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组的课文,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后怀着胜利的喜悦和革命豪情所创作的一篇七律诗。全诗56个字,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突出和强调了红军蔑视困难,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
本节课中,教师准备了丰富的资源,教学情景的设计也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但在某些环节上,教师把握不够到位,甚至偏离教学的主旨。本文就对该课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供资源过多,造成学生“迷航”
教学片段一:播放影片,了解背景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长征》这部影片?
大部分学生摇头。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播放一段《长征》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跟随红军,感受长征路上的艰辛。
(多媒体播放《长征》影片,同学们被影片吸引,不断发出感叹和惊讶声。)
生1:太感人了,难以想象。
生2:红军太伟大了!
师:红军为什么要踏上长征之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件上的“背景介绍”,点击相关的网站链接,或者从其他的搜索引擎里收集相关信息,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网站链接地址大约提供了十个,很多学生从搜索引擎里找到得更多。在学生浏览的同时,教师播放表现《长征》的歌曲。几分钟后,教师用教师机控制了学生机,这时,学生大声叫喊,有的说还没有浏览完,有的说部分网址打不开,教师只好让学生再浏览一会,又过几分钟,教师强行控制了学生机,学生情绪受到影响。)
评析:教师借助多媒体,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重要事件剪辑组合,创设了声音、画面、音乐一体的动人情境,引导学生走近长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这一点教师做得不错。同时,为了拓宽信息空间,教师让学生积极地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这一点,教师做得也比较好。问题是教师提供的链接过多,学生一旦进入网络,接触到的不仅仅是需要的资源,丰富的资源很容易让小学生在网络中迷航。实际上,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小学生浏览大量信息,完成对信息的搜索、收集和整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信息技术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有许多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其真实性、可靠性都让人质疑,而且很多资源是重复的、混乱的,必须要进行积极处理才能使用。因此,教师在准备时要从众多资源中提取精华,在展示给学生时也不适宜提供过多的资源,只要能表达意义、起到作用就要适可而止。在本节课中,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前将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提示学生如果想知道有关“长征”的更多信息,课下可以通过网络来自行搜索。
二、花大力气做课件,忽视语文学科特点
教学片段二:播放课件,感知大意
师: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气势磅礴的长征诗,认真体会诗中的含义。
(教师播放课件: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诵和文字,文字旁边有长征的图片。)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
生1:红军不怕远征难。
生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很好,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话就概括了全诗的大意。刚才听到有同学说“万水千山只等闲”,那“只等闲”是什么意思呢,在诗中它具体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学生似乎被教师突然的提问给“吓”着了,在课文中搜索“答案”,只有几个同学小声嘀咕着,但不是很自信的样子。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些难哦,那下面就跟随老师一起找到它的含义吧。(分析课文)
评析:教师在课前准备了配有背景音乐和图片的课件,富有感情和节奏,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可见教师在课前确实花费了一番工夫,但是如果教师利用这么一个课件就想达到让学生理解的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读”,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阅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去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朗读中体会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播放完课件后,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律,采用各种方式反复阅读,使其边朗读、边体会、边联想,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读懂其中词句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片段三:分析词句,体会长征“艰难”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下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把小组的结果呈现给大家。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呢?
学生小组1,代表很高兴地站起来,把课文中每句诗的含义说了一遍。
师:很好,说得那么流利。下一组同学?
学生小组2,同样把大意说了一遍。
(其他小组的同学,似乎没了兴趣,站起来说的积极性不高,好像感觉自己想说的都被别人说了。)
评析:很明显,教师的意图是让同学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想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本节课中,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效果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的答案基本一样,学生怎么会有合作探究后的成就感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都差不多了,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合作意义不大。
其实,这也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如在学习《看花灯》时,有老师这样安排学生合作朗读“(一生)元宵节,(一生)看花灯,(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欢腾……”,将本来优美的诗句分开来读,语感怎么培养?合作的意义何在?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四、盲目整合,背离目标
教学片段四:升华感情
师:这首诗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人以歌曲的形式将这首诗表现出来,大家想不想听?
生:(很兴奋)想。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毛主席的书法作品,就让我们一边欣赏毛主席这柔绵有力,刚韧秀美的书法作品,一边听歌曲表现的《长征》。(播放课件)
(学生很兴奋,有的学生跟着唱起来,有的学生在评论着毛主席的书法,还有的学生指出同学唱的不对,甚至还有的学生直接“跑题”了——有说有笑。整个氛围与刚才分析课文时投入的感情相差甚远。)
评析:这部分的目标是通过欣赏歌曲形式的《长征》,让同学们在连贯的诗句中再次体会红军长征途中越过千难万险的情景,让其中蕴涵的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不怕难”的热情。然而,热情是真的激发了,但激发的方向却变了。由现场的氛围看,学生似乎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上艺术课。学生的注意力由课文内容转向歌曲或书法,他们头脑里面还有没有“红军长征”的印象都很难说,还怎样进一步谈“感情的升华”呢?
