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境外代购,成为了许多人购买商品的一种新方式。但是同时,海外代购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法律滞后的现状,使得侵权行为时常发生。不仅如此,税收流失、商品质量监管和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网络代购现象的分析,以网络代购出现的法律问题为重点,以期为网络代购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法律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海外代购;法律漏洞;法律保护
一、 网络代购的概念与特征
(一) 网络代购的概念
代购,简单的说,就是由代购商帮消费者买到商品。人们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看到很多世界各地或具民族特色的商品,但由于时间和距离的原因,不能把喜欢的商品买回来。而且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的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扩大消费者的购买范围,“网络代购”这种购物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二) 网络代购的特征
由于网络代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代购,其除具备网络购物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对象的非现货性。境外代购服务提供者尚未从境外卖家购得货物,而是根据买家的要求前去购买指定商品。由此看来,其性质应当确定为法律上的委托,委托的合同内容是代购国外商品的服务。第二,合同的多重性。从目前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划分来看有四种法律关系包含于境外代购流程中:一是买家与代购人的法律关系;二是代购人与处于港澳台区或欧美等大陆境外的卖家之间的销售合同法律关系;三是买家与处于大陆境外的卖家之间的间接法律关系;四是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与境外代购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 网络代购存在的问题
(一) 高仿产品及假货充斥市场
市场上不少代购商宣称产品绝对来自国外,绝对保真,但“高仿货当真货卖”、“真货假货掺着卖”等怪象却层出不穷。同时网络上有很多商家出售各种大牌商品的购物小票以及吊牌等,为这些高仿和假货的出售提供了的辅助。有很多商品标识上面标注的材质和商品实际的材质大相径庭。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给消费者带来身心的伤害,比如服装材质可能不合格,穿着后会引起皮肤过敏;食品可能过期或不符合目的销售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等质量问题。
(二) 财产安全权
在电子商务的虚拟环境中从事的代购服务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系统的基础上展开的,诸如网络维护管理不善,软件不兼容,硬件不匹配,计算机系统死机或崩溃,互联网病毒,木马黑客侵入交易平台系统等问题层出不穷,都威胁着消费者的在线交易的财产安全。最近多次被媒体曝光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窃取、盗用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三) 维权渠道不畅,消费者退换货陷窘境
我国海外代购售后服务还处于空白状态,消费者维权处境艰难。海外代购产品在退换及维修等相关售后服务时遭遇尴尬,不少消费者因来往邮寄耗时过长而错失(下转第78页)
(上接第73页) 退换期限,也因要承担不菲的运费而放弃维权。而且国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其退换范围并不包括代购产品。
(四) 代购商偷逃关税,法律监管乏力
代购商品多从美国、欧洲、日韩等地的机场、商场免税专柜或者当地的名牌折扣店购得,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网络代购商家关很难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这让税收监管成为难题。目前海外代购普遍使用的以客带货和国际直邮等方式,通过网上接单、代客购买、核对货物、打包邮寄等环节,鲜有主动报关缴税的,使得“代购”业游离在灰色地带。也有部分代购者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闯关”。若被海关查到商品超过一定数额,这些代购商往往要求消费者自行承担罚款,会想尽办法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 加强网络代购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行业监管,建立代购诚信体系
网络代购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其监管力度,强化监管部门与网络交易平台等多方合作、建立健全网上代购诚信体系,对网上交易涉及的敏感性资料和个人数据给予法律保护;建立网购纠纷处理平台,消费者可通过此平台进行投拆和维权。有些商品因涉及卫生、健康等因素而具有特殊性,对于此类商品的代购应进行有效管制,可对进口、销售等环节实行行政许可制度。
(二) 完善电子商务税收体系,建立境内免税店
我国应探索建立零散个人代购独有的税收体系,仿照“自用物品5000元以下”免税做法,设置海外代购商品可免税额度等;同时,沿海发达省份可借鉴海南省的成功经验,建立境内免税店,更好的为国内消费者服务。
(三)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网络海外代购监管面临法律盲区。我国应尽快出台《网络代购质量管理规范》、《网络代购行业准则》等法律法规,健全网络代购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商品代购投诉处理机制等,让网购纠纷解决有法可依。
(四) 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和维权意识
网络代购风险始终存在,消费者在代购时应提高警惕。在选择商家时必须慎重,最好选择有较高知名度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而对于私人开建的代购网站,可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审查其资信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消费。在收货时,务必要先验货,再签收货物。相关部门也应适当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海外代购时,要对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充分了解,熟知要购买的品牌在国外专柜小票和发票的格式。此外,消费者代购时选择第三方担保支付,在收到商品并查验之后再确认支付。在发生纠纷后,要向警方及时提供对方详细信息,掌握有效的销售凭证,避免发生败诉风险。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当今社会网络代购乱象的分析与研究”(项目编号:14C3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项琳涵(1995.04-)女,辽宁葫芦岛人,本科,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参考文献:
