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藏族的文化历史,从上古时期至今,从原始崇拜到苯波教的创立、然后佛教文化的进入。宗教信仰和我们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密不可分,其中大部分的文化传承集中体现于寺院中,寺院对于宗教信仰的体现有完整的仪轨和教育体系。还有少部分宗教信仰的仪轨也遗留在了民间,本文就是对这少部分遗留在民间的宗教仪轨战争祭祀法舞“扎勒夏叁”展开讨论。
【关键词】:藏族战舞;“扎勒夏叁”;宗教信仰
一、“扎勒夏叁”与宗教信仰的历史关系;
“扎勒夏叁”是嘉绒藏族地区对战神祈福法舞的称谓,又因地方口音发音的关系,康巴藏区、安多藏区、卫藏地区等称为“扎勒吉松”。“扎勒”系藏语,要了解这一词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他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是藏族地区还没有任何成体系的宗教崇拜,每个部落因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最初感知的文化力量而推崇出各自的图腾崇拜偶像,这个图腾崇拜的偶像图腾就称作“扎勒”。“扎勒”基本都是以动物的形象展示,比如:马、虎、蛇、牛、等,但是也有龙、大鹏金翅鸟等神话色彩比较浓厚的神话形象。“扎勒”从最原始的部落图腾上升至战神的级别跟苯波教的内容教义有莫大的关系,个人猜想可能是因为有了最早的原始部落偶像崇拜之基础,也助推了苯波教的智慧思想的萌芽。苯波教最早形成于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后延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的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从内容上看,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所以“扎勒”能被苯教吸纳并精选出作为神崇拜是有文化根基的。“夏叁”是藏语的数字十三的意思,十三在苯波教的教义里是有很大涵盖含义的,代表的是最吉祥圆满的数字。直到佛教进入藏区,藏区最早的佛教教派宁玛派也沿袭了数字十三等一系列苯波教的仪轨和概念,形成了特有的藏传佛教。所以“扎勒夏叁”的全意为;古老的十三位护法战神。“扎勒夏叁”也同样被吸纳进入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中,比如:有很深藏传佛教文化下痕迹的民族英雄格萨尔王,他在每一次大战出场的时候,周围会飞一圈保护战神,就是“扎勒夏叁”。以上的简单阐述足可以看出“扎勒夏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是极其深厚的。为什么嘉绒藏族地区作为藏族的边缘地带会将传统的“扎勒夏叁”祭祀法舞保存的如此之完好,这与象雄王朝被吐蕃王朝取缔以后,象雄王朝臣民两次大规模东迁有巨大的关系,迁徙也将苯波教的主体文化和人才也带入了嘉绒地区,所以嘉绒十八土司管辖范围内的嘉绒地区也成为了苯波教后弘期的主要地区。因此,作为苯波教文化体现之一的战争祭祀法舞“扎勒夏叁”的完整仪轨也在嘉绒地区很好的保存了下来。可以说“扎勒夏叁”是我们藏民族符号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二、战争祭祀法舞“扎勒夏叁”的风格特点
由于“扎勒夏叁”内在的精神要求,加上宗教仪式和降妖伏敌的特定属性,其舞蹈动律及造型在其宗教仪式中被固定下来,这样的动律和造型对嘉绒地区的另外的民间战争舞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动律变化走过了这样一个过程;藏族历史文化,产生和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和审美意识(動律产生)1.——自娱活动(随意而动,随性而发,动律未定型)2.——宗教祭祀(舞蹈服从于宗教礼仪,动律定型).正式这样一系列的律动构成了“扎勒夏叁 ”最根本的特征。参与仪式的以男士为主,且年龄不可超过49岁,十三位由男士扮演的勇士头戴大鹏鸟帽,身穿由一种称作“黛瑟”草的根茎制作出的衣服,颜色为白亚麻色,左手拿弓,右手持剑,背上背画有不同的“扎勒”形象的盾牌,分别代表十三位护法战神,以上是整个仪式参与人员的装备设置。整个仪式的舞蹈动律,基础步伐是按照寺院羌姆的步调开始入场,入场后伴随赞颂和祈请的唱腔,仪式参与者脚步作骑马装,时而下蹲、时而旋转、时而蹲跳翻转弓箭、步调豪迈古朴、手部动作翻转敏捷、头部左右转动时就像大鹏鸟由天空俯视大地,整个仪式进行到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帮人间驱妖伏魔,用驱赶的身体动作,配上咒语,已示将所有灾难与病痛等不好的坏能量全部消灭,整体仪式算是完成。整体仪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展示“扎勒”勇猛、骁勇善战、趋吉避祸、急速护持的宗教形象,特别在整个仪式中参与者跳跃、蹲翻的娴熟动作,感觉整个仪式特别鲜活,每一位“扎勒”似乎真的走进了参与者的身体里,尤为精彩。
