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美教”探索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奇飘逸、豪迈奔放的李白不仅以旺盛的创作力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其昂扬乐观的精神品质,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在逆境失意中保持一份文人的洒脱与傲骨。《蜀道难》是李白的经典之作,收录于苏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课堂宁静严肃的教学方式,以更加民主包容的理念,带领学生走进豪迈奔放的“谪仙人”,走进大开大合的《蜀道难》,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积淀人文素养。
  一、研读典故,知语言之美
  李白诗句明快自然,艺术成就极高。在《蜀道难》中,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展现川蜀一带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峻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诗歌律散结合的特点,围绕书本注释,带领学生,研读典故,领会李白诗歌笔意纵横背后的厚重文化,引导学生积淀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师:《蜀道难》一文,我们已经读过许多遍,很多学生都喜欢这篇文章的大气、豪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注释特别多,看看注释,看看你能知道哪些字词的含义?
  生:蚕丛、鱼凫是古代两位君主的名称。
  生:“地崩山摧壮士死”中还含有一个神话故事。
  生:“六龙回日”是出自上古羲和驾六龙而归的传说。
  师:对!李白用了如此多的典故,再读读,“子规”咱们熟悉吗?“锦城”咱们在哪见过?
  生:李商隐!“望帝春心托杜鹃”里提过!
  师:你很会联想,是的!“子规”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生:望帝化成杜鹃的故事。
  生:“锦城”我们也很熟悉,我读过“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师:的确,“锦城”也是自汉代以来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象征富庶之地。看来,书本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还可以告知我们诗句背后的丰富故事。同学们要善于利用注释,挖掘诗歌内在含义。说了这么多典故,再读读诗歌,看看你有什么新感受。
  生:我喜欢这首诗,原来是觉得它朗朗上口,现在我知道许多未曾看见的东西。
  生:读《蜀道难》,也是在读许多历史传说!
  师:同学们,李白诗歌之美,不僅仅是在于几个感叹符号,几个对偶句,更是因为其诗歌里含有的浓厚文化气韵,这二百九十四个汉字,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是内涵厚重,要言不烦。
  形式之美,熟读成诵后,都可以有所领悟。而语文教学,在带领学生寻找美、感受美的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体悟挖掘语言之美及美在何处。
  二、涵泳修辞,品意蕴之奇
  《蜀道难》被人评价为:“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朗朗上口的诗歌,获得后人如此高的评价,蜀道之奇,诗歌意蕴之奇,值得师生共同揣摩。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蜀道难》中的修辞手法为讨论核心,引导学生发掘、揣度诗歌中比喻、夸张等手法的妙处。如诗中描写蜀道之险,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的艰险,梯道并非来自于天空,但夸张手法的运用,却让读者仿佛看见悠长险峻的蜀道,绵延至天空,难以企及的场景。描写山势高峻,难以前行时,诗人联想子规和猿猱的悲鸣,让静态的诗句,浮现着动态的声音,子规悲鸣的典故,由来已久,引用至此处,既是子规难行的啼叫,也是行蜀道之人内心悲鸣的外化。
  围绕修辞析手法展开诗歌鉴赏揣度,既为品味《蜀道难》意蕴之奇提供方法指导,也是诗歌分析的普遍角度,在古诗教学中,承担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诵读华章,积人文之气
  方法与鉴赏的学习,通过有效的训练,人人可以习之。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其诗歌不仅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危乎高哉”“剑阁峥嵘”的蜀道自然风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引经据典、上下求索的文化蜀道,在这里,有蚕丛鱼凫,有秦塞人烟,有猛虎长蛇,有锦城还家。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秦汉的历史典故,李白旁引博征,在浪漫激情的诗歌创作中,打破宋齐梁陈的淫靡浮华,呈现出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份信手捏来的文化自信,值得学生品味,也值得学生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配乐朗诵、比赛诵读等方式,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蜀道的逶迤崎岖,走进“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自信诗人。在分析诗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灵活变通,以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诵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唤醒自身的审美注意,走进诗歌意境。
  “三分诗歌七分读”。诵读是诗歌理解的起点,也是诗句人文内化的终点,熟读成诵的过程,既是理解诗句内容,也是帮助学生积淀文学经典。一如李白诗歌,狂飙骤起的背后,隐含着“五岁诵六甲”的绵延积淀。当下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只有脚踏实地地积淀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有灵魂,让自己的语言动人心魄。
  李白的诗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比诗歌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诗人不拘一格的鲜明个性和其对河山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读李白诗歌,览壮阔山河,品味高风绝尘之词,习其正直孤傲品质。
