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夏季,在故宫的文化殿和和午门分别举办了“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 “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笔者有幸观展,大师书画展就在眼前,它们是那么近又那么远,作为观展者我们观看画展时到底在看什么?我们为什么来看展?作为“外行”的普通大众该如何正确打开看展的方式?一系列的问题响彻在头脑,引发思索,也唤起笔者解决问题的决心。
关键词:观展人;艺术欣赏;形式;内容;共鸣
一、观看展览现象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众多的展览向大众免费开放,大众也更加重视自我的艺术审美修养,纷纷走向艺术展览。北京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这个炎炎夏日里于故宫博物院展览了“南吴北齐”的书画展,不同的场馆,同样熙熙攘攘的参观者潮流,笔者想去细细品读每张画背后的故事,然而周围讨论的声音更多引发笔者的思考“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笔者在“铁笔生花”展厅进门处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个人好丑啊,怎么还拿来展览”,“这个荷花画的挺好的,来妈妈给你拍张照发个圈”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嘻嘻的说笑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形同虚设,才有了上文中母子两人幼稚的评语。这位妈妈代表了一类人,没有受过相关美术教育或对应的美学知识储备,所以看不懂作品是能理解的。虽然也看到专业人士在仔细研读作品但只是少数。经过调研和查找资料,观展人可以分为四类:放松身心型、娱乐探奇型、接受教育型和研究创造型,[1]所以当我们走进展览馆自我的艺术素养真的提高了么?
二、观看展览的打开方式:
观展是大众了解艺术作品的最初链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笔者一直很疑惑为什么一场展览只有内行人才能看懂,外行看展的正确打开方式该是如何呢?笔者将观展分为三步走的方式:观展前、观展中和观展后。
(一)观展前: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面对琳琅满目的展览观众该作何选择?笔者认为观看展览有两种情况,其一,目标明确了解自己的喜好直奔某专题展览去,比如此次的北京故宫“清平福来——齐白石大展”,笔者对白石老人有一定的了解,此展必须去。其二,目标不清,恰巧听到或看到展览的宣传信息,不清楚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想来,比如:“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笔者仅仅是听到朋友谈起就跟着一起来了。
对于自己不是很清楚的展览,笔者认为要提前做下功课,提前上网搜集展览相关信息。若不是提前了解,笔者也可能闹出母子二人的闹剧,此幅画为著名画家任伯年为早年的吴昌硕画的一幅作品,其刚刚上任为一小官吏,生活贫困潦倒,这幅画正体现了早年吴昌硕的处境,恰恰与展览尾声处“大腹便便”的吴昌硕画像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观展中:
观展像一个不断探索的旅程,观者要做的就是用心地享受这场视觉旅程。面对艺术作品因人的主观能动性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凡事都有共性,在看展中我们是否有统一的大众标准,让“外行”也能看懂作品,有所收获呢?
当我们到展览现场时,首先要对此次的展览现场有个总体的了解,一次的观展也是一次时间与空间的对话,以“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为例,展览分四个单元,其中“融古开今”单元,将吴昌硕与明清画家作品放在一起展览,作品进行直观对比,体现了前辈写意花卉技法的对吴昌硕的影响。在 “石交传馨”单元中,既有吴昌硕与他人的合画作品,也有受吴昌硕影响的后代大师的作品。笔者能够感受到吴昌硕对前辈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后辈画家的深远影响。
“致广大,尽精微”。不下百幅作品静静的等待我们去赏析,正如点餐,贵在少而精,囫囵吞枣吃一番,也失去了它的美味。在对展览的整体了解后,我们只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详细了解。既然选择了来观展,定是對此展览有心理定向和期待,[2]观者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展览的作品进行大胆猜测。以“清平福来”展览为例,笔者对白石老人的山水画《桃花源》有很大的兴趣,形式上构图新颖别致,体现了空间感、韵律感。内容上描绘了高山深处的桃花源。作品中还有不可忽视的款识:“平生未到桃源地,意想清溪流水长。穷恐居人破心胆,挥毫不画打渔郎。戊寅”细看此年为1938年,正是卢沟桥事变之年,平实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家国情怀。构图和意境关系十分密切,看似无心实则精心安排。注释也不可小觑,大多有作者、创作日期、素材、尺寸、创作背景等,看看作品是否与自己最初的解读有一定的吻合度,即使没有太多的吻合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观者用心的去解读与否,以及作品带给你的情感共鸣。此外还可以从作品形式的视觉形象、造型、材料、肌理、线条、色彩、明暗、主次、疏密、虚实、呼应以及内容的题材、主题、作者的思想情感、意蕴、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般深入观察一件作品笔者建议不超过五分钟,继而转向另一件你感兴趣的作品,观看新的作品与之前知识储备中的作品进行比较,体会不同作品的独特之处,将打开艺术的另一番天地。
(三)观展后
一场展览结束观者收获颇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大家可用手机拍下作品的整体、局部、注释等信息,除了晒到朋友圈的,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导出到电脑里,还可以领取展览的宣传册,作为日后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最后,一天的所思所想将它们记录到自己的生活录中,在提升艺术素养同时也丰富了生活。
三、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
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看展览的整体布局或艺术作品的细节如:作品形式和内容等相关元素,但最重要的是看作品给观者内心带来什么样的感触。如果观者能与展览的某件作品产生共鸣,那么此次观展不虚此行。正如罗伯特·亨利所说:“只要你为人诚实、正直,并拥有一颗求知与好奇的心,你就能看懂艺术。你并不需要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你只需以开放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就能看到艺术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王智远.《参观动机与博物馆宣传策略的应对性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4:14-18
[2] 王宏建.《艺术概论》 [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343
作者简介:
韩静,1991年3月,女,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美术)专业
关键词:观展人;艺术欣赏;形式;内容;共鸣
一、观看展览现象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众多的展览向大众免费开放,大众也更加重视自我的艺术审美修养,纷纷走向艺术展览。北京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这个炎炎夏日里于故宫博物院展览了“南吴北齐”的书画展,不同的场馆,同样熙熙攘攘的参观者潮流,笔者想去细细品读每张画背后的故事,然而周围讨论的声音更多引发笔者的思考“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笔者在“铁笔生花”展厅进门处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个人好丑啊,怎么还拿来展览”,“这个荷花画的挺好的,来妈妈给你拍张照发个圈”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嘻嘻的说笑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形同虚设,才有了上文中母子两人幼稚的评语。这位妈妈代表了一类人,没有受过相关美术教育或对应的美学知识储备,所以看不懂作品是能理解的。虽然也看到专业人士在仔细研读作品但只是少数。经过调研和查找资料,观展人可以分为四类:放松身心型、娱乐探奇型、接受教育型和研究创造型,[1]所以当我们走进展览馆自我的艺术素养真的提高了么?
