率问题、教师的教法问题、教师的教育心理问题、教师的教育公平问题,这都是可以研究的课题,把一个课题研究透彻了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发展的过程。笔者从事高职教学工作,接触的学生是高中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很难摆脱高中时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于是我申请了一个名为《高中英语与高职英语的衔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被河北省教育厅高教处批准后,我做了大量的研究,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阅读了教学法等书籍,从研究中摄取了许多自己从未涉猎的知识,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探索的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2.3 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论文来学习。近来很多专家倡导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意指教师不能只知道站在三尺讲台前传授知识,还要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体会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有价值的论文。那么在确立论题之后的一系列活动堪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期间的搜集资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
2.4 教师通过社会实践来学习。实践出真知。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型人才,不需要书呆子。作为教师首先实践能力要强,才能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才能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黑板上种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得到技能方面的发展。
总之,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靠学习。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自己,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连榕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2008.1
2 [美]理查德.D.帕森斯.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