[1] 白红平. 全球化进程中的电子商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
[2] 尹腊梅、高富平. 电子商务法律基础[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 互联网;海外代购;法律漏洞;法律保护
一、 网络代购的概念与特征
(一) 网络代购的概念
代购,简单的说,就是由代购商帮消费者买到商品。人们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看到很多世界各地或具民族特色的商品,但由于时间和距离的原因,不能把喜欢的商品买回来。而且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的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扩大消费者的购买范围,“网络代购”这种购物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二) 网络代购的特征
由于网络代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代购,其除具备网络购物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对象的非现货性。境外代购服务提供者尚未从境外卖家购得货物,而是根据买家的要求前去购买指定商品。由此看来,其性质应当确定为法律上的委托,委托的合同内容是代购国外商品的服务。第二,合同的多重性。从目前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划分来看有四种法律关系包含于境外代购流程中:一是买家与代购人的法律关系;二是代购人与处于港澳台区或欧美等大陆境外的卖家之间的销售合同法律关系;三是买家与处于大陆境外的卖家之间的间接法律关系;四是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与境外代购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 网络代购存在的问题
(一) 高仿产品及假货充斥市场
市场上不少代购商宣称产品绝对来自国外,绝对保真,但“高仿货当真货卖”、“真货假货掺着卖”等怪象却层出不穷。同时网络上有很多商家出售各种大牌商品的购物小票以及吊牌等,为这些高仿和假货的出售提供了的辅助。有很多商品标识上面标注的材质和商品实际的材质大相径庭。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给消费者带来身心的伤害,比如服装材质可能不合格,穿着后会引起皮肤过敏;食品可能过期或不符合目的销售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等质量问题。
(二) 财产安全权
在电子商务的虚拟环境中从事的代购服务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系统的基础上展开的,诸如网络维护管理不善,软件不兼容,硬件不匹配,计算机系统死机或崩溃,互联网病毒,木马黑客侵入交易平台系统等问题层出不穷,都威胁着消费者的在线交易的财产安全。最近多次被媒体曝光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窃取、盗用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三) 维权渠道不畅,消费者退换货陷窘境
我国海外代购售后服务还处于空白状态,消费者维权处境艰难。海外代购产品在退换及维修等相关售后服务时遭遇尴尬,不少消费者因来往邮寄耗时过长而错失(下转第78页)
(上接第73页) 退换期限,也因要承担不菲的运费而放弃维权。而且国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其退换范围并不包括代购产品。
(四) 代购商偷逃关税,法律监管乏力
代购商品多从美国、欧洲、日韩等地的机场、商场免税专柜或者当地的名牌折扣店购得,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网络代购商家关很难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这让税收监管成为难题。目前海外代购普遍使用的以客带货和国际直邮等方式,通过网上接单、代客购买、核对货物、打包邮寄等环节,鲜有主动报关缴税的,使得“代购”业游离在灰色地带。也有部分代购者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闯关”。若被海关查到商品超过一定数额,这些代购商往往要求消费者自行承担罚款,会想尽办法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 加强网络代购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行业监管,建立代购诚信体系
网络代购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其监管力度,强化监管部门与网络交易平台等多方合作、建立健全网上代购诚信体系,对网上交易涉及的敏感性资料和个人数据给予法律保护;建立网购纠纷处理平台,消费者可通过此平台进行投拆和维权。有些商品因涉及卫生、健康等因素而具有特殊性,对于此类商品的代购应进行有效管制,可对进口、销售等环节实行行政许可制度。
(二) 完善电子商务税收体系,建立境内免税店
我国应探索建立零散个人代购独有的税收体系,仿照“自用物品5000元以下”免税做法,设置海外代购商品可免税额度等;同时,沿海发达省份可借鉴海南省的成功经验,建立境内免税店,更好的为国内消费者服务。
(三)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网络海外代购监管面临法律盲区。我国应尽快出台《网络代购质量管理规范》、《网络代购行业准则》等法律法规,健全网络代购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商品代购投诉处理机制等,让网购纠纷解决有法可依。
(四) 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和维权意识
网络代购风险始终存在,消费者在代购时应提高警惕。在选择商家时必须慎重,最好选择有较高知名度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而对于私人开建的代购网站,可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审查其资信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消费。在收货时,务必要先验货,再签收货物。相关部门也应适当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海外代购时,要对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充分了解,熟知要购买的品牌在国外专柜小票和发票的格式。此外,消费者代购时选择第三方担保支付,在收到商品并查验之后再确认支付。在发生纠纷后,要向警方及时提供对方详细信息,掌握有效的销售凭证,避免发生败诉风险。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当今社会网络代购乱象的分析与研究”(项目编号:14C3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项琳涵(1995.04-)女,辽宁葫芦岛人,本科,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参考文献:
[1] 白红平. 全球化进程中的电子商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
[2] 尹腊梅、高富平. 电子商务法律基础[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