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经济格局趋向一体化和多样化,更多的的国家已经加入到世界经济运转这个大家庭中去。由此形成的格局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还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全球经济格局发展迅速,会计作为一钟普遍的职业已经是国际惯用的商业标准语言、财务基础信息的重要交流方式,所占的地位就越来越重,所起到的作用就越来越大。而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政治要求、经济水准、文化特征、历史背景,受到这么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同的国家拥有着彰显本国特点的会计模式。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会计国家化以及国际化。所谓国家化就是指在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充分考虑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法律制度和文化环境。所谓国际化是指在会计领域中符合国际的行为,要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式,要求世界各国在分析处理汇报本国的经济时,要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和原则,从而达到各国经济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中国会计领域的发展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略但本国的特色,过分强调本国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又会阻碍国际化的进行。由此,突出当前会计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那就是:要基于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本身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来正确地有序地开展会计国际协调,使会计这一领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的光彩,造福于全世界。在本文中笔者就以“论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为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会计 国际化 国家化 发展
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向会计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小步,它掀起了会计领域改革创新的新浪潮。至此之后,人们在分析和研究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计模式改革时,大部分都会将思维集中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上,即所谓的会计国际化上。但在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拓宽之时,人们日益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我国的经济水平、文化环境、法律体制等因素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我国则体现着浓郁悠扬的中国特色,它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显然,会计领域就更不能例外了。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会计人员的国家化和国际化各类不同的问题。
我国的当今社会对于会计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创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模式,从而实现会计的现代化。中国会计学会也探讨出相关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此,我国会计界进行了多次的研究讨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丰硕的成果。但迄今为止,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没有确切的、有说服力的回答。比如会计与经济体制是否步调一致,若存在差异将如何适应?我国会计应该以国家化为主还是应该随同国际社会的模式多一些?我国会计领域必然应当拥有中国特色,那这应具备的中国特色需要体现于哪些方面?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想在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运行制度,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同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要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本文以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为出发点,说明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相关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特色以及我国的会计环境,来研究我国会计发展的趋向,从而做出适合我国的符合逻辑的正确选择。
一、正确认识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所拥有的会计原则的成熟必然体现着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当把这些会计惯例都拿到国际大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涉及到利益在不同国家的分配问题。会计国际化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想尽快地适应国际化,并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我们就要在此进程中扮演一个现实而又积极的角色。所谓现实,就是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计划和策略;所谓积极,就是要在肯定会计国际化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将中国特色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1.会计国家化
(1)会计国家化的含义和内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一个单位资金运动的系统全面的监督与核算,向有关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特色应该来源于某个国家独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从其功能来看,特色应能体现和反映本国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所内含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诚然,特色源自于差异,但不等同于差异,差异对于特色而言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因素。环境的变更做出积极的影响。从影响角度的看,国家特色总会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能够促进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所以,如果说会计发展的外因是会计国际化,那么内因就是会计的国家化。
2.会计国际化
(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的国际化就是要求提供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具体来说,会计的国际化是指在会计领域中要进行符合国际的行为。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式,要求世界各国在分析、处理、汇报本国的经济情况时,应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和原则,从而达到各国经济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以不持续的强各国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用性。对比会计国际化的含义不难发现,会计在世界上的国际化是个动词的概念,它一直在反复和更新,与每个国家的经济形态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现在可以从三个观点对比来看。第一点是“相通观”,考虑到国际化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介绍了解本国的会计模式来探寻差异之所在,求同存异,择善而从,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往来,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第二点是“协调观",考虑到国际化还应在各国沟通交流之中,寻找各国会计模式的相同之处,在可能的寻找范围区域,尽可能极限的减少各国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的免除不必要的分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第三是“規范观”,考虑到国际化就是全球的规范化、统一化。将中国的会计领域的有关案例、业务方式等同国际接轨,实现真正的会计中国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存在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美国采取了行动,入驻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这尽管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出,第一: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使美国在国际会计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有效的控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第二:将本国的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演变成为国际会计准则,从而减少本国对会计国际化准则的学习与调整。第三:促进了资本经济市场的繁荣,从而增加了资本收入。 二、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存在矛盾的原因与协调策略
1.存在矛盾的原因
(1)相关准则的不完善。从准则制定的数量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已制定41项,美国拥有大概100项,而我国目前才制定完成13项。从准则的科学性来看,我国经济活动单一而且匮乏, 这对会计的要求就很低,也使得与会计一些相关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就相对较低。
(2)对新领域缺少研究 。对于像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此类的会计新领域,我国触及的较少,缺乏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3)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低。过于强调会计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 忽视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功能,这使得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较低。
(4)不能做到完全平等。部分准则的制定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无法做到像国外那样一视同仁,给予平等的机会。比较典型的就是对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约束力的不同。
2.解决矛盾的方法
