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奥斯卡奖是每一个电影朝圣者心目中的麦加,然而由中国第五代知名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执导的电影频频征战奥斯卡,却屡屡铩羽而归。是电影本身存在的缺憾,还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电影交际的失败?本文试着从文化交际的角度来探究《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中国电影为何无缘奥斯卡奖。
关 键 词 :奥斯卡 中国电影 文化 交际
阐释奥斯卡
从1929年设立至今,历经70余载的发展,奥斯卡已一跃成为世界电影最有影响的奖项,颇能揭示“世界电影潮流的趋势,提示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电影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1]。奥斯卡堪称一场由几千个当今影坛红人云集的“明星秀”:每年颁奖典礼举行时都会有无数的明星身着盛装从世界各地赶赴这里参加这个盛会;奥斯卡更是一幅巨型广告,有助于提升入选影片的知名度:颁奖典礼由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进行现场电视播映,全球观众远超6亿;此外,奥斯卡更是巨大经济利润的代名词:有份儿角逐奥斯卡提名的电影,票房将全线攀升,如果一部电影有幸贴上了一张“小金人”标签,票房方面肯定是成绩不菲。可以说,在全球名目繁多的电影奖项中,恐怕没有什么比奥斯卡的名气更大,历史更长的了。它就像一面代表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的旗帜,引领无数的电影家们为之奋力拼搏、锲而不舍。
奥斯卡众多奖项中,面对全世界且难度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因而,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得以胜出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得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世界各国当年度最优秀的影片,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该奖项的份量要远超其它奖项甚至最佳影片奖。
中国电影追逐“小金人”势在必行
就个人而言,捧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尊“小金人”意味着该片的导演和演员甚至于整个制作班子将名利双收,不但艺术上的成就得到了的肯定,经济上的回报也将纷至沓来。从国家的战略角度来看,勇夺“小金人”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展示我国的精湛的电影艺术,推介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将大大地扭转文化贸易逆差,实现真正的文化交际。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于2001年11月11日签订了入世议定书,并于同年的12月11日起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在给我国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许许多多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是一个简单“融合”的过程,不是文化的“一体化”(或同质化),也不是一般地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而是把文化差异作为一个前提,力主“不同文化加入全球性的流动与交换”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时代是中西文化交融、竞争、共存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充分运用自己博大精神的文化资源,“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以文化的差异作為开拓民族文化的国际生存空间的武器”,便极有可能使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变成“单向的,一味被动地”接受强势文化的入侵,进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沦为臣服的对象,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3]。其次,“入世”后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壁垒的日趋消除使得大量外国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文化市场。美国是个移民国度,好莱坞大亨多系移民出身,他们精明地汲取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养分,实用主义地攫取他国的题材资源。如,近年来好莱坞非常注重对中国题材与东方元素的利用,且不说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动画片《花木兰》,连“007”片集也移师香港,选中杨紫琼出任《明日帝国》的“邦女郎”,在充满东方风情的氛围中大打出手。再来看动画片《怪兽公司》,片中出现了“东方女娃”黑头发黑眼睛的可爱造型,这是山姆大叔为抢占亚洲电影市场做出的亲和姿态,以东方元素来博得东方观众的欢心。上述现象提醒我们,如不抓紧开发自家的题材,好莱坞也会实行“拿来主义”,然后再向我国输入[4]。
电影在这个全球化大舞台上,已不再是 “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而是摇身变成了 “我们文化一部分的当代表达方式,而且实际上是不同国家生活的多种方面的交流使者” [5][8]。讲究文化交流,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交”字,即,出入应该基本等同。入超和出超,都不恰当。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入超严重。电影作为软实力,作为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这种现状实在不容乐观。[4]最后,“入世”后大量耗资过亿的所谓巨片的引入让中国观众着实开阔了眼界,他们的趣味已经由于不断第一时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和看碟文化的兴起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果电影没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的超级制作和超级宣传,就不可能在中国内部的院线中找到位置。[6]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电影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在自己的家门口跟好莱坞争观众,如果拍不出好电影,不仅国外的市场打不开,还极有可能失去本国的观众。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影为自己找到了 “救赎”的方式,即,积极参加一些诸如奥斯卡、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只要影片能够入围,不管最终能否载誉而归,都是文化交际策略上的一个明智之举。通过这一重大文化举措,中国不仅逐步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世界”这一参照物,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避免自己沦为“井底之蛙”。
