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当代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利用本地区资源采取非对称竞争以构建旅游学科优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实践是国内外高校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内在要求,广西地处边疆,又是民族地区,高校以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东南亚语)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尤显必要。因此,“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学科专业定位,因地制宜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灵活实用的田野教学实践,是广西高校旅游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动态竞争 广西高校 旅游人才培养 多学科交叉渗透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了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在这个区域合作平台上,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的高速发展令人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的广西高校旅游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都较为滞后。在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广西高校旅游教育应该着眼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学科优势的长远目标。而当代旅游的内在元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仰赖于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关注民生,体认民心”的学科关照。因此,本文拟将旅游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广西高校旅游人才的必要性、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等问题置于动态竞争语境下作简要探讨。
一、动态竞争理论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的意义
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希特指出,动态竞争就是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和追求市场优势而做出的竞争性行为,并表示企业的战略和战略实施在本质上都是动态的。动态竞争是企业间的高强度激烈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试图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任何一种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动态竞争有两个显著特征:对抗性和动态性。对抗性体现了竞争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博弈过程;而动态性则体现了竞争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显然,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具体实施的竞争行为,该理论主张从企业竞争行动的视角来探讨竞争战略,认为竞争战略是由一连串的竞争行动构成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过去只用于研究企业行为研究的动态竞争话语也被纳入当今高校发展的视野中,尽管目前学界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仍极少,但是高校在求生存、谋发展和提升知名度的战略目标下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办学特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等行为展开激烈的竞争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周强、康鑫、米艳玲等认为,动态竞争环境要求高等学校通过持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朱迅华、王平认为高校应顺应动态竞争市场的需要, 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李培、田勤思则认为,动态竞争条件下的高校旅游教育要规范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式方法,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建立旅游教育建立后效评估机制等。从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现状看,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教研一体化已经成为趋势,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既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要在广阔的人才市场中保持优势竞争。因此,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当代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利用本地区资源采取非对称竞争以构建旅游学科优势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广西高校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培养旅游人才的必要性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实践是国内外高校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内在要求
国内不少高校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尝试,并试图构建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等高校针对过去国内人类学处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状况,已将人类学纳入民族学一级学科的建设行列,民俗学和历史学也不同程度地被整合到民族学的一级学科建设当中,这其中固然有学科优势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交叉渗透的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要阵地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近年来也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民俗学与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董晓萍教授倡导的田野民俗志,即为一例。至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或民族院校,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更为紧密。国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主要是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支持,是以“使许多传统学科的研究方向瞄准对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问题”为指导,既围绕科学子系统内部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又向技术和教育领域延伸,重视改善对未来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公民的教育和训练,体现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大系统下的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
(二)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内在关联
中国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将旅游定义为:以生活中剩余的财政计划为前提,以自愿为原则,以休闲或积累不同经验为主要目标,到异地或“异文化”人群中去体验的旅游行为。旅游活动从早期的以观光为主到当今的“异文化”体验,表明人类学所关注的旅游与文化及其变迁已经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学与人类学交叉渗透存在着共通的学理基础:“人的文化”研究是旅游学与人类学的核心内容,“旅游活动”本身构成旅游学与人类学研究的“真实田野”,文化多样性和普通性的辨证统一是旅游学与人类学能够结合的哲学基础。表明了旅游、旅游学与人类学呈正相关发展态势,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是否发展, 能否持续发展,均与旅游学研究水平有莫大关系, 也与人类学者是否参与或其参与的频度呈正比例。英国学者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民族学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人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来对民族进行分类,第二个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间接根据中(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引出推测,来获得有关民族历史的知识。[8]民族文化旅游的勃兴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学和民族学对民族文化研究的贡献,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深地嵌入了旅游与旅游学的研究之中。