(1)始终坚持双方同步。我们注重会计与国家接轨的的同时加大多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和发展。会计国家化是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盲目地顺从国际化,追求与世界相协调统一,而忽视本国的特点和实际,生搬硬套不合适于本国的会计惯例,这样只会减慢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就必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坚持两者协调并进。
(2)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要做到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对外既要展现国际的重要地位,满足发展进步的要求,也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对内既要满足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有利于企业自身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既要实现统一,又要有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善的制度。
(3)把持各自的管理度。我国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很多适合于我国的科学合理的会计模式、会计原则,这些我们要坚持并且要对它进一步的完善,不能为了与国际统一就抛弃它们,我国要把持好会计管理的尺度,要学会适当地增加或缩小。 积极参与全球或地区的会计协调组织,利用论坛介绍来向世界介绍本国的会计模式,使世界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中国,使国际会计组织在决定准则之时,能够考虑到本国的情况,从而实现双向协调。其次,各个国家应该建立研究机构,专门比较本国会计与国际会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增进交流,择善而从,最终实现求大同存小异。最后,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之时,应当先充分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对此进行充分的吸收,以务实态度减少或避免差异,从而取得最大程度的协调。
三、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
1.参照国际常用标准,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比,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的通行惯例,尽快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一方面,我们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要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准则体现我国的特色。另一方面,尽量缩小乃至消除差异,最大限度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要是以如此这般的参与方式,那是不利于我国发展的,将会给我国的会计国家化带来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动地参与国际协调,通过交流对话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权力,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会计模式得到一定的关注。
2.加强会计技能的国际化。首先,要在高等教育中加入对会计国际化的学习,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对会计的国际惯例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会计从事人员的教育,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使其对会计国际化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
3.加强监管,倡导会计诚信。近年来,我國会计国际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在会计的国际协调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有些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更有甚者,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这使得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不能被有效的、认真的执行。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监管,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检查力度,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人进行严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随之不断增强。加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制度与环境会发生变化,这样必然会导致会计要求的改变,这就促使着会计模式不断地修订以更好地适应制度与环境发展的变化。我们应当正确地处理好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既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差异,又要保留本国的特色,要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都应该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相信我们,只要对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有深刻且辩证的认识,并针对差异进行全面的探索,研究出适合于发展的模式,就一定能在取得最大的国际协调,促进国与国间的沟通往来,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杨纪婉.现代会计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王梓楠.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J].金融,2009
[3]张文艳.浅谈我国加快实现国际化[J].经济论坛,2008
[4]冯淑萍.我国会计标准建设与国际协调[J].会计研究,2005
[5]王潇明,王成龙,王 青.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02
[6]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j].会计研究,2000
[7]杨景海,马绍先.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策略[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报,2003
[8]莫鸿芳.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2
[9]王梓楠.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向的思考[j].金融,2009
[10]谢景芳.浅谈如何应对会计国际化[j].中国国会财会,2006
[11]赵军天.浅析会计准则的国际化[j].财会研究,2009
关键词:会计 国际化 国家化 发展
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向会计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小步,它掀起了会计领域改革创新的新浪潮。至此之后,人们在分析和研究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计模式改革时,大部分都会将思维集中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上,即所谓的会计国际化上。但在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拓宽之时,人们日益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我国的经济水平、文化环境、法律体制等因素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我国则体现着浓郁悠扬的中国特色,它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显然,会计领域就更不能例外了。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会计人员的国家化和国际化各类不同的问题。
我国的当今社会对于会计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创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模式,从而实现会计的现代化。中国会计学会也探讨出相关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此,我国会计界进行了多次的研究讨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丰硕的成果。但迄今为止,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没有确切的、有说服力的回答。比如会计与经济体制是否步调一致,若存在差异将如何适应?我国会计应该以国家化为主还是应该随同国际社会的模式多一些?我国会计领域必然应当拥有中国特色,那这应具备的中国特色需要体现于哪些方面?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想在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运行制度,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同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要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本文以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为出发点,说明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相关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特色以及我国的会计环境,来研究我国会计发展的趋向,从而做出适合我国的符合逻辑的正确选择。
一、正确认识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所拥有的会计原则的成熟必然体现着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当把这些会计惯例都拿到国际大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涉及到利益在不同国家的分配问题。会计国际化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想尽快地适应国际化,并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我们就要在此进程中扮演一个现实而又积极的角色。所谓现实,就是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计划和策略;所谓积极,就是要在肯定会计国际化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将中国特色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1.会计国家化
(1)会计国家化的含义和内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一个单位资金运动的系统全面的监督与核算,向有关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特色应该来源于某个国家独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从其功能来看,特色应能体现和反映本国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所内含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诚然,特色源自于差异,但不等同于差异,差异对于特色而言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因素。环境的变更做出积极的影响。从影响角度的看,国家特色总会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能够促进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所以,如果说会计发展的外因是会计国际化,那么内因就是会计的国家化。