三、“扎勒夏叁”对整个嘉绒地区战争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嘉绒因为地处边缘,自古就有诸多兵事。自吐蕃时期起,嘉绒藏兵善于军事已是声名在外,自随吐蕃王朝征战印度、尼泊尔至大小金川战役、宁波舟山参与抗英的鸦片战争,嘉绒藏兵的身影一直出现在2000多场的大小战役中。可能是因为过多的参与战争的缘故,对于“扎勒夏叁”的高度崇拜和传承超过了同族各个地区,以至于至今整个仪式传承和保留的特别好。也是因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体嘉绒藏兵一直是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民族、国家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是“扎勒夏叁”对嘉绒地区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扎勒夏叁”是藏民族情感和智慧的产物,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有其民族特性,蕴含着藏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思想的反映。因此,可以说藏族“扎勒夏叁”是藏民族精神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民俗学视野下的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回顾[J]. 马小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2]西藏节庆文化发展途径探析[J]. 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试论藏族节庆习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刘秋芝,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4]藏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J]. 辛峰. 青海社会科学. 2010(05)
[5]藏族节庆文化产业化的意义及其途径研究——以西藏节庆文化为例[J]. 旺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关键词】:藏族战舞;“扎勒夏叁”;宗教信仰
一、“扎勒夏叁”与宗教信仰的历史关系;
“扎勒夏叁”是嘉绒藏族地区对战神祈福法舞的称谓,又因地方口音发音的关系,康巴藏区、安多藏区、卫藏地区等称为“扎勒吉松”。“扎勒”系藏语,要了解这一词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他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是藏族地区还没有任何成体系的宗教崇拜,每个部落因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最初感知的文化力量而推崇出各自的图腾崇拜偶像,这个图腾崇拜的偶像图腾就称作“扎勒”。“扎勒”基本都是以动物的形象展示,比如:马、虎、蛇、牛、等,但是也有龙、大鹏金翅鸟等神话色彩比较浓厚的神话形象。“扎勒”从最原始的部落图腾上升至战神的级别跟苯波教的内容教义有莫大的关系,个人猜想可能是因为有了最早的原始部落偶像崇拜之基础,也助推了苯波教的智慧思想的萌芽。苯波教最早形成于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后延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的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从内容上看,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所以“扎勒”能被苯教吸纳并精选出作为神崇拜是有文化根基的。“夏叁”是藏语的数字十三的意思,十三在苯波教的教义里是有很大涵盖含义的,代表的是最吉祥圆满的数字。直到佛教进入藏区,藏区最早的佛教教派宁玛派也沿袭了数字十三等一系列苯波教的仪轨和概念,形成了特有的藏传佛教。所以“扎勒夏叁”的全意为;古老的十三位护法战神。“扎勒夏叁”也同样被吸纳进入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中,比如:有很深藏传佛教文化下痕迹的民族英雄格萨尔王,他在每一次大战出场的时候,周围会飞一圈保护战神,就是“扎勒夏叁”。以上的简单阐述足可以看出“扎勒夏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是极其深厚的。为什么嘉绒藏族地区作为藏族的边缘地带会将传统的“扎勒夏叁”祭祀法舞保存的如此之完好,这与象雄王朝被吐蕃王朝取缔以后,象雄王朝臣民两次大规模东迁有巨大的关系,迁徙也将苯波教的主体文化和人才也带入了嘉绒地区,所以嘉绒十八土司管辖范围内的嘉绒地区也成为了苯波教后弘期的主要地区。因此,作为苯波教文化体现之一的战争祭祀法舞“扎勒夏叁”的完整仪轨也在嘉绒地区很好的保存了下来。可以说“扎勒夏叁”是我们藏民族符号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二、战争祭祀法舞“扎勒夏叁”的风格特点