二、观看展览的打开方式:
观展是大众了解艺术作品的最初链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笔者一直很疑惑为什么一场展览只有内行人才能看懂,外行看展的正确打开方式该是如何呢?笔者将观展分为三步走的方式:观展前、观展中和观展后。
(一)观展前: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面对琳琅满目的展览观众该作何选择?笔者认为观看展览有两种情况,其一,目标明确了解自己的喜好直奔某专题展览去,比如此次的北京故宫“清平福来——齐白石大展”,笔者对白石老人有一定的了解,此展必须去。其二,目标不清,恰巧听到或看到展览的宣传信息,不清楚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想来,比如:“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笔者仅仅是听到朋友谈起就跟着一起来了。
对于自己不是很清楚的展览,笔者认为要提前做下功课,提前上网搜集展览相关信息。若不是提前了解,笔者也可能闹出母子二人的闹剧,此幅画为著名画家任伯年为早年的吴昌硕画的一幅作品,其刚刚上任为一小官吏,生活贫困潦倒,这幅画正体现了早年吴昌硕的处境,恰恰与展览尾声处“大腹便便”的吴昌硕画像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观展中:
观展像一个不断探索的旅程,观者要做的就是用心地享受这场视觉旅程。面对艺术作品因人的主观能动性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凡事都有共性,在看展中我们是否有统一的大众标准,让“外行”也能看懂作品,有所收获呢?
当我们到展览现场时,首先要对此次的展览现场有个总体的了解,一次的观展也是一次时间与空间的对话,以“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为例,展览分四个单元,其中“融古开今”单元,将吴昌硕与明清画家作品放在一起展览,作品进行直观对比,体现了前辈写意花卉技法的对吴昌硕的影响。在 “石交传馨”单元中,既有吴昌硕与他人的合画作品,也有受吴昌硕影响的后代大师的作品。笔者能够感受到吴昌硕对前辈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后辈画家的深远影响。
“致广大,尽精微”。不下百幅作品静静的等待我们去赏析,正如点餐,贵在少而精,囫囵吞枣吃一番,也失去了它的美味。在对展览的整体了解后,我们只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详细了解。既然选择了来观展,定是對此展览有心理定向和期待,[2]观者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展览的作品进行大胆猜测。以“清平福来”展览为例,笔者对白石老人的山水画《桃花源》有很大的兴趣,形式上构图新颖别致,体现了空间感、韵律感。内容上描绘了高山深处的桃花源。作品中还有不可忽视的款识:“平生未到桃源地,意想清溪流水长。穷恐居人破心胆,挥毫不画打渔郎。戊寅”细看此年为1938年,正是卢沟桥事变之年,平实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家国情怀。构图和意境关系十分密切,看似无心实则精心安排。注释也不可小觑,大多有作者、创作日期、素材、尺寸、创作背景等,看看作品是否与自己最初的解读有一定的吻合度,即使没有太多的吻合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观者用心的去解读与否,以及作品带给你的情感共鸣。此外还可以从作品形式的视觉形象、造型、材料、肌理、线条、色彩、明暗、主次、疏密、虚实、呼应以及内容的题材、主题、作者的思想情感、意蕴、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般深入观察一件作品笔者建议不超过五分钟,继而转向另一件你感兴趣的作品,观看新的作品与之前知识储备中的作品进行比较,体会不同作品的独特之处,将打开艺术的另一番天地。
(三)观展后
一场展览结束观者收获颇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大家可用手机拍下作品的整体、局部、注释等信息,除了晒到朋友圈的,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导出到电脑里,还可以领取展览的宣传册,作为日后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最后,一天的所思所想将它们记录到自己的生活录中,在提升艺术素养同时也丰富了生活。
三、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
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看展览的整体布局或艺术作品的细节如:作品形式和内容等相关元素,但最重要的是看作品给观者内心带来什么样的感触。如果观者能与展览的某件作品产生共鸣,那么此次观展不虚此行。正如罗伯特·亨利所说:“只要你为人诚实、正直,并拥有一颗求知与好奇的心,你就能看懂艺术。你并不需要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你只需以开放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就能看到艺术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王智远.《参观动机与博物馆宣传策略的应对性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4:14-18
[2] 王宏建.《艺术概论》 [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343
作者简介:
韩静,1991年3月,女,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美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