(三)广西的文化旅游发展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除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之外,更是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表明了民族文化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印象·刘三姐》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民俗旅游典范之作,乃是策划者成功地将桂北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的文化习俗进行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成功将传统的桂林山水旅游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几年来,广西重新打造花山旅游,其目的正是为了形成“北有桂林《印象·刘三姐》,南有宁明《走进花山》”的广西文化产业品牌格局,这就意味着,以展现壮民族文化的《走进花山》的实景演出有着良好的市场潜力。如果将广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开发,未来广西的文化旅游将出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广西的旅游发展对具有较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将会大为增加。
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来,入境广西旅游的东盟国家游客与日俱增,国内游客也大多借道广西前往东南亚旅游。可见,语言学(东南亚语)不但对广西高校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凸显必需,而且也是广西高校依托区位特点构建旅游学科特色的必要,更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向东南亚延伸的重要工具。目前,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正呈现全面开花的趋势,广西高校的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东南亚语)等多学科交叉培养旅游人才的战略顺应了广西的旅游发展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的方案及其实践
(一)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旅游教育的专业应定位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职业型人才培养为主,职业型旅游人才应符合“理论通、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广西高校的旅游专业定位要依托自身所处的区位特点和民族文化土壤,以广西和东盟国家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及其合作为实践平台,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特色学科专业。确立“面向东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为旅游行业提供有管理和技术潜力的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科学的课程体系
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旅游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广西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既要符合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又要结合广西和东盟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一定灵活性。即合理配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体系设置的弹性。正是基于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内在关联,旅游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因此将人类学、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嵌入旅游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中,或者将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主干课程设置为旅游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主选课程。条件成熟的高校,甚至可以根据旅游专业定位编写人类学、民族学与旅游学等学科共同参与的校本特色教材。
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正成为广西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反映出当今中国旅游教育的多元发展格局,突出了民族地区院校的办学特色。2009年底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依托大新跨国瀑布、凭祥友谊关景区和东兴-芒街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建成,促进了中国—东盟旅游的紧密合作。中国东盟高校旅游教育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正是顺应了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广西一些高校在与东盟国家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合作方面,凸显了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的学科优势。如旅游专业本科采取3 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本校学习期满三年,第四年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深造一年。高职高专院校采取2 1或2 0.5 0.5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本校学习期满两年,第三年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深造一年或半年。另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旅游本科专业直接从一些东盟国家的高中毕业生中招考,其培养办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委托合作国高校对所招收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训练,后三年到广西高校旅游专业进行系统学习。二是所招收的学生直接到广西高校学习两年汉语,后两年到旅游专业系统学习。这样,汉语与东盟国家语言的双语课程的开设便成为广西高校培养旅游人才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勃兴趋势,使得广西高校将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纳入旅游课程体系不但成为事实,而且也是当代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的知识构成的要求。
(三)灵活实用的田野教学
旅游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大的产业。这除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这一现象外,同时会很自然地带动另外一个现象的出现,即“旅游知识”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需性的知识构成和来源。“文化旅游”因而体现出当代旅游的特征,让人们感受到当代旅游活动中包含着新的品质——旅游活动的“文化”化。克蕾克曾给“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作了这样的定义:“通过习惯性的旅行,使游客进入到其他文化和其他地方去了解当地的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遗产和艺术;以直接的方式真正了解这些文化以及它们在历史语境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旅游发展趋势提出两个策略性的原则:“融文化于旅游与游客,融旅游与游客于文化。”“文化旅游”还会涉及一个“文化地图”的概念,这个概念大致可以理解为文化分布的具体地理空间。当“文化地图”被移植到旅游研究时,比如某个具体地理空间中的民族文化旅游,那么,旅游文化使得一定区域的民族旅游变得富有文化色彩。旅游人类学中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学习和研究,“就有必要将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研究放进来讨论。”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走校企结合道路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老师应该依托本区域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田野作业”训练,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知识素养,塑造具有扎实的民族学、人类学和旅游学理论基本功的现代应用型旅游人才。
四、结语
旅游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一个共性是都将“文化”视为核心内容,参与观察和田野实践也是上述学科的主要方法。广西是中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和构建旅游学科优势的丰富土壤,广西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区域资源,以动态竞争的战略眼光,在成功实施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旅游学科特色,才是旅游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孔茗.动态竞争中领导者动态知识结构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11(9):100.
[2]谢洪明,蓝海林,刘钢庭.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研管理,2003,24( 6):28-35.
[3]周强,康鑫,米艳玲.动态竞争环境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北方经贸,2009(7):136-138.
[4]朱迅华,王平.顺应动态竞争: 高校对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8(10):76.
[5]李培,田勤思.浅谈动态竞争环境下旅游人才的培养[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9.
[6]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6.
[7]廖杨.旅游人类学: 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贵州民族研究,2004(4):75-77.
[8](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28.