中国影片角逐“小金人”战况不佳潜在的原因
如果将在1990年举办的第62届奥斯卡中荣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张艺谋的《菊豆》作为中国内地影片冲奥伊始,中国电影已有17年的冲奥史。在这17年中,除了美国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作品在奥斯卡史上写上光荣的一笔之外,中国大陆第五代诸多知名导演的作品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其中,国人曾寄予厚望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甚至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围资格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影片与奥斯卡“小金人”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是中国影片电影本身存在的缺憾?文化差异所致的影片交际的失败?还是真如人们所说的“诅咒”,即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封杀”大陆导演?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四部影片拥有许多共通之处:(1)采用中国古代宫廷为历史背景。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们搭建豪华宫殿、制作锦衣华服找到了充分的理由。(2)四部影片均属于名牌导演的“大手笔”制作。《英雄》耗资3000万美元,《无极》耗资3.4亿元,《夜宴》耗资2000万美元,《满城尽带黄金甲》耗资3.6亿元。(3)一线明星的加盟加上国际化的明星阵容。如《英雄》的演艺班子囊括了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甄子丹,章子怡,陈道明等响当当的影视明星,甚至连幕后掌镜的杜可风和候咏,录音陶经,作曲谭盾,服装和田绘美,武术指导程小东等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顶尖人物;(4)四部影片都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英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影片先后出现了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的色調都蕴涵着不同的喻意,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极》色彩鲜艳,主要色彩为烘托剧情和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黑、红、白、青等;《夜宴》的主打颜色为白、黑、红,并以此来烘托无鸾、历帝、婉儿三个人物的精神、性格及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显示了张艺谋一贯在色彩上极具“铺陈”的做法,被认为是颜色最绚丽的一部影片,一切看上去都是金灿灿、黄橙橙的。(5)四部片子都由著名影视公司投资制作,采用了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再加上新闻媒体的不断造势,使得影片还未开拍就已红遍大江南北(6)四部影片的三名知名导演均一改往日擅长的写实作品,讲故事技巧,而着手从事他们并不熟悉的古代武打片,企图以一遍又一遍的功夫秀来吸引海内外观众的眼球。(7)四部影片均试图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结果除了《英雄》获得提名外,其余的均无功而返。(8)四部片子放映后毁誉参半。虽然上了票房的龙虎榜,却因影片故事“太弱”而遭受观众的奚落声、谩骂声阵阵。
总结了四部影片的共同点,再来看看当年勇夺“小金人”的最佳外语片《黑帮暴徒》和《窃听风暴》等的共同点:(1)低成本制作。《黑帮暴徒》的影片制作只花费350万美元,后期宣传只花了150万美元。(2)故事结构严谨。《黑帮暴徒》以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城镇为背景,讲述了当地一名黑帮头目Trotsi在6天时间内发生的转变,从人性的丧失到人性的回归。(3)极具情感震撼力的人性主题。《窃听风暴》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从幻灭到苏醒的整个过程。在《窃听风暴》中,钢琴曲《好人奏鸣曲》和作家德雷曼的诗集唤醒了原本冷酷无情的维斯勒的正义感与人性,使他最终为了保护作家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虽然作家的妻子在影片的结尾在艺术事业和精神受到药物控制的双重压力下向情报机构告密出卖了自己的丈夫,但她最终的自杀,却让我们看到她对丈夫深深的爱,因而也给影片再添一丝人性的光辉,暖人心怀。(4)颇具本民族文化特色。历史是一面明镜。影片《窃听风暴》虽是基于部分历史史实的虚构片,却在一定的程度上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柏林墙倒塌前东西德政治纷争所造成的恐怖气氛,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东德情报机构某官员为一己私利,竟然不择手段,派情报人员监听他人生活企图加以定罪的做法是多么地卑劣与无耻。
相形比较之下,《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落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原因可归纳如下:(1)影片虽然画面唯美,色彩艳丽,但剧情薄弱,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之嫌,这与西方文化中一贯坚持的重视内容和思想主题的做法相背离。可见,中国电影发展要想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光靠外形奢华而内容苍白的“大制作”,明显是行不通的。毕竟,打动观众与评委的,是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而不是用金钱砌出来的华丽的外壳。(2)中国影片倾向将背景设置在几百甚至上千年前的历史事件中,讲一些自己其实并不太熟悉,拿捏不稳的故事,这一方面有碍于我们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阻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似乎也应和了某些奥斯卡评委对这几部中国影片的共识“帝王恩仇缠绵,刀光剑影血腥,你们的故事与大国崛起的精彩现实太离谱了。”事实上,从奥斯卡、威尼斯、柏林、戛纳等几个影响广泛的电影节近几年获奖作品情况来看,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在写实题材中展现丰富的人性,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主导价值取向之一。[1](3)中国的影片缺乏情感的震撼力以及深刻的思想主题、民族色彩不够浓厚。获取国际认同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掘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本,拓展电影文化的丰富层次、可以转换的电影文化因素,如时代与人的关系、平民对霸权的抗争、社会变迁中的精神失落等。除此之外,还有关注同性恋、女权主义、残障人等边缘群体这种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因素。[3]电影创造力的核心体现不在于影像的花哨,而在于关乎人性情感世界的真切、多样化艺术呈现。[7]
