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香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也有自己的“白茶”
  云南除了用适制普洱茶的乔木大叶种原料来制作日晒白茶、或以室内萎凋方法制作“月光白”外,亦有真正满披毛毫的“云南大白茶”。这种云南大白茶,可以称为福建白茶的“放大版”,其发源地就在普洱市景谷县民乐镇大村秧塔社。
  唐望先生在景谷制茶一晃已经十年多了。当年他来民乐镇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挖矿。如同宿命般,挖矿的事业失败,然后改行种茶。经历挣扎、长久守候、曙光初现,最后安家在这片秧塔大白茶的故乡。我们来访唐望的时候,正是3月底的一个晚上,他以八九十度水温冲泡的景谷大白茶清甜且滋味稠厚,特有的毫香与杏仁香令人印象深刻。
  秧塔大白茶的历史并不在今天,早在清朝年间就已经有了这片古茶园,这是整个云南地区都堪称为特别的大白茶树种的发源地。云南大白茶的芽头极为壮硕,满披白毫,其干茶外形漂亮显毫,早期曾作为普洱茶的撒面,或制成外形可人的“大白毫”普洱,而近些年,市场多用于制作白茶。
  景谷的大白茶树也各有各的形态,据说分为九个品种,有母本、红梗、黄芽等等。在秧塔,上名录的古茶树有六百多棵,古茶树现在也多由各茶企品牌承包。秧塔的茶园管理这几年更侧重松土、修剪等方式,长势甚好,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芽生发,在清明前后大量采摘。
  云南白茶的工艺因产区不同而有区别,总之以萎凋干燥的方式完成,与福鼎白茶一样不揉不炒,但在萎凋阶段也需要长时间的用心与技巧。有人误解了白茶就是纯粹太阳晒干,结果经过暴晒的茶叶青气令人难受。据唐望先生介绍,景谷大白茶的萎凋时间一般在72个小时以上,秋茶甚至用十天,最后阴干,也有晒干,现在也有讲究的用炭火烘干。干茶芽毫漂亮,清甜回甘,韵味长,市场销量每年见长。
  台北的“自然农法”白茶
  2016年初夏,我在访问紫藤庐周渝老先生时,喝到过一款印象深刻的台北坪林白茶。周渝认为,“我现在更希望人们去重视生态,自然蕴育茶的真实滋味,只有这种茶汤中才能喝到富于变化感通天地的茶味与茶气。”他给我品饮一款2015年坪林地区以自然农法新制的白茶饼,“本来新的白茶我很少喝,但這款茶因为自然农法耕作的缘故,内质很不一样,工艺到位后茶性又平和,这样的茶我不会担心”。所谓自然农法,即是不施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剂甚至不除草的做法,更尊重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这款白茶的滋味清甜,与福鼎磻溪高山白茶似乎异曲同工,发酵度略微高一些,只是地域的风味不一样了。白茶的制作也颇为讲究,轻微的发酵,压饼后条索似乎有些褶折。他相信:“今天如果要扭转目前人类糟蹋与污染自然的潮流,奠基于天人哲学的茶文化似乎是一个最有可能的支点”。这样的白茶,本来就很值得珍藏。
  四川青城,洞青茶白
  青城山何世斌夫妇俩,因对乡村、自然生态的向往,前几年在都江堰大观镇的茶山收购了数百亩的茶园。原来只用于制作绿茶和红茶。没想到,制作的白茶非常好喝,于是采回的鲜叶一部分拿来制红茶,一部分拿来制成白茶,制成的白茶,完胜于市面上的普通白茶。
  茶园在青城山薛仙洞旁,都是些几十年的老川茶,不修剪,茶树长得两三米高,如同福鼎的荒野茶。虽然芽头有些小,却适合制成贡眉,或者一芽二叶白牡丹的等级。何世斌先生介绍, “四川做白茶的较少,只要我们潜心探索学习,我们可能有所作为”。相对而言,白茶的加工工序较简单,并适于长期存放。这片茶山属荒野老茶树,茶质好,适合做白茶。他们结合学习福建等地白茶传统工艺,做四川的手工白茶。