2.会计国际化
(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的国际化就是要求提供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具体来说,会计的国际化是指在会计领域中要进行符合国际的行为。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式,要求世界各国在分析、处理、汇报本国的经济情况时,应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和原则,从而达到各国经济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以不持续的强各国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用性。对比会计国际化的含义不难发现,会计在世界上的国际化是个动词的概念,它一直在反复和更新,与每个国家的经济形态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现在可以从三个观点对比来看。第一点是“相通观”,考虑到国际化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介绍了解本国的会计模式来探寻差异之所在,求同存异,择善而从,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往来,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第二点是“协调观",考虑到国际化还应在各国沟通交流之中,寻找各国会计模式的相同之处,在可能的寻找范围区域,尽可能极限的减少各国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的免除不必要的分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第三是“規范观”,考虑到国际化就是全球的规范化、统一化。将中国的会计领域的有关案例、业务方式等同国际接轨,实现真正的会计中国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存在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美国采取了行动,入驻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这尽管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出,第一: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使美国在国际会计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有效的控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第二:将本国的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演变成为国际会计准则,从而减少本国对会计国际化准则的学习与调整。第三:促进了资本经济市场的繁荣,从而增加了资本收入。 二、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存在矛盾的原因与协调策略
1.存在矛盾的原因
(1)相关准则的不完善。从准则制定的数量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已制定41项,美国拥有大概100项,而我国目前才制定完成13项。从准则的科学性来看,我国经济活动单一而且匮乏, 这对会计的要求就很低,也使得与会计一些相关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就相对较低。
(2)对新领域缺少研究 。对于像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此类的会计新领域,我国触及的较少,缺乏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3)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低。过于强调会计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 忽视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功能,这使得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较低。
(4)不能做到完全平等。部分准则的制定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无法做到像国外那样一视同仁,给予平等的机会。比较典型的就是对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约束力的不同。
2.解决矛盾的方法
(1)始终坚持双方同步。我们注重会计与国家接轨的的同时加大多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和发展。会计国家化是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盲目地顺从国际化,追求与世界相协调统一,而忽视本国的特点和实际,生搬硬套不合适于本国的会计惯例,这样只会减慢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就必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坚持两者协调并进。
(2)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要做到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对外既要展现国际的重要地位,满足发展进步的要求,也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对内既要满足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有利于企业自身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既要实现统一,又要有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善的制度。
(3)把持各自的管理度。我国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很多适合于我国的科学合理的会计模式、会计原则,这些我们要坚持并且要对它进一步的完善,不能为了与国际统一就抛弃它们,我国要把持好会计管理的尺度,要学会适当地增加或缩小。 积极参与全球或地区的会计协调组织,利用论坛介绍来向世界介绍本国的会计模式,使世界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中国,使国际会计组织在决定准则之时,能够考虑到本国的情况,从而实现双向协调。其次,各个国家应该建立研究机构,专门比较本国会计与国际会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增进交流,择善而从,最终实现求大同存小异。最后,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之时,应当先充分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对此进行充分的吸收,以务实态度减少或避免差异,从而取得最大程度的协调。
三、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
1.参照国际常用标准,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比,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的通行惯例,尽快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一方面,我们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要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准则体现我国的特色。另一方面,尽量缩小乃至消除差异,最大限度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要是以如此这般的参与方式,那是不利于我国发展的,将会给我国的会计国家化带来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动地参与国际协调,通过交流对话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权力,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会计模式得到一定的关注。
2.加强会计技能的国际化。首先,要在高等教育中加入对会计国际化的学习,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对会计的国际惯例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会计从事人员的教育,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使其对会计国际化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
3.加强监管,倡导会计诚信。近年来,我國会计国际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在会计的国际协调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有些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更有甚者,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这使得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不能被有效的、认真的执行。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监管,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检查力度,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人进行严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随之不断增强。加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制度与环境会发生变化,这样必然会导致会计要求的改变,这就促使着会计模式不断地修订以更好地适应制度与环境发展的变化。我们应当正确地处理好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既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差异,又要保留本国的特色,要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都应该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相信我们,只要对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有深刻且辩证的认识,并针对差异进行全面的探索,研究出适合于发展的模式,就一定能在取得最大的国际协调,促进国与国间的沟通往来,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杨纪婉.现代会计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王梓楠.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J].金融,2009
[3]张文艳.浅谈我国加快实现国际化[J].经济论坛,2008
[4]冯淑萍.我国会计标准建设与国际协调[J].会计研究,2005
[5]王潇明,王成龙,王 青.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02
[6]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j].会计研究,2000
[7]杨景海,马绍先.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策略[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报,2003
[8]莫鸿芳.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2
[9]王梓楠.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向的思考[j].金融,2009
[10]谢景芳.浅谈如何应对会计国际化[j].中国国会财会,2006
[11]赵军天.浅析会计准则的国际化[j].财会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