总结
艺术永远垂青于创作的差异性与情感的共鸣性的统一。[7]100中国影片要想夺得“小金人”,还得好好弥补以下不足:艺术类型单一、情节简单、主题直露、表面的喧嚣和内在的了无余味、情感的一般化和心灵震撼的缺乏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全球化潮汐席卷之下,中国电影若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民族资本,而不是单纯地去满足 “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8]。今天的中国正在提供无穷无尽的动人题材:现在的中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变化带来的人口大迁移,传统大家庭的瓦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等。[1]中国电影只有扎实地表现优势的特色文化生活,才不会“拾人牙慧”般趋浪赶潮,从而失去自身的独有价值。[7]
中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决定了它拥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所不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立足于本国文化,秉持“以我为主、中外兼融”的原则,考虑本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并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契合点”,用颇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影片来吸引外国观众。[8]中华民族应该是能够生产优秀影片的民族,相信中国电影人和中国民众都希望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辉煌,其中也一定包括电影。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金钱铺不通中国电影奥斯卡之路[N]. 新华每日电讯, 2006,(2006/03/09).
[2] 山寺.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J]. 电影评介, 1983,(01).
[3] 颜纯钧. 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6-96.
[4] 李亦中. 竞争性合作:中美电影业的交互态势[N]. 文汇报, 2006, (2006/06/04)
[5] 莫里茨·德·哈尔德. 从奇迹到幻灭:中国电影在欧洲[A]. 孟建.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8.
[6]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1.
[7] 周星. 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7-105.
[8] 陈培湛. 对第六代导演的期望[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0-347.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B类项目 (JBS07119)
关 键 词 :奥斯卡 中国电影 文化 交际
阐释奥斯卡
从1929年设立至今,历经70余载的发展,奥斯卡已一跃成为世界电影最有影响的奖项,颇能揭示“世界电影潮流的趋势,提示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电影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1]。奥斯卡堪称一场由几千个当今影坛红人云集的“明星秀”:每年颁奖典礼举行时都会有无数的明星身着盛装从世界各地赶赴这里参加这个盛会;奥斯卡更是一幅巨型广告,有助于提升入选影片的知名度:颁奖典礼由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进行现场电视播映,全球观众远超6亿;此外,奥斯卡更是巨大经济利润的代名词:有份儿角逐奥斯卡提名的电影,票房将全线攀升,如果一部电影有幸贴上了一张“小金人”标签,票房方面肯定是成绩不菲。可以说,在全球名目繁多的电影奖项中,恐怕没有什么比奥斯卡的名气更大,历史更长的了。它就像一面代表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的旗帜,引领无数的电影家们为之奋力拼搏、锲而不舍。
奥斯卡众多奖项中,面对全世界且难度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因而,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得以胜出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得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世界各国当年度最优秀的影片,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该奖项的份量要远超其它奖项甚至最佳影片奖。
中国电影追逐“小金人”势在必行
就个人而言,捧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尊“小金人”意味着该片的导演和演员甚至于整个制作班子将名利双收,不但艺术上的成就得到了的肯定,经济上的回报也将纷至沓来。从国家的战略角度来看,勇夺“小金人”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展示我国的精湛的电影艺术,推介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将大大地扭转文化贸易逆差,实现真正的文化交际。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于2001年11月11日签订了入世议定书,并于同年的12月11日起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在给我国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许许多多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是一个简单“融合”的过程,不是文化的“一体化”(或同质化),也不是一般地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而是把文化差异作为一个前提,力主“不同文化加入全球性的流动与交换”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时代是中西文化交融、竞争、共存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充分运用自己博大精神的文化资源,“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以文化的差异作為开拓民族文化的国际生存空间的武器”,便极有可能使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变成“单向的,一味被动地”接受强势文化的入侵,进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沦为臣服的对象,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3]。