  他们很重视自然萎凋。新采回的鲜叶,薄摊于竹席,置于微弱阳光下,或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经一两日晾晒至七、八成干时,直接日晒或文火慢慢烘焙至干。何世斌还尝试将白茶陈储于红原藏区。藏区红原、若尔盖属高原气候,常年气温低,空气湿度较小,通风好。这样的后期转化也值得研究。因为茶山管护依赖人工除草,原山原样的以保护为前提的管理,所以产量也很低,市场销量较少,价格亦高。何世斌先生很有信心,准备打造洞青白茶为都江堰茶叶的专用外贸茶,专供欧洲。
  陕西安康,白岩山上白茶香
  这两年但凡有茶之地,似乎都在尝试做一些白茶。陕西安康,历来为绿茶之乡,亦不例外有厂家试制白茶。
  西乡县峡口乡距离县城20多公里,和我们熟悉的很多茶山一样,因为统一修剪与茶地规划,给人以整齐有序的感觉。这是午子仙毫的重要产区,茶青基本交由当地茶厂制成仙毫及炒青等品级。
  此处白岩山,最高海拔1500多米,山形旷远俊美,在半山上有一家白岩茶场,这是一家有机茶厂。540多亩的有机茶园种植于860米海拔的高山之上,常年云雾,品种多为70年代留下来的本地群体种,又称紫阳种,适合高山茶园。他们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用这样原料的茶叶制作白茶,滋味非常不错。每一年,白茶饼的价格还要往上涨一些。
  白茶的品质,得益于茶的有机内质。这里的茶园采用人工除草,每一次都要请20多人拔草,草长得快,一年要持续几轮,又用谷壳铺埋在茶园里,压草,保墒,还用了太阳能等物理防虫法,对茶园进行有机管理,每年花费需要三四十万元。
  除草是茶园管理中的难题,要是用时下的化学药剂,成本只需百分之一,但那是茶园本来禁用的剧毒草甘磷、百草枯,在土壤中的衰减需要十余年。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住成本的压力,看过那么多茶园,现在感慨,只要茶干净,土壤没毒害、可持续,就是这个时代的幸事了。白岩茶场的白茶饼价格每年随行就市,价格每年上涨,但追捧者亦多。在清甜的白茶茶汤里,感受得他们真正在实施有机种植管理的那种用心。同许多地区一样,原本做绿茶的茶厂也会开始做红茶、白茶、黑毛茶,抛开酚氨比的适制性尚且不谈,茶类泛化有多重现实原因。
其他文献
紫砂是一门很神奇的艺术,它将不赘繁华作为艺术本真,将大道至简作为美学终极,正是这种素雅朴拙的艺术内涵,让紫砂能够在泱泱艺术之林中永恒迷人。而紫砂圈又是另一种神奇的生态,有些人在商业市场上很是火爆,圈子里却无人问津,还有些人似乎从不被资本过度追捧,业界却交口称赞。我的师傅冯云华就是这样德高艺精,却大隐于市。  冯师傅出生在紫砂世家,他的父亲也曾在紫砂厂工作;师傅年轻时在紫砂厂科班大公堂学艺五年,严格
期刊
一日,数友品茗,品之甚欢,尽享茶之乐、茶之趣。想起了酒,想起了酒趣与茶趣。  酒有酒趣、茶有茶趣,酒之趣不同茶之趣。何趣不同?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文化之差异也。  酒与茶,生活中皆不可或缺,也是待客不可或缺之食物。曾宿农家,品了茶,饮了酒。茶是农家从自家山地采摘的明前野茶,经过漫漫长冬涵养,吸山间之灵气、吮大地之精华、受阳光雨露之浸润,春时发出的头茬绿芽,山涧源头活水;中泡,茶未入口却已闻清气
期刊
许多人知道日本有茶道,殊不知中国亦有荼道——潮州工夫茶,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是中国茶道的“活化石”。在潮州“待客茶为先”一直沿袭至今。工夫茶讲究“品”,茶过三巡,慢慢酌出凤凰单丛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花茶的芬芳,还有红茶蜜韵之滋味,通过潮州工夫茶艺“刮沫淋盖”“滚杯烫杯”等动作,冲泡沏茶沁出潮州文化的独特韵味。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主
期刊
