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g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永远要做的事情。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它反过来又影响社会发展的快慢和质量。教育的基本职能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传承,其核心是纯洁灵魂,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教育又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制约和困绕。因此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在不同的时期也一定有不同的热点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教育本身也就是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同时完善和发展。本文就教育的部分热点问题谈谈个人的感受,以期引出同行和专家的金玉良言,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一、基础教育公平的基点是什么?
  
  社会文明的标致是社会公平程度的高低。要走进公平有序的社会,必须要关注人之初(基础教育)的公平。而目前社会关注的教育公平似乎是教育资源的平均化,建统一标准的校合,配置一样水平的教师,使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一样的产品。教育资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是政府可以逐步配置均衡的,软资源涉及师资水平、教师的个性和素质,学校的历史变革和文化底蕴以及学校形成的优良的自身特色,这是很难硬性配置均衡的。因为教育本身是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它是受到个人生活背景和个性特征制约的。不同的学生会敬佩不同风格的教师,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的潜能也不一样。所以,软资源的优良是学校特色文化以及教师学识水平和个性特征融会而形成的,这样的资源不是能配置均衡的。况且高学识的教师不一定是高水平的教师,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限于升学率)就是学校的品牌,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资源硬性配置均衡是不可能的,教育资源的绝对平均也是不可能的,追求品牌而择校是人之常情,智商高,潜能大的学生也有权力享爱优质资源的公平。所以教育公平的基点是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有机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二、怎样回归传统文化教育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育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教育却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否定传统文化而弱化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倾向认为本国的传统文化糟粕多,精华少,落后的多,先进的少。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别人的语言。当然学习别国的语言无可厚非,语言是了解别国的工具,也是吸纳别人先进文化的手段。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冲流而保存下来,实际上就是民族先进文化的积淀,我们何必合近求远而不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另一种对传统文化教育是片面和局限的,认为诵读经典就是强化了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极其片面的,夸大了“经典”这个单一的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包络万象,有儒墨道佛的哲学思想和经典的立身做人做事之道,有民风民俗,节日文化,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特别是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哪些不该被我们继承和发扬?仅方块汉字的书写训练和审美情趣培养就足够我们的学生受用终生。况且诵读这个方法也太单一了,所以,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的精粹融合到各种课程里,走进我们的课堂。
  
  三、课程改革的困难何在?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十年,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澄清了教育理论层面上的许多问题,回归到了尊重规律的教育本位上来了。但不得不承认,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一一线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认识不清,改革的路多长看不透,改革的成与败弄不明。特别是课堂和教材这两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和好转。课堂还是在“知识本位”的课堂观下我行我素,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比比皆是。有许多课堂教学是功夫不在课堂而在课外一课外学生大量的题海训练而达到熟记知识的目的。由于高中和初中面对升学不得不花两年时间学完三年的课程,针对现行的容量不加班加点行吗?不在课堂上大容量长时间讲行吗?这样就出现了新课当复习课讲,复习课又当新课上。在“分数本位”评价观的压力下,编教材的跳不出这个框,教书的人逃不出这个手心。不在升学和高考上作深层次的改革,那么课程改革的两个技术层面——课堂和教材就得不到根本改观,教师和学生也就不能在课改中得到“实惠”。
  
  四、教育意识中的链缺陷。
  
  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爱。而贯串教育整个过程的主线就是爱、教育要真心去示范爱,真诚去关爱每个学生,受教育者要学会接受和施放爱。现在我们教育意识中关注最多的是爱家、爱国,而忽略爱社区(集体)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国的概念太大,家的范围太小,天天接触的社区,小区或班集体却熟视无睹,我们的社区服务活动起到了爱的教育的作用了吗?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单元内的人老死不相往来,这不是我们教育中链的缺陷?所以,除了社会实践活动外应该在相关课程和活动中补充关爱社区的教育。
  
  五、人人不一定要有特长
  
  当前特长教育有夸大之势,学校办特色只是盯着某项特长,这误解了特色的原意。家长盯着特长是指望孩子在某项出人头地,这都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和教育规律。目前的特长学习不外乎是音体美方面的内容,它的发展和提高是学生的个性和潜在的天赋决定的,而我们现在学的不是特长,而是通材,人人都学也就不是特长了。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强迫去学这些所谓的特长,实际上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和烦恼。另外,从今后的工作需要出发,除了专业以外需要用到我们现在所学的所谓专长的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在平凡工作上做着无需特长的工作,这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我们对待特长的学习应该是从学会鉴赏,培养审美性趣的角度出来,自然和谐的接纳它。
  
  六、学科竞赛该取消吗?
  