其次,“入世”后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壁垒的日趋消除使得大量外国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文化市场。美国是个移民国度,好莱坞大亨多系移民出身,他们精明地汲取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养分,实用主义地攫取他国的题材资源。如,近年来好莱坞非常注重对中国题材与东方元素的利用,且不说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动画片《花木兰》,连“007”片集也移师香港,选中杨紫琼出任《明日帝国》的“邦女郎”,在充满东方风情的氛围中大打出手。再来看动画片《怪兽公司》,片中出现了“东方女娃”黑头发黑眼睛的可爱造型,这是山姆大叔为抢占亚洲电影市场做出的亲和姿态,以东方元素来博得东方观众的欢心。上述现象提醒我们,如不抓紧开发自家的题材,好莱坞也会实行“拿来主义”,然后再向我国输入[4]。
电影在这个全球化大舞台上,已不再是 “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而是摇身变成了 “我们文化一部分的当代表达方式,而且实际上是不同国家生活的多种方面的交流使者” [5][8]。讲究文化交流,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交”字,即,出入应该基本等同。入超和出超,都不恰当。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入超严重。电影作为软实力,作为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这种现状实在不容乐观。[4]最后,“入世”后大量耗资过亿的所谓巨片的引入让中国观众着实开阔了眼界,他们的趣味已经由于不断第一时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和看碟文化的兴起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果电影没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的超级制作和超级宣传,就不可能在中国内部的院线中找到位置。[6]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电影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在自己的家门口跟好莱坞争观众,如果拍不出好电影,不仅国外的市场打不开,还极有可能失去本国的观众。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影为自己找到了 “救赎”的方式,即,积极参加一些诸如奥斯卡、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只要影片能够入围,不管最终能否载誉而归,都是文化交际策略上的一个明智之举。通过这一重大文化举措,中国不仅逐步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世界”这一参照物,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避免自己沦为“井底之蛙”。
中国影片角逐“小金人”战况不佳潜在的原因
如果将在1990年举办的第62届奥斯卡中荣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张艺谋的《菊豆》作为中国内地影片冲奥伊始,中国电影已有17年的冲奥史。在这17年中,除了美国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作品在奥斯卡史上写上光荣的一笔之外,中国大陆第五代诸多知名导演的作品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其中,国人曾寄予厚望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甚至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围资格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影片与奥斯卡“小金人”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是中国影片电影本身存在的缺憾?文化差异所致的影片交际的失败?还是真如人们所说的“诅咒”,即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封杀”大陆导演?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四部影片拥有许多共通之处:(1)采用中国古代宫廷为历史背景。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们搭建豪华宫殿、制作锦衣华服找到了充分的理由。(2)四部影片均属于名牌导演的“大手笔”制作。《英雄》耗资3000万美元,《无极》耗资3.4亿元,《夜宴》耗资2000万美元,《满城尽带黄金甲》耗资3.6亿元。(3)一线明星的加盟加上国际化的明星阵容。如《英雄》的演艺班子囊括了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甄子丹,章子怡,陈道明等响当当的影视明星,甚至连幕后掌镜的杜可风和候咏,录音陶经,作曲谭盾,服装和田绘美,武术指导程小东等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顶尖人物;(4)四部影片都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英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影片先后出现了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的色調都蕴涵着不同的喻意,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极》色彩鲜艳,主要色彩为烘托剧情和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黑、红、白、青等;《夜宴》的主打颜色为白、黑、红,并以此来烘托无鸾、历帝、婉儿三个人物的精神、性格及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显示了张艺谋一贯在色彩上极具“铺陈”的做法,被认为是颜色最绚丽的一部影片,一切看上去都是金灿灿、黄橙橙的。(5)四部片子都由著名影视公司投资制作,采用了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再加上新闻媒体的不断造势,使得影片还未开拍就已红遍大江南北(6)四部影片的三名知名导演均一改往日擅长的写实作品,讲故事技巧,而着手从事他们并不熟悉的古代武打片,企图以一遍又一遍的功夫秀来吸引海内外观众的眼球。(7)四部影片均试图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结果除了《英雄》获得提名外,其余的均无功而返。(8)四部片子放映后毁誉参半。虽然上了票房的龙虎榜,却因影片故事“太弱”而遭受观众的奚落声、谩骂声阵阵。
