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以来,我校开设了烹饪专业。就如何培养烹饪技术人才,我们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由于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所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反思,我们把烹饪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在逐步把对他们的“能力培养从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推向核心技能”。根据我国核心技能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初步确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实现了“从一般能力的培养转向整体地理解专业技术的内涵和功能”与“从职业资格认定的培训内容和手段,转向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两个转变,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实践。
一、推进模块化、一体化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传统烹饪教学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相脱节。由于学科知识分类相对独立,各部分内容缺少横向联系,体现在具体教学上是“各行其事”,与实训不能同步进行。学生学习吃力,效果也不好。在创新教学中,我们根据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职业特点,将烹饪专业分为五大模块,即原料质量鉴别与采购保管模块;菜单、筵席设计与成本核算模块;冷热菜加工与制作模块;面点加工与制作模块;管理与销售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若干实作课题组成,模块和课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灵活地分配理论和实作课时,实时控制进度,选择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二、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实习教学中,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是讲解、演示、练习、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状态。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目标狭隘,不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着重以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入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行为引导法、探究教学法、创新教学法、发散思维法等多种教学法,去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设计出良好的问题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举一反三,推导出菜品的制作技术和技巧,使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让学生自己创新菜肴。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提供原料,让学生自行创新菜肴。创新菜肴的要求是:一要体现原料的性质和特点;二要具有工艺性、实用性;三要有突出性。利用一种普通原料做出多种新菜品,需要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自行创新菜肴由学生自己相互比较、评价、打分,教师给予总结,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行制作菜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创新的自信心。
三、实行课题化测评,促进综合能力开发
传统的毕业考核和现行的技能鉴定考核的导向,使学生教学向着唯技能操作方向发展,这种教学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烹饪专业技能涉及原料的鉴别、采购、保管、菜单、宴会设计,成本核算、原料加工、菜品制作、厨房管理、炊具使用与保养、菜品质量控制等方面。一位烹调高级技术人才技术素质不能仅局限在原料加工和菜肴制作的操作技能上。为此我们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进行改革,促使教学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我们把传统的单纯技能考核改为综合性课题化测评。综合性课题化测评分两类:一是阶段性测评,即每个大模块结束后的测评;二是学期结束后的总测评。测评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自行结合(一般4~5人)承接一桌主题筵席。测评要求学生:1、合理运用原材料,注意营养平衡,荤素、冷热搭配;2、菜品要具有工艺性、实用性、创新性;3、要根据主题要求进行筵席设计,不仅要考虑单个菜品的效果,还要注意筵席的整体效果,要分析出菜肴的营养成分;4、撰写菜肴筵席推销简介,阐明整桌筵席的创意,对创意菜肴和特色菜要进行重点说明。总测评结束后,学生要进行答辩。考核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开发。
总之,在创新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基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密切结合餐饮业职业领域的具体实际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开发学习领域,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烹饪高级技术人才。
一、推进模块化、一体化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传统烹饪教学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相脱节。由于学科知识分类相对独立,各部分内容缺少横向联系,体现在具体教学上是“各行其事”,与实训不能同步进行。学生学习吃力,效果也不好。在创新教学中,我们根据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职业特点,将烹饪专业分为五大模块,即原料质量鉴别与采购保管模块;菜单、筵席设计与成本核算模块;冷热菜加工与制作模块;面点加工与制作模块;管理与销售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若干实作课题组成,模块和课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灵活地分配理论和实作课时,实时控制进度,选择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二、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实习教学中,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是讲解、演示、练习、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状态。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目标狭隘,不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着重以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入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行为引导法、探究教学法、创新教学法、发散思维法等多种教学法,去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设计出良好的问题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举一反三,推导出菜品的制作技术和技巧,使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让学生自己创新菜肴。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提供原料,让学生自行创新菜肴。创新菜肴的要求是:一要体现原料的性质和特点;二要具有工艺性、实用性;三要有突出性。利用一种普通原料做出多种新菜品,需要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自行创新菜肴由学生自己相互比较、评价、打分,教师给予总结,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行制作菜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创新的自信心。
三、实行课题化测评,促进综合能力开发
传统的毕业考核和现行的技能鉴定考核的导向,使学生教学向着唯技能操作方向发展,这种教学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烹饪专业技能涉及原料的鉴别、采购、保管、菜单、宴会设计,成本核算、原料加工、菜品制作、厨房管理、炊具使用与保养、菜品质量控制等方面。一位烹调高级技术人才技术素质不能仅局限在原料加工和菜肴制作的操作技能上。为此我们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进行改革,促使教学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我们把传统的单纯技能考核改为综合性课题化测评。综合性课题化测评分两类:一是阶段性测评,即每个大模块结束后的测评;二是学期结束后的总测评。测评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自行结合(一般4~5人)承接一桌主题筵席。测评要求学生:1、合理运用原材料,注意营养平衡,荤素、冷热搭配;2、菜品要具有工艺性、实用性、创新性;3、要根据主题要求进行筵席设计,不仅要考虑单个菜品的效果,还要注意筵席的整体效果,要分析出菜肴的营养成分;4、撰写菜肴筵席推销简介,阐明整桌筵席的创意,对创意菜肴和特色菜要进行重点说明。总测评结束后,学生要进行答辩。考核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开发。
总之,在创新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基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密切结合餐饮业职业领域的具体实际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开发学习领域,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烹饪高级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