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考万有引力定律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福泉中学贵州 福泉550509)
  
  人造卫星和航天技术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又一轮的太空探险热的再一次升温和我国“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以及我国探月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使得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成为考查热点.下面就“万有引力定律”易错点举例分析.
  1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在地球表面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来说,两者截然不同;而在近地或者在高空中绕地飞行的物体来说,两者等效相等.
  例1(上海)一卫星绕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M/m=81,行星的半径R行与卫星的半径R卫之比R行/R卫=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的半径R行之比r/R行=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则在卫星表面有:
  GMmr2=mg卫
  ……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
  解析所得的结果是错误的.
  式中的g卫并不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正确解法是:
  卫星表面GmR2卫=g卫(1)
  行星表面GMR2行=g行(2)
  (R行R卫)2mM=g卫g知,
  所以g卫=0.16g行.
  点评这是一道物理推理评价题.所谓推理是指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准确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是正确运用的关键.在题述的公式GMmr2=mg卫中,M应为卫星的质量,而题给的已知条件是m表示卫星的质量,因而导致错误结果.
  2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
  公转周期是旋转天体绕中心天体旋转一周所需时间,而自转周期是天体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时间,而且天体的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等于天体本身的自转周期.这两个周期一般情况下并不相等.
  例2(四川)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 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 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动周期的是
  A.0.6小时B.1.6小时
  C.4.0小时D.24小时
  解析本题涉及三个周期: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公转周期)、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公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其中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抓住这一隐含条件即可求解.
  设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T21T22=r31r32,
  则T1=r31r32·T2=(R h1)3(R h2)3·T2
  =(6.4×106 6×105)3(6.4×106 3.6×107)3·24小时
  ≈1.6小时.
  答案B
  点评(1)解题中要注意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的区别和联系.
  (2)在一些天体运行方面的问题中,常存在一些隐含条件,应加以利用,如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24 h,地球公转周期为365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等.
  3两种模型探索
  例3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天体的影响,可将地球和月球看成双星系统,即地球和月球在彼此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科学探测表明,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质,设想人类开发月球,月球上的矿藏被不断地搬运到地球上.假设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和月球仍可以看作均匀球体,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
  A.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增大
  B.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减小
  C.月球运动的周期增大
  D.月球运动的周期减小
  答案B.
  解析设地球与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m,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L,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F=GMmL2.
  由题意知,L不变,M在增大m在减小,由数学知识易知,Mm减小,F减小,故选项B正确.
  将地球和月球看成双星系统时,地球和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设为T,向心力均由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则
  GMmr2=M(2πT)2rM(1)
  GMmr2=m(2πT)2rm(2)
  又rM rm=L(3)
  联立(1)、(2)、(3)解得 T=4π2L3G(M m)(4)
  由(4)式可知,地球和月球运动的周期不变,选项C、D均错.
  点评本题学生易犯的错误是混淆两种模型:一是月球绕地心做圆周运动;二是将地球和月球看成双星系统,月球绕两者轨道中心做圆周运动.若按模型一,可推出月球运动的周期T=4π2r3GM,所以很多学生错选D.
  例4在航天领域中,悬绳卫星是一种新兴技术,它要求两颗卫星都在圆周轨道上运动,且两颗卫星与地心连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所示.已知悬绳的长度为L,其重力不计,卫星A、B的线速度分别为v1、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卫星的角速度相同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满足v1>v2
  C.两颗卫星之间的悬绳一定受到拉力的作用
  D.假设在B卫星轨道上还有一颗卫星C(图中没有画出),它们在同一平面内同向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B、C可能相碰
  答案A、C、D.
  解析因为两颗卫星与地心连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两颗卫星的角速度相同,选项A正确;
  卫星B的轨道半径大于卫星A的轨道半径,由公式v=ωr可知:两颗卫星的线速度满足v2>v1.选项B不正确;
  两卫星之间若无悬绳,则v1>v2,可见悬绳拉力对B是动力,对A是阻力,选项C正确;
  假设在B卫星轨道上还有一颗卫星C,则卫星C的线速度一定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运动一段时间后B追上C与C相碰,选项D正确.
  点评本题中A、B两卫星为连接体模型,学生易将该模型与两卫星各自独立饶同一中心天体运动模型混淆,而错选B漏选D(对于后一种模型,同一轨道上两卫星不可能相碰).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长一段时间农村中学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物理实验大多靠“讲”,缺乏开放度,更谈不上创新,随着教育均衡化发展,农村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如何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农村初中物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自主体验代替空洞说教  很多时候我们责怪学生物理概念、规律记不住,在实验题中出现“低级错误”,其实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为
目前,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认知、生理、人格,其中人格的培养最为重要.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及信念,其中也包括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等因素.物理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格教育的双重重任,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物理原理、物理学人物事迹及相关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深入贯彻“教书育人”的观念,从而在健全学生人格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初
依据新“课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浅谈一下物理实验探究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以致用的必要条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物理教学再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根据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结合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山东 济南250001)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物体做什么运动与我们选取的参考系密切相关,我们判定物体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应选择惯性参考系,常用的惯性参考系是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物体平衡的条件及推论:平面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如果物体仅受三个力,则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外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到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前,“有效备课”的充要性已被广大教师所共识.高效课堂呼唤有效备课,同时也只有有效的备课才能使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笔者在梳理课题组近3年相关研究后发现“情境诱学活动、心理导学活动”的设计、排组及课前准备等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师进行有效备课首先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  1中学物理有效备课应绕“情境诱学活动”之心  脑科学和情绪心理学研究均支持学习情境对认知活动的动力、强化和调节功能.中学物理有效备课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阜阳市太和一中安徽 阜阳236600)    在高中物理中,弹力是三种基本性质力之一.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轻杆中的弹力,仅方向学生就弄不清,更没有地方下手计算了.所以,此处知识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分清属于哪一类情景,对症下药才能除病.   杆可以发生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等,所以杆所受的弹力方向可以沿着杆,也可以不沿杆,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对固定杆和可动杆进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零质量模型(轻质模型)与质点模型一样,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零质量模型常常出现在连接体问题中,例如轻杆、轻绳、轻质的滑轮等等.由于不考虑其质量的影响,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零质量模型也给中学物理习题命制的过程略去了很多繁琐的条件,成为了连接体问题的最佳伴侣.例如“不计绳子质量,不计滑轮质量”等等理想化的的条件.并且这类问题在高考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先生后师、先学后教”的生本教学理念已逐渐渗透至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前置性学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初中物理学科培养学生前置性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凡的意义. 本文对前置性学习的涵义及优势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当前教学中前置性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完善前置性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1前置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