  社会上对。学科竞赛”深恶痛绝,而学生和家长却又趋之若鹜。这不是竞赛的错,而是异化了竞赛结果而造成的。升学要看竞赛成绩,除了加分外,有的还是必备条件,特别是有些不能真正显示个人独特能力的竞赛项目加入到这种结果的运用中来,这就使学科竞赛失了他的意义和光彩。本来竞赛的目的是墙优,是指对哪些学有余力又特别热爱为这门学科并且有明显潜能的学生,进行一些竞赛内容的专项训练,更进一步刺激他们的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今后走向学科更深领域做准备,这是无可厚非的是必须要坚持的。我们教育工作者、社会和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竞赛培优。作为一般人来说就是扎实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科的基本素养。所以竞赛培优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竞赛成绩只可以作为高一级学校选拔特殊人才考虑的因素,但不能作为升学的“敲门砖”。
  
  七、学生体质弱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尴尬
  
  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训练是有影响的。针对中小学生体质偏弱的状况,国家教育部就中小学体育锻炼专门提出每天阳光体育活动一小时和体育长跑活动,这是其它国家少见的。但我们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受到体育教学观念的制约、受体育教师水平的限制、受到升学年级复习教学时间紧迫的影响。体育教学只好是培养专业生和体育运动会的参赛者,完全成了考试分数的竞争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健康教育,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先进体育文化的教育。
  
  八、永远开足的课程
  
  课程改革中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一些课程,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等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观念上不通,认为课程设置多,这些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因时间、设备和安全等方面有困难,二是教师不够,没有专业的教师和相应的编制,只好进行兼任,把课程分成了三六九等,主次之分,只好根据课时量进行搭配,而兼课的教师心中总有主次之分,这样势必成为“主科”教师的补充时间,挤占这些课是常事。三是没有很好的教材和评价机制,评价杠杆不倾斜,这些课程永远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另外,教材不配套。教师上起来毫无情趣之味,学生听起来如同嚼腊,这样的课能上下去吗?目前“分数本体”的评价观还很难光顾这些课程,所以这些课程很难开足,更难开好。
  教育的热点无时不有,有许多是综合因素引起的,这就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促使基础教育健康科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春游是成人永远记得的回忆,是体验童心最佳方式,是他们小时候作文的题材。“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到大佛水库去春游,小二娃摔进了水库中,是班主任老师把他提了起来。”现在家长在跟孩子们说故事:“第二年,我们又去了,这次是唐春兰把脚崴了。”故事说到一半,班主任打电话来,说是要组织孩子们野餐,征求家长的意见。  说故事的家长只有一句话:“在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我同意。”  班主任打电话请示校领导。校领导说:
【摘要】所谓“自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体支配和控制的能力。“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所以要让孩子习得知识、本领,就要让他们自主性的学习。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学会自主的学习、研究、探索,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关键词】  自
[摘 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是很多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数学 教学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概述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主人公的名字。传说皮格马利翁是一个国王,擅长雕刻。他曾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苏教版实验教材的亮点之一,率先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独设置为一模块进行教学的。有人认为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做出如此较大幅度的创新安排,编者考虑一方面基于彻底改变“一例一类题”的呈现形式,避免分类型套模式,而编排一些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以达到对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的反思及批判,另一方面基于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有机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这样的角度看
高三复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刚经历了高考落第的挫折。在短时间内难以走出沮丧的阴影,特别是高分复读生因为志愿填报过高而掉档,其低落的情绪较之一般更为强烈,在秋季开学,望着昔日的同窗背起行囊奔赴理想的学府,而自己却要拾起本准备尘封的课本,拖着疲惫的双腿重新回到起跑线上,个中滋味谁能体会?  去年秋季,我兼任了我校理科复读班的物理教学,对于上复读班的课我是毫无经验,一开始上课我便像对待应届班一样进
与小学生沟通其实很不易,现在的孩子大都会说:我们有代沟。其实不论哪个时代师生都存在交流的难题。跟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与成绩不同的孩子交流也要有不同的方式,性别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特别是现代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任性、自私,这都给教师们带来了交流的困惑。非常有必要研究和探讨师生交流的方法。以下是自己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以下三种交流方法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一、真诚的微笑和
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予人规矩的基础上使人“巧”。所谓的予人规矩是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修词、逻辑、文理等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所谓使人“巧”,就是让学生在掌握语言、修词、逻辑、文理等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获得写作的相关技能与技巧。因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不一定写作能力就强,他必须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训练、强化与运用,“巧”才能有效地生成。但要做到“巧”,可却不是一早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的
背景分析: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在民间有不同的版本,嫦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形象。苏教版第九册《嫦娥奔月》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吞下仙药升天奔月的故事,并由此有了一个美好节日——中秋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提出:“教材只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如何让学生抓住一些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感悟词语的温度,体验和理解嫦娥的牺牲与付
[摘要]从分析08年、09年泉州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入手,结合近几年阅读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中考考场上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知识量,用最准确概括的语言来答题。具体说来,在阅读时就要能够读薄、读细、读透文本,在回答问题时更要懂得巧妙地在原文中寻找原原本本的答案、答案的变形以及找出原句作为例子加以分析、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原文语句    《2010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考试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教师的教在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具有相互反馈作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