由于“扎勒夏叁”内在的精神要求,加上宗教仪式和降妖伏敌的特定属性,其舞蹈动律及造型在其宗教仪式中被固定下来,这样的动律和造型对嘉绒地区的另外的民间战争舞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动律变化走过了这样一个过程;藏族历史文化,产生和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和审美意识(動律产生)1.——自娱活动(随意而动,随性而发,动律未定型)2.——宗教祭祀(舞蹈服从于宗教礼仪,动律定型).正式这样一系列的律动构成了“扎勒夏叁 ”最根本的特征。参与仪式的以男士为主,且年龄不可超过49岁,十三位由男士扮演的勇士头戴大鹏鸟帽,身穿由一种称作“黛瑟”草的根茎制作出的衣服,颜色为白亚麻色,左手拿弓,右手持剑,背上背画有不同的“扎勒”形象的盾牌,分别代表十三位护法战神,以上是整个仪式参与人员的装备设置。整个仪式的舞蹈动律,基础步伐是按照寺院羌姆的步调开始入场,入场后伴随赞颂和祈请的唱腔,仪式参与者脚步作骑马装,时而下蹲、时而旋转、时而蹲跳翻转弓箭、步调豪迈古朴、手部动作翻转敏捷、头部左右转动时就像大鹏鸟由天空俯视大地,整个仪式进行到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帮人间驱妖伏魔,用驱赶的身体动作,配上咒语,已示将所有灾难与病痛等不好的坏能量全部消灭,整体仪式算是完成。整体仪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展示“扎勒”勇猛、骁勇善战、趋吉避祸、急速护持的宗教形象,特别在整个仪式中参与者跳跃、蹲翻的娴熟动作,感觉整个仪式特别鲜活,每一位“扎勒”似乎真的走进了参与者的身体里,尤为精彩。
三、“扎勒夏叁”对整个嘉绒地区战争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嘉绒因为地处边缘,自古就有诸多兵事。自吐蕃时期起,嘉绒藏兵善于军事已是声名在外,自随吐蕃王朝征战印度、尼泊尔至大小金川战役、宁波舟山参与抗英的鸦片战争,嘉绒藏兵的身影一直出现在2000多场的大小战役中。可能是因为过多的参与战争的缘故,对于“扎勒夏叁”的高度崇拜和传承超过了同族各个地区,以至于至今整个仪式传承和保留的特别好。也是因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体嘉绒藏兵一直是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民族、国家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是“扎勒夏叁”对嘉绒地区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扎勒夏叁”是藏民族情感和智慧的产物,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有其民族特性,蕴含着藏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思想的反映。因此,可以说藏族“扎勒夏叁”是藏民族精神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民俗学视野下的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回顾[J]. 马小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2]西藏节庆文化发展途径探析[J]. 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试论藏族节庆习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刘秋芝,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4]藏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J]. 辛峰. 青海社会科学. 2010(05)
[5]藏族节庆文化产业化的意义及其途径研究——以西藏节庆文化为例[J]. 旺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