最是人间四月天。我们决定孩子们带进今年四月的“紫藤花会”。这个主意始于长沙“大宾第”主人欧阳元胜。人与自然,人与人文,人与传承,欧阳元胜希望能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留下点东西,这一次他决定在花树下向孩子们开放他的诗意玩古生活。  一期一会,再约紫藤花下  这是拜访欧阳家的第三年。  第一年因为突降暴雨,紫藤花被袭落,错过了。第二年因为四月里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无奈再次错过。  今年我们抵达的午后,长沙
期刊
左图是一幅渐层式的立体色彩图。所谓渐层式是色彩的变化是逐渐改变,从绿到黄绿,丛黄绿到金黄,从金黄到橘红,从橘红到红,都是慢慢改变的。如果是茶叶,这是因为茶叶发酵程度的轻重造成的,发酵的程度不是格式的跳跃,而是渐次改变的,所以从不发酵的“绿”到全发酵的“红”,逐渐形成渐层式的色彩变化。  我们说不发酵的绿茶其茶汤是绿的,轻发酵茶的包种茶(如岩茶、铁观音、单丛等)是金黄色的,重发酵的白毫乌龙是橘红色,
期刊
工夫茶,强调泡饮茶的功夫,即对泡茶与品茶的讲究,从器具、茶品到泡茶的细节,以及泡茶与品茶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闽南的工夫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  时光倒流到1987年,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鎏金银质茶具以及只见于传说的“秘色瓷”茶碗,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茶文化的面貌真實不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同年在福建南部的漳浦县盘陀镇庙铺村,一座明代万历年间户部侍郎卢维
期刊
眼下,许多茶区都相继进入了繁忙的开采季。这是一场和时间展开的激烈赛跑。因为越早上市,就意味着有人愿意为这份新鲜支付更多的费用。更何况,只要稍迟一步,茶就会从“宝”沦为“草”。在金贵的狮峰龙井产区,甚至还动用了无人机来运茶青,开启现代与传统的较量。  尝新赏奇,近乎人的本能,无论古今中外,不分尊卑贵贱。  古时,刚刚采制的还裹挟着南方春色的新茶,经层层封缄后,日夜兼程,千里迢迢地送往九重宫阙,供帝王
期刊
在国内茶圈,以营销热点为风向标的案例总是層出不穷。前些年流行“绿改红”,近些年流行古树老茶概念。如今白茶忽然大热,市面上掀起白茶风潮,人人喝茶必聊白茶,必点白茶,一时间成了茶圈的香饽饽,蹭热点的频次和地位之高几乎要超越当年火遍全国的安化黑茶热。  早几年的“绿改红”是指本来用于制作绿茶和乌龙茶的茶青改用红茶工艺制作。近十年前,因为金骏眉的走红,国内茶界掀起了一股红茶热,在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和各大茶馆
期刊
喝茶是口鼻之工作,闻香品味都需靠嗅觉与味觉俩感官去分辨,这香味是否清纯或浑浊?是否浓稠或寡淡?需喝懂了滋味才懂这茶叶如何制、如何泡,如何买卖、如何在茶的名义之下发展茶道,如此人才会精进。  感官不灵则无法知道茶的好坏,便也说不上享受茶或审评茶品质了,要论茶道更枉然。这训练感官熟悉五味原属喝茶必做功课,理应要做好,不过与此同时大家不要忽略了除了味道以外,身体在喝到茶后所产生的体感与反应。当把茶喝进身
期刊
提到白茶,首先想到的是福建福鼎、政和这两个传统产区。近几年的白茶热,让福鼎附近的福安、寿宁、柘荣、霞浦等闽东茶区及周边的浙江泰顺、苍南等地,纷纷对茶类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白茶种植和生产。而今,云南、贵州、广西、陕西、四川、台湾等地都有生产白茶,天下大『白』的背后是白茶价格的持续走高。  2014年4月本刊推出的《白茶新主张》专题时指出『随着白茶鲜明个性逐渐深入人心,销量与价格逐年攀升,白茶正成为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