这又是一个声色俱佳但却“忘本”的表现。虽然现在倡导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本节课中,教师准备了丰富的资源,教学情景的设计也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但在某些环节上,教师把握不够到位,甚至偏离教学的主旨。本文就对该课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供资源过多,造成学生“迷航”
教学片段一:播放影片,了解背景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长征》这部影片?
大部分学生摇头。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播放一段《长征》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跟随红军,感受长征路上的艰辛。
(多媒体播放《长征》影片,同学们被影片吸引,不断发出感叹和惊讶声。)
生1:太感人了,难以想象。
生2:红军太伟大了!
师:红军为什么要踏上长征之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件上的“背景介绍”,点击相关的网站链接,或者从其他的搜索引擎里收集相关信息,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网站链接地址大约提供了十个,很多学生从搜索引擎里找到得更多。在学生浏览的同时,教师播放表现《长征》的歌曲。几分钟后,教师用教师机控制了学生机,这时,学生大声叫喊,有的说还没有浏览完,有的说部分网址打不开,教师只好让学生再浏览一会,又过几分钟,教师强行控制了学生机,学生情绪受到影响。)
评析:教师借助多媒体,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重要事件剪辑组合,创设了声音、画面、音乐一体的动人情境,引导学生走近长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这一点教师做得不错。同时,为了拓宽信息空间,教师让学生积极地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这一点,教师做得也比较好。问题是教师提供的链接过多,学生一旦进入网络,接触到的不仅仅是需要的资源,丰富的资源很容易让小学生在网络中迷航。实际上,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小学生浏览大量信息,完成对信息的搜索、收集和整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信息技术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有许多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其真实性、可靠性都让人质疑,而且很多资源是重复的、混乱的,必须要进行积极处理才能使用。因此,教师在准备时要从众多资源中提取精华,在展示给学生时也不适宜提供过多的资源,只要能表达意义、起到作用就要适可而止。在本节课中,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前将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提示学生如果想知道有关“长征”的更多信息,课下可以通过网络来自行搜索。
二、花大力气做课件,忽视语文学科特点
教学片段二:播放课件,感知大意
师: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气势磅礴的长征诗,认真体会诗中的含义。
(教师播放课件: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诵和文字,文字旁边有长征的图片。)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
生1:红军不怕远征难。
生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很好,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话就概括了全诗的大意。刚才听到有同学说“万水千山只等闲”,那“只等闲”是什么意思呢,在诗中它具体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学生似乎被教师突然的提问给“吓”着了,在课文中搜索“答案”,只有几个同学小声嘀咕着,但不是很自信的样子。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些难哦,那下面就跟随老师一起找到它的含义吧。(分析课文)
评析:教师在课前准备了配有背景音乐和图片的课件,富有感情和节奏,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可见教师在课前确实花费了一番工夫,但是如果教师利用这么一个课件就想达到让学生理解的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读”,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阅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去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朗读中体会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播放完课件后,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律,采用各种方式反复阅读,使其边朗读、边体会、边联想,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读懂其中词句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片段三:分析词句,体会长征“艰难”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下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把小组的结果呈现给大家。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呢?
学生小组1,代表很高兴地站起来,把课文中每句诗的含义说了一遍。
师:很好,说得那么流利。下一组同学?
学生小组2,同样把大意说了一遍。
(其他小组的同学,似乎没了兴趣,站起来说的积极性不高,好像感觉自己想说的都被别人说了。)
评析:很明显,教师的意图是让同学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想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本节课中,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效果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的答案基本一样,学生怎么会有合作探究后的成就感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都差不多了,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合作意义不大。
其实,这也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如在学习《看花灯》时,有老师这样安排学生合作朗读“(一生)元宵节,(一生)看花灯,(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欢腾……”,将本来优美的诗句分开来读,语感怎么培养?合作的意义何在?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四、盲目整合,背离目标
教学片段四:升华感情
师:这首诗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人以歌曲的形式将这首诗表现出来,大家想不想听?
生:(很兴奋)想。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毛主席的书法作品,就让我们一边欣赏毛主席这柔绵有力,刚韧秀美的书法作品,一边听歌曲表现的《长征》。(播放课件)
(学生很兴奋,有的学生跟着唱起来,有的学生在评论着毛主席的书法,还有的学生指出同学唱的不对,甚至还有的学生直接“跑题”了——有说有笑。整个氛围与刚才分析课文时投入的感情相差甚远。)
评析:这部分的目标是通过欣赏歌曲形式的《长征》,让同学们在连贯的诗句中再次体会红军长征途中越过千难万险的情景,让其中蕴涵的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不怕难”的热情。然而,热情是真的激发了,但激发的方向却变了。由现场的氛围看,学生似乎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上艺术课。学生的注意力由课文内容转向歌曲或书法,他们头脑里面还有没有“红军长征”的印象都很难说,还怎样进一步谈“感情的升华”呢?
这又是一个声色俱佳但却“忘本”的表现。虽然现在倡导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