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教学路径程序化、教学主题单一化、教学目标应试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阐述,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重视创作背景、强化诗词诵读等。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老师,多以朗读、讲解题目、翻译、讲解内容、分析感情五个步骤进行古诗词的讲解,这种方式看似每一步都很清晰,但也会流于形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加教条化和程序化,久而久之,教学过程会变得单调,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应用广泛、且相对成熟的教学形式,但依然还有较多的语文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利用,忽略其为教学带来的趣味性。在程序化的教学路径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受傳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没有被当做文学作品体裁而进行教学,其教学重点多集中于中考试卷中常常出现的题型,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背诵,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考试中不失分,削弱了教学中对古诗词的品读和赏析。此外,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上的限制,古诗词的教学甚至简化为了翻译课,对古诗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未能进行延伸,教学缺少人文色彩和精神熏陶,长期下来,教师的教学受到阻碍,学生的兴趣降低,古诗词教学的特色逐渐丧失。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感官效果。比如,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出《夏日绝句》这首诗,引出作者,并将两首诗中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写照进行对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其意境高远、思想向上,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知识上的提升,也能在精神食粮方面得到储备。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会出现理解上的问题。在开展古诗词具体课程教学之前,教师立足于古诗词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比如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处事态度等。这样可以减小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排除时代隔阂,改变学生对古诗词枯燥、晦涩的认识。教师通过介绍作者身份、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可以辅助学生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并领会作者的创作动机,还可以更加切实的理解和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深入的去探究古诗词。在这个过程中,古诗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难度也会降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行路难》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当时的背景做出简单的介绍:天宝元年,李白奉召供奉翰林,然而唐玄宗只赏识李白的文学才华,李白的政治理想不能得以实现,最终被赐放,李白心中饱含苦闷。学生对李白的心情有所了解之后,更有助于后面的具体学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诵读这一学习古诗词的技巧,可以加快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识速度,提升记忆效果。古诗词讲求平仄音韵,音律美强烈。古诗词作者在创作时,将心中的旋律、节奏等意象,与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外部世界客体粘连在一起,在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精神与物质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形成异质同构的现象,实现物我的统一和融合。在此过程中,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在创作者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中得以呈现。诵读古诗词,有助于学生认识古诗词中规范的语言,并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系统的印象,便于记忆。当前“重背诵,轻诵读”的现象,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为了调整这种状态,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诵读在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和有效记忆古诗词这一途径的重要性和便捷性,然后引导学生去实践中不断去感悟诵读的意义所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律,可以借助语调的高低长短、抑扬轻缓、深沉明快等表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朗诵技巧,还可以通过课堂范读、播放名家吟诵音频、学生反复诵读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渐明白如何朗诵。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以自己理解进行朗诵,再划分诗词的节拍,让学生按节拍朗诵,加深印象和体会,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朗诵在学习古诗词中的推力作用。
通过语言教学,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以语言学习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语文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情感方面。古诗词中的情感往往涵盖独特的审美风格、理性沉淀和生命关切,可以从中挖掘出创作者内在的情感宣泄和归宿,关注诗词的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洞悉和感悟能力。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力求透过诗词创作背景和语言等外在表象,体悟到创作者的情感内涵,驱动学生以文本为基础,与创作者进行对话,还原创作者的情感状态,从而进入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帮助自身成长。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激发出不同的感受,建立自己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古诗《春望》中,作者杜甫通过描写春日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兴衰的感慨,用“恨别鸟惊心”表达了思乡之情,在结尾又流露了忧国忧民的情感等等。意境方面。理解诗词的意境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脉彰显着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教师应在更高层次的古诗词欣赏中,引领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思想,疏通诗歌的意脉。具体来说,对古诗词的理解应由外到内,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悟内在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尾语
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等特点,展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初中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策略的体会和研究,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美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川省南部县西水镇铁鞭小学 张申峰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老师,多以朗读、讲解题目、翻译、讲解内容、分析感情五个步骤进行古诗词的讲解,这种方式看似每一步都很清晰,但也会流于形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加教条化和程序化,久而久之,教学过程会变得单调,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应用广泛、且相对成熟的教学形式,但依然还有较多的语文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利用,忽略其为教学带来的趣味性。在程序化的教学路径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受傳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没有被当做文学作品体裁而进行教学,其教学重点多集中于中考试卷中常常出现的题型,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背诵,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考试中不失分,削弱了教学中对古诗词的品读和赏析。此外,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上的限制,古诗词的教学甚至简化为了翻译课,对古诗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未能进行延伸,教学缺少人文色彩和精神熏陶,长期下来,教师的教学受到阻碍,学生的兴趣降低,古诗词教学的特色逐渐丧失。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感官效果。比如,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出《夏日绝句》这首诗,引出作者,并将两首诗中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写照进行对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其意境高远、思想向上,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知识上的提升,也能在精神食粮方面得到储备。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会出现理解上的问题。在开展古诗词具体课程教学之前,教师立足于古诗词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比如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处事态度等。这样可以减小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排除时代隔阂,改变学生对古诗词枯燥、晦涩的认识。教师通过介绍作者身份、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可以辅助学生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并领会作者的创作动机,还可以更加切实的理解和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深入的去探究古诗词。在这个过程中,古诗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难度也会降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行路难》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当时的背景做出简单的介绍:天宝元年,李白奉召供奉翰林,然而唐玄宗只赏识李白的文学才华,李白的政治理想不能得以实现,最终被赐放,李白心中饱含苦闷。学生对李白的心情有所了解之后,更有助于后面的具体学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诵读这一学习古诗词的技巧,可以加快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识速度,提升记忆效果。古诗词讲求平仄音韵,音律美强烈。古诗词作者在创作时,将心中的旋律、节奏等意象,与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外部世界客体粘连在一起,在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精神与物质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形成异质同构的现象,实现物我的统一和融合。在此过程中,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在创作者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中得以呈现。诵读古诗词,有助于学生认识古诗词中规范的语言,并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系统的印象,便于记忆。当前“重背诵,轻诵读”的现象,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为了调整这种状态,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诵读在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和有效记忆古诗词这一途径的重要性和便捷性,然后引导学生去实践中不断去感悟诵读的意义所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律,可以借助语调的高低长短、抑扬轻缓、深沉明快等表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朗诵技巧,还可以通过课堂范读、播放名家吟诵音频、学生反复诵读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渐明白如何朗诵。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以自己理解进行朗诵,再划分诗词的节拍,让学生按节拍朗诵,加深印象和体会,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朗诵在学习古诗词中的推力作用。
通过语言教学,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以语言学习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语文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情感方面。古诗词中的情感往往涵盖独特的审美风格、理性沉淀和生命关切,可以从中挖掘出创作者内在的情感宣泄和归宿,关注诗词的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洞悉和感悟能力。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力求透过诗词创作背景和语言等外在表象,体悟到创作者的情感内涵,驱动学生以文本为基础,与创作者进行对话,还原创作者的情感状态,从而进入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帮助自身成长。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激发出不同的感受,建立自己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古诗《春望》中,作者杜甫通过描写春日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兴衰的感慨,用“恨别鸟惊心”表达了思乡之情,在结尾又流露了忧国忧民的情感等等。意境方面。理解诗词的意境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脉彰显着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教师应在更高层次的古诗词欣赏中,引领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思想,疏通诗歌的意脉。具体来说,对古诗词的理解应由外到内,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悟内在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尾语
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等特点,展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初中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策略的体会和研究,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美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川省南部县西水镇铁鞭小学 张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