[9]张颖君.要让民俗文化与旅游十指相扣[J].羊城晚报,2009-10-30.
[10]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4.
[11]Crick. The Culture of Tourism.In Rojek,C.
【关键词】动态竞争 广西高校 旅游人才培养 多学科交叉渗透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了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在这个区域合作平台上,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的高速发展令人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的广西高校旅游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都较为滞后。在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广西高校旅游教育应该着眼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学科优势的长远目标。而当代旅游的内在元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仰赖于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关注民生,体认民心”的学科关照。因此,本文拟将旅游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广西高校旅游人才的必要性、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等问题置于动态竞争语境下作简要探讨。
一、动态竞争理论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的意义
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希特指出,动态竞争就是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和追求市场优势而做出的竞争性行为,并表示企业的战略和战略实施在本质上都是动态的。动态竞争是企业间的高强度激烈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试图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任何一种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动态竞争有两个显著特征:对抗性和动态性。对抗性体现了竞争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博弈过程;而动态性则体现了竞争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显然,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具体实施的竞争行为,该理论主张从企业竞争行动的视角来探讨竞争战略,认为竞争战略是由一连串的竞争行动构成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过去只用于研究企业行为研究的动态竞争话语也被纳入当今高校发展的视野中,尽管目前学界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仍极少,但是高校在求生存、谋发展和提升知名度的战略目标下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办学特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等行为展开激烈的竞争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周强、康鑫、米艳玲等认为,动态竞争环境要求高等学校通过持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朱迅华、王平认为高校应顺应动态竞争市场的需要, 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李培、田勤思则认为,动态竞争条件下的高校旅游教育要规范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式方法,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建立旅游教育建立后效评估机制等。从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现状看,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教研一体化已经成为趋势,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既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要在广阔的人才市场中保持优势竞争。因此,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当代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利用本地区资源采取非对称竞争以构建旅游学科优势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广西高校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培养旅游人才的必要性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实践是国内外高校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内在要求
国内不少高校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尝试,并试图构建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等高校针对过去国内人类学处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状况,已将人类学纳入民族学一级学科的建设行列,民俗学和历史学也不同程度地被整合到民族学的一级学科建设当中,这其中固然有学科优势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交叉渗透的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要阵地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近年来也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民俗学与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董晓萍教授倡导的田野民俗志,即为一例。至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或民族院校,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更为紧密。国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主要是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支持,是以“使许多传统学科的研究方向瞄准对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问题”为指导,既围绕科学子系统内部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又向技术和教育领域延伸,重视改善对未来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公民的教育和训练,体现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大系统下的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
(二)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内在关联
中国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将旅游定义为:以生活中剩余的财政计划为前提,以自愿为原则,以休闲或积累不同经验为主要目标,到异地或“异文化”人群中去体验的旅游行为。旅游活动从早期的以观光为主到当今的“异文化”体验,表明人类学所关注的旅游与文化及其变迁已经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学与人类学交叉渗透存在着共通的学理基础:“人的文化”研究是旅游学与人类学的核心内容,“旅游活动”本身构成旅游学与人类学研究的“真实田野”,文化多样性和普通性的辨证统一是旅游学与人类学能够结合的哲学基础。表明了旅游、旅游学与人类学呈正相关发展态势,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是否发展, 能否持续发展,均与旅游学研究水平有莫大关系, 也与人类学者是否参与或其参与的频度呈正比例。英国学者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民族学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人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来对民族进行分类,第二个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间接根据中(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引出推测,来获得有关民族历史的知识。[8]民族文化旅游的勃兴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学和民族学对民族文化研究的贡献,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深地嵌入了旅游与旅游学的研究之中。
(三)广西的文化旅游发展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除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之外,更是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表明了民族文化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印象·刘三姐》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民俗旅游典范之作,乃是策划者成功地将桂北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的文化习俗进行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成功将传统的桂林山水旅游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几年来,广西重新打造花山旅游,其目的正是为了形成“北有桂林《印象·刘三姐》,南有宁明《走进花山》”的广西文化产业品牌格局,这就意味着,以展现壮民族文化的《走进花山》的实景演出有着良好的市场潜力。如果将广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开发,未来广西的文化旅游将出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广西的旅游发展对具有较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将会大为增加。
