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才能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只有经历了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后,才能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自信心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取,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我出示了两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算理。接着出示了两道乘数是三位数的习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让小组选出代表讲算理,说算法。学生都能认真参与研究,生怕自己的小组落后,每个人都为完善全组的想法作补充。长此以往,学生就把学习真正当成自己的事,参与学习活动就会积极、主动。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把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如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我经常采用如“你讲得非常正确”“你真聪明”“你回答得真好”“慢慢说,别紧张,你再想一想好吗?”等一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木板等材料各做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之间通过两种图形的拉伸后的图形的比较,直接感悟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学生经历自我操作过程后,兴趣激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再如教学“加减法简便计算”时,我先出示这样两道题:6348 999,462-198。让学生不用竖式计算,很快说出得数。学生面面相觑,表示不能很快说出得数。我说:“老师不用竖式计算就能说出得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加数、减数有何特点,但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仿照这两道题的样子,出题考一考教师。这时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极了。学生纷纷举手表示要出题考我,我都马上给予答复。有的学生还在默默地检验我的答案,当确认都是正确无误时,学生的目光由怀疑到敬佩,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把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这一知识内容变为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中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
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凡是学生能一目了然摘到或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教师决不轻易摘给学生吃。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分组学习、讨论探索的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在分组讨论中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如教学“商不变规律”“小数大小比较”等教学内容时,我都采用了分组学习,让各组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得出结论。在分组学习中,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自主学习,可以互相讨论,每个会的同学可以教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作为一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中去,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各类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做到: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就不让部分代替;能让多数学生参与的,就不让少数学生或个别学生包办。如课堂上进行口算练习,共有10道口算题,若采用“开火车”、每人口算一题的形式,参与的学生数少,效果差。于是,我便采用让全体学生一起先口算出得数,再由一名学生报得数的方法。再如归纳总结时,让一名或多名学生试说,就不如让同桌互相说,小组讨论后,再由一名学生汇报的形式好。还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错题的出现是难免的,对于这些错题的纠正,我没有采用教师讲解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次“老师”,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学生给学生讲题,讲者讲得非常认真,听者也听得很仔细。教师对于讲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评价,对于讲错的学生让其他同学给予帮助,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样每个学生都信心十足,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对待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爱学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的氛围和状态,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全面提高数学素质。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自信心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取,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我出示了两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算理。接着出示了两道乘数是三位数的习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让小组选出代表讲算理,说算法。学生都能认真参与研究,生怕自己的小组落后,每个人都为完善全组的想法作补充。长此以往,学生就把学习真正当成自己的事,参与学习活动就会积极、主动。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把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如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我经常采用如“你讲得非常正确”“你真聪明”“你回答得真好”“慢慢说,别紧张,你再想一想好吗?”等一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木板等材料各做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之间通过两种图形的拉伸后的图形的比较,直接感悟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学生经历自我操作过程后,兴趣激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再如教学“加减法简便计算”时,我先出示这样两道题:6348 999,462-198。让学生不用竖式计算,很快说出得数。学生面面相觑,表示不能很快说出得数。我说:“老师不用竖式计算就能说出得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加数、减数有何特点,但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仿照这两道题的样子,出题考一考教师。这时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极了。学生纷纷举手表示要出题考我,我都马上给予答复。有的学生还在默默地检验我的答案,当确认都是正确无误时,学生的目光由怀疑到敬佩,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把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这一知识内容变为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中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
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凡是学生能一目了然摘到或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教师决不轻易摘给学生吃。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分组学习、讨论探索的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在分组讨论中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如教学“商不变规律”“小数大小比较”等教学内容时,我都采用了分组学习,让各组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得出结论。在分组学习中,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自主学习,可以互相讨论,每个会的同学可以教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作为一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中去,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各类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做到: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就不让部分代替;能让多数学生参与的,就不让少数学生或个别学生包办。如课堂上进行口算练习,共有10道口算题,若采用“开火车”、每人口算一题的形式,参与的学生数少,效果差。于是,我便采用让全体学生一起先口算出得数,再由一名学生报得数的方法。再如归纳总结时,让一名或多名学生试说,就不如让同桌互相说,小组讨论后,再由一名学生汇报的形式好。还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错题的出现是难免的,对于这些错题的纠正,我没有采用教师讲解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次“老师”,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学生给学生讲题,讲者讲得非常认真,听者也听得很仔细。教师对于讲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评价,对于讲错的学生让其他同学给予帮助,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样每个学生都信心十足,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对待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爱学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的氛围和状态,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全面提高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