其他文献
由于应试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诗歌教学呈现教条化发展情势,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呈现程式化,这种“脱敏”现象的产生,极大降低了诗歌教学的教育意义。教师需要正视诗歌教学的现实性,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强化学生诵读、探寻诗歌诗眼、捕捉诗歌意象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感知意境的积极性,并通过对诗歌的炼字凝情展开渗透性理解,拓展学生诗歌情感认知的视野。  一、强化诵读,感受诗歌体态情韵  诗歌大多具有语言美
期刊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唯一一篇送别诗必读篇目,它对学生理解送别诗内容、了解送别诗特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唐诗鉴赏辞典》陶慕渊先生对该诗的尾联进行了如下诠释: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明人唐汝询也曾在《唐诗解》中对此诗进行评点:  “此伯
期刊
名著阅读是提升自我知识积累程度、了解文本叙事主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从精度细读方面入手,了解文章的叙事角度,探究文章的叙事结构和演进,在此基础上了解文本的主题。下面笔者以《雷雨》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一、在阅读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  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情感充沛是阅读的前提。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分辨能力也不强,非常容易受外界情感的影响,对于名著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教师举办阅读
期刊
人,是需要偶像的。我的偶像是至今仍活跃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李镇西老师。李镇西老师的第一篇专业论文是《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藉由此文,他迅速确立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做什么”的教育教学观——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凸显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性”转变。他还提出,语文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没有
期刊
在2017年刚刚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概念被明确提出。它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四者共为一体,不可分割。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要求变高,下面笔者对《散步》在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不同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可选择的教学策略。  一、教科书中《散步》学习活动的嬗变  人教版教材为《散步》设计的学习
期刊
综合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核心素养体系的阐述,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适应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这些含义人人都能理解,关键是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对学生语文
期刊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不少人都习惯用一个词语进行概括——简单。其实语文教学无谓简单不简单之说,简单还是不简单仅仅是从应试的角度考量的,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功能。所谓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以及养成读书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现阶段的这种偏颇的认识甚至发生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身上。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又怎么可能出成果呢?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
期刊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每年的得分率都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一直就没有出现专家们所期盼的改观。究其根源是学生的审美能力欠缺,缺乏对教材作品的体悟与思考。对此,我们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务实研究,以期尽快、高效地解决这项横亘在师生面前的教学难题。  文学类文本解读的难题出在思维上,这关涉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需要更新教与学双向的思维模式。下面,笔者就以高中教材中小说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高中生的
期刊
“学导练”的课堂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知解惑,变教师填鸭式讲解为激情引导体验,变课后无效作业为当堂高效测评。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充满生命力。“学导练”模式就是此理念指导下教学改革的成果,通过学生“自主学”、教师“引导学”和当堂“练习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采用“学
期刊
《钱唐湖春行》是白居易创作于长庆三年或四年春任杭州刺史时期的作品,入选苏教版初中八年级课本。诗歌以行走路线为写作的落脚点,集中选取了“湖面、云、黄莺、树、燕子,花、草、绿杨、白沙堤”等景物,自然地堆叠出了钱塘湖畔迷人的环境,可谓精彩至极。从写作学角度看:俯仰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于是乎,“景物描写”自然成为诗歌的教学重点所在。再者,从专题的题目“江山多娇”以及其他
期刊