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来,入境广西旅游的东盟国家游客与日俱增,国内游客也大多借道广西前往东南亚旅游。可见,语言学(东南亚语)不但对广西高校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凸显必需,而且也是广西高校依托区位特点构建旅游学科特色的必要,更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向东南亚延伸的重要工具。目前,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正呈现全面开花的趋势,广西高校的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东南亚语)等多学科交叉培养旅游人才的战略顺应了广西的旅游发展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的方案及其实践
(一)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旅游教育的专业应定位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职业型人才培养为主,职业型旅游人才应符合“理论通、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广西高校的旅游专业定位要依托自身所处的区位特点和民族文化土壤,以广西和东盟国家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及其合作为实践平台,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特色学科专业。确立“面向东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为旅游行业提供有管理和技术潜力的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科学的课程体系
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旅游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广西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既要符合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又要结合广西和东盟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一定灵活性。即合理配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体系设置的弹性。正是基于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内在关联,旅游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因此将人类学、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嵌入旅游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中,或者将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主干课程设置为旅游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主选课程。条件成熟的高校,甚至可以根据旅游专业定位编写人类学、民族学与旅游学等学科共同参与的校本特色教材。
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正成为广西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反映出当今中国旅游教育的多元发展格局,突出了民族地区院校的办学特色。2009年底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依托大新跨国瀑布、凭祥友谊关景区和东兴-芒街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建成,促进了中国—东盟旅游的紧密合作。中国东盟高校旅游教育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正是顺应了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广西一些高校在与东盟国家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合作方面,凸显了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的学科优势。如旅游专业本科采取3 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本校学习期满三年,第四年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深造一年。高职高专院校采取2 1或2 0.5 0.5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本校学习期满两年,第三年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深造一年或半年。另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旅游本科专业直接从一些东盟国家的高中毕业生中招考,其培养办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委托合作国高校对所招收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训练,后三年到广西高校旅游专业进行系统学习。二是所招收的学生直接到广西高校学习两年汉语,后两年到旅游专业系统学习。这样,汉语与东盟国家语言的双语课程的开设便成为广西高校培养旅游人才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勃兴趋势,使得广西高校将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纳入旅游课程体系不但成为事实,而且也是当代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的知识构成的要求。
(三)灵活实用的田野教学
旅游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大的产业。这除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这一现象外,同时会很自然地带动另外一个现象的出现,即“旅游知识”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需性的知识构成和来源。“文化旅游”因而体现出当代旅游的特征,让人们感受到当代旅游活动中包含着新的品质——旅游活动的“文化”化。克蕾克曾给“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作了这样的定义:“通过习惯性的旅行,使游客进入到其他文化和其他地方去了解当地的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遗产和艺术;以直接的方式真正了解这些文化以及它们在历史语境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旅游发展趋势提出两个策略性的原则:“融文化于旅游与游客,融旅游与游客于文化。”“文化旅游”还会涉及一个“文化地图”的概念,这个概念大致可以理解为文化分布的具体地理空间。当“文化地图”被移植到旅游研究时,比如某个具体地理空间中的民族文化旅游,那么,旅游文化使得一定区域的民族旅游变得富有文化色彩。旅游人类学中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学习和研究,“就有必要将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研究放进来讨论。”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走校企结合道路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老师应该依托本区域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田野作业”训练,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知识素养,塑造具有扎实的民族学、人类学和旅游学理论基本功的现代应用型旅游人才。
四、结语
旅游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一个共性是都将“文化”视为核心内容,参与观察和田野实践也是上述学科的主要方法。广西是中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和构建旅游学科优势的丰富土壤,广西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区域资源,以动态竞争的战略眼光,在成功实施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旅游学科特色,才是旅游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孔茗.动态竞争中领导者动态知识结构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11(9):100.
[2]谢洪明,蓝海林,刘钢庭.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研管理,2003,24( 6):28-35.
[3]周强,康鑫,米艳玲.动态竞争环境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北方经贸,2009(7):136-138.
[4]朱迅华,王平.顺应动态竞争: 高校对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8(10):76.
[5]李培,田勤思.浅谈动态竞争环境下旅游人才的培养[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9.
[6]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6.
[7]廖杨.旅游人类学: 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贵州民族研究,2004(4):75-77.
[8](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28.
[9]张颖君.要让民俗文化与旅游十指相扣[J].羊城晚报,2009-10-30.
[10]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4.
[11]Crick. The Culture of Tourism.In Roje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