总结了四部影片的共同点,再来看看当年勇夺“小金人”的最佳外语片《黑帮暴徒》和《窃听风暴》等的共同点:(1)低成本制作。《黑帮暴徒》的影片制作只花费350万美元,后期宣传只花了150万美元。(2)故事结构严谨。《黑帮暴徒》以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城镇为背景,讲述了当地一名黑帮头目Trotsi在6天时间内发生的转变,从人性的丧失到人性的回归。(3)极具情感震撼力的人性主题。《窃听风暴》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从幻灭到苏醒的整个过程。在《窃听风暴》中,钢琴曲《好人奏鸣曲》和作家德雷曼的诗集唤醒了原本冷酷无情的维斯勒的正义感与人性,使他最终为了保护作家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虽然作家的妻子在影片的结尾在艺术事业和精神受到药物控制的双重压力下向情报机构告密出卖了自己的丈夫,但她最终的自杀,却让我们看到她对丈夫深深的爱,因而也给影片再添一丝人性的光辉,暖人心怀。(4)颇具本民族文化特色。历史是一面明镜。影片《窃听风暴》虽是基于部分历史史实的虚构片,却在一定的程度上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柏林墙倒塌前东西德政治纷争所造成的恐怖气氛,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东德情报机构某官员为一己私利,竟然不择手段,派情报人员监听他人生活企图加以定罪的做法是多么地卑劣与无耻。
相形比较之下,《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落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原因可归纳如下:(1)影片虽然画面唯美,色彩艳丽,但剧情薄弱,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之嫌,这与西方文化中一贯坚持的重视内容和思想主题的做法相背离。可见,中国电影发展要想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光靠外形奢华而内容苍白的“大制作”,明显是行不通的。毕竟,打动观众与评委的,是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而不是用金钱砌出来的华丽的外壳。(2)中国影片倾向将背景设置在几百甚至上千年前的历史事件中,讲一些自己其实并不太熟悉,拿捏不稳的故事,这一方面有碍于我们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阻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似乎也应和了某些奥斯卡评委对这几部中国影片的共识“帝王恩仇缠绵,刀光剑影血腥,你们的故事与大国崛起的精彩现实太离谱了。”事实上,从奥斯卡、威尼斯、柏林、戛纳等几个影响广泛的电影节近几年获奖作品情况来看,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在写实题材中展现丰富的人性,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主导价值取向之一。[1](3)中国的影片缺乏情感的震撼力以及深刻的思想主题、民族色彩不够浓厚。获取国际认同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掘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本,拓展电影文化的丰富层次、可以转换的电影文化因素,如时代与人的关系、平民对霸权的抗争、社会变迁中的精神失落等。除此之外,还有关注同性恋、女权主义、残障人等边缘群体这种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因素。[3]电影创造力的核心体现不在于影像的花哨,而在于关乎人性情感世界的真切、多样化艺术呈现。[7]
总结
艺术永远垂青于创作的差异性与情感的共鸣性的统一。[7]100中国影片要想夺得“小金人”,还得好好弥补以下不足:艺术类型单一、情节简单、主题直露、表面的喧嚣和内在的了无余味、情感的一般化和心灵震撼的缺乏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全球化潮汐席卷之下,中国电影若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民族资本,而不是单纯地去满足 “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8]。今天的中国正在提供无穷无尽的动人题材:现在的中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变化带来的人口大迁移,传统大家庭的瓦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等。[1]中国电影只有扎实地表现优势的特色文化生活,才不会“拾人牙慧”般趋浪赶潮,从而失去自身的独有价值。[7]
中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决定了它拥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所不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立足于本国文化,秉持“以我为主、中外兼融”的原则,考虑本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并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契合点”,用颇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影片来吸引外国观众。[8]中华民族应该是能够生产优秀影片的民族,相信中国电影人和中国民众都希望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辉煌,其中也一定包括电影。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金钱铺不通中国电影奥斯卡之路[N]. 新华每日电讯, 2006,(2006/03/09).
[2] 山寺.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J]. 电影评介, 1983,(01).
[3] 颜纯钧. 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6-96.
[4] 李亦中. 竞争性合作:中美电影业的交互态势[N]. 文汇报, 2006, (2006/06/04)
[5] 莫里茨·德·哈尔德. 从奇迹到幻灭:中国电影在欧洲[A]. 孟建.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8.
[6]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1.
[7] 周星. 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7-105.
[8] 陈培湛. 对第六代导演的期望[A]. 孟建. 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0-347.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B类项目 (JBS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