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为新课改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之相对应,也强调构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在新课改情境下构建新型的班级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为努力方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品德生成发展的规律,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必备素质的需求,去精心营造一种班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实,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重新构建新型的班级文化,势所必然。
以班主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学校委派用来管理好班级的老师。在班级的归属中,我们习惯称呼某个班为“某某老师的班”,在学生个体的归属中,学生也自觉称呼自己是“某某班主任老师班的”!这种极其典型而又极其自然的称呼就很能体现班级的工作中心以及班级的角色中心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了!因此,顺理成章的是,班主任负责订立班级规章制度,组织班集体各种活动,协调班级多种教育力量。在这种教育情境下,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严格体现学校及其上面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和要求,班主任手持学校制订好的“模子”来统一规范锻铸班级的学生。这样的情形下,班级也谈不上具有什么个性文化,因为学校几乎所有的班级其文化都是一样的;学生的个性当然没有必要得以张扬,统一的“模子”套进去,所有的个性都在“模子”内悄无声息地泯灭了。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班级的主人理所当然必须是学生,学生是班级工作的中心和班级角色的中心。
班风班貌的形成方式从教导灌输到引导生成——班风班貌,就专指班级的精神面貌而言。在旧的教育理念中,学校与班主任习惯用教育行政的规章制度来统一规范各个班级。认为学生是教育者注入德目的容器,教师只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导灌输,就完成了德育的任务。教师忽略了讲台底下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生命,眼中只有班级的整体,每个学生只是作为抽象概念的“学生”而存在。但事实是,在稍具人性化的教育中,学生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作为整体的类的概念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具生命活力的独具性格特征的“这一个”,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本”。正是众多富有个性的学生聚合在一起才生成了生龙活虎的班集体,才能形成丰富多彩且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因此,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长。当然,新课改并不意味着班级管理可以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不着边际,任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蔓延生长。关键就在于“引导”使“自由生长”。“引导”,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的功利性一面。教育在其上层建筑层面上必定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和价值观,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对其未来公民的社会化“塑造”,体现了社会公德对社会个体的普遍诉求。另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相对于“教导”隐含着的武断性、机械性、蛮横性而言,“引导”则体现出了教育的人性化追求: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有效的“引导”。有了“引导”作前提,才能“生长”出积极健康、独具个性魅力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
从整齐划一到独具个性的转变——如上文所述,以往的教育体现了工业化社会对人才生产的要求,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教育也强调统一规范,统一要求,乃至于作为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的班级,其环境布置同一模式,甚至走向某种极端,连学生的个人表现个性特点也统一规定:一些学生比较安静,则被誉为“表现好”、“乖孩子”,一些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极富个性,则被斥为“调皮捣蛋”、“坏学生”,甚至与“问题学生”同等看待,不鼓励乃至于禁锢学生个性的张扬!这样用标准化的“模子”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人才”,所有的班級当然也都被消磨了个性,变得整齐划一。如果说还有“个性”,那也是以班主任个性代替了班级的个性,所有的班级打上了鲜明的班主任的性格印记。而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独具个性,富有激情。因为只有个性的人,才可能是富于创新思维的人才。因此,教育强调创新,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独具个性学生组成的班集体,当然形成个性色彩鲜明的班级文化。
总之,新课程改革正在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了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等方面的变化,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解构”和“重建”。课程改革又是一场关系民族未来兴衰的文化变革,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重新构建有助于培养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的班级文化,无疑是每一所学校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
以班主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学校委派用来管理好班级的老师。在班级的归属中,我们习惯称呼某个班为“某某老师的班”,在学生个体的归属中,学生也自觉称呼自己是“某某班主任老师班的”!这种极其典型而又极其自然的称呼就很能体现班级的工作中心以及班级的角色中心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了!因此,顺理成章的是,班主任负责订立班级规章制度,组织班集体各种活动,协调班级多种教育力量。在这种教育情境下,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严格体现学校及其上面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和要求,班主任手持学校制订好的“模子”来统一规范锻铸班级的学生。这样的情形下,班级也谈不上具有什么个性文化,因为学校几乎所有的班级其文化都是一样的;学生的个性当然没有必要得以张扬,统一的“模子”套进去,所有的个性都在“模子”内悄无声息地泯灭了。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班级的主人理所当然必须是学生,学生是班级工作的中心和班级角色的中心。
班风班貌的形成方式从教导灌输到引导生成——班风班貌,就专指班级的精神面貌而言。在旧的教育理念中,学校与班主任习惯用教育行政的规章制度来统一规范各个班级。认为学生是教育者注入德目的容器,教师只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导灌输,就完成了德育的任务。教师忽略了讲台底下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生命,眼中只有班级的整体,每个学生只是作为抽象概念的“学生”而存在。但事实是,在稍具人性化的教育中,学生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作为整体的类的概念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具生命活力的独具性格特征的“这一个”,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本”。正是众多富有个性的学生聚合在一起才生成了生龙活虎的班集体,才能形成丰富多彩且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因此,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长。当然,新课改并不意味着班级管理可以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不着边际,任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蔓延生长。关键就在于“引导”使“自由生长”。“引导”,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的功利性一面。教育在其上层建筑层面上必定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和价值观,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对其未来公民的社会化“塑造”,体现了社会公德对社会个体的普遍诉求。另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相对于“教导”隐含着的武断性、机械性、蛮横性而言,“引导”则体现出了教育的人性化追求: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有效的“引导”。有了“引导”作前提,才能“生长”出积极健康、独具个性魅力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
从整齐划一到独具个性的转变——如上文所述,以往的教育体现了工业化社会对人才生产的要求,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教育也强调统一规范,统一要求,乃至于作为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的班级,其环境布置同一模式,甚至走向某种极端,连学生的个人表现个性特点也统一规定:一些学生比较安静,则被誉为“表现好”、“乖孩子”,一些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极富个性,则被斥为“调皮捣蛋”、“坏学生”,甚至与“问题学生”同等看待,不鼓励乃至于禁锢学生个性的张扬!这样用标准化的“模子”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人才”,所有的班級当然也都被消磨了个性,变得整齐划一。如果说还有“个性”,那也是以班主任个性代替了班级的个性,所有的班级打上了鲜明的班主任的性格印记。而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独具个性,富有激情。因为只有个性的人,才可能是富于创新思维的人才。因此,教育强调创新,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独具个性学生组成的班集体,当然形成个性色彩鲜明的班级文化。
总之,新课程改革正在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了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等方面的变化,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解构”和“重建”。课程改革又是一场关系民族未来兴衰的文化变革,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重新构建有助于培养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的班级文